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王冠华,是今天的拆书家。首先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标签是跨界,因为我从事过销售、商务、运营等多个岗位,也曾经在五六个城市学习工作过;第二个标签是成长,我的信条是人生时候都不能停止成长;第三个标签是拆书爱好者,并在成为拆书家的路上努力着。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通过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以为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只是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以为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创建共同目的
总而言之,当你感到对方和你的目的不一致时,应当这样做:暂停充满争议的对话内容,关注对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然后努力创建共同目的。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进行对话,直到找出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例如:“这样行不通,你的团队主张留在这里工作到完成任务,我的团队想先回家,周末再来加班,我们干吗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
例如:“星期六早上,你们为什么不想来?让我们累个半死,还要担心安全和质量问题。你们为什么那么晚来?”
·开发共同目的——如果明确双方目的之后仍无法取得一致,那就想办法开发级别更高、更为长远,能够帮助双方避免争执的新目标。
例如: “我不想跟你争个高下,最好能找到让两个团队都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我们以前靠投票或掷硬币做决定,结果失败的一方总是埋怨并憎恶获胜的一方。我更关注的是两个团队对彼此的看法,因此,以后不管做什么,我们都必须保证不会伤害整个团队的合作关系。”
·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明确共同目的之后,你应当和对方一起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们要找到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既不会带来安全和质量问题,又能让你的团队成员周六下午参加同事的婚礼。我的团队成员周六上午有一场比赛,你看这样行吗,星期六上午和下午前半段你们工作,比赛完之后我们就过来工作。这样我们就能……”
大家都看完了原文的片段,这片段的内容很简单,主要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不同观点和意见时,我们应该关注到对方的目的,并且寻找到共同的目标,然后找到为这个目标努力的策略来。
【A1激活经验】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和同事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当年我们做一个项目,做市场的一方希望快速的上线,占领市场,满足客户需求,而做技术的一方呢,认为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完成项目。刚开始,大家站在各自的立场互不让步,但仔细想想其实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公司更好的盈利,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他们是否可以找到外包的开发商一起来做;我们是否可以先用一个初级版本去和客户沟通,然后不断迭代,最后达到希望的目标。这样的话,我们就基于共同的目标基础上想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A2催化应用】
因为我们部门的培训老板一直没有同意,所以对话搁置了。我下周会就公司培训的问题和老板进行沟通时,我会先告诉他我进行部门培训的目的,然后询问他的目的和担心,再看看我们两个对于培训目的的理解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寻找到共同点,最后再想解决方案,争取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