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刻意练习》 所属活动: 西安古城分舵-177次拆书活动-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刻意练习

开场:

位热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好,我叫 王凯 ,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软件项目经理, 晋级中的拆书家,运动爱好者。

【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有目的的练习。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现场拆书学习之后,学习者在提升技能时(where),能按照有目的的练习的方法(澄清),制定出一个行动方案(界定)。当学习者在技能练习中出现停滞不前现象时(where),能按照跨越停滞阶段的方法(澄清),制定出一个行动方案(界定)。

给学习者分组根据现场人数2-3人一组,尽量把拆书家分开到各组.

【事件】前几天,我媳妇想吃烤肉了,就按照“下厨房”app上做烤肉的方法,买烤箱,买肉,串肉,撒料,烘烤,自己做起了烤肉,结果当然是很不错,大口吃肉的感觉很好。大家回想下,是否有过相似的经历,当我们想学习写文章,做菜,游泳等技能时,都会先从网上、别人口中、书中获取下方法,照着做几次,直到达到我们可以接收到的水平,再多练习几次,让这种技能就变成自动的,自然而然的。

【提问】但是当一个技能变成自动的,自然而然的时候,我们还在进步吗,开了十年车的司机,就一定比5年的司机厉害吗?教了20年书的老师,就一定比5年的老师厉害吗。你是拥有十年技能经验,还是一个技能用了十年呢?

【影响】如果是一个技能用了十年,那我们技能不再增长,整个技能生涯就这么平庸的度过,还怎么要求涨工资,怎么为未来美好生活奋斗呢。

【解决】《刻意练习》这本书告诉我们,通过有目的的练习,寻求合适的指导和反馈,不管你是在什么行业领域,你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从新手成长为卓越专家。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也是围绕有目的的练习展开(1:40)。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用1min的时间阅读片段1,阅读完的小伙伴可示意我。  

主题:有目的的练习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意,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工作了10年之久的老师,你想做一些事情,让学生对你上的课更感兴趣,并让你在课堂上更加高效,你该做什么?你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打高尔夫球,想再提高一些,该怎么办?你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打字员,想让别人对你的打字速度感到惊叹,又该怎么办?

这便是史蒂夫•法隆在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发现他自己所处的情形。在那一刻,他对自己能够听到一串数字、把它们记下来、再念给我听,感到很满意,而且,由于大家知道,短时记忆存在局限,所以,他的表现也和人们期望的差不多,中规中矩。他原本可以不停地这样寄下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最多能记住8个或是9个数字。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参加了我设计的这个实验,而我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就是使他持续不断地接受挑战,以便每次都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字,同时,也因为他是那种天生就喜欢挑战的人,所以,他在逼自己变得更优秀。

他采用的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有目的的练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成功。正如我们接下来将看到的那样,这种方法并非总是如此成功,但它比通常的方法更有效一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简单互动、准确控场】

(2:40)我看大家都举手示意了,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下这个拆页,

拆页中讲述了一个案例,主人公史蒂夫•法隆想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本来他的表现是中规中矩的,但是最后经过参与作者的试验,他变的更优秀了。

那我问大家个问题,作者把主人公史蒂夫•法隆采用的方法,称之为什么呢?

学习者互动有目的的练习

是的,从拆页中可以看到 ,有目的的练习是有效果的 ,那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呢,我举几个例子大家看下。

案例1:“我想要瘦下来,于是每天晚上下班就去跑步”,请问这叫有目的的练习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回应:回答正确,这里目标模糊,不够具体;譬如我可以改成这样“我要在3个月以内减肥5斤”。

案例2:“我每天都会练习写字30个,但是微信一响,内心就开始做斗争了,忍不住想去去看手机”,请问这叫有目的的练习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回应:回答正确,因为他不够专注。练习的时候需要保持专注,避免一切干扰。

案例3:我想去学习弹琴,但是这个音弹出来对不对,好像自己心里也没底,那就先坚持弹吧,有声总比没声好。请问这是有目的练习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回应:回答正确,有目的的练习需要反馈,如果你分不清你的音阶,需要找个老师指导下。

案例4:我想去学习弹琴,我也找了个老师反馈指导,我发现弹奏两只老虎的曲子音阶正确,也不会出错,于是我就每天只弹奏两只老虎的曲子,请问这是有目的练习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回应:回答正确,有目的的练习应该不断挑战自己,每次都比上次做的好一点。

how【给出清晰的how】

从刚才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何做到“有目的的练习”,

第一步:明确目标,制定本次练习想要达到的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要尽量细化。

第二步:保持专注,并在练习中抛弃其他干扰项。

第三步:获得反馈,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反馈来辨别自己还有那些不足,以及存在这些不足的原因。

