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在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遇到新事物时,能够辨认(行为)出在这件事情里,哪些属于影响圈,哪些属于关注圈,(界定)并且能够根据聚焦影响圈3步法(澄清),关注问题,推进事情发展(界定)。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晋级拆书家张俊伟,大家可以叫我学爸。 三个标签,爱好学习的两个孩子的爸爸,热情喜欢交朋友,践行番茄钟的番茄先生。
为了方便小伙伴们学习和讨论,在开始前,先分下小组,我左手边一组,右手边一组。
【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场景】昨天中午,和同事吃饭聊谈,他和你抱怨说,最近没什么钱,不知道做什么才能增加点收入,你建议他说可以理财啊。他说:理财可不行,赚钱我还行,赔钱可接受不了,(理财有风险) 你说要怕理财有风险,可以学习,报个课什么的,他说听课学习需要时间需要钱,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追个电视剧开心一下,
【提问】碰到这样的同事,他想着赚钱还不想行动,你觉得他会赚到钱吗?
【影响】就像你的同事这样,只是抱怨抱怨,从来不起来行动,思想里想着赚钱,身体上却从不行动的人,这样的结果肯定也赚不到钱。只会情绪越来越难受。
【解决】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今天的学习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今天,我们拆解的书籍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拆解的内容是:七个习惯之一“积极主动”中,关于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内容。只有聚焦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圈,才能行动起来,摆脱焦虑感,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掌控力。
关注圈与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 Concern,图3-3),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前面提到我有一个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我和桑德拉都很担心,怕他因为那些弱点而被别人轻视。但这些都属于关注圈范围,结果错误的焦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自己倍感忧虑和无助,同时也加重了孩子的依赖性。后来我们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定式,结果真的有效。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并最终也影响儿子。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担忧,我们就能改变现状。
I环节:拆书家拆解(6分钟)【新技能:强化概念讲解】
(what)拆页中讲了两个重要概念:关注圈和影响圈。
所谓关注圈,是指我们有感兴趣或者愿意关注的事情的综合。这样简单的说别人的事。
所谓影响圈,是指关注圈中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简单的说是自己的事。
(why)为什么要区分这两个圈儿呢?
其中 “关注圈”的范围大,其中有些事情是我们不能掌控的,
把时间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一方面这些事情并不会因为我们关注而有所改变,
另一方面,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做自己掌控不了的事,反而自己该做的事情耽误了,造成了损失自己又觉得不开心。
而“影响圈”的范围小,里面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把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才能让事情发生变化,做事才有效果,人也收到正向反馈变得越来越积极主动。
【区分概念】关注圈和影响圈就像两个大小不同、套在一起的同心圆,相同点是:圈内的事物都跟自己有关。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区分这两个同心圆呢?一起来做个练习。
【案例1】碰上疫情,都待在家里出不了门。有两个朋友想法就不一样
小A想:有了疫情真是倒霉,这都怪政府,政府管理不到位,还有单位发的钱也少,饭店也不开门,待在家里钱都没了,饭也吃不上,怎么活啊。太烦人啊。
小B想:看这个疫情一会结束不了,饭店不开门但是外卖很多,我是不是可以跑外卖赚点钱呢,还有,最近直播很火,是不是学习直播,可以通过直播赚钱呢。
拆书家问:小A小B哪个是关注关注圈,哪个是关注影响圈。
学习者:小A关注“关注圈”,小B关注“影响圈”。
拆书家:请大家继续思考:他们的注意点,他们能否掌控自己所关注的事物呢,他们能控制的自己的行为,小A能让疫情控制住吗,或者小B可以去送外卖吗?
