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总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合理运用双赢协议五要素,明确并协调彼此的期望,在双方立场出现分歧时,用双赢过程四步骤,达成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实现双赢。
学习目标1: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人与人沟通交流时,能够根据五要素制定双赢协议,明确并协调彼此的期望。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燕郊筹备分舵的常程,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北漂男青年,韩企白领,一级拆书家。
【分组】
今天现场来了5位小伙伴,先给大家分一下组,大家两三一组,方便接下来的小组讨论。
首先感谢大家周末休息的时间来参加我的拆页晋级,今天我拆页的主题是双赢协议五要素和双赢过程四步骤,拆页级别2-4,拆页时间约60分钟。拆页片段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
FAB图书介绍法:
F(特征):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美】史蒂夫·柯维,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经济学人》赞誉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这是一本自我管理类书籍,主要讲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模型。
A (优势):
在美国,此书影响力仅次于《圣经》,入选“中国60年来最具影响力书籍”。国内外很多成功人士都推荐过这本书,和其他的同类书籍相比,该书并不仅仅是一些技巧或是时下流行的理论,书中的原则不随时间而改变,即便是跨越时代也是通用的。
B1(本书利益)
你有没有过每天都在为了家庭和生活应付各种问题,疲于奔命,家人却不总是不理解你的经历?这本书能让你学会建立情感账户,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你有没有过整天都在处理危机,应付各种紧迫任务,却无法专注于对自己重要的事务的经历?这本书会教你排除次要事务的牵绊,合理安排自己的日程。
B2(选段利益)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你是不是为了维系某段关系时,不停地妥协让步?或者满脑子想的不是赢就是输?今天的两个拆页片段双赢协议五要素和完成双赢过程的四步骤,会帮助你在人际交往中,明确协调彼此期望,在双方立场出现分歧时,找到双赢之道,实现双赢结果。
大家都拿到了今天的拆页片段了吧?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1的片段,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双赢协议的五要素
这类协议在相互依赖的交往中应用相当广泛。我们列举的五个基本要素适用于所有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如雇主与雇员、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企业与供应商。这些要素帮助人们有从地明确并协调彼此的期望。在双赢协议中,对以下五要素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预期结果:确认目标和时限,方法不计。
指导方针:确认实现目标的原则、方针和行为限度。
可用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技术或者组织资源。
任务考核:建立业绩评估标准和时间。
奖惩制度:根据任务考核确定奖惩的意义。
这五个要素赋予双赢协议重要意义,对此的理解和认可使人们在衡量自己业绩的时候有据可依。传统权威型监督以赢/输为模式,是情感账户透支的结果。正因为对预期结果缺乏信任和共识,才不得不一遍遍地检查和指示,没有信任,就想对下属时时操控。如果信任存在,你会怎样做呢?对他们放手,只要事先制订双赢协议,让他们知道你的期望,接下来扮演好协助与考核的角色就好。
自我评估更能激人上进。在高度信任的文化氛围里,自我评估的结果更精确,因为当事人往往最清楚实际进度,自我洞察远比旁人的观察和测量要准确。
好的,拆页片段一的内容不是很长,看到小伙伴都已经读完了拆页片段一的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拆解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what]
选段主要讲了在人与人相互依赖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时,双赢协议五要素的重要性和五要素的相关规定。
[why]
双赢协议的五要素赋予了双赢协议重要意义,使得协议双方在彼此理解和认可上达成一种共识,并以此作为自我评估一种标准。
(一般做法)
一般在人与人在相互依赖交往中,要么选择完全信任,不管不问,要么缺乏共识和信任。
(不这样做坏处)
在家里,家长给孩子分配家务时,孩子就是不听,不做,甚至故意捣乱,家长也是牢骚满腹,抱怨连连;在学校里,老师即便在讲台卖力的讲课,下面的学生课堂上依旧是交头接耳,不遵守课堂纪律,课下也不按时完成作业;在企业里,领导部署的工作安排,下属总是和领导对着干,或者领导说什么就干什么,不说就不干。
反例:
上个月月底,我被公司派到济南出差,组织牙科医生开展三天的种植产品和临床方法的培训活动,我需要提前一天到达培训场地和当地的销售人员沟通,协调培训期间准备的机器和工具等事项。在安装机器的时候,因为是很简单的操作,我希望销售人员能一起帮我摆放和安装,但销售人员总是不停问我这个问题,问我那个问题,把我问的很不耐烦,最后我一个人把所有的工作全都做了,销售却只是在一旁看,最终也没有动手帮忙。
[how] 怎样用双赢协议五要素,明确并协调彼此的期望呢?
