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西安古城分舵-176次拆书活动-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沟通力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升级拆书家成婷,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拆书小白,终身成长践行者,红楼梦爱好者:我比较喜欢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建筑描述以及里面的诗词,目前还在持续研究中,有这方便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学习讨论;

今天呢,我的拆书级别为:1-2,给大家选择的片段来源于沟通界的宝典书籍,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非暴力沟通》中的一个小片段:“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单听这个标题就很有吸引力,把一种比较消极反感的处事心态“不得不”用积极主动的“选择做”来代替;大家有没有很期待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索一下吧~

然后为了能够让大家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我来简单做一个分组;

技能点:给学习者分组;选书和选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书籍名称:非暴力沟通

片段: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技能点: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了,我看大部分小伙伴已经阅读完毕了,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拆页,它主要说明什么问题呢?

【what】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于是我们极大可能会带着抵触情绪或者压力去完成,本片段就给我们介绍了一个,通过挖掘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把自己从不得不的心态中解救出来的方法,让我们在做事时主动选择,基于自己的意愿行动;

那么具体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将本片段提炼为以下3步:

【how]

S1:列事项:列出自己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例如片段中作者列出的2项;

S2:转换思路,我选择做:在自己的不得不清单项前面加上“我选择做”;告诉自己:我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选择了它们,而不是我不得不做;

S3:明确需求,按需行动:对于我选择的事情,挖掘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内在需求/动力;确定我选择做的原因,即我是为了什么来选择做这件事情的;然后,按照自己明确的需求,确定行动事项;本案例里面,作者经过深入分析自己写报告和送孩子上学的内在需求,明确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原因,从而确定做事的必要性;

我来给大家举一个我个人的实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时间:一个月前;地点:我家;人物:我自己;起因:因为英语原因,我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晋升机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这就是我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所以我就详细地规划了一下自己的英语学习,把不得不学习英语转化为每天不得不做的三件事情;

经过:每日不得不做的3件事情:背单词,听听力,读片段;过程其实是很痛苦的,正好我之前看过这个片段,我就将它应用到了英语学习这件事情上来了:

第一步:列事项:1.单词背诵,10+20;2.听听力,5遍;3.阅读片段1篇;

第二步:转换思路:学习英语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急迫地想要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所以我选择背单词,听听力,看文章;

第三步:明确需求,按需行动:我选择背单词是因为想要提升自己的词汇量及其应用和语法;听听力,是为了提升听力,口语复述培养语感;阅读片段的目的可以从听听力中获取,听听力的同时,这个原文的片段也被我阅读了;因此这个事项没有强需求,我就可以不用选择去做;于是我将不得不的三件事情,转化为我选择的2件事情;

结果:现在每天坚持背单词,听听力,已经坚持了20天左右,效果还是很不错,自己身心也很愉悦;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激活学习者的经验

A1:拆书家提问设计:

听完我的案例以后,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最近的1个月内,自己有没有哪些做着特别痛苦,被自己命名为不得不做的事情呢?对于这些不得不做的事情你们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呢?请结合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回忆一下当时的场景;然后小组内分享;给大家预留1min思考,然后2min的小组内分享;

1min时间到,现在开始组内分享一下;

这里的不得不,可以是一件或者多件事情,也可以是一件已经明确的不得不事件后拆解的多个小事情;

时间到了,有哪位小伙伴愿意给我们分享一下自己之前不得不做事件的经历呢(1min)?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王凯;

时间:一个月前;

人物:王凯及其同事A;

起因:公司的车王凯用后发现车灯坏了,然后他告诉了同事A,需要让A协助去修理一下;

经过:对于汽车的维修过程是王凯认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他就在大群内喊话问同事A,车的修理进展;结果同事直接在群里拒绝了他,并且言辞有些不乐意;

结果:王凯当是对于这件事情,没有思考自己不得不做的内在原因,当遇到冲突后直接放弃,但是自己却一直耿耿于怀;

A1+:如果回到当时,他会1.列出清单:协调车辆修理的事情;2.先告诉自己,这是我选择要去处理的;3.明确需求:自己选择去做的原因是什么?车子当时是自己发现坏了,如果不修理好,下一个人用的时候就会有麻烦。他去督促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是想要帮助大家解决问题,避免后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思考这个是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于是和同事A就该问题重新进行了沟通,并且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初衷

技能点:催化学习者应用;

A2: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的,很感谢刚刚这位小伙伴们分享的自己在近一个月内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么,经过我们刚刚的学习:可以通过,列事项;思路转换为我选择;明确需求后按需行动;三步法来规划一下,未来1-2个月你可能遇到的自己不得不做的几件事情,比如,不得不早起,不得不读书等等事项,然后转换思路,挖掘自己内心做这件事真正的需求点,按需行动;请将你具体的行动计划写在便签上,组内可以简单分享一下,给大家2min左右的时间

提醒大家按3步走的方法来,并提醒大家对于每一件不得不的事项,挖掘自己的真实需求,不得不的原因所在;

有哪位小伙伴写完了,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么?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员A分享:

事件描述,自己有2个不得不做的事情,比较郁闷;

按照今天学习的3步走,来规划自己未来的这2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第一步:列事项:1.脱口秀开放麦;2.拆书升级打怪;

第二步:转换思路,我选择做:明确告诉自己这两件事情不是我不得不去做,而是我自己选择要做;

第三步:明确需求,按需完成之所以做脱口秀开放麦,是因为,自己喜欢舞台上的感觉,想要表达自己,并且带给大家快乐;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升级打怪,自己想要把自己平时看的书,学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都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求;所以这两件事情,他都找到了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是他想要去完成的,因此是自己选择去做的事情;

结束语:好的,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分享内容,关于将自己不得不的事情转化为我选择的事情的方法,通过探索自己内心最真是的需求,从而获得做事情的主动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