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丁丹,为了方便记忆可以叫丹丁先生——这还是一个影响历史的人物。三个标签:人力资源服务管理顾问、思维导图管理师、拆书帮教育长老。在这里我愿意伴随大家一同学习成长。今天很高兴给大家进行TF3-1的拆书分享。
分组:为了让大家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智慧连接,根据现场情况我们两两分组。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运用简单的复盘四步法(行为),掌握个人极简复盘的技巧(澄清),使其成为个人快速学习,能力提升的一种有效方法。(界定)
图书介绍:
今天我拆析的书名是《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作者邱昭良,管理学博士,是我国最早研究和实践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的专业人士之一,曾任联想控股董事长助理、万达学院副院长等职位。
【事件场景】在VUCA时代,我们常常会遇到多变、不确定、复杂、模糊的任务。无论组织或个人都要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但很多领域并没有惯例或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需要总结行动中的经验进行知识创新。比如,公司需要你筹备新型互联网直播营销。
【提问】当你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你是如何提炼有价值的经验?如何确保今天犯的错误下次不会再掉进同一个坑里?你有没有写过工作日志进行总结?它对后期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影响】人们常常在回顾问题时,并没有按照合适的步骤进行,没有明晰问题和差距就开始了分析判断,结果不是过度的懊悔的失败就是自以为是的成功,而无法获得提升。
【解决】《复盘》这本书指导我们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如何运用简单的四步法进行个人复盘,使其成为个人快速学习,能力提升的一种有效方法。
A1自测题
在我们开始讲解之前,先做一个简单的测试题。请大家认真阅读,并在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上打勾,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
自测题: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很符合)
1. 我总会对一些重要问题、例外情况,或者按照规范、惯例处置不太奏效的事件特别留意和关注。1 2 3 4 5 6
2. 我在回顾重要事情时,首先会考虑下当初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或目标。1 2 3 4 5 6
3. 我在反思重要事情时。总会对比最后结果与当初目标之间的差异。1 2 3 4 5 6
4. 在反思重要事情过程中,我总会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亮点和不足以及导致的根本原因。1 2 3 4 5 6
5. 我总会将反思过程中亮点和不足所启发的行动及时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经验总结。1 2 3 4 5 6
【互动】我先来了解下,各位的得分情况如何?这组测试主要是考察大家平时进行自我复盘的方式。大家可以算一算自己的分数。有没有在20分以上的?那说明自己的复盘反思做的还是不错的,有所章法。低于20分的伙伴,今天你来对了,你可要认真注意下面环节了,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而无效的反思还不如没有反思。好,接下来先用2分钟时间阅读我用荧光笔标注上下箭头的拆页部分,请完成的伙伴举手向我示意。
《复盘》P60-61
柳总是怎样炼成的?
柳传志先生(我们很多人亲切地称呼他"柳总")是我最为敬重的人之一。从和他的接触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和领导力。那么,柳总是否生而如此?他的领导力和人格魅力是如何获得或形成的呢?
在我看来,柳总应该具有极高的天赋,又有远大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再加上极强的学习力,使其"修炼"成为伟大的企业家。在学习力方面,复盘是柳总总结发现的,也是其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其中一个例子是,在早期创业时,在他的小办公室里,一个上午接连有四五个人去找他说事情,经常是前面一个人还没把话讲完,就被后面的人打断了,看上去很忙。
可他晚上回去把整件事情重新想了一遍,认为自己这样的工作方法事倍功半,需要改进。同时,他还发现,大家和他讲的那些事与赚钱活命的事情都毫无关系。最后,他得出结论不能让下面的同事拽着走,自己首先要想明白到底要干什么,然后把事情分出轻重缓急。这个想的过程就是复盘,虽然那时候没有一个特定的名称,但它可以成为个人快速学习、提升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同时,柳总从这次复盘中也产生了设立一个协助总裁进行战略策划、推进和监督的机构的想法,为此,他设立了“企划办”,对于公司的规范化运作与管理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事实上,柳总一直保持着复盘的习惯,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平常习惯每隔一个月左右,静下心来花5天左右的时间,把近来做的事情捋一遍,写写东西。”
此外,柳总在联想内部大力倡导复盘,并使其成为企业的文化。这也是联想之所以有很强的组织学习力,可以应对一个又一个挑战的重要原因。
好时间到,如果还有伙伴没有读完也不要紧,我将在下面的分享中继续为你进行讲解。
好,先问下各位读完刚才这段拆页,你获得的关键词有哪些?
