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和分组】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熊红娟,先现阶段的三个标签:拆书练级者、自媒体达人、演讲爱好者。
为了便于待会学习时讨论,我们先分一下组,这边三位小伙伴一组,这边两位小伙伴一组。
今天拆书练级的内容来自于《主宰演讲台》的第25页,本次主题是《关注听众,克服演讲紧张》。
【图书介绍】
场景法介绍图书: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事件场景:在公众表达时,当你走上讲台,你看见很多双眼睛盯着你,于是你开始心跳加快,声音发抖。你的大脑开始在产生负面的信号:如果我表达得磕磕巴巴,听众会怎么看我?如果我全然忘词了该怎么办?如果听众比我知道的还多,比我更厉害,不听我讲该怎么办?这种念头反复出现在脑海中,以至于越想越紧张……
提问:大家有过这样的感受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影响:如果我们不正视公众表达过程中的紧张情绪,不去思考产生紧张感和恐惧的真正原因,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关注到听众,没有办法很好地传递演讲内容,甚至会认为自己天生不适合公众表达。日后遇到公众表达的场合,依旧会紧张和恐惧。
解决:那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公开表达时不紧张、恐惧呢?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这本书《主宰演讲台》中提到的“关注听众,克服演讲紧张”的三个技巧,让自己演讲时不再感到紧张和恐惧。
【设定学习目标】 我们刚才介绍了一下图书,接下来设定一下学习目标: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在遇到公众表达很紧张时,(澄清)能够运用“关注听众,克服演讲紧张”的技巧找到舒适的演讲状态,从而克服紧张(行为),让自己能够更好地与听众实现沟通(界定)。
【A1请大家自测】
这是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接下来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拆页。
我们知道,公众表达其实就是一场演讲。在阅读拆页之前,先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完成一个关于公众表达状态的自测题。大家手上拿到的资料当中有一份是自测题。这份题测试结果没有好坏之分,也不是为了给大家贴标签,只是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的演讲状态。
这套题有6个题目,请按照1-6分来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完全符合。请大家仔细阅读每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
好,我看大家都已经测完了。请问有没有小伙伴的得分在20-25分的呢?20-25分说明你能够很好地掌控一切,比较享受公众表达;15-20分的伙伴请举一下手,说明大家基本可以克服公众表达时的紧张和恐惧。最后请问有没15分以下的?我想说你太幸运了,今天的分享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希望学习之后能够帮你学会克服公众表达时的紧张和恐惧。
做完了自测题,相信大家对自己的演讲状态有了初步的感知。接下来,请大家仔细阅读拆页,阅读完毕之后,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R原文片段】
保拉:该怎样忽视自己,我全都知道,但我还是紧张。
教练:你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吗?
保拉:嗯?
教练:你在乎。其实你是在乎的。不是吗?
保拉:(点头)
教练:具体来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很在乎自己能够表现出色?
保拉:是的。
教练:你在乎观众。
保拉:是啊。
教练:你在乎你演讲的内容。
保拉:(点头)
教练:你在乎别人怎么看你。
保拉:是的
前三种“在乎”是优势,而第四种——在意观众怎么看待你,则将前三项优势一笔勾销。
好,我看大家基本都看完了,那我有几个问题想请问下大家。
(互动——反馈)
1.这个片段中谈到了保拉之所以紧张是因为在乎什么导致的?
学习者回答:在乎别人怎么看他。
拆书家回答:对,他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以至于很紧张。
2.那文中除了谈到保拉在乎别人怎么看他,还谈到了哪三种在乎呢?
学习者回答:在乎自己是否表现出色,在乎演讲内容,在乎观众。
3.这三种在乎能够让我们克服演讲紧张感吗?
学习者回答:不完全能够。
拆书家回答:好的,这位小伙伴说不完全能够,那到底是否能够呢?我们一起来看下书中的答案。看下具体如何做?
