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长缨,我是一名爱写作、爱拆书、更爱演讲的自由培训师。
今天我要挑战的拆书级别是1-2。
记得有朋友问曾过我,听说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很难吧?没错!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还要一路升级打怪,坚持到底呢?
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都没有把“三级拆书家”当作终点,而是在这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更优秀的自己,同时也能做到成人达己。
我也相信“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教会别人“,希望通过今天的拆书课,我要把一个有些烧脑又非常实用的方法交付给大家。同时,我也邀请在场的小伙伴儿参与进来,请大家按照手中相同颜色的便利贴分组。
好!谢谢大家配合!2个小组已分好。
先请大家阅读其中一个片段,读完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天下之大,为人领导者、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为人朋友者作为信息的传递者思维不结构化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往往观点不明确、要点不清晰,作为接收者的我们就会变得很痛苦。那么我们如何像诸葛亮一样一眼看出“大略”呢?本节教大家一些方法在纷繁的信息中识别关键点,理解他人的核心内容并能够总结清楚,也就是运用结构思考力做到听清楚、说明白!我将这个方法总结为三个步骤。(见图1-11)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及结论。找出信息中哪些是观点类的,哪些是事实描述类的信息,观点类的信息中哪些是结论、哪些是支撑结论的理由,并将它们区分开。
第二步: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接下来找出这些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依据事实、理由、结论的对应关系画出金字塔结构图。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接收信息除了在前两步做到能够听清楚以外,最后还要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做到说明白。
看到大家都已经抬头示意我阅读完原文。那么问题来了!
「Why」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别人和你聊天东一句西一句,说了半天你在心里嘀咕,对方到底想说啥啊?还有的时候,工作中领导会丢给你一堆资料和数据,他的思路也非常零散的说给你听,还要让你给他尽快做出一份PPT,第二天开会用。
其实,对方表达的信息量越庞大、越混乱,就越需要我们具备结构化思维的能力,从混乱的信息中抓出重点。
「What」
那什么是“结构化思维”呢?简单的说,就是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
那为什么要结构化?因为咱们人类的大脑一次性接受的信息有限,而且偏爱归类,所以,我们的大脑会下意识把信息归类整理,方便我们去理解。“结构化思维”,就是为了化繁为简,抓取重点。
那怎么才叫抓住的重点呢?我来做个比喻,咱们都打过保龄球,对于第一次打球的人来说,球道上面的保龄球是一堆球,而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这一堆球有着精妙的结构,而且只有一个球是所有球的重点,击中这个球就能得高分。所以,你看,新手和高手的区别就在于,能否第一眼看到清晰的结构,并击中重点,而这个过程是需要训练获得的。
「How」
结构化思维的训练也类似。咱们还是来通过三个步骤和一个案例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步、识别。
识别什么呢?什么是结论、理由和事实。
具体来讲,就是从一堆繁杂的信息中,先提炼出论点,就像刚才咱们说的保龄球的核心球。然后找出用来支撑论点的原因,最后举例说明一下。
比如,有一天女儿突然告诉你说她谈了一个男朋友,说这个小伙子不抽烟、正在拆书帮参加三级拆书家晋级,也不喝酒,还在AACTP俱乐部里参加演讲活动,不烫头,外号幽默段子手,还参加了相声社团。
(此处准备A4卡片,乱序以上内容)
面对一堆混乱的介绍,尽管当时你气得已经快心梗了,可是理智告诉你,必须先找出结论,而这个结论孩子并没有讲出来。我们可以提炼出这孩子的没有说出口的结论,那就是我想和这个优秀的男生交往。
然后,梳理出理由。理由有三个,没有不良嗜好、爱学习、很幽默。
第二步、归纳。
归纳什么呢?归纳出结构关系图。
我们可以通过画图,把事实和理由配对,从而印证中心思想。
比如刚才佯装冷静的听完女儿的一番话,我们早已胸有成图,这幅图就是这样的。
「where」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能够感受到结构化思考的魅力。结构化思考特别适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场景,帮助我们迅速完成“从无序到有序思考”。
「A1-拆书家提问设计」
思维训练知易行难,核心是实践。
我们刚才分解了结构化思维,处理复杂信息的三个步骤。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思考,如果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场景,你是否愿意使用这个方法?
接下来,请小组内讨论,大家在工作、生活中是否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需要你迅速抓去重点的沟通经历呢?请小组内先讨论1分钟,然后我们邀请2名小伙伴儿,具体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我这里准备了一个提示牌(提示牌上面写:有时间,有人物,有起因有后果),请发言的小伙伴儿在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务必提到以上四点。
下面,请出每个小组推选出1名小伙伴儿,来描述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
「学习者案例记录」:
李凌:有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在生活中,家里的老大写完作业去找老二说了一堆话。比如吃完饭可以做什么呀?昨天吃完饭都做了什么啊?然后自问自答“做游戏、看电视、玩玩具”等等。其实孩子核心想表达的:我想看电视,又有些担心妈妈不让看。而我作为家长常常需要从她的一堆信息中去找到结论。
王婷:自己的儿子如果想看电视,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说自己的作业写完了,今天又默写了多少个单词,背诵了课文,复习了多少门课程。听了孩子的表述,我大概可以猜出来孩子是想玩一会儿ipad。虽然没有表达出来,但是孩子给出了自己的两方面理由,自觉、主动。
王婷:在之前工作中,需要听取客户大量的信息。为了提炼客户真实的想法,我们需要回去之后,逐一对客户提供的记录整理归纳。例如从收入反馈、满意度、对制度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把咨询中的事实在分配到每一个理由中去。但是对于现场即刻
「A2-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两位小伙伴儿们的分享非常给力,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在便签纸上写下你的应用规划或行动步骤。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未来的目标不能只是表决心,需要按照SMART的原则写下你的目标。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以后按照刚才讲解的三个步骤,把“结构化思维”落实在行动上。
颜忻:以后我在部门例会上,按照结构化思维分享这次拆书课的内容。
运用先“识别结论、理由与事实”,我要做到:
第1步,从结论说起,结构化思维的对提升沟通效率的重要性。
第2步,说明提升部门效率的3个理由,一是自己思路清晰;二是别人听着有逻辑,三是养成结构化思考的习惯后成为共同的语言。
第3步,讲述支持每步骤的具体案例。
一是通过每次谈话或者演讲前,我都按照结论-理由-事实的要素呈现。
二是同事工作中的演讲、报告我都能通过结构化思考很快抓住重点。
三是部门的同事们都运用了我的分享方法,沟通起来就高效多了。
再运用“归纳在心中画出结构图”。
每次听同事的谈话内容,我都在心里练习以结构图画出来,如果是特别重要的交流,我练习画在笔记本上便于确认查阅。
最后运用“概括尽量用1句话”。
每次我都尝试练习,把结构图中的内容,训练自己用一句的概括出来的能力。
「结尾」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讲到的重点。
首先,识别。从一大堆纷杂的信息中,迅速辨别观点、理由和支持理由的事实。
其次,归纳。在心中画出一张结构图,最上面一层是结论。
最后,输出。一句话点明概况。
英国有句谚语:你听见了会忘记,你看见了就记住了,你做了就明白了。
所以,运用“结构化思考”吧!
从今天,这次课程结束后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