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阿静,一名高中数学老师,也是一位成长中的拆书家。
分组 为了方便接下来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分一下组,我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一组。
学习目标 【技能点: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学习总目标:大家在跟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现场应用(行为)1次“表达主观信息三步法”(界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澄清),减少冲突发生;能够现场应用(行为)1次“应对冲突三步法”(界定),巧妙化解对话中的冲突(澄清)。通过本次现场学习提升大家在冲突发生前的准备能力、以及冲突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学习目标1:大家在跟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现场应用1次“表达主观信息三步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的发生。
学习目标2:大家在跟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应用“应对冲突三步法”,巧妙化解对话中的冲突。
书籍介绍 【技能点: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 4 个步骤】
事件场景法
【事件】之前回家,吃完饭我在水池中洗碗,我小姑看到了,说,你怎么能在水池中洗碗,这么脏?我说水池就是给大家洗碗的啊,而且上次我去朋友家,她们家也在水池中洗碗,能有多脏?结果我和小姑就因为水池洗碗脏不脏的问题吵了一架。还有一次我老师让我给他发一份PPT过去,我发过去后,他说你的PPT怎么没有备注,这样我怎么讲呢?我当时心里想,你也没让我发带备注的PPT呀?于是和老师差点发生冲突。
【提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因为对于事情主观看法不一致而导致发生冲突的场景呢?又或者大家有没有遇到,在发生冲突的当下,不知道如何应对的时刻呢?
【影响】很多时候,我们的冲突都发生在对话中,如果我们不注意预防和避免冲突的发生,那么很多时候一些本该避免冲突发生在生活中,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如果我们在冲突发生的当下,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么我们很容易陷入被动、无能为力的局面。而如果能预防和应对冲突,可以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改善我们的生活。
【解决】那么,怎样来解决这样的一种情况呢?我们今天拆解的书籍《逻辑表达力》,介绍了简单有效的逻辑口才训练,同时也针对表达不清、说话啰嗦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拆页片段,第1个是如何有逻辑清晰地表达主观内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第2个片段学习在冲突发生后,如何处理和解决冲突。
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阅读完后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选自书籍《逻辑表达力》
片段1: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主观和客观。通常语境中的主观是指人的一种思考方式,与客观相反。主观是表面现象,凭借自己的观点,未经分析推算,做出结论、决策和行为反应,不与其他有不同看法的人仔细商讨。
客观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一切事物。比如:小刚身高1.8米,这是客观;小刚是高是矮,这是主观。(在普通人看来是高,在姚明看来就是矮了。)
不要将主观看法当作客观事实。比如,桌子上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就是客观事实。这台笔记本要么放在桌子上,要么没放在桌子上。假如你说:“这台笔记本很好看。”这样的表达就糅合了主观和客观,主观是你觉得这台笔记本好看,而客观是笔记本本身好看。
客观部分是没有争议的,而主观部分具有争议性。或许,有的人听到这样的表达,心里会想:这台笔记本到底哪里好看呢?因此,要想让你的表达听起来有逻辑,你需要证明这台笔记本什么方面好看。也就是说,你需要列出好看的理由。你可以这样表达:“这台笔记本很好看,机身的颜色那么艳丽。”再如:A:修理这个东西200块足够了吧?B:不行,这些钱还不够啊,还需要很多。在上面的对话中,像B这样说话是没有逻辑的,他既没有说具体需要多少钱,也没说明为什么需要那么多钱,所以完全行不通。B可以这样回答:“这些钱不够,还需要加50块,因为要更换一个新的零件。”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技能点:有体现出【I】环节的互动,且拆书家能精准掌控】
好,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读完了,没读完的也没有关系,一起来听我讲解。
【简短互动】
原文中有一组关键词,是什么?
