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大连知行分舵2020第6拆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引导能让孩子愿意说

开场:

大家好,感谢大家今天来见证我的成长!

我是琬君,曾经是地产操盘手,目前是家庭教育指导师、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

为了方便接下来的讨论,我们先来分下组,从这边开始每两位小伙伴一组。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这个片段,大家能够在对方有情绪、有困扰的时候,运用积极倾听的沟通方式,协助对方疏导情绪,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书介绍:

【F特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片段来自这本书《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专门向父母传授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他的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被称为“沟通之父”,曾连续三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A优势】P.E.T.被彼尔·盖茨的父母称为是他们的育儿宝典,彼尔·盖茨的父亲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从P.E.T.里面学到的建议,是人生最佳建议之一。

【利益B1】这本书教给了家长们一些跟孩子们沟通的秘诀: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如何教孩子面对他们的问题并自己解决,如何使用双赢的办法来解决冲突。

【利益B2】通过今天这个片段,大家能够在孩子有情绪、有困扰的时候,运用“积极倾听”的沟通方式,协助孩子疏导情绪,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方法不仅在亲子沟通之间,在成人之间处理亲友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等等也是完全适用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安东尼:马蒂尔今天不和我一起玩。不论我做什么,他都说不想做。

妈妈:嗯,你为什么不提议一起去做他想做的事?你必须学会跟朋友相处。(建议、说教)

安东尼:我不想做他希望做的事,此外,我不想跟他一起玩!

妈妈:嗯,如果你还继续做一个被宠坏的小孩,就去找别的人玩吧。(提供一个解决方法、归类)

安东尼:他才是个被宠坏的小孩,我不是!而且没有其他人可以跟我一起玩!

妈妈:你感到难过其实只是因为你累了。明天你就会感觉好一点了。(解释、安慰)

安东尼:我不累,明天我也不会感觉好一点的!你不明白我有多恨他!

妈妈:不许说这样的话!如果我再听到你这样说你的朋友,你会后悔的……(命令、威胁)

安东尼:(生着闷气走开)我恨这个地方。真希望我们能搬走。

以下是这位家长如何用积极倾听来帮助这个男孩

安东尼:马蒂尔今天不和我一起玩。不论我做什么,他都说不想做!

妈妈:你在生马蒂尔的气。(积极倾听)

安东尼:是的。我再也不想眼他一起玩了。他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妈妈:你非常生气,以至于你觉得再也不想见到他了。(积极倾听)

安东尼:没错。但是如果他不是我的朋友了,我就再也找不到其他人一起玩了。

妈妈:你讨厌一个人玩。(积极倾听)

安东尼:是的。我猜我必须去试着用其他方式和他相处。但是我还是很难不生他的气。

妈妈:你想跟他更好地相处,但你又觉得不生马蒂尔的气很难。(积极倾听)

安东尼:我过去从来不会生他的气——然而那时候他总是做我想做的事。现在他不再让我指挥他了。

妈妈:马蒂尔没能一直赞同你想做的事。(积极倾听)

安东尼:对啊…现在他不再是个听话的小孩了。但是他变得更有趣了。

妈妈:你更喜欢他现在这样。(积极倾听)

安东尼:是的。但是不再向他发号施令是很难的——我已经习惯了那样。或许,如果我偶尔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做,我们就不会总

是吵架了。你认为这样会有用吗?

妈妈:你在想如果有时候你肯让步的话,也许就会有帮助。(积极倾听)

安东尼:是的……或许是这样。我会试试。

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读完的伙伴请示意我一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案例我们看之后,是不是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想问下在座有孩子的各位,你们常用的是第一种方式还是第二种?

【Why】

所以我们看,在孩子遇到一些问题,本来想把家长当成靠山、想找你来倾诉的时候,我们的回应方式其实是让孩子觉得“我很无能”、“我有这样的想法是个坏孩子”、“自己的想法被轻视”、甚至“强迫我不许有这样的想法”!

这样就会激发出孩子内心的防御、憎恨的心理,觉得自己是不被接纳的,那么往往就会还没了解对方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就堵住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欲望,就会导致后续的讨论只浮于表面问题而无法深入。

不止是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老婆和老公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的谈话都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们只拎出耳朵“听”就够了!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什么是积极倾听、怎么积极倾听!

【Where】积极倾听这种方法适用于在对方有情绪、遇到困扰的时候使用,虽然PET这本书是一本讲亲子关系的书,但是这个方法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合作关系等方面都适用。

【What】

到底什么是积极倾听呢?在对方和你交流时候,从他的语言、语气、眼神、包括肢体语言当中去解读他的内心感受,并把你的理解反馈回去,不掺杂自己的想法,让对方感受到你在尝试接纳和认同,这个过程就是“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能够让对方感受到鼓励,从而敞开胸怀说出他们的困扰,这样才能弄清楚自己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并找到解决途径。

【How】具体要怎么样去做呢?

