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马丁内斯太太与我们分享了她下面的这个经历。她的女儿琳达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朝她吼叫。马丁内斯太太双手投腰,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道:“哼,你做了些什么?”
琳达垂下眼帘,生气地回应道“我什么也没做!马丁内斯太太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地吼学生呢,你到底做了些什么?琳达阴着脸颓丧地坐在了沙发上,怒视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继续以指责的口吻说道:“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琳达怒气冲冲地回答道:“没什么可做的”
这时,马丁内斯太太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她深吸—口气,换了一种态度,以一种友善的语气说道:“我敢肯定老师当着其他人的面吼你,你觉得非常丢脸”(第一步,表达理解。)
琳达抬起头来,有些狐疑地望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接着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吼了我。我觉得又丢脸又生气”(第二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经历。)
琳达这时感兴趣了。“真的”她说,“我不过是向别人借支铅笔。我当然认为老师为这么点小事吼我很不公平。”
马丁内斯太太说:“嗯,我很理解你肯定会那么想。你看能不能想一个什么办法,免得以后自己再这么难堪了”(第四步,让孩子关 注于解决问题。第三步在这个例子中没有必要。)
琳达回答道:“我想我可以多准备几只铅笔,这样就不用找别人借了”
马丁内斯太太说:“这听上去像是个好主意!”
马丁内斯太太的一个目的是要帮助琳达找到•些办法,免得惹老师生气和批评。注意,当她第一次让琳达想办法解决问题时,琳达正因为心里充满了敌意而无法与妈妈合作,一旦妈妈采用了鼓励的方法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琳达就感到了亲近和信任,而不再是疏远和敌意,并且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当妈妈能够从琳达的角度来看问题时,琳达就不再觉得需要戒备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今天我拆解的片段是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上次TF2-2时我也是拆这个片段,不知道大家对这个片段有没有印象,我简单的念一下。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前天晚上回来,娃举着左手对我说,妈妈,我的手指被扎了,一碰就很疼。
我一看,手指里还有小半截刺在里面。我去拿来了缝衣针和镊子,消毒后对他说:“我们需要把刺拿出来,会比较疼,你能忍住吗?”
“能啊”他眼睛不眨的回答。无知者无畏啊。
我开始挑刺,针一碰到伤口,他马上就大哭了,把手藏起来,不愿意继续,边哭边闹,“不要我就不要。”不论外公和我怎么说“就疼一会就好了啊,不拿出来更痛” 之类的,他还是不愿意配合。
我想起“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就抱着他,什么都不说,让他哭一会,然后表示对他内心害怕,矛盾的理解,问:“是不是因为很疼,你很害怕,所以不愿意挑刺,但是你又很想把刺拿出来,这样就不会行动不方便了,所以你很犹豫不知道要怎么办?”他哭着说:“是。”但哭声明显小多了。(这里我用到第一步,对他表达理解。)
我又对他说:“挑刺真的很痛呢,我小时候被刺扎到了也是这样,想赶快把刺拿走,又很怕疼。很难决定,很纠结呢。” (第二步,表达出同情,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经历。)
“我看到你哭,我很心疼,焦虑,希望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让你的手指活动自如。这样我也会很开心。”(第三步,表达我的感受)
“现在该怎么办呢?等你准备好了我们继续挑刺,忍住疼几分钟,或者也可以是不管它,等手指自己好,只是接下来的7.8天活动会不方便。你决定好了告诉我,我都尊重你的决定。”(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他纠结了好一会,最终选择马上挑刺。只是,5岁的孩子根本做不到手不收回去。僵持了很久。
外公在外面忍不住了,进来用家乡话对我说:“我来抱住,抓紧他,就一会的事情,不要一直磨蹭。”
孩子听懂了大概的意思,对外公大发脾气。
我知道,他是不愿被强迫的,但是又控制不了的会缩回手,我问他:“你想马上挑刺,可是控制不住的把手缩回,这该怎办?”
“妈妈,你帮我把手抓住,然后挑刺吧”
“我没办法又抓紧你的手又挑刺,可以选择其他人帮忙抓手吗?”
他想了想说:“好吧,请外公帮忙”他的办法是和外公一样的,但是他自己的选择,更愿意执行。
他自己去请了外公帮忙抓紧他的手。
我要用针把伤口挑大,再用镊子拿出,别说5岁的孩子,就算是大人肯定会疼哇哇叫的。
在挑刺的过程中,他也疼的流眼泪,受不了时大叫“等一下,暂停一下。”在暂停的时间里,他擦眼泪,深呼吸,准备好后,一副勇士的样子说“可以了,妈妈,继续吧。”我真的很佩服他的勇气!!
从开始挑刺到他做好准备花了30分钟,最终只花了3分钟时间,就把刺拿了出来。大功告成!
挑刺只需3分钟,但是,这3分钟之前的30分钟是多么必要!面对疼痛的勇气,忍受力来自孩子自身,需要我给予孩子足够长时间的准备,需要我信任孩子能战胜自己。所以,等待,接纳,信任,尊重以及平和的心态对他而言就是鼓励,也是他相信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一个原因。经过第一步,表达理解。第二步,表达出同情,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经历。之后,已经赢得了孩子。等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我的话了。第四步就很有效果,因为我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刚刚学习了赢得孩子合作的四步骤,现在我们一起做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晚上孩子看电视前,已经和他约定好到9点就关电视睡觉,可是到9点了,孩子还盯着电视看,不愿意关电视,催了好几遍还是不肯关,你心里焦急又生气,就直接把电视关了,孩子大哭大闹起来,更不愿意去睡觉。
现在请两人一组,探讨一下,家长该如何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能让孩子合作,并将对话剧本写在白纸上,7分钟后请两位志愿者,一个人扮演家长,一个人扮演孩子,来表演你们处理后的对话。
现在我请这一组来展示下你们的处理
妈妈:你很想看电视对吗
孩子:对啊,这个动画片超好看的。我一定要看一定要看
妈妈: 妈妈小的时候和你一样非常喜欢看动画片,电视被大人关了,我觉得好委屈,为什么要强迫我要去睡觉?是这样吗?
孩子:是的
妈妈: 妈妈能理解。不过你看下现在时钟已经几点了呀?
孩子:9点多
妈妈: 平时我们9点多时在干嘛?
孩子:睡觉
妈妈:对,妈妈觉得9点多要去睡觉,因为小朋友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对吧?妈妈刚刚强制关电视,态度很不好,你能原谅妈妈吗。
孩子:可以
妈妈: 现在和你商量下,如果不看电视,我们还能做点什么事情?
孩子: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妈妈: 我们是去看一会书呢,还是把牙给刷了?
孩子:那妈妈给我讲一个故事吧
妈妈:好,那妈妈先给你讲一个故事然后再去刷牙,好吗?
孩子:好的
我们的场景演示结束了。
非常的感谢,这么精彩。谢谢这一组的参与。其他组,看大家跃跃欲试的样子,谢谢,因为时间问题我们下一次再请大家扮演。刚刚这组很好的运用了赢得孩子合作的四步骤,现场把我提供的场景作了处理。
我今天的拆书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