第四步:不断挑战,每次都比上次做的更好一点。

【举例】

讲完上述四个方法,那具体怎么应用呢。讲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加入拆书帮的总目标,是学会拆书。具体到每一次的练习,我是这么做的。

第一步:明确目标,譬如现在我的小目标就是通过3-3升级,这个有明确的技能点要求,达到技能点要求就能晋级成功,

第二步:保持专注,我在写稿子的时候,通常会找个安静的环境去写, 全力投入写稿子。

第三步:获取反馈,每次现场拆书结束,都能得到现场观察家的反馈,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可以根据反馈意见去优化自己的拆书技能。

第四步:不断挑战。我先从写稿子的时间做起,我记录每次写逐字稿的时间,让自己写稿子的速度越来越快。

这个就是我具体应用的例子了。

【适用边界】

有目的的练习适合象棋、音乐、写作、竞技运动等等有明确技能提升的领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编剧本: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上面我也讲了一个自己运用的案例,大家是不是觉得用起来很简单呢,在“在大脑中过一遍,就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那么大家现在试着想一下,在你的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你能想到哪些使用场景,可以使用今天学到的有目的的练习四步方法呢?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思考下。只想大致场景就行,不需要细化。细化环节在后面(5:40)。

(6:40)时间到了,大家都想到具体使用场景了吗,请注意:只想大致场景就行,不需要细化。细化环节在后面。

学习者回复:想到了

好,现在每个人都有使用场景了,那请各位同学编一个小剧本,在这个小剧本中,你会怎样去使用刚才学习到的“有目的的练习”方法呢?

剧本需要包括背景、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几百字即可,请将摘要写在纸上。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来编这个小剧本,5分钟后请一组小伙伴起来讲讲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2min)

分享者:王燕

背景:王燕给宝贝儿子分享自己提升演讲能力的练习方法,寻求监督

王燕:小宝贝,妈妈想提升下演讲能力,想让你监督下妈妈。

儿子:可以的。你想做到什么样,具体会怎么做呢。

王燕:我想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具体就是从在看书过程中,找出书中的金句、有感触的内容等,然后录制成一个三分钟的小视频。这就是我的小目标了。

儿子:听着非常棒

王燕:然后,每天晚上咱两一起学习,你写你的作业, 我去看书录制视频。互不打扰。

儿子:恩恩,没问题。

王燕:我录制出来的小视频,会发到网上, 我根据点赞量和请教高手,判断出自己做的好不好,优点和缺点有哪些,针对性去改正。

儿子:听着很棒,还有吗,

王燕:最后就是每次做的视频,点赞量要比上个视频多一点。而且每月做出来的小视频至少要比上个月多一集。通过这样不断去挑战自己。

儿子:妈妈的计划棒棒哒,我一定会好好监督妈妈的。

王燕:谢谢宝贝儿子。

【拆书家回应、反馈

拆书家: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的精彩分享,小剧本中明确使用了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步骤

其他人还有什么问题吗?或者疑惑吗?

学习者:没有

【拆页1时间 10min~15min】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有目的的练习”方法了,于是我们开始练习,初期我们当然会进步神速,事半功倍。于是我们就盘算着,“依照这个速度不出半年我就成为大师了,走上成功之路,登顶人生赢家”,是这样么?哈哈,现在我们来看下拆页2.

首先请大家做个自测题,题目已经发给大家了,大家做完题目以后,把五道题的总分算一下。时间是1min。

大家都算出总分了吗,我解释下这个分数,如果你的分数小于10分,说明你的突破停滞阶段的能力很强;如果分值介于10-20分,那么在这方面你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如大于20分,恭喜你,今天你来对了地方,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跨越停滞阶段吧!(15+1:30)

接下来,请大家用1 min的时间阅读片段2,阅读完的小伙伴可示意我。

跨越停滞阶段

尽管打字和记数都是十分专业的技能,但在这两个领域中,跨越停滞阶段的方法都指向了一种有效而普通的方法。任何一项相当复杂的技能,都涉及一系列的组成部分,你可能更擅长其中的某些,不太擅长另一些。因此,当你发现自己再难以有所提高时,可能只是那项技能中的一两个组成部分在妨碍你,而不是所有的组成部分都在绊住你。问题是,到底是哪些呢?