1. 预期结果,表达对对方的期望和期限,比如:在家庭会议中,爸爸妈妈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劳动,给7岁的小男孩提出了一周打扫两次屋子的期望。这里的期限是一周,期望是一周打扫两次屋子。
2. 确定方针,指导性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不必要是具体的方法步骤,但是必须让对方知道,他的行为限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让孩子一周打扫两次屋子,先整理自己的玩具,再扫地,拖地,不能弄坏自己的玩具,弄脏地板,打翻东西等等。
3. 资源共享,明确可以使用哪些工具,找哪些人帮助,比如,小孩打扫房间,如果打算使用吸尘器可以找妈妈帮忙,或者有不会的地方,可以寻求爸爸的帮助。
4. 任务考核 【拆书技能:细化行动步骤】
l 设置任务考核标准
l 设置任务考核时间
比如,考核标准:一周内打扫两次屋子,期限1周,次数2次,考核地点为孩子的个人房间,对孩子屋内玩具和书籍的整理情况,桌面,地面的整洁度情况进行评估,如发现玩具乱丢扣10分,书籍乱放扣10分,地面垃圾扣10分,被子不叠扣10分,桌面乱扣10分,考核总分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为不合格。考核时间:第三天的19:00,第七天的19:00 (红色部分:根据评审老师意见重新修改)
5. 奖惩,一周如果完成预期结果,给予奖励,如果没有完成预期结果,接受惩罚,承担责任。
反例变正例:
今天学习了这个双赢协议五要素,在安装机器前,我会试着这样和销售人员进行沟通,表达我的期望。
1. 预期结果,这里有10台机器,是培训期间医生需要用到的机器,咱们一起把机器摆在培训医生的课桌上,接通一下电源看看机器是否正常运转,我安装比较熟练,我负责6台,你至少要独自安装4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可以在1个小时以内做完,
2. 确定方针,机器有三个地方需要我们连接,有一根电源线,一根手柄马达线,一根脚踏线,三根线的连接位置不能互换,是固定的,也不能不连,注意一下就行。
3. 资源共享,如果有问题,因为我就在旁边,可以随时叫我帮忙
4. 任务考核【技能点:细化行动步骤】
设置任务考核标准:1小时内,共同安装完10台机器,我独立安装6台,销售人员需独立安装4台,并确保10台机器都能正常运转。
设置任务考核时间:现在的时间是15:00,那么考核时间定在16:00.(红色部分:根据评审老师意见重新修改)
5. 奖惩:如果1小时内他安装完4台,我们顺利结束,晚饭我请客,如果1小时内他没有安装完4台,晚饭我们AA。
[where]
适用于所有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如雇主与雇员、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企业与供应商,在需要明确并且协调对方的期望的场景下
【提出异议】
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每次和孩子制定好了双赢协议,但是孩子就是不做怎么办?
双赢协议的注意力要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方法上,要让对方看到做或者不做的结果,并且要让对方知道自己要为结果负责,一点点培养孩子主动承担后果的意识。
你有没有遇到下面的这些的场景呢?
1. 和同事之间,在工作的问题上沟通不畅,彼此合作不愉快?
2. 和朋友之间,平时相处的都很愉快,但是一旦决定合作完成某些事情时,总是各种借口,总是各种拖延?最后只能存档搁置。
3. 和孩子之间,孩子的表现总是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要求,不知道是自己对孩子要求太多,难度太大了,还是任由孩子天性,撒手不管。
大家想一想,联想上面描述的三个场景,有没有是你近期经历过的?或者有和其类似的经历呢?
这里给在座的各位小伙伴3分钟的时间,把最近的一次相关的失败经历是什么时候?和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最终结果又是怎么样了呢?请写在自己的便签纸上。
【A1+反思加工】
再根据上面自己写的过去一段失败经历,想想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回到过去,你会怎样运用双赢协议的五要素来和对方交流沟通,以此来明确表达自己的期望呢?这里给各位小伙伴两分钟的时间,等下我会邀请一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李敏案例分享:
背景:上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数学辅导班,因为有一个课前预习作业,所以就和大宝说:“在晚上上课前,要完成课前的预习作业,老师要检查的."之后,就去上班了。但是,老师晚上时候就给我打电话说:”你家孩子没有完成作业!“ 我问大宝:”为什么没有完成课前的预习作业呢?“孩子说:”不会做。“
【A1+反思加工】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回到当时那个场景,我会试着用今天学习的双赢协议五要素和孩子沟通,提前明确表达自己的期望。
1.预期结果,和小孩做好沟通,希望孩子能按时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孩子也表示接受。
2.确定方针,在晚上上课前,把哪些题目做完,学习多长时间?休息多长时间?