1、接纳、信任。在沟通前首先调整自己的状态,接纳对方正在和你讲述的事情可能与自己的想法不同,并信任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2、专注倾听。放下手头正在做的事情,将目光转向对方,把目前的交流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来做。

3、同理共情。尝试理解对方的语议背后想表达的情绪,初期可以先尝试重复对方的语意,后期可以在重复语意后加上自己对对方感受的理解,以“你是不是因为……(重复对方语意),所以觉得……(对方的感受)”的句式,把你的理解表达出来与对方核对。即使会意错了也不要仅,对方会感受到你在努力尝试理解。

4、保持独立。谨记倾听过程中只去体会对方,不需给出自己的意见与见解。时刻记得自己与倾诉方是独立的两个人,自己是协助者而非决策者,允许对方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陪伴,而不是介入其中。

【意译案例】

这次拆书之前,跟在座的各位问了下目前大家的情况,好像只有两位家里有孩子的,在职场上的摸爬滚打仍然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那么积极倾听这样的方式,在职场中跟领导沟通和跟孩子沟通是一样吗?

我之前在地产公司,就跟公司老板之间发生过这样的对话:

老板:把之前规划当中儿童游乐场那一块去掉吧,改成草坪。

我很吃惊,因为我还畅想着以后带孩子来玩儿的场景,但我并没有提出否定意见,而是相信老板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只是进行倾听。

我:您是打算取消儿童游乐场的规划?(积极倾听,重复对方所说的语意)

老板:对,游乐场的设备设施费用太高了。

我:您是担心填加这一部分会使公司利润下降,达不到集团的利润率指标。(积极倾听,核对对方的感受是不是担心)

老板:之前在客户问卷中大家对这一部分的规划是如何反馈的?

我:因为客户群体主要是家里孩子1-6岁的三口之家为主,所以对孩子能有地方玩的需求还是挺大的。

老板:这么看还是应该保留下来。我也挺期待带着我儿子来玩儿呢。

我:如果就这样取消了,您也觉得有点遗憾。(积极倾听,核对对方感受如果取消会遗憾)

老板:找设计部和营销一起测算一下,如果保留游乐场,均价需要怎么调整。

我:好的,我这就去发布会议通知。

所谓“伴君如伴虎”,在类似的情况下,我们冒然的提出反对意见这游乐场怎么能拆呢?!老板会觉得这个员工情商应该不高,就更不会在你面前有“我也想陪孩子玩儿”的真情流露。

【预防异议】

有的人可能会问,如果我不给出我的意见,他走偏了,不是我预期的方向怎么办?我们试想一下我们在初中高中青春期的时候,父母每天都在给我们意见,我们的学习成绩会因为他们的摆事实、讲道理、威逼利诱而变好吗?可能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不信任。

在婚姻关系中也是一样,老婆回家跟你说今天跟领导吵起来了,老公赶紧帮忙剖析一痛,最后告诉老婆你现在就给领导发个微信道个谦,结果老婆越听脸越黑。为什么?因为她只是期待你的重视与理解而矣,就是那句“我只是需要你一个拥抱,而你却在跟我讲道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接下来我们应用到今天这个拆页的内容,进行一个场景演练,按照最开始的分组每两位一组进行演练。

场景:两个朋友见面,你因为帮老公/老婆分析工作当中的问题,结果到最后吵起来不欢而散!今天约自己的好友/闺蜜出来喝两杯,吐吐槽。接下来的剧本就是和闺蜜吐槽的过程。

组内成员要协力编写一个剧本:

1、剧本以“我明天就要离婚!”为开头;

2、你找一位会积极倾听的朋友倾诉,经过朋友的倾听,你自己最终找到解决办法。

我们给到在家7分钟时间编写剧本,7分钟之后我们邀请一组来表演给大家。

【参与者分享】

我:我明天就要离婚!

朋友:发生什么事儿啦?

我:昨天晚上我跟他说我工作当中的烦心事儿,结果他给我一痛说教!我就烦得不得了!

朋友:你一定挺生气的吧,觉得他一点儿都不理解你是不是。

我:是啊!真是太差劲了!

朋友:嗯,其实你就是想倾诉一下。

我:是呀……不过现在想想他也是为我好……

朋友:嗯,你也觉得他其实挺为你着急的。

我:嗯,我说要离婚,也确实有点太冲动了。现在有点后悔说这样的话了,我还是赶紧回家去给他做饭吧。

【总结】

他们分享得好不好啊?是不是在分享过程中运用到了积极倾听啊?

首先保持了信任接纳的态度,也是很专注的在听,然后过程中也没有掺杂自己的意见保持了对方的独立性,过程中一直在反馈自己对对方语意的重复和理解。我们给他们点儿掌声吧!

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积极倾听的要点:首先是信任和接纳,第二点是专注倾听,第三点是同理共情,第四点是保持独立。

大家一定要记得这个感觉,很多时候他人在跟你倾诉的时候,“我只是需要你的陪伴,所以你别给我讲道理!“

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的到来和积极参与,我是琬君,我们下次拆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