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药山,这是我的第二次挑战2-3,我们这次的目标是,通过拆书页,了解并掌握寻找隐含假设的方法步骤,并学习应用。
【F】精进是以981个高质量的知乎答案,获得53万的关注,49万的点赞,被誉为知乎社区的代表人物——知乎大神采铜的最新力作,他的第一本纸质书籍,他本人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一直精钻于个人学习成长。之前的两本电子书:《开放的智力》、《深度学习的艺术》也是好评如潮。
【A】这本书开始售卖之后立刻成为了京东、亚马逊、当当三大网店力推的畅销书,短短6个月时间已经售卖了30万+,这本书一书推广七个重要理念,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等七个方面介绍精进路径,告诉你如何成为很厉害的人。
【B】阅读这本书以后,你可以进一步开启心智,解决个人成长中的种种困惑,更新自己的系统,更加核心的运用自己的时间,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在时间上提高效能,更加善于权衡决策,想法更快的落实行动,高效学习,清晰思维,不断提升能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进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大神”。
【原文片段】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不少人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会遇到“不知如何是好”的困局。记得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有一首最著名的诗歌: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那一份纠结,尽在其中。遇到一件事情,想要改变当前的处境,却没有能走的路,就像走进了死胡同,四面八方都是 “此路不通”。
反反复复的思考、盘算,一步步从头推演,又一次次陷入死循环。
这也行不通,那也不可以,越大的关卡越折磨人。这样的处境往往能将一个人陷在原地,痛苦纠结。
那么,走到死胡同时,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我们去识别出它的隐含假设。
所谓的隐含假设,就是我们在思考决策某件事情的时候,自动默认的某些选项,我们自动忽略的某些默认配置。
我在之前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咨询的例子
来访者给我说,我要辞职,因为现在做的不开心,有点儿被困住了,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自古就这样,所以我要辞职!
按照刚刚学到的那个例子,我先去找他的隐含假设:
其实他的隐含假设就是有两个:
1、人就应该经常挪窝
2、被困住了就应该换工作单位
因此他一年内换了两三个工作。每次都不满意
于是我第二步就是帮他识别不合理假设:
为什么树挪死,是因为树没有办法挪动它发达的根系,人挪活,是因为人可以把之前很多资源迁移到新的领域去,除此外,人挪是有所求的,一定会通过转行转职,去获得更大的价值,有可能是经济收入,平台,人际关系。
正因为有新的价值,所以人在挪的时候并不是净身出户,他可以带走自己现在的一些资源、优势、人脉,人在转型的时候获得更大的发展。
如果没有看到这一点,人也会挪死的
另外一个隐含假设,就是换单位,除了换单位以外,我们还可以换岗位,换思路,换工作方式。
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个来访者顿时眼睛一亮:
随后他给自己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遇到困境以后,可以考虑可不可以换环境,遇到不开心的人,是不是可以申请调岗,转换工作重心等等。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让我们分小组在一个确定的场景中进行演练吧!
【场景】你的表妹今年刚刚高考结束,成绩不太理想,分数只够上个二本的。小丫头和爸妈都很纠结。
1、继续复读吧,不一定明年怎么样,而且年纪越大,毕业后女生就越不好找工作。
2、现在填报志愿吧,上不了211、985,感觉就业形势那么严峻,毕业就得失业
这时候,你掌握了这个隐含假设问题,帮助她和她父母识别纠结背后的隐含假设,破解这一困局。
【清晰指令】请大家分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一个扮演纠结中的高中生,一个扮演她的哥哥帮她识别纠结背后隐含的假设问题,帮助她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