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郑州轩辕NO.223期】周日主题:“认真倾听和合作式表达”+“关注圈与影响圈”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关注圈与影响圈”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肖利,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第一,二级拆书家;第二,企业HR;第三,宝妈。
【学习目标】学完后,我们能够区别(行为) “关注圈”与“影响圈”,在遇到问题时(界定),通过聚焦 “影响圈”(澄清),提升自控感和影响力。
【现场分组】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先进行现场分组,从我右手边开始数2人一组,谢谢大家!

【场景】现场的小伙伴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刚学了“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的木桶定律”,准备补足自己的短板,就被告知现在流行“人不一定非要做一个自己盛水的木桶才能有水喝,不管你的短板多短,只要你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的的长板理论”。

【提问】在走向成功的路上,该如何选择?是紧跟潮流还是固守传统? 有没有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原则?

【影响】这些看似矛盾的理论让我们迷茫、徘徊不前、不断怀疑自己努力的方向、甚至自我怀疑。
【解决】《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强调“变化的世界,不变的原则”,通过“七个习惯”的学习与践行,帮助我们建立一套不会改变的核心原则,通过塑造性格实现高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片段选自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通过聚焦“影响圈”,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提升影响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已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关注圈”是我们关注的事情,和不关注相对应。比如幼儿教育是神兽家长的关注圈,而新婚夫妇不太关注。
“影响圈”指的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比如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父母的影响圈,而孩子学习的努力程度却不在影响圈范围内。
如何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呢?可以从3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大小不同。一般情况下,“关注圈”与“影响圈”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图3-4。但为了区别“关注圈”与“影响圈”,一般我们提到“关注圈”特指“影响圈”以外的关注圈,即外部环境、他人及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事情。
其次:掌控者不同。之前有个段子,说的是“每个人面临的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影响圈”就是自己的事,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控,“关注圈”就是老天的事和他人的事,我们无法掌控。
最后,情绪反应不同。聚焦“影响圈”专心做自己的事,会让我们更加自信、坚定与从容;而聚焦“关注圈”紧盯老天的事和他人的事,会让我们产生无力感,怨天尤人。
再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区分一下:
1、 父母肺部不好,总是咳嗽,一到冬天,郑州的雾霾就让我烦躁不安(关注圈,让我们怨天尤人);
2、 父母肺部不好,总是咳嗽,冬天来了,我得多给他们煮点银耳润润肺(影响圈,正能量满满)
3、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遇到这么一个无能还爱拍马屁的领导,我的职业发展算是完了(关注圈,他人的事无法掌控)
4、 遇到一个无能还爱拍马屁的领导,我要更加努力提升自己,职业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影响圈,自己的事可以掌控)
是不是“关注圈”和“影响圈”一样大最好呢?坐井观天的青蛙好吗?所以只有“关注圈”大于“影响圈”,才有可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眼界、格局和影响力。
当遇到问题时,如何才能聚焦“影响圈”,提升影响力,而不是专注“关注圈”,怨天尤人?

第一步:定义问题。问题的背景是什么,期望的结果又是什么;
第二步:分析问题。针对问题,罗列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
第三步:区分。区分解决办法中哪些是“关注圈”,哪些是“影响圈”;
第四步:聚焦。聚焦“影响圈”,进一步细化并落地“影响圈”解决办法;
举例来说河南父母面临严峻的子女高考升学问题。聚焦“影响圈”4步骤:
第一步:定义问题。问题背景是河南高考大省,期望结果是孩子考上双一流大学;
第二步:分析问题。可能解决高考升学问题的方法有:高考政策改革、孩子努力学习、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等;
第三步:区分。高考政策改革、孩子努力学习是关注圈,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影响圈;
第四步:聚焦。可以通过关掉电子产品一家人一起学习、为孩子找个好的辅导学校等更细化的方法,让“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个方法落地。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实生活中把问题的解决办法交给“关注圈”很容易,比如身体素质变差的解决方法是等工作不忙就有时间锻炼身体、工作推动不了的解决方法是领导给力点就可以解决等。这样做不仅对问题解决毫无帮助,还会让负能量满满。而聚焦“影响圈”则可以提升自控感和影响力,同时减轻焦虑。最好的学习是应用,经验告诉我们“在大脑中过一遍,就近似于实际中应用一遍”,那么请今天每一位学习者来编写一个下一周或下一个月或下一年可能发生的引导他人(或自己)在遇到问题时聚焦“影响圈”的剧本。
我们这个剧本要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 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自我)的对话,其中对话部分要使用到今天学习的聚焦“影响圈”4步骤。
我们将故事的摘要写在小剧场模板中,并组内分享,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人来讲讲他的剧本。
好的,时间到了,有小伙伴自愿分享的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胡旭):
背景:疫情影响,健身房行业受到很大冲击,自己的收入明显降低,急需考虑增加收入
时间:2021年上半年
地点:单位
人物:自我对话
对话:
我:当下因为疫情原因,整个健身行业都收到很大的冲击,自己带课的节数也对半减少,收入减半,急需增加工作收入
我:大环境的改变和自己工作内容的调整均可以增加工作收入
我:大环境的改变是关注圈,自己工作内容的调整是影响圈
我:下一步优化并落地“自己工作内容的调整”以增加工作收入
拆书家回应/反馈:
我们看到胡旭的分享中有说到自己面临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且通过区分解决办法中的“关注圈”和“影响圈”,进一步聚焦“影响圈”以增加自己的工作收入。

从刚才的学习结果来看,大家已经能够熟练的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4个步骤聚焦“影响圈”,专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自控感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