学习者回答:主观和客观。
拆书家回应:是的。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不能够清晰地表达主观信息而和别人发生冲突。
【why】主观信息是非常容易引起争议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含糊不清地表达主观信息,那么很容易引发对方的不满和抵触,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而如果能够清晰的表达主观信息,那么可以有效避免冲突发生。
【概念讲解与案例对比】那么,在这个拆页片段中,作者提到了一组概念,一个是“主观”,一个是“客观”,他们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通过几组案例对比一下,大家来判断是主观信息还是客观信息:
1. 小明这次数学考试考了90分。
学习者回答:客观信息。
拆书家:对的,这是一个客观信息。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小明这次数学考试考得很好。
学习者回答:主观信息。
拆书家:是的,这是对小明数学考试成绩的评价。主观信息来自人的评价。如果评价的人以100分的试卷考80分以上,那么小明的成绩就是很好。而如果另外一个人以95分以上,那么小明的成绩就不好。所以不同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那么得到的主观信息就不同。
3. 小明这次数学考了90分。85分以上算很好,小明这次数学考试考得很好。
学习者回答:既包含客观信息,又包含主观信息。
拆书家回应:是的,既包含客观信息,又包含主观信息。相比于第2条“小明数学考得很好”,第3条增加了小明的客观信息和说话人对成绩好坏的评价标准,增加了可信度。
在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客观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易引发冲突。而主观信息,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个时候很容易引发冲突。而如果我们能够在表达主观信息时增加客观信息的描述,则会增加主观信息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那么,就需要我们清晰地表达主观信息,避免冲突。
【How】
如果清晰地表达主观信息呢?我提炼出三个行动步骤:
1. 陈述客观信息。这一步你可以描述自己看到的事实。
2. 说明结论。说出自己的结论,如果可以量化,则更好。
3. 描述原因。紧接着要说明自己得出此结论的原因,也即你的判断标准。
步骤里面第2步和第3步没有先后顺序,你可以先说明原因,再说结论。也可以先说结论再说原因。
【案例】
前段时间,有位家长问我说,什么时候给孩子安排寒假的过程,我说再过一段时间吧,现在还有点早。结果家长听得云里雾里,说过段时间是什么时候,感觉家长当时有点生气了。现在想想,估计家长也是想先看看寒假孩子数学课可以安排的时间,来协调安排其他课。而我给家长的回复让家长很容易觉得这个老师怎么不太好交流呢。
如果用我们今天学到的表达主观信息三步法,我会这样给家长说:
1. 陈述客观信息。我会说看孩子的考试安排,下周才能考完试。
2. 说明结论。所以下周来安排寒假数学课,我们一般寒假是隔一天上一次,一三五或者二四六都可以。
3. 描述原因。现在不安排主要是因为孩子学校放假时间还没确定,另外我们还有一周的时间可以来协调。
相信这样,孩子家长心里也会安心很多。这样我也不会容易和家长产生冲突。
【where】这个片段适用于你需要向他人表达主观信息、容易产生争议的场合。如果是有确定的信息,则需要清晰地描述即可,比如火车发车的时间、商店开门的时间等。
【预防异议】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即使有逻辑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原因和结论,但对方还有可能不接受。其实我们需要先把自己表达清楚了。如果对方不接受,那么你可以继续询问对方的结论和原因。我们这个片段是先从自身角度预防冲突。对于还会发生的冲突,下一个片段也会教给大家应对的方法。
A2环节(催化学习者应用:教学习者编剧本)(9分钟)
【技能点:使用【A2】技能点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 1)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大家想一想,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大家的生活中有没有哪些容易因为主观信息表达不清楚而容易产生冲突的时刻呢?比如生活中你的朋友向你咨询某个课程或者产品的好坏,工作中你认为自己工作做得很好可以升值加薪需要向老板表达,又或者你看到孩子成绩下滑想和老公商量给孩子报个辅导班呢,那是一些什么样的场景呢?
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编写一个用今天学到的“表达主观信息三步法”编写一个剧本。剧本中包含场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整个对话过程。我待会请一组小伙伴代表来分享。
好的,我看到大家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下面我请一组小伙伴代表来分享她写的剧本。
哪位小伙伴来分享?好的,那慕色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应用剧本吧。
【学习者案例分享】
学习者慕色分享剧本:
场景是我们公司的同事下周可能会找我报销发票,但申请的材料常常会出现类似金额不清楚,算错,发票短缺,等问题,在出现这些问题时,我需要向对方说明材料符合标准,得重新准备,才能报销。
人物:我和公司同事张俊。
剧本:
张俊:慕色,你可以报销一下差旅费吗?