学习者:小A不能掌控自己关注的事物,小B能够掌控自己关注的事物。
拆书家:回答正确。由此得到两个圈的第一个区别:掌控程度不同,关注圈中的事情大多无法掌控,影响圈中的事情能够掌控。
第二个问题:
拆书家:请大家思考:小A 和小B他们的行动是什么,他们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
学习者:小A没有行动,控制不了。小B从自身出发,开始做直播送外卖
拆书家:关注圈影响圈第二个特点是产生的行动不一样,侧重关注圈的最后是不行动,或者消极行动,或者是抱怨,心里很难受。侧重影响圈的可能就行动起来,积极行动起来,做些事情,这就是第二个特点,导致的行动不一样。
第三个问题:
拆书家:请大家思考:他们所关注的事物,所导致的结果是什么?他们导致的行动,简单地说,谁能赚到钱呢,谁能更开心呢,
学习者:小A赚不到钱,小B赚到钱了。
拆书家:对,大家可以看得到,你老是侧重关注圈的话就可能没什么结果,因为和你没什么关系,你也影响不了,你也不行动,也没什么结果。 关注影像圈呢,就有结果,或者赚到钱了,或者心情好了。
大家在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时,可以根据这三点来进行。分辨出来以后聚焦关注圈和影响圈,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我们能够掌控的事情上,这样做不仅能够让我们产生正能量,还能让我们取得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结果。
(how)那么,怎样聚焦自己的影响圈呢?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辨圈层。
把关注的事情都写下来,判断哪些是能力之外的,哪些是力所能及的,力所能及的就属于影响圈。
第二步,锁定圈层 。锁定影响圈中对自己最重要事情。 。
第三步,制定关键行动。开始真正有效的行动。用关键行为来推动关键结果。
【自身案例】
前段时间,我一直很焦虑,学完关注圈和影响圈的知识后,我给自己做了个梳理:
第一步,确定影响圈。
我给自己详细列出自己关注的事情,游泳健身,拆书过级,辅导孩子学习,为公司开拓业务,理财赚钱,美国大选,等等,判断哪些是自己是自己能影响的,哪些和自己关系不大的,发现学习理财是我的影像圈。
第二步,确定关键事项。我锁定了自己影响圈中 能做到的事情,围绕这个影像圈来做事, 学习理财,开始行动。
第三步,制定关键行动。我就开始看书,看理财方面的书,围绕这个来看,不看小说不看其他,不然又是关注 关注圈了。
(适用边界)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有这样的疑问:
我能力很大,关注圈内范围大,只做影响圈内的事情是不是限制了我的发展呢
我们所说的聚焦影响圈并不意味着完全忽略关注圈,因为关注圈中的很多事情也和我们息息相关,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时间、精力等因素,区分主次,量力而行。
2.【编写剧本】接下来呢我们来演练一下,就是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你是否会遇到关于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情景呢?比如:朋友向你求助她的烦恼、孩子发生叛逆不学习、父母跟你唠叨,请选择一个情景,运用刚学到的聚焦影响圈三步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分辨圈子,锁定圈层,制定行动,大家来讨论下。编一个剧本,像一个情景剧一样,把关键点说清楚。
3.【剧本分享】(3-4分钟,分享一个或两个学习成果)
好的,时间到,哪组小伙伴愿意跟大家分享呢?
阿风:我在家里我婆婆和我公公的相处方式让我特别烦躁躁,我婆婆是特别爱唠叨的一个人。我婆婆和我公公的相处方式属于我的关注圈的,我没有办法决定,因为他们俩已经五六十岁了,我也决定不了改变不了,我能 改变的是,我对这种行为的反应方式,我能做的就是采取一些行动,就是同理一下,给她情感账户里存点钱,让她感觉舒服一点,她就不会关注我公公的一些行为了。
还有就是关心关心她,她心里舒服一些,她也就不那么唠叨了。这就是我的影响圈的事情。关键行动的话,下次我碰到她唠叨我公公的时候,我可以和她说,你最近挺累的吧,下周末能休息下吧,你和你的朋友们出去逛逛,我带孩子你休息休息,可以这么做
4.【回应或反馈】(1分钟)
感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为我们呈现了该方法的使用,找到了自己的影响圈,锁定了影响圈中最重要的事情并开始行动。这种积极主动的行为,降低了焦虑感,扩大了影响圈,提高自己对人生的掌控能力。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了影响圈的这个理念,让我们生活和工作更有力量,拥有更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面对的问题。
希望我今天的拆页可以帮助到大家, 我今天的带拆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和配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