【what】我们一起来看下原文中的舒适度公式。这里的自我感觉是演讲者在意观众怎样看待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当演讲者对演讲内容、听众以及自我表现的关注等同于对观众的在意程度时,舒适度为1,这个时候基本不会意识到紧张或者意识到紧张后能够较好进行自我掌控;而当演讲者对演讲内容、听众以及自我表现的关注度远低于对观众的在意程度时,那么演讲者的舒适度就会无限接近于0,这个时候演讲者就会表现越来越紧张。因此,要想有效克服演讲紧张,找到演讲时舒适的状态,演讲者应该更多地进行积极暗示,关注自己的表现;同时关注听众,了解听众的需求,进而传递出对听众有价值的内容。
【异议预防】
1. 也许你会有疑问。当我关注到听众,但我还是觉得自己会紧张怎么办?这个时候你需要自查自己是否真的把注意力放在了听众身上。如果你关注的是听众如何看待你,你关注的是听众听不懂你的信息,你关注的是听众有没有认真听你讲,那么实际上你关注的焦点还是你自己,而不是听众。当你真正关注听众时,你在意的应该是听众的需求是什么,你将在演讲中如何去满足需求。当你开始思考如何去满足听众的需求时,你就会更加关注演讲的内容,而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关注听众对你的看法了。
2. 也许你还会有疑问。我在乎自己的表现是否出色,其焦点不还是自己吗?文中在乎自己的表现其实在乎的是自己能够很好地向听众传递有效的信息,从而帮助到听众,其本质还是在乎听众、在乎内容,而不是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表现。
那么如何真正做到关注听众,克服紧张呢?在这里,我按照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how】
1. 积极自我暗示。在公众表达时,你要相信自己表达的内容是听众感兴趣的,可以帮助到听众的,要相信自己能够表现出色。
2. 明确听众需求。在公众表达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或陈述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听众的需求,确保自己是理解并关注他们的。
3. 传递演讲内容。结合听众的需求,组织优化演讲内容,并根据听众的反应做出合理的调整。
【案例】举个例子,就是我在准备今天这场拆书练级过程中,我分享下我是如何按照这三步来做的:首先,我进行了积极自我暗示,我今天看到有10位小伙伴报名,于是我在内心暗示自己,今天肯定有小伙伴是想知道如何克服演讲紧张才来的,也就是因为我的拆书练级而来的;另外,我在拆书前问了今天的学习者陶然老师,陶然老师说想来听我这场演讲。于是,我内心更加自信,觉得今天的拆书练级主题是听众感兴趣的;其次,刚才在图书介绍时,通过大家的回应有了解到大家有遇到演讲紧张的情况,有想克服演讲紧张的需求,同时通过自测题也有了解大家的演讲状态,进一步确认大家有想克服演讲紧张的需求,这些都是在明确听众需求;最后,我通过现场的讲解和演绎传递演讲的内容,即如何通过关注听众,更好地克服演讲紧张。
【why】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的注意力时刻都在听众身上,真正想着为听众解决问题时,你的出色才能才会释放出来,你的紧张和恐惧才会被自己淡忘。
【where】那么,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当你准备开始公众表达或者已经在进行公众表达但是开始产生负面信号或感觉自己很紧张时,你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找到一个相对舒适的演讲状态,从而让自己与听众更好地实现沟通。
【A3 促动参与】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
刚刚我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了如何关注听众,克服紧张。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我们学到这些知识、技能,在现场演练一下,大家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现在有这样一个场景:
小红同闺蜜一起去参加了一个线下活动,其中有一个自我介绍环节。听到其他小伙伴进行自我介绍时,小红发现各个都很厉害,都是大咖;而反观自己,发现自己作为一名宝妈,天天带娃,没有什么成就,好像一无是处。于是,越想越紧张,终于等到自己介绍时,小红磕磕绊绊说完,说完的那一刻,小红感觉很丢人,决定以后再也不参加这类活动了。
如果你是小红的朋友,你怎样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帮助小红调整自己的紧张状态?
大家先在小组内两两讨论,一会儿我会请一位小伙伴为大家分享。
【学习者三丰分享实录】
小红参加线下活动表现很紧张,我从三个维度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小红作为第一次参加活动很紧张,要想克服这种紧张首先第一个维度小红要将自我感觉无限放小,这样才可能达到一个比较舒适的演讲状态;第二个维度是小红要进行自我积极暗示,找到自己有成就感的内容或者自己出色的表现;第三个维度就是小红同闺蜜一起参加的这个活动,这个中间应该有人和她身份差不多,也是宝妈,因此可以找到听众的需求;最后,小红通过不断参加活动,组织演讲内容肯定会越来越好。因此通过以上三个维度小红肯定会成长起来,做一个很好的自我介绍。
【回应】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这位小伙伴其实将文中的公式和我今天分享的三个步骤结合起来进行了分享。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克服公众表达时的紧张感,我们就要将自我感觉无限放小,同时不要关注别人怎么看自己,因为我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不等于别人对自己的真实看法,此外如果自己能够更多的去关注内容和观众的话,我们便能很好地去进行自我介绍。当我们反复参加这种活动时,我们对自我介绍的内容越来越明晰,我们就能更好地去传达演讲的内容。
【A2 催化应用】布置任务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利用“关注听众,克服演讲紧张”的核心技巧,小伙伴们找到了小红紧张的原因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去帮助小红调整紧张状态。那从大家分享的内容来看, “关注听众,克服演讲紧张”这一技巧大家基本会使用了。为了加深大家对知识点的把握,现在我要布置一个任务给大家,请大家回去后完成。
大家今天回去后,利用明天、后天,把今天学的“关注听众,克服演讲紧张”这一技巧介绍给你的朋友或同事,教会他们使用这个技巧克服公众表达时的紧张和恐惧。如果他分析之后发现有一些问题,你也可以和他一块来探讨解决。我们希望在一周之内完成这个任务,回头我会来跟踪这个事情。
【学习者曹丽分享实录】
我计划明天下楼跟22楼的夏婷婷宝妈分享“关注听众,克服演讲紧张”这一技巧。因为我所居住的一栋楼里有很多关系很好的宝妈,夏婷婷宝妈是一位全职妈妈,很久没有上班,我感觉她在与多人沟通的环境下可能会紧张。我首先让她做一个自我介绍,看看流利度怎么样,接着把这个技巧同她分享下,然后我们一起探讨下,争取在人多的时候体验一次。
如果我去跟她分享这一技巧,我首先会听她讲一遍,看下她紧张的问题在哪,比如说内容还是表现方面的,然后会从内容、听众、表现等方面告诉她如何去做,比如内容方面要有价值、有洞见;听众方面要抓住听众的需求,比如拆书都是爱学习的小伙伴,那么讲拆书以及如何学习肯定是大家感兴趣的;最后告诉她在公众面前表达,积极自我暗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克服公众表达时的紧张感,比如积极自我暗示、明确听众需求,最后传递演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