慕色:张俊,我看到了你的差旅费的报销单,其中没有发票(第1,陈述信息),不符合公司的标准,
2. 说明结论:你需要按照公司的标准重新填写,我才能给你转款。
3. 描述原因。填写标准是,第1金额要清晰;第2要有发票,发票的抬头和纳税号要清楚;第3,金额和报销单要一致。等你填好后,可以拿给我,我周五找领导去转款。
【反馈】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非常好的应用了我们今天学习到的表达主观信息三步法。因为她用到了这个方法,很好地避免了她和同事张俊可能会发生的冲突。
强有力的结语(0.5分钟)
以上我们学习了如何表达主观信息的三步法,陈述客观信息、说明结论、描述原因,期待大家都能准确地表达信息,预防和避免冲突的发生。
选自书籍《逻辑表达力》
片段2:
女儿:“你怎么可以这样让我出丑?好不容易有人喜欢我,这下人家再也不搭理我了!我讨厌你!”
妈妈:“你不要和他交往,以后肯定会遇到更好的男朋友,为什么你要在这种人身上浪费时间呢?”
女儿:“别烦我,我的生活全被你毁了!”
通常,人们希望用对话化解冲突,但在以上冲突场景中,这种情况比较难以把握。
因为它有这三个特点:高风险,双方观点不一致,有激烈的情绪。
当人们无法正确地处理关键对话时,生活中所有重要的方面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过渡语:说明片段关系】(0.5分钟)
很多时候,我们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降低了冲突发生的风险。但有时候,我们的对话也会陷入冲突中,那么,大家如何应对对话中的冲突呢?接下来这个片段我们一起学习的就是这一内容。
Part 2 第2个RIA
在我们开始拆书之前,先请大家做一个自测题,来看看自己在冲突对话中的应对能力。请大家仔细阅读表格中的题目,在右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1”代表很不符合实际情况,“6”代表非常符合实际情况。填写完后,可以汇总一下自己的得分。
A1(激活学习者经验)把知识改编为量表自测题(4分钟)
【技能点:使用【A1】技能点环节的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I 【解释自测题】
这个量表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自己应对冲突对话的能力。
测评总分是30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各项总分加总的值,对比总分值看看自己所处的程度。
14分以下的伙伴,说明你在面对冲突对话时,可能不知所措,应对能力较弱。
15-23分的伙伴,说明你有应对的意识,同时在一些方面做得很好,但有一些情况无法应对。
24分以上的伙伴,说明你可以在冲突对话发生的当下做得很好,可以多加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拆页2,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谢谢。
<学习者阅读原文>
I环节:拆书家拆解(10分钟)
好,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读完了,没读完的也没关系,一起来听我讲解。
【简短互动】
我们看到文中包含了一对母女的对话,妈妈希望的是什么?
学习者回答:女儿不要和一个人交往。
拆书家回应:而女儿呢?