3.资源共享,如果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求助自己的爷爷奶奶。
4.任务考核,爷爷奶奶在快做完的时候,对孩子作业进行一次检查。
5.奖惩,如果最后完成作业,奖励一个小红花,如果没有完成作业,再给其布置一项新的作业,让孩子接受惩罚,承担责任。
【反馈·摘要点评】
在任务考核的时候,有一个细化步骤需要再注意一下:1.设置任务考核标准:老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作业是否都正确完成,可以根据检查题目数量和完成的准确率和孩子确认标准,比如:以100分评估,80分一下为不合格,80分以下为合格。
2.设置任务考核时间:在晚上上课之前。(红色部分:根据评审老师意见重新修改)
感谢李敏的精彩分享,那么相信在学习了双赢协议五要素后,李敏可以在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按照双赢协议中预期结果,确定方针,资源共享,评估检查,奖惩的五要素和孩子做好沟通,明确协调好双方的期望。
【 拆页1和拆页2关系,过渡】
双赢协议和双赢过程都是双赢思维中的两个重要要领。双赢协议和双赢过程,都以相互依赖环境中的人为对象,其中双赢协议五要素起规范和指导的作用,双赢过程四步骤是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法。双赢协议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双方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可以提前通过双赢协定,明确并协调彼此的期望;在双方出现立场分歧时,通过双赢过程实现双赢。
【学习目标2】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和对方沟通,立场产生分歧时,不再仅仅考虑输/赢,而是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拆页2的原文片段,给大家3分中的时间,阅读完的小伙伴请示意一下我。
完成双赢过程的四步骤
我建议不同的人和机构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更透彻。
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
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寻找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路径。
接下来,从原文的例子,看看夫妻双方在意见和立场不同的场景下,是怎样完成双赢过程的。
一位父亲想利用假期带全家去露营钓鱼。他策划许久,做好一切安排,两个儿子也兴奋地期待着。然而妻子却打算利用难得的假期,陪伴久病不愈的母亲。一场家庭争端一触即发。
丈夫说:“我们已经盼了一年,而且孩子们到外婆家无所事事,一定吵翻天。更何况她老人家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又有你妹妹就近照顾。 妻子说:“她也是我的母亲,不知道在世上还有多少时日,我要陪在她身边。”
“你可以每晚打电话,反正我们会跟她一起过圣诞节。”
“那还有好几个月,不知道那时她是否还在世。母亲总比钓鱼更重要。”
“丈夫和孩子比母亲更重要。”
这样争执下去,最后或许会有折中的安排,也许是妻子独自去探望母亲,丈夫带着孩子去度假。可是夫妻俩都会有内疚感,心情不可能愉快。或者,丈夫妥协,但心不甘情不愿。反之,妻子顺从丈夫的心意,却毫无玩兴。
不论是哪一种妥协,都会成为夫妻间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使多年以后,这件事还可能会是他们争论焦点,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家庭的破裂。
通过沟通,丈夫了解到妻子陪伴母亲的愿望,(从对方角度看问题)知道妻子是想减轻妹妹常年照顾母亲的负担,同时也担心母亲的健康。(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
而妻子了解了丈夫想让家人团聚在一起和孩子们开心的苦心,(从对方角度看问题)知道他为此还花心思去上培训班和购买装备,相信全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回忆也十分重要。(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
于是他们试着寻找第三条可行之道。
先生说:“也许在这个月找一周,家事请人代劳,其他由我负责,你就可以去看母亲。要不然,到距离母亲较近的地点去度假钓鱼也不错,甚至邀请附近的亲友一起度假,更有意思。”(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他们通过商量,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而且比原来的方案和妥协的方法都好的多。(寻找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路径)
看到了小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了原文的拆页片段,接下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拆页片段。
[what]
选段主要讲了完成双赢过程的四步法,并用具体案例解释了如何在双方意见和立场不同的场景下,通过双赢过程四步法,最终实现双赢的。
[why]
[为什么重要]
双赢是人际交往中的模式之一,双赢模式是人际交往中唯一可行的交往模式,这种模式让双方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并且为之努力,最终双方都能受益,而其他的人际交往模式,从长远来看,非伤即败。
[一般做法]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意见立场出现分歧时,脑子里会总想着不是输,就是赢。
[不这么做的坏处]
短期来看,赢的人好像占到便宜,拿到了好处,但是在相互依赖的合作环境下,总是想自己赢的人缺少了对对方的理解和信任,最终只能靠自己单打独斗,而总是迁就认输的人,虽然是老好人,但是没有自己的立场,亦步亦趋,任受人摆布。
[how]
1. 理解对方;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2. 认清问题;找到背后隐藏的问题和对方顾虑
3. 确定结果;确认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4. 寻找路径;寻找更多的可行路径,帮助双方实现结果。
【意译案例】
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我打算假期和好朋友小张,小王一起见面吃饭,我是大众点评的会员,前段时间恰好中了一家3人餐的霸王餐,这就是最好的安排,小张,小王听说是霸王餐也很兴奋,期待假期早日到来,好好聚一下。然而小张却打算利用难得的团聚时间,陪伴自己的女朋友,一场友情争端一触即发。
我:“咱们已经好久不见了,好不容易赶上这个机会,你却突然说要陪女朋友,更何况你们天天在一起,咱们多久才能聚一次啊?”