   为了弄懂这个问题,你得想办法稍微逼自己一下,但不要逼得太狠。只要使自己稍微超出正常状态便可以。这通常会帮助你搞清楚自己的“停滞点”在什么地方。如果你是一名网球运动员,试着找一个水平比你平常的对手稍微高一些的人来打球,你的弱点可能就会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如果你是一位经理,着重关注你在很忙碌或周边很嘈杂的情况下,你哪些地方容易出错,那些问题并不是异常,而是表明你的弱点,这些弱点时时刻刻都在,只是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察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家都举手示意了,那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下这个拆页,

刚才我们做过的自测题,大家也许还记得,处于停滞阶段久久无法突破的话,会让你心情烦躁,哭诉,甚至放弃这个目标,但是作者在文中指出,当我们身处停滞期的时候,可能只是技能中的一两个组成部分没有掌握到位,并不是全部技能点有问题。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突破思路,通过在停滞点上发力,我们就能跨越停滞阶段。

【how】那具体如何操作呢?我根据拆页总结了三个方法:

1. 搞清楚——搞清楚自己的“停滞点”在什么地方,犯了什么错误?什么时候犯的?可以自我反省,可以向别人请教,也可以想拆页中那样 ,找个高手对练下。

2. 针对练——设计一种针对性的训练,有目的的练习去改进弱点。

观察记录——看下第二步练习方法的效果如何,如果不行,就更换方法或者再次回到第一步。

【举例】

下面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看看我是如何跨越停滞阶段的。

我最近好长时间都是这种状态,觉得自己一天到晚都在忙,忙的人身心俱疲,好不容易睡觉了,脑子里的神经又松弛不下来,各种做梦各种和别人吵架,睡不着导致第二天没有精力干活,第二天没精力但是还要加班干活,然后就恶性循环,累—睡不好-更累-更睡不好,各种尝试但又不见效果。

就在我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我就去各种翻书找答案,有次猛地就恍惚发现,我的停滞点是自己的任务管理方法,我频繁在各个任务间切换,做A事情,别人一催我,就转过去做B事情,然后一催就又转过去做C事情,每件事都是着急被别人催,频繁在事情间切换,而且每件事都做不完,肯定压力大,人神经也紧绷一天,累是肯定的。这个就是我第一步搞清楚的过程。

既然搞清楚了问题,第二步针对练就简单了,我当前针对练的目标 是,每接到一个新问题,至少延迟5分钟再处理,最好是做完当前工作再去处理。

第三步就是观察记录了,经过几天的观察 ,采用延迟方法后,我发现自己就没有以前那么神经紧张了,但是还是发现一个新问题 ,就是在面对直接领导布置的任务时,我还是会下意识的不加延迟立即去处理,看还来得继续修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给出清晰指令微行动学习

拆书家提问设计:

1、【提出问题】

拆页我们就学习完了,现在需要大家都积极思考起来。大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等级的工作职级或者技能标签,譬如你现在是机械工程师,你的更高职级是高级机械工程师;你当前是HR,你的更高职级是HR经理,你当前是一个基金小白,你的更高技能标签是一个年收益率35%的基金高手。我们每个人也在当前这个角色位置停滞了好久了,请大家想想,如何使用今天的跨越停滞阶段的方法,让自己更快的晋升到更高一级呢。

学习者方强回答:我想成为更职业的脱口秀演员,可以做到每周都有正式商演的那种,我当前是无固定商演场次的脱口秀演员。为了提升,我可以这样做。

第一点,搞清楚差距,我会经常去观看高手的商演,有机会就多当面请教高手,模仿学习;

第二点:针对练,根据找出来的差距去练习。譬如当发现我在现场反应这块有问题,我针对这点多做练习。每次只要有演出机会,我就多上台去表演。

第三点:记录观察,每次练习要录像录音,记录现场观众笑起来的次数,同时结束后立马找同行高手点评。

【提问式回应】

拆书家引导;你刚才也实际演练了一把。那你觉得哪个步骤最难的;或者按照你说的这三步方法,在给你半年时间,你就能成为每周都有商演的高手吗?

学习者方强回答:不一定, 有时候的反馈会不精确,不起作用。

【提问式回应】

拆书家引导;刚才方强反馈说,有时候的反馈会不精确,不起作用,大家认为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吗,

学习者回应:是一个普遍性问题。

拆书家引导;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我们就尝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重复下: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反馈会不精准,不起作用呢?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过往案例和经验思考一下,在小组内讨论分享下,时间5分钟,等会请每组来分享一下讨论的内容。

好的,时间到,接下来有请各组的小伙伴说一下你们找到的原因。

【小组1_志望】反馈原因:

1、视角问题,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

2、问题本身复杂,

3、道和术的区别,导致两个人说的和听得不在一个层次

4、提问人的问题不准确

5、提问人的水平问题,别人说的不一定理解到位

【小组2_番茄】反馈原因:

