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在座各位亲爱的伙伴们,大家好,我就是拆书帮汉口场最著名的自High小天使丹丹们~我叫吴丹,很幸运能一路打怪升级走到现在,今天如果运气能好一点,我就能打过3-2这个级别的大怪物啦!
各位伙伴有没有在工作中遇到一个事情,就是在经历了一场内容丰富、概念深奥、重点颇多的会议之后,领导找到你,“小张啊,今天的会议内容整理出来,明天早上交给我审核一遍,然后传各部门学习学习” 别的部门同事都已经下班回家各找各妈、吃香的喝辣的去了,结果这一艰巨任务就落在了陪同开会的你的肩上。不巧会上领导的发言十分深奥,艰涩难懂,你全程就只顾着记笔记,有的时候实在听不进去了还开开小差,走走神,直接影响了会议内容的全盘回顾。那一天,一个重要会议纪要整的你的办公室成了整个写字楼里最明亮的指路灯,第一遍回顾会议内容,记得不全面的地方还得赶紧趁着大家没休息的时间东问问西补补,如果有录音笔那就更好了,直接重新听一遍,会议开几个小时,你往往还得花费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回顾,第二遍梳理会议流程,概括重点,第三遍精简文字,要符合会议纪要的遣词造句,修改标点符号和错别字。这样一趟下来等小张整理完会议纪要,已经明月上高楼,第二天还得顶着黑眼圈打起精神跟领导对着会议纪要回顾一下整个会议流程。万一前一天晚上烦迷糊了,领导觉得整理一个会议纪要的小事儿都办不好,这个人工作有问题啊。如果整理的出色说不定领导决定这项差事就归你担着了,长此以往,每次开会都得打足精神,一杯浓茶不离手,天天害怕上报的资料有误,创造文字内容内心焦躁,头脑费力,不到35岁说不定就成了秃顶。
对,我自己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时是一场2个小时的主题培训,完全没有想到需要整理会后的记录,因为当时我是要做主持人收尾的,所以笔记记得还比较详细,大概有12页,不包括解答问题这个环节的内容。后来整理文字,光课程内容就打了1W6千字,A4纸有16页,因为概念非常多,而后,我们领导又提出来一个要求,你把它整理成PPT演讲稿。内心瞬间崩溃。
但是!今天我们即将要学习的《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不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会议、培训之后的回顾效率,而且还可以快速的整理出一份PPT的大纲,做出高效的视觉呈现。长期坚持这样的做法,还能提升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毛爷爷说过:“不能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这种记笔记的方法让我们能同时兼顾大方向和脚下的路,两手都抓的住,也能两手都抓的稳。
在介绍今天的主题片段之前,我想了解一下各位使用笔记本的一些习惯和方法,现在这份测试题请大家用5分钟的时间填写一下,一会儿我们一起看。
(测试题······)
大家看到这个片段以后有什么想法呢?见解独到或者不理解的?
这种笔记本的使用场合是或者行业?比如说刚才提出同传、现场做整个会议的目录,我认为不是很适合,主要是来用于培训、大型会议记录、个人学习整理笔记方面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2和3这两个区域,2是解释,3是做法,2和3是在做笔记的时候必须马上写出来,还是你的笔记做完之后自己的归纳和整理呢?
是这样,在我有想法又不耽误记笔记的时候,我会把2和3同时写出来,也有时间来不及的时候,
我会把2记下来,3区域在我方便的时候再整理。这个主要是源于讲解人当时的速度和内容大小,在刚才毛毛讲解片段的时候,我就整理了一下
大家在工作、学习中经常用到笔记本,但是我们好像从来不知道笔记本也是有“使用说明书”的吧?今天的这个片段,就是一份“笔记本的使用说明书”,下面我把片段传上来,请大家看过以后示意我一下
0——给笔记一个标题,就像报纸上的每一小块儿内容一样,写在0区域的左手边。梳理过整页笔记的内容后,总结几个要点在0区域的右边,一般重点不超过3点。请记住,一页只有一个主题,不要主题内容过多
1——也可以说是原稿
2——讲解人对观点的延伸,或者个人的其他看法
3——行动计划的内容,可以落实的一些具体行为
这个方法基本上就是拿来即用,在你写下笔记的时候,立刻就可以写出你的想法或者行动计划,当脑子里有很多念头冒出来的时候,同时就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当然也可以觉得内容多,只记录几个词语。
就相当于对过去有一个很好的回顾,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自己设想未来的行动,同时都记录在上面。
不但可以加速学习,也可以当场涂鸦画画展示,画的很整齐
那刚才毛毛讲解的向下分类法NLP语言模式的转化我也做了记录,我并没有记录全文,只记录了一个图形,中间我只记个人理解,几句话,关键点。举得例子我就记在原文图形下方,最右边写下我自己的实际应用。
当我们记录了过去的笔记,当时当下又做了实际应用,并且记录在本子上做了练习,所以会给自己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那我们说记笔记以后,还可以形成比较具有逻辑的PPT示稿的笔记。我提到逻辑的时候,在大家脑海里形成的图像是什么样的呢?
这样现场做的笔记很有说服力
这有一个递进的关系,就是关键词和线条,而且有颜色和箭头,用箭头来表达一个递进和我转化知识的一个过程(逻辑递进关系的图)
展示了3个箭头,在1和2之间,一目了然的记录思路,个人案例做了个细分;
我用了强调箭头,把自己的理解延伸写出来,指出来,进行强调,当然最终还是以个人使用习惯来应用这个逻辑关系的表达
好,可以看出来方格便于画图,而且整洁
现在给大家每个人一张方格的纸,请大家利用这张纸重新整理一下笔记,大概3分钟
可以邀请伙伴讲解一下自己应用的效果么?
目标制定、调整与评估这个主题,我希望小孩能够进入前5名,数学、语文多少分,自己的明年个人计划,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激励”用得少,所以画圈来强调。
那你的“激励”部分你认为已经很清晰了吗?因为这个是在你的区域3,做法区域里面?
就是自己已经列出来了,心理有谱了,知道要强调去做
那刚才在练习的过程中,感觉区域1、2、3和拆书帮的RIA便签读书法是很像的, R=1阅读原文;I=2就是对原文的解释,包括自己的理解;A=3,有A1和A2,转化成了自己的行动步骤;也有人提到这个本子竖着记录有些不方便,那可以横过来记录,或者换个大一些的本子也比较适合,线装的本子。
自己记录的时候,可以强调一下区分的区域,可以折叠纸张,也可以划线,这样会更清晰一些,回顾的时候更容易。
那我们可以再总结一下方格笔记本的使用优点:
1、排版;2、书写整洁;3、适合画图、表;4、做图画创作;5、重点清晰;6、有逻辑的呈现;
7、实践个人方法
归纳、总结的时候很适合在2和3的区域去应用
希望大家可以在今后更高效的记笔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