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20201208-珞珈分舵周二练级场(光谷)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应对家长的“关心”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蔡抒言,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今天拆的级别是3-1,拆的书目叫《好好说话》。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当面对长辈们的“情绪关心”时,能够用三步法,有效应对他们的“打听”,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技能点:场景法介绍图书】

场景:逢年过节亲戚朋友都要聚会,每到这个时候,年青未婚的都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终身大事,“你有没有对象啊?”谈朋友的会被问到“啥时办大事呀?别拖了。”结婚还生孩子的会被问到“啥时生个孩子呀,趁老人身体还行,赶紧的。”生了孩子的仍旧会被问到“孩子读书怎么样啊?这回考了多少分呀?”

提问:如果长辈们偶尔关心一下也还好,关键是每次看到你就会问一次,问题同样没有变化,久而久之,你有没有被烦到,觉得这些长辈真是很八卦,我的私人生活与你何关?而有些私人问题又是不太方便在这个场合告诉你的,所以干脆要么不回答,要么只是应付地“嗯 嗯 ”回避过去。

影响:如果你的态度很冷淡,或者直接回避,会让长辈们不满,觉得你很没礼貌,甚至会告状到你爹妈那里,爹妈觉得没面子就会把你骂一通,好好的心情被莫名妙其地让他人骚扰了。但如果你正面回复他“嗯 ,还好吧!没时间去考虑。”那么,长辈们又会抛根问底,本来想回避的又被迫去应对。

解决方法:《好好说话》中有个片段专门提到了应对“长辈们的情绪关心”时该如何处理。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这个片段中的“情绪对情绪”三步法来化解这一矛盾,满足长辈们的情感需求,打消自己的顾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原文片段】 《好好说话》 P264-P265

长辈打听你的近况,其实并不一定是真的想获得“信息”,而是希望你能回应他的“情绪”。没有理解这点,就很容易让人觉得长辈问东问西很烦人,而长辈也没有获得他们希望的反馈,当然就不会满意了。

所以,跟长辈聊天的秘诀,不是给信息,而是要在对话中“情绪碰情绪”,不仅你的话要给到,情绪也得给到。比如,长辈问你有没有谈恋爱,他除了想知道你是不是单身,更重要的言外之意,是表示一下他把你放在心上,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而询问你的近况,就是他传达关心、传达热情的方式,他当然也期待你能回应他释出的情绪。

这时候,你如果是规规矩矩地报告,说:“最近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谈恋爱。”长辈就会觉得他热脸贴冷屁股-他是想跟你聊天,又不是来面试你,你怎么能交代一下就完了呢?所以这个时候,他往往会觉得是你不太会聊天,不懂人情世故。

更要注意的是,由于长辈没有收到你的情绪,他的期望没有被满足,所以为了逼出你的情绪,他往往会继续追问:“怎么还不着急啊?是不是眼光太高了啊!”换句话说,你以为长辈都喜欢问东问西,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你没有适当地回应他们的情绪。

相反,如果想让长辈满意,你应该带着相同的情绪“浓度”去回

应长辈。长辈如果很热情,你就要以同样的热情去回复,长辈如果很

殷切,那你就要以同样的殷切来回应长辈。这样一来,你就能跟长辈

聊得开了。

比如,你可以说:“三姑啊,幸好还有你惦记着我!人家现在还是单身呢!”或者:“唉,我也发愁啊!不过呢,与其找个人来管着我,还不如一个人过自在呢!”这里的关键,是不只要表现你的信息,更要表现你的情绪。也就是说,你是不是单身,想不想脱单,需不需要对方给你介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此有什么感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说实话,每次“敷衍”长辈们,做为小辈的我来说,虽然有些嫌烦,但心里也是不太舒服,那几个枯燥的话题来回切换,说来说去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很想交换信息但又打不开话题。

我们今天学习的“情绪对情绪法”,前者“情绪”指的是人的心理状态;而后者的“情绪”则是指的方法。接下来,通过以下三个例子,来加深大家对“情绪对情绪”这个概念的理解。

第一个例子:被长辈们的无关消极情绪激怒后,用坏情绪怂回去,这是“情绪对情绪法”吗?不是。因为你没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分析长辈情绪背后的潜台词。比如,长辈发来一则“XX三甲医院的信息,青年人更要关注心脑血管病突发,”然后非常严肃地告诫你“好好看看,要注意休息,好好吃饭啊!”其实当时你正躺下准备睡觉,被他们无端的一顿教训搞得心烦意乱,直接对他们发了脾气“你自己管好自己吧,我都准备睡觉的,被你吵醒了。”

第二个例子:当长辈总是表扬别人家的孩子孝顺懂事,你觉得愧疚,买了个取暖器给长辈们寄了回去。这是“情绪对情绪法”吗?不是。因为你没有去分析他们,领悟到他们的实质需求。当你稍微分析就能知道,家里空调、暖气都有,他们还有何必要跟你说这些呢?