学习者:把事情分出轻重缓急
学习者:经验转化
拆书家:下班后把一天的工作从头到尾做了什么想一遍写个流水账是不是复盘?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下班后把一天完成的工作重点记下来是不是复盘?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下班后把一天的工作从头到尾想一遍,然后找出几件重要的工作,思考下期望做到什么程度,哪里存在亮点或不足,之后如何改善是不是复盘?
学习者:是。
【WHAT】孔子曾将人区分为四类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知。虽然我们不能排除成功人士生来就具有某些特质的可能性,但不容怀疑的是他们都经历了大量艰苦的磨炼,加上他们很强的学习力,使得他们可以不断地自我超越。而对于这种学习力,最主要的体现形式就是结构化的复盘。
【WHY】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每一段经历和任务都变成学习机会,从中学习,促进自己能力提升,那会是怎样一种状况?事实上,按照“70:20:10”人才培养法则,成人学习最重要的来源是在岗工作实践(约占70%),其次是与他人的交流(约占20%),正式的培训与教育只占很小的比例(10%)。而复盘作为一种从工作经验中学习的方法,无疑对于成人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HOW】那么有效的个人复盘要如何做呢?我们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把握。
1. 回顾目标:复盘始于对预期目标的回顾,明确我们行动的目标或计划。而这一环节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目标、目标不清或缺乏规划。所以说执行任务要“重计划、轻执行”。
2. 评估结果: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回顾实际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和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差哪里?差多少?。以上两步是复盘的基础。
3. 分析原因:诊断存在差距的原因,寻找导致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成功了,多想想客观因素;而失败了,多找找主观原因。这一步是复盘的关键。
4. 总结经验:复盘的核心目的在于整个过程中萃取的经验教训,因此需要记录并将其指导后续的改进。这是终极步骤,又是下一次同类问题复盘的开始。
【预防性异议及适用范围】好了,步骤讲完了,回顾目标、评价结果、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有人会问这样做是不是太麻烦了,是否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这么复盘呢?当然不是,首先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复盘,一定是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或经常出现的问题、。其次不是每个复盘都必须按部就班,熟练步骤后只要能最终萃取经验即可。
【举例子】我再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我每次给企业做完一场培训活动都会做一次复盘。首先我回顾下我们当初培训活动客户期望达到的培训目标,包括理性目标和感性目标。其次评估下最终的实现成果,特别是显性化的成果有哪些,差距在哪里。再来分析培训过程中我们存在的亮点和不足是哪些以及导致的原因。最后总结下我们的实践经验,以指导下次的活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好,接下来我想让大家进行分组练习巩固,为了让大家的工作、学习或生活更有成效,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对我们过去的这一周或这一天做一次极简复盘?首先你原本定的flag是什么,其次目前完成的结果如何,再来这过程中有哪些亮点或不足,接来下你准备如何改进?时间6分钟,然后我们请一个伙伴来讲下他的具体实例,现在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
1. 回顾目标,梳理一整年的工作;让上司看到工作的亮点;领导能关注我新一年的需求。
2. 评价结果:梳理清楚了混乱的流程;企业文化工作获得领导认可;培训需求获得公司关注。
3. 分析原因:亮点,了解老板的需求和关注来做事;不足:过于关注接地气的结果,忽略了宏观战略的高大上的规划。
4. 总结经验:进一步了解领导的在宏观发展上的规划,与自我接地气的培训内容相融合。
【号召鼓掌】大家掌声感谢这组伙伴的分享。
好,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四步法进行个人复盘,使其成为个人快速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为了巩固所学的内容,最后布置一个作业,临近月底了,这周回去后与家人、同事或朋友进行一次简单的四步法月度复盘,请大家完成后将内容发送给我。当然你也可以复盘下最近你的一个小项目或小任务。我想中国古人的“吾日三省吾身”的真谛也就在此了吧。
好,今天我的分享就到此,最后总结一下复盘四步法,回顾目标、评价结果、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希望大家能熟练掌握,提升自我能力。以上就是我的TF3-2的分享。感谢大家的参与。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A:儿童教育中心培训项目
回顾目标:1.帮助培训中心共识工作目标;2.普及促动技术和方法;3.培训方法和工具的练习。
评价结果:1.目标共识的程度存在一定差距;2充分让客户体会到了促动的活力;3.进一步对促动技术进行练习。
分析原因:亮点,根据客户要求及时找出目标点;迅速完成课件逻辑清晰;控场应变。不足:人员变动预估;会谈时间控制不足。
总结经验:时间控制需要更加精细化控制;开场时间需要提前至少1个小时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