回答:想和这个人交往。
拆书家回应:是的,这样在母女之间因为观点不一致形成了冲突,同时现场情绪激烈,女儿对妈妈说讨厌你,让妈妈别烦她,而妈妈也很生气,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
文中作者提到,具有高风险、观点不一致、激烈情绪的对话,我们称为关键对话。
【what】【概念对比&匹配例子】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判断一下是不是关键对话。
1. 小芳在商场看衣服,导购说衣服要380元,小芳出价180元,导购说询问一下店长看是否可以。
学习者回答:不是,
拆书家回应:恩,对的,虽然双方观点不一致,但并没有激烈情绪及高风险。
2. 小刘每次回家都很晚,舍友提醒他,以后尽量回家早一点,小刘也感觉自己应该回来早一点。
学习者回答:不是。
拆书家回应:对的,虽然这个案例中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但因为双方观点一致,所以也不是关键对话。如果小刘认为自己回来得晚没有错,并且开始和舍友争辩,那么就会演变为一场关键对话。
3. 小李找老板想要升职加薪,而老板认为他不够资格,为此两人发生了争执。
学习者回答:是。
拆书家回应:对的。因为双方观点不一致,同时有激烈情绪,再有如果两人矛盾升级会影响到彼此的关系同时也会影响到各自的工作和生活。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也能看出来,我们需要妥善地处理关键对话,应对关键对话中的冲突。
【why】如果我们在冲突发生时,保持沉默,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证。而如果我们一味地和对方争辩,会引起争执,甚至大打出手。长期以往,会严重危害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这些冲突,我们的生活及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好,自己也会过得更幸福。
【How】那么,我们如何来应对带有冲突的关键对话呢?我根据关键对话的特点,给大家提炼出了3个行动步骤:
1. 暂停争执。在冲突发生的当下,先让自己暂停下来,不要让冲突升级,可以做一个深呼吸。
2. 打消对方的疑虑。站在对方的角度,告诉对方自己也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比如自己也不希望让对方误会自己,自己也不希望让公司受损失等。
3. 创建共同目标。最后寻找双方的共同目标,告诉对方,你也是希望能够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和对方一起寻求解决方案。
【举例】
前段时间,有一位老师说她有一个学生因为自己太忙不能去上课了,问我能不能去,我询问了一下地址,说太远了,不好意思,我不能去。当时那位老师说,其实也不远,你坐个公交车1个小时就到了。当时我听了就很生气,就给她说你感觉不远,我觉得挺远。像这样的课一天上一节,回来就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了。那位老师当时听了也很生气,感觉我很矫情。说着说着,我们就不欢而散了。
现在想想,如果用今天学到的应对冲突三步法,我会这样做:
1. 暂停争执。在那位老师说其实也不远时,我应该暂停下来,让自己做个深呼吸。
2. 打消对方的疑虑。我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告诉对方,我也不想让孩子没有老师教,也知道那是你很喜欢的学生。
3. 创建共同目标。我们都希望为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老师,要不你可以问一问吴老师,看看他有没有时间。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有时候本来只是一个闲聊,谁知道聊着聊着就开始发生冲突了,这样让我以后都不敢轻松聊天了。其实我们在对话的当下,要时刻留意对话的氛围和内容,因为随时有可能会发生带有冲突的关键对话。这也是在锻炼我们的察觉能力。
也有的小伙伴会说,当下自己实在会陷在情绪里,总想就事论事争个输赢。如果想一想,在事情上赢了,关系没有了,很多时候得小失大,反而得不偿失。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适用于容易发生冲突的对话,比如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关系。不适用于对方有违法、侵害到自身财产安全等对话场合,对于这些场合,应该直接报警或者拒绝。
A3环节(微行动学习)(30分钟)
【技能点:在未包含 how 拆页的【A3】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在拆书家主持的微行动学习环节,讨论出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技能点:对学习者的分享和提问,有体现通过向学习者提问来进行回应式反馈。】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明确问题】(5分钟 = 2分钟 + 2分钟 + 1分钟)
刚刚是我对拆页2的讲解,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就请大家来想一想。我们解决冲突的三个步骤:1.暂停争执,2.打消对方的疑虑,3.创建共同目标,大家觉得哪个步骤是最难的,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选出最难的步骤,并说明原因。
<学习者讨论中……>
<看到有的学习者认为第3个比较难,第2个比较难。>
拆书家:我听到大家有人说第2步比较难,有的人说第3步比较难,大家可以继续讨论一下难的原因?待会我们统一投票决定哪个步骤是最难的。
<提问互动>
哪位小伙伴认为打消对方的疑虑是最难的,是什么原因?
<学习者反馈>:我觉得第2步难,因为我觉得自己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也不明白对方的具体需求是什么。
<拆书家提问>第3步困难的小伙伴呢?