第三个例子:当长辈们把你的终身大事挂在嘴边时,你正面回复,这是“情绪对情绪”法吗?是的。就算你觉得目前想保持单身,但是你以一种坦诚的方式和长辈们聊天,就能让他们感受得到你的不易,你也很信任他们。

【怎么做】根据我们刚才总结出的“情绪对情绪”的特点,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步骤:

一、别受情绪干扰。当长辈们跟你的聊天总以“恋爱结婚赚钱升职”这些问题为主,并不时发出“警告”式关心,或者总有长辈给你发“赶紧看XXX这条新闻啊”“切忌XX不能吃”“吃出健康、远离癌症”等这类警告时,就要明白这是他们的担心。如果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就能分析到产生这些状况的原因——有些营销平台的叵测用心,借老人之手提高平台流量。所以,我们不能用坏情绪怂回去

二、听话要听音。这里的“音”是长辈说话背后的潜台词,包含情绪。长辈们说出一件事情,比如第二个片段中给长辈买取暖器的事,其实并不是他们想要一台取暖器,要知道其实家中已经有了空调、暖气等取暖设备,他们表达的情绪是“想你了、常回家看看吧!”所以,你要用同频情绪回应他们“我明天就回来看您啊!”

三、将目标转移。我们能明白长辈们与晚辈打招呼的方式无非就是灵魂三问:“问情感、问收入、问学习。”所以,第三个案例中,当面对长辈问起情感问题时,可以先诉苦(用情绪对情绪):“啊呀,大姑,好辛苦啊!想多赚点钱不容易啊!”再谈原因(转移注意力;给结果“多挣点钱以后在男朋友面前才有面子嘛!”合情合理的解释后就能把注意力转移到你想沟通的话题上去。以上就是“情绪对情绪”三步法的具体步骤。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上周妈妈打电话来,说“这几天天气不错,我腿不舒服不好过来帮你洗啊晒啊,过几天我好些来过来啊。”我回复她:“不用不用,我有阿姨都帮我搞好了。”妈妈说:“晒洗,这些都是贴身用品,怎么能让外人做呢?”我有点烦回复她:“别人不做,我哪有时间弄呐!”

A1+:通过学习“情绪回应情绪”三步法,反思自己与妈妈沟通的过程后,我可以这么做。

第一步:别受情绪干扰。虽然在与妈妈的沟通过程中她先有愧歉、自责之意,后来又有责怪我之意,但我不能因为妈妈的情绪不断变化而受到影响,去怂她。

第二步:听话要听音。妈妈开始就说“她的腿不好。”其实是表明她最近身体有恙,再想想这段时间一直都没有回去看她,估计她应该是想了解我最近在干嘛,有些想我了。

第三步:将目标转移。我先顺着问她“哎呀,最近忙疯了,是我的不对啊。(先诉苦)再问她有没有看医生?问题严不严重。”(关心她)告诉她,“年底工作事情有点多(谈原因)年终能有个好收成”(给结果)。并答应她“明天就回去看你”。

【适用边界】通过以上对概念和案例的理解,这个方法可适用于以下环境:

1. 长辈们对你的“情绪关照”,仅仅是想与你沟通,并非一定要干涉你的私人生活;

2. 长辈情绪能在你的引导下很快得到控制;

3. 也能适于同事、伴侣、孩子等其他关系上;

4. 用此方法的人,当时的情绪和状态都是正常的。

【预防异议】 如果遇上心情不佳、人特别累时,连话都不想讲话,这时候如果遇到长辈们的“灵魂三问”抛来时,还能顺利愉快的进行下去吗?我想,此时可能只能用“看招接招”的方式,比如电话来了就打免提,你该干嘛干嘛,记得适时回应“嗯 !好的!知道了!”

或者有些小伙伴说,“我就不能体会到长辈说话的语气和背后的情绪,怎么办呢?”那么,你就更应该来学习我们这个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教学习者编剧本】

“情绪对情绪”三步法其实不仅仅能运用在与长辈之间的沟通,也包括同事之间、伴侣之间等。接下来就是我们学以致用的时间了,请大家使用别受情绪干扰、听话听音、目标转移三步运用到未来一个月内可能会发生的,遇到他人“用情绪关心你时”的场景中去,请自己编一段小故事,设计出人物、情节(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等,其中部分对话使用“情绪应对情绪”的方法,请写在一张纸上,5分钟后我请一位朋友讲讲他的剧本。

学习者分享:秀秀

我闺蜜前不久考研没考上,心情不好,我约她出来准备开导她。哪知她却跟我说:“其实考研没有什么大不了,太辛苦了。你也别急着去考吧!考了也没用”。

用到今天“情绪对情绪”法,我可以这么做:一、别受她情绪影响。她的情绪低落继而产生考研没用的心情,而我不能怪她;对她说:“我知道你心情不太好,没事,先放松一下。”二、听话听音。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她体会过考研的辛苦,估计她是担心我的身体受不了;我对她说:“放心 ,我会注意劳逸结合。”三、目标转移。我可以跟她说,“要不先去找份工作换个心情,认识一些人,积累一下人脉。”

【拆书家结语】

秀秀的剧本写得非常好,成功运用了“情绪对情绪”三步法。

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点:聊天,聊的是感情,而不是事情,当长辈们或者其他人再对你嘘寒问暖时,可用今天学到的三步法:别受情绪干扰、听话要听音、将目标转移来化解他们的关心,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好了,我们的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