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2020年合肥霸都分舵第9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重建安全感

开场:

大家好,我叫喵哥,是一名成长中的拆书家。今天是我TF2-1的拆书分享。

为了方便接下来学习过程中大家充分的讨论交流,我们简单分个组。今天有4位伙伴到场,我们分2组,每个组2个人。

【F】特征:《关键对话》这本书是科里·帕特森团队通过多年对全球10多万人的跟踪调查后,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论,为人们介绍了在观点冲突、情绪激烈、风险巨大的关键对话情境下,如何去应对的技巧。

【A】优势:本书长居亚马逊沟通类图书榜前列,一经面世,就受到史蒂芬·科维、樊登等国内、外大咖的联袂推荐,全美畅销300万册,所述方法被《财富》500强企业中300多家采用。

【B】利益:

B1:每个人生命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关键时刻”,它们可能是:你向上司提出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这本书可以教你在汇报时切中要点,让对方清楚交流的要点;你想和配偶沟通,希望对方的家人不要干涉你们的生活,却每次都以吵架结束?这本书可以教我们避免无谓的争吵,达成有效的沟通;你想提醒朋友还钱,却总被各种借口推脱?这本书可以教会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让对方自动反省。

B2:多数人在面对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时刻”时,都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本书会告诉你在隐忍和暴怒之间,还有一种方法,既能圆满地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 通过今天的学习,当你与人沟通可能产生误会时,利用“按暂停---消误解----表尊重----明目的”四步法就可以达到消除误解,保证对话安全,促使沟通继续进行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本书中关于用对比法消除误会,重建安全感的一个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好,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原文中的这个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重建安全感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可以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

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家都已经看完了!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解读。

【What:原文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这个片段讲述的是,在对话过程中对方错误理解我们的目的时,我们需要澄清误会,用对比的方法让对方觉得有安全感,消除对方的抵触情绪,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Why: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一般的做法>通常情况下,当面对对方误解我们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直接否认对方,比如: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的;或者采用怼人式暴力沟通,比如:你这是血口喷人。再或者,身正不怕影子斜,你爱说啥说啥(弃疗式)。

<不那么做的坏处>其实,这些做法不仅达不到我们沟通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抵触情绪。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对比法消除误解的方法,以保证我们的对话在安全的氛围中,提高沟通效率,达到沟通目的。

【How:如何做,步骤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我们可以将这个方法细化为以下四步:

1、按暂停:当对方误解时,我们可以暂停当时的对话或争执,让内心平静下来。

2、消误解:暂停后重新开始对话时,以否定句澄清误会,比如:我不希望/我不想你认为……

3、表尊重:接着肯定对方表现,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建立对话的安全氛围,比如:我认为你在……做的……

4、明目的:做完以上三步后,此时要阐明我们的真正目的,比如:我这么做是为了……,或者是我希望……

【Where:适用于那些场景?】

这次分享的消除误解的四步骤法,可用于在和他人沟通被误解时,消除对方的抵触情绪,建立起安全的对话氛围,以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如果沟通过程中的矛盾已经牵扯到其他一些事情上了,对方可能在翻旧账,那其实就已经超出了这个方法的适用范围,我们就需要考虑换个方法去解决了。

我来举一个我的例子,比如,前两天我回到家准备看电视,却发现遥控器找不到了,就随口问了舍友:“哎,电视遥控器放哪了啊?”

当时我的声音大了一点,舍友觉得我在责怪他,不高兴地说:“我怎么知道,上次又不是我最后关的电视!”当时我一听也很生气,就说到:“我又不是这个意思,你这是什么态度啊!”最后气呼呼地,我连晚饭都没吃。因为这件事,我们两个也两天也说话。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用对比沟通的方法就应该这样去做。

第一步:按暂停。避免本能的怼人模式,平定情绪,给大脑一点思考的时间:对方的表现,可能只是失去了安全感。

第二步,消误解。指出对方可能误解的地方,我应该这样说:“我不希望你会觉得我在说你乱放东西。”建立安全感的前提是打消对方的误解,这一步非常重要。

第三步,表尊重。我应该这样说:“相反,我知道你一般都会把东西收拾的很条理,比我还要细心。”指出对方做得好的地方,表示你的认可和尊重。

第四步,明目的。我可以这样说:“因为我找不到,所以想问问你有没有看到遥控器放在哪里啊,请你帮我找一下。这一步就是要清楚地告诉对方你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我相信如果我当时这样做,就不会出现刚才的那一幕了,他就会理解我的真实意图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

接下来请大家回顾一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一个朋友向你借钱,你跟他说你最近手头比较紧,没有钱借给他,他却认为你就是不想借钱,这算什么朋友;你带孩子出去逛街或者游玩,孩子因为某个事情无理取闹,说什么都不听,你感到很无助、很气愤;又或者你帮一个朋友做事,最后因为一点小问题没处理好,他没有感激反而还抱怨你,你感到很后悔。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往经历,在什么时候,是什么事情令你陷入懊恼、无助、后悔的状态?请用1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1分钟之后我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好,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小伙伴暮色的分享:

我是一名企业的会计,今天上班的时候,公司有一笔外账因为没有发票,我就去找领导沟通,了解情况,领导告诉我说:“公司有些账务可以不拿发票的,一直都是这样,而且这笔账务索要发票比较困难,你照做就行了。”我当时就有些不理解:“这个账务能够取得发票,为什么就不能拿发票呢?”态度非常强硬,而且声音有些大,领导说:“你这是在质疑我,你不要挑战公司的制度。”于是,我和领导就不欢而散了。

好的,谢谢小伙伴的分享.......

A1-反思加工: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刚才大家分享的某个经历的场景中,你怎样用对比说明法的四个步骤去解决呢?现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等会儿我会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他是如何解决的。

小伙伴暮色的反思分享:

如果我回到当时的场景下,我会用今天学到的四个步骤的方法,可能就不会和领导沟通的时候产生这样的误会了。当领导说:“你这是在质疑我,你不要挑战公司的制度。”我应该这样去做:

第一步是停下来,给自己按暂停键,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思考一下自己那里做错了;

第二步是消除误解,我当时应该和领导这样说:“我的目的不是挑战您的权威,是为了让公司发展的更好。”

第三步是表示尊重,我会说:“领导,我认为您对公司制度是严格执行的,我也不是挑战公司的制度,对您不尊重。”

第四步是明确目的,我会这样说:“我是希望能够站在公司的角度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好,最大限度的减小风险的发生,这是我的真实的意图。”

那我相信领导听到我的这些话,他应该就会理解我当时要表达的意思了。

好的,非常感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也感谢大家来参加本次活动,期待大家可以在生活中熟练运用对比法消除误会,高效沟通。今天我的拆书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