回答:我觉得创建目标比较困难。
<拆书家提问>你感觉创建目标比较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可能双方观点不是很一致,感觉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很难达成共识。
恩,很难达成共识。那么你认为这个更难还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更难,或者都很难?
我们今天现场先选一个进行讨论,待会我们进行投票决定。
<学习者现场投票决定第3步创建共同的目标最难>
拆书家:大家今天先来讨论最难的问题是第3步创建共同的目标吗?
学习者回答:是的。
好的,谢谢大家的反馈。
2.【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4分钟 = 2分钟 + 2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接下来,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一步“创建共同的目标”是最难的?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并把原因写在纸上,我待会来请小组成员代表分享。
小组代表发言,讨论的本质原因:
1.双方对事情看法不一致,有矛盾,存在分歧
2.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达成共同目标
3.观点不一致
3. 【明确问题的本质】
拆书家提问:看到大家说了很多原因,大家认为之所以不能达成目标,首先是观点不一致,其次是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无法创建共同目标对吗?请大家来想一想,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者反馈>因为这个事情不能让双方达到满意,没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拆书家提问>是因为大家不能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吗?
<学习者反馈>不是。
<拆书家提问>本质是因为什么?
<学习者思考>
<拆书家提问>本质是因为大家谁都不愿意让步?
<学习者反馈>是的
<拆书家提问>如何在冲突发生的当下,大家愿意去让一步,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学习者反馈:是的。
大家都认可我们问题的本质是怎样在冲突发生的当下去让步的问题?
学习者反馈:是的。
4.【讨论待解决问题的本质原因的行动步骤】
接下来,请大家讨论,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大家在冲突发生的时候愿意让一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小组内讨论,待会我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讨论中……>
5. 【各组分享讨论结果】
请学习者分享步骤
解决问题的目标:如何在冲突发生的当下,让双方愿意让一步
小组代表分享:
1. 想想自己的目的,让自己先让步。
2. 一方想出一个解决方法,向另一方提出,看看对方是否同意。
3. 如果让步后,对方也同意更好。如果对方不同意,那么主动询问对方的解决方法,看看自己是否同意。
拆书家:好的,感谢慕色给我们带来的分享。
拆书家引导总结行动步骤:
我们今天使用微行动学习的方法,讨论大家认为最难的第3步,创建共同目标。明确问题是因为双方观点不一致,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明确问题的本质是因为在冲突发生的当下,双方不愿意做出让步,讨论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第1想想自己的目的,优先让步。第2自己想出一个解决方法,看对方是否同意。第3询问对方的解决方法。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解决方法也可以落地执行。我们今天的微行动学习就到这里了。
A2环节2(催化学习者应用:布置任务)(1分钟) 【布置任务】
【技能点:2)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接下来呢,我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大家在未来的一周内,设想一下,自己可能会遇到哪些发生冲突的场合,那些发生冲突的场合可能是什么呢?比如:周五你本来准备下班时老板又布置了额外的工作、又或者当你回家时看到老公随意乱丢的袜子和不洗的脏碗,这次请你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应对冲突的方法来巧妙化解这些冲突。大家可以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将作业发在本次活动的微信群里。
(A2反馈: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分享维尼:
场景是我下周下班回家,可能看到男朋友还在打游戏,但我希望男朋友停下来打游戏,和我一起说说话,男朋友可能不想停止游戏,这个时候我们很可能发生冲突。
我会用今天学到的应对冲突三步法来解决。
1. 暂停争执。当男朋友说他还想再玩一会时,我不要再和他争执,而是深呼吸,停下来。
2. 打消疑虑。站在男朋友的立场上,说自己也很理解他上班很辛苦,下班也希望能够放松一下。
3. 创建共同目标。问问男朋友想不想做一些其他放松的活动,比如和我一起散步,或者一起打羽毛球?
感谢维尼的反馈和分享。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我们学习了在冲突发生前,表达主观信息的三步法:陈述客观信息、说明结论、描述原因。接着我们学习了应对冲突的三步法:暂停争执、打消对方的疑虑、创建共同目标,期待大家以后能够将这些内容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结语】我们今天的拆书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