小张:“她是我的女朋友,她说这周要和我一起过周末,我得陪她!”
我:“你白天可以陪她,晚上咱们一起吃饭
小张:白天逛街,晚上吃饭,女人很麻烦的。”
我:“女人麻烦?我看你麻烦,你重色轻友!”
这样争执下去,最后或许会有折中的安排,也许是小张独自陪女朋友逛街,吃饭,我和小王去吃饭,可是我两都可能会内疚,心情不可能愉快,或者,我妥协,但很令人生气。反正,小张和我吃饭,却毫无玩兴。
不论是哪一种妥协,都会成为我们之间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使多年以后,这件事还可能会是我们争论的焦点,甚至导致友情破裂。
通过沟通,我了解到小张陪伴女朋友的意愿(理解对方)知道小张时想多陪陪自己女朋友,因为他的女朋友刚被公司裁员,心情不好,总是发脾气,闹分手。(认清问题)
小张了解了我想让朋友团聚一起的苦心(理解对方)也知道大家好久不见,我专门提前找自己和小王一起吃饭的情况。(认清问题)
于是我们试着寻找第三条可行之道
我说:“白天你陪女朋友逛街,晚上叫上女朋友一起,咱们四个人一起去吃霸王餐,虽然是三人餐,但是可以另外再点餐加菜。”要不然,霸王餐这次不去了,你问一下你的女朋友喜欢吃什么菜,我重新预订一家餐厅,晚上大家一起吃饭,正好也认识下你的女朋友,还是我请客。(确定结果)
通过商量,我,小王,小张,小张女友四个人晚上一起吃饭,大家聊得很高兴,之后小张又安排大家一起去ktv唱歌,比原来的方案和妥协方案都好的多。(寻找路径)
[where]
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就某一件事不能达成一致,存在意见立场分歧的场景,不适用于双方之间没有任何期望,利益不同共享的场景。
【提出异议】
到这里,也许有的小伙伴会提出疑问,意见立场分歧的时候,一定会实现双赢吗?
其实不一定,如果双方利益不能共享,或者触及了某一方的底线时,可以好聚好散,没必要非要实现双赢。
【A3 促动参与】
我们刚刚学习了双赢过程四步骤,实现双赢,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小王换了新房,想给家里购置一套桌椅,周末和朋友小张去家具城转了一天,经过前后一番的详细的对比考量,小王最终把目光聚在了一款无论在颜色,材质,外观,还是舒适度上面都满意的一套桌椅(一桌四椅)。
但是在和家具城老板谈价格的时候,家具城的老板给出的价格却超过了小王心理承受的预期(比心理预期多200元),小王诚心想买,家具城老板也确实想卖,但双方就是在价格上面谈不下来,双方围绕桌椅价格这个问题上都不肯让步,眼看这个交易就要中断了,如果你就是小王的朋友小张,正好学习了双赢过程的四步骤,想想该怎样运用到今天学习的双赢之道四步骤,帮助小王和家具城老板在价格谈不拢的情况下,促成这笔交易呢?
这里3个人一组,进行现场讨论,一人扮演小王,一人扮演小张,一人扮演家具城老板,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5分钟后,我会邀请一组小伙伴现场表演。
学习者角色扮演:
小王:扮演者白宇 小张:扮演者李敏 家具城老板:扮演者董老师
白宇:小张,你陪我买一套桌椅呗?我要结婚了,家里需要购置一套新的桌椅
李敏:想一套什么样的桌椅啊?
白宇:买一套既能办公也能吃饭的多功能桌椅
李敏:哦,可以啊。一套既能吃饭也能办公的。
白宇:我们一起出发吧?
李敏:行。
到了家具城......
白宇:老板,你好,我们想买一套多功能桌椅,能给推荐一下吗?
董老师:哦,那你看一下面前摆的这一套桌椅,怎么样呢?