1、反馈人动机不足,不说好,也不说坏,

2、提问人的理解和能力有问题,别人给出的方案在执行中走偏了

3、提问人水平不行,想问的问题和实际说出来的问题,有偏差

4、双方问题,存在鸡同鸭讲的情况

5、问题本身复杂。

【小组3_王燕】反馈原因:

1、反馈者本身水平有限,无法提供有效指导

2、问题暴露的不彻底

3、红灯思维,自我保护意识太强,别人提出来的问题,自己不认可

[回应、反馈]

拆书家引导:合并下各组找到的原因,我从三个角度总结下:

一、提问人的问题:提问水平不行;自己能力偏低;红灯思维

二、反馈人的问题:动机不足;能力不足;给出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三、双方问题:问题本身复杂;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还有就是双方水平差距太大,沟通不到一起;

针对这几个原因 ,大家认为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呢?

学习者方强:我认为是自己提问水平比较差,没有把自己的困难表达出来。

学习者志望:我认为是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教练。

【提问式回应】

拆书家引导:方强,你为什么认为提问者水平差,没有把自己的困难表达出来是根本原因呢?

学习者方强:应该是反求诸已,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提问式回应】

拆书家引导:那大家认为哪个是根因呢。

学习者回复:提问者水平差,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困难是根本原因;

好的。我们刚才找到了最根本的原因,接下来我们讨论解决 如何表达清楚自己当前的困难 问题?希望大家讨论的过程中,细化出具体步骤,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讨论结束,各组呈现分享。

【讨论分享呈现】

【小组1_志望】反馈解决方案:

1、列举事实,

2、双方使用相同的术语和专业名词。

3、重复问题两次以上

4、场景化举例说明

【小组2_番茄】反馈解决方案:

1、提问时具体化,案例化

2、表达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自己当时的情绪感受,实际能力表现

3、让对方重复问题

【拆书家总结】

结合大家纸上写的和口头表达的方法,我们总结下解决 如何表达清楚自己当前的困难 问题的方法如下:

1、尝试以第三者视角去观察

2、场景化具体化提问,不要泛泛而谈

3、通过写出来,反问自己等方式,确认自己表达的和内心实际一致。

3、通过让对方重复,确保你说的问题和对方理解到的问题是一个。

技能点:【学习者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包括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时候复盘或找人陪练):(3min)

【A2 布置任务-分享】

好的,谢谢大家的讨论。现在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我们刚才学习了跨越停滞阶段的三步法?请大家在本次拆书结束后,约上朋友家人,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听听他们卡在某个停滞阶段的故事,和他们分享下跨越停滞阶段的三步法,并试着给出如何做的更好的建议。请大家在两周内,通过微信将你们的沟通过程发给我。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方强

背景:方强和媳妇讨论练琴时出现技能点提升不明显的问题

媳妇:方强,我最近有个苦恼的事情,

方强:怎么了?

媳妇:你知道我最近在练琴,但是我这几首曲子,我练来练去 ,总是会出错,不是在这个音出错,就是在哪个音出错,练得我心里烦躁的很。

方强:哦哦,你的意思是你练习时看不到提升了

媳妇:是的

方强:那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去解决吗,

媳妇:我没招了,所以我头大很

方强:我最近刚学习了跨越停滞阶段的三步方法,可能对你管用,

媳妇:快给我讲讲

方强:可惜我不会弹琴,没法指点你,但是我知道咱家楼下有个琴房,听说那里面的老师实力很强,你就不要自己琢磨了,我建议你去老师那里,请老师吃顿饭,当着老师面弹首曲子,让老师给你指点下,是那里做的不对。

媳妇:好主意,我立马去做。

方强:等下,还没完呢

方强:等老师给你指点了缺点,你就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弹整首曲子了,你就使劲只弹你老出错的那几个音,就以像前上学时的错题本一样,把你的错误音节拉出来,使劲单练一周。

媳妇:这是个好方法。

方强:最后一步,单练错误音节一周结束后,你再把那几首曲子完整弹奏一遍,看下这次还有几个出错点,我帮你数数统计,我们一起看下这个方法管用不。

媳妇:没问题,肯定管用,我要下去找老师了。

最后,我总结一下,通过今天两个拆页,我们学习了通过“明确目标-保持专注-获取反馈-不断挑战”四步法进行有目的的练习,以及通过“搞清楚-针对练-观察记录”三步法跨越停滞阶段,两个拆页属于递进关系。我期待大家把这个技巧运用到生活工作中去,创造更大价值。那我今天3-3的拆书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与陪伴!

【拆页2 时间35min~40min,总时长50min~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