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被讨厌的勇气》 所属活动: 拆书帮东莞乐享分舵第133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踢掉自卑情结,拥抱自卑感

开场:

目标:通过现场RIA学习,学习者可以区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的含义,应用勇气两步法摆脱自卑情结,将自卑感变成进步的契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周琴,今天拆3-1,一起认识自卑。为了方便交流,我们沿用丹妮的分组方式,共三组。

(互动)自卑,会有哪些表现呢?

(难过,感觉不够美,太胖了,生怕在众人面前会丢脸,不善于表达)

谢谢大家的回应,每个人对自卑都有一定的认识。有没有想过自卑跟我们今天要说的自卑感和自卑情结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图书介绍:

场景:

刚才大家说自卑的特点时,是不是已经想起了一些画面?例如,早上起床发现脸上多了一颗痘痘,感觉难看,不敢出门约会;办公室新来一位研究生,大专毕业的自己,不敢主动搭讪;经过闲聊的人群,他们闭嘴了,刚一走开,他们又窃窃私语,感觉他们议论的就是“我”,浑身不舒服等等

提问:

请大家思考一下,出现类似情境时,为什么会直觉“我不够漂亮”、“我不够优秀”、“我是那个被嘲笑的对象”?这些想法有据可循吗?当时是怎么处理的?效果怎么样?还有其他的处理办法吗?

影响:

夸大某个缺点,不敢出行,可能会错失美好的体验;因为一句玩笑或者小小举动,而否定自己,可能会习惯性畏手畏脚,或者掩盖式地夸夸其谈,无法落落大方地处理人际关系,不仅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更可能因此错失良机,例如升职加薪、美满姻缘、良朋益友等等。

解决:

《被讨厌的勇气》以百年前著名心理学者阿德勒思想为核心,告诉我们一切烦恼源自人际关系。自卑需要辨别是自卑感、还是自卑情结。辨别清楚之后,才可能跟自己的过去或者跟他人进行课题分离,享受当下,勇敢向前。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阅读拆页原文。

R原文:

哲人: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这一点你能够理解吧?就像阿德勒说过的那样,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若是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

而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谢谢,大家都已经读完。

请问拆页中核心的概念是什么?(自卑感)

对。捣蛋的概念又是什么?(自卑情结)

好的,大家抓住了重点信息。

【why】

说到自卑,人们首先想到消极的画面。多半是对自己不满,但也不愿牺牲目前享有的休闲娱乐去改变,反而找借口掩饰自己的不作为。最终,陷入“无法改变”的悲观意识。

事实上,我们出生是无力状态的,不断练习抬头、翻身、爬行、站立、行走,才实现自由行动。尝试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是人类的天性。这种天性催生了自卑感。哪怕是技艺炉火纯青的匠师,也会有“还可以更好”的自卑感。

因此,学会区分它们,我们才可能踢开自卑情结,拥抱自卑感。

【what】

我们开场时想到的自卑表现,究竟是自卑感,还是自卑情结呢?现在就来梳理自卑情结和自卑感2个概念。

(概念辨析)

请问,我手中的5元纸币和10元纸币,怎么体现他们的差别?(买不同价值的东西时)

对。用它们买东西时能产生社会意义,才能体现面值差了5元。换句话说,价值体现在社会意义之上。在德语中“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就好比,我想用10元,却只有5元,中间还差5元。缺5元带给我的缺失感,便是我的自卑感。

我有5元,却眼红别人能掏出10元:“有什么好显摆,谁还没有个10元钱?”或者“不公平,还不是因为他爸是李刚”。很在意自己缺失的部分,却没有正视缺失的现状,怨天尤人,便是自卑情结。它是一种复杂反常的心理状态。

自卑感是接受现实,敢于改变。

自卑情结是不接受现实,害怕向前或不愿意真正努力,找借口维持现状。

下面,一起来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有自卑感,还是自卑情结?

60分及格,努力复习,只考了58分。

A同学:这次考了58分,差2分及格。

B同学:老师出题超纲了,不然我可以考100分。

A是自卑感,接受事实,跟自己的“理想状态”找差距;B是自卑情结,拒绝接受事实,抱怨外界。

公司举行演讲比赛,鼓励所有员工参与。

A员工:我话都讲不利索,别去丢人现眼了。

B员工:我上台讲话很紧张,但可以试试。

A是自卑情结,害怕出丑,不敢尝试;B是自卑感,明知不够好,勇于挑战。

我们小结一下,如何区分两个概念呢?

做2个判断即可,①判断状态,是否接受现实?②判断意愿,是否敢于改变?

两个问题的回答如果时YES,那就是自卑感;如果是NO,那就是自卑情结。

【how】

从个体心理学角度思考,具体要怎么做,才能解开自卑情结,让自卑感促使我们进步呢?

两歩走:解开心结和选择改变。每一大步里面分2小步:判断和调整。

第一步解开心结。

1、出现“不够好”的感觉时,判断状态。

如果能坦然接受“不够好”,就是自卑感。如果现状让自己觉得难堪,想要否定或者掩饰,就是自卑情结。

2、如果状态是自卑感,直接进入第二步“选择改变”。

如果状态是自卑情结,调整状态认知。具体描述现状:“现在的确有xxx差距的存在。”注意,描述现状要客观、具体,这里要用到楚瑜刚刚分享的“真观察”。如,用“我发音不准,不敢开口说英语” 代替“我的英语烂透了”。

第二步选择改变。

1、 确认需要改变的自卑感后,判断意愿:我愿意改变吗?