白宇:这一套桌椅太好了,就是我想要的,请问多少钱?
董老师:1800元
白宇:1800元?这么贵啊?1200元怎么样呢?
董老师:这一套桌椅是最新款的,所以最多能再给你便宜200元,1600元,再就不能低了...
李敏:我们的心理价位是1400元
白宇:我觉得你这一套桌椅价格太高了,我觉得你这一套桌椅也就值1400,而且你看这一套桌椅是贴皮的,不是实木的。
董老师:但是你们看的这一套是最新款,所以你们很有眼力,相中了这一套桌椅,但是价格问题真是没有办法。
李敏:老板,我们是真心要买的,而且我也理解老板,您是想把桌子卖出去。对我们来说,就是想买这一套桌椅。
目前,我们的顾虑就是想让老板,再给我们便宜200元钱,老板,咱们能一起商量一个都能接受的办法吗?
董老师:可以啊,可以啊
李敏:我们想优惠200元。
董老师:那你看一下这一套样品,稍微有一点点瑕疵,但是不影响正常的使用和美观。
李敏:可以,我们来看一看,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啊,我们对样品也很满意,而且给我们便宜了200块钱。就选这一套样品吧。
董老师:好的
白宇:白宇一边默默地点头,一边笑着看着李敏。
李敏:我们便宜了200元钱,老板也成交了一笔生意,大家都得到了实惠,成交。
[反馈·简短重述 ]
拆书家:好的,那我再问一下小王的扮演者白宇,即便是样品,有一点点的瑕疵,你也是可以接受的吧?因为比实际的价格便宜了200元钱。买下了这一套桌椅您开心吗?因为前面设定的场景是:已经挑选了一整天的桌椅,最终就是要买这一套桌椅的,就想买这一套,不想买其他的,最后通过购买样品桌椅的方式,在心理预期的价位内拿到这套桌椅的,你可以接受的,对吧?
小王:是的,可以接受。
拆书家:那我再问一下老板,你作为家具城的老板,虽然少了200元钱,又成交了一单生意,你也开心吗?
家具城老板:对,开心。
拆书家:其实这就是一种双赢之道。
感谢三位小伙伴非常精彩的角色扮演,彷佛让我们置身其中,当小王和家具城老板一直纠结在价格这一问题上,就是大家在人际交往模式中时常容易陷入的非赢即输的思维误区。这时,小王的朋友小张,换了一种思维方式,用理解对方,认清问题,通过购买桌椅样品的途径,最终完成交易,帮助大家找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实现双赢。
【A2 催化应用】
催化一:提出简单问题,勾勒相关场景
那么,请大家设想一下,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可能和对方出现立场分歧的场景?比如:和同事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的事情上,或者在和家人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和朋友一起计划去做某件事情上,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把未来一周可能和对方出现出现立场分歧的场景写在便签纸上,等下邀请一位小伙伴现场分享。
董老师场景分享:我和我们小伙伴聊下周年会的事情,关于下周周六,在年会用餐餐具的问题上,立场可能出现分歧:一部分小伙伴出于卫生考虑可能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但是我们团队是有环保理念的,我的主张就是使用可反复利用的,可回收的环保餐具,就这个问题双方的意见立场可能出现分歧。
催化二:催化学习者应用
感谢这位董老师的分享,那根据董老师提出的这个场景,下周周六的年会,可能在和对方在餐具使用的问题上,发生立场分歧的情况时,该如何运用今天我们学习的双赢过程的四步骤,实现双赢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稍后会请一位小伙伴为大家分享。
好的,讨论的时间到,接下来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呢?
阿风分享:
1. 理解对方;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对方建议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原因。
2. 认清问题;我的立场是环保,对方的立场是卫生,安全。
3. 确定结果;确保餐具在环保的同时,又能保证安全,卫生。
4. 寻找路径;回去后问大家的意见,哪些人不能接受消毒的环保餐具?大家可以选择自带餐具。我这里会免费提供消毒的餐具,保
证大家的卫生和安全。
好的,感谢阿风的分享。用到了今天所学习双赢过程四步骤,合理地解决了董老师下周周六,在餐具使用问题上可能出现的分歧,并为董老师提供了几种可能的路径,实现双赢。
【强有力的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际交往中两个重要的方法,分别是双赢协议五要素(预期结果,确定方针,资源共享,评估检查,奖惩)和双赢过程四步骤(理解对方,认清问题,确定结果,寻找路径),其中双赢协议五要素是一种指导方针,明确协调双方的期望;双赢过程四步骤是寻找解决办法,实现双赢结果。
也希望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人际交往中,能应用到今天学习的两个方法,用双赢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小伙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