2、 如果愿意,落实改变的行为。

如果想要退缩,则需要厘清目标,整合资源,增强信心来调整意愿。可以先罗列现有资源(时间、精力、人脉、现有技能等等),找到改变的可能。面对压力时,可以借鉴刚才丹妮分享的方法改变压力思维。

举个例子:

应用勇气两步法,红莲姐是我们的榜样。周二,我俩探讨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我把精华部分整理分享给大家。

红莲:“拆书让我觉得自己很笨。”(感觉不够好)

我:“很笨?”

红莲:“我自己心里明白了,表述出来,别人却不明白。”(描述现状)

我:“发现自己表述不清,会让你难堪吗?”(判断状态)

红莲:“不会,跟他人坦白我的不足,说起我的痛苦,但是我从来不会因此羞耻难堪。这应该是自卑感。”

我:“是的,你在跟自己的理想状态比,希望自己可以表述更清楚。” (判断状态是自卑感,可直接进入第二步)

红莲:“对,我没有丝毫的躲闪。”(接纳自卑感)

我:“因为感觉不够好,所以更愿意跟自己较劲,磨练自己?”(第二步中的判断意愿)

红莲:“这就是我想要的。我看到自己的毛病,就去修理,我是自己的修理工。没啥影响的,让它待着。”(判断意愿:接纳现状,愿意改变)

我:“所以我们认识了一位坚持拆书、不断蜕变的红莲。为你点赞!但,也有人不敢改变。”

红莲:“也许,他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好歹试一试。例如,我加入拆书帮,有互帮互助的学习者,拥有反复锻炼的机会。”(整合资源,增强信心,选择尝试)

我:“谢谢你,给了我梳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的很多亮光。”

红莲:“我的思路也清晰了。自卑感可以促成成长,自卑情结走向极端。”

我被红莲感动了,虽然她不在现场,也请大家为她送上掌声,谢谢!

【where】

勇气两步法适用于需要改变现状、迎接新的挑战,自己却感觉不够好时,给自己增加信心,落实下一步行动。

【预防异议】

有人会质疑,有自卑感一定要改变吗?当然不一定。术业有专攻,根据需求选择是否改变即可。只是,不改变,也不用掩饰。

有人会说,站着说话不腰疼,有些事无法改变,外人无法切实体会当事人的感受。是的,所以我们会听到类似“你怎么能理解矮子的烦恼呢!”的言辞。如果当事人不愿改变,谁也爱莫能助。若想改变,则要回归初衷,找到实现目标的可能。接纳不可以改变的,落实可以改变的,才是健全的自卑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教学习者编剧本的 A2】

OK,下面是大家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模拟演练。

请各位小伙伴想象一下,未来一个月,什么样的场景下你可能会应用勇气两步法?

跟领导谈判升职加薪,却不敢跟领导说?跟恋爱对象求婚,却担心自己不够好?开启拆书之旅,却羞于上台?或者把勇气两步法教给身边有需要的伙伴?等等相关故事都可以。

将你想到的场景编写一个小剧本,几百字即可。剧本要有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角色、起因、经过、结果),要有对话、动作、表情等等。融入今天的“勇气两步法”,辨别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将自卑感转化成主角前进的动力。

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我们请小伙伴站起来讲讲他的剧本。

具体格式如下:
时间:

地点:

角色:

摘要:(事件背景、发展过程,含角色行为的顺序,及具体的表情动作描述)

对白:(事件中对话的具体内容)

旁白:(可选)(用来介绍背景、人物关系、人物的内心想法等)

(补)我将上面红莲的案例做个模板如下:

学习者案例:

时间:下周某天课间

地点:东莞某大学

角色:春霞和同事

摘要:学校有申请项目的机会,同事强烈建议我申请。我自认为还不够好,很纠结要不要申请。

对白(旁白):

同事:学校这个新项目,春霞你可以试试哦。

春霞:这个项目要求很高,我觉得我的能力还不够申请这个项目。(描述现状)

同事:你觉得你还需要提升能力,才能满足要求,对吗?

春霞:是的,这就是自卑感。(判断状态)

同事:你可以接纳这种感觉吗?

春霞:我能接纳自卑感,没有不好意思。(完成第一步,解开心结,可以接受现实,但是不太敢申请)

同事:如果你去申请这个项目,有哪些资源可以帮助到你?(第二步中调整意愿)

春霞:我可以仔细研究项目要求;我还可以随时向你们这些同事请教求援。(罗列资源,信心增加)

同事:如果做了这些,运用这些资源,你愿意申请还是不愿意申请?(再次确认是否挑战)

春霞:我可以申请。(选择改变,迎接挑战)

同事:马上填写申请表。

拆书家反馈:非常感谢春霞的分享,很亲切的一段对话。应用了勇气两步法,从一开始不敢申请项目,到后来调整意愿,决定试一试,再次把掌声送给春霞。

(补)这里我们有一个注意点,我们写剧本的要求是未来自己应用勇气两步法或者教他人应用勇气两步法,春霞的剧本则更像是同事学习了勇气两步法,同事在应用这个方法引导春霞。这个案例也许可以增加一段春霞先分享理论的勇气两步法,然后结合自己的烦恼,和同事一起探讨;或者当同事提议申请项目后,春霞应用勇气两步法自己跟自己对话,把转变选择的展现出来,也许会更符合演练的指令要求。

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人人都会有自卑感,健全的自卑感能给我们超越自我的动力,自卑情结是不愿改变的借口。勇气两步法:解开心结,选择改变,能促使我们踢掉自卑情结,拥抱自卑感,跟自己较劲,勇敢向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