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了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提升某项技能时,通过刻意练习四部曲,即明确的目标,专注的练习,不断反馈,走出舒适区,制定一个练习计划,通过完成一系列假设的具有挑战性的小计划来完成既定的大目标。获得完成目标必备的行动方法。
【开场】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个人介绍)在座的小伙伴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拆书活动现场,我叫董曦喆。用三个标签定位一下自己。第1个标签:自我成长之路不停息的学习者,欢迎有同样意向的伙伴们一起探讨共同进步。第2个标签喜欢做公益的爱心人士,第3个走在财富自由之路上的探索者。
在拆书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
《技能点》FBA介绍法,能够清晰辨别出F.B.A
【F特征】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拆解的片段来自《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一本自我成长类图书。这本书讲的主要内容是从新手到大师的一些方法,可以应用到我们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
【A优势】《刻意练习》豆瓣评分8.0是作者的首次出版的中文书。和同类图书相比本书最大特点是作者例举大量生动的案例,说明天才来自于正确的刻意练习。成功没有捷径,都是大量挑战性重复练习的结果。
【B1这本书的好处】你有没有过想做美食,却连米饭都做不好?有没有过要在年底的聚会中展示自己的琴技,可目前连一首完整曲子都弹不全。有没有想在你的工作中成为皎皎者?如何改善这些状况,可以在本书中得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B2今天学习这个片段的好处】
通过今天的片段学习,学习者能够在提升某项技能时,可以运用刻意练习四部曲,制定一个练习计划,通过完成一系列假设的具有挑战性的小计划,来完成既定的大目标。达到成功的目的。
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看一下我刚才发给大家的原文片段,看完请举手示意。
【R:阅读原文片段】
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术语,意味着要比这种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前,而且更为专注,特别是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的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要把目标分解。关键是接受那个一般目标(并且日渐精进)并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它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待。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如今,并非每个人都通过高声叫喊和拍桌子的方式集中注意力,但史蒂夫的表现说明了我们可以从有效练习的研究中获得一条重要洞见: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一般而言,无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样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大家基本都看完了,我来带领大家解读一下这个片段
【I】拆书家讲解引导-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记忆中都有过类似经历,想提高某个技能,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练习,但仅仅练习还是不够的。没有挑战性的练习也只能是重复练习而已。
(一般做法)我们想提高某个技能,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会去模仿操作,然后练习,没有去找反馈信息。没有给自己压力走出舒适区。往往在做一段时间后回头看时,才知道自己在前进缓慢,甚至原地打转。浪费时间和精力却进步不大。
比如:2019年春天我想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故参加了拆书帮第十四期训练营。在为期21天的训练营期间。开始信心百倍,中间发现问题百出。有篇作业反攻二次,虽然没让教练催促,但是作业质量也不高。结果勉强完成训练营。
当时没有清晰的目标和完成目标的方法,在写作业时(坏处)按自己喜好天马行空的写,没有按提升读写能力的目的做。本来训练营的作业是按难度递进的,(坏处)我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写,停留在自己喜欢的读写方式中。最终读写能力提高不明显。
(What):那怎样通过有目的的练习方法,来完成既定目标呢?今天我们学习这个片段刻意练习四部曲就可以帮助我们达成既定目标和计划。
How:回顾刻意练习四部曲如下:
1:设定目标:设定一个目标计划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可衡量可实现可操作有时间限制,目标和截止时间越明确,越容易实施。
2:专注。当目标明确以后,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完成目标的事情上来。全情投入一次只做一件事。
3:反馈:定期检查计划与实际的差距,找到不足,进行改进找到优势不断加强。
4:走出舒适区:每个阶段都在原基础上增加百分之十的难度,让任务变得即有挑战性又可以完成。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生活各个方面,通过刻意练习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每个人都精力有限,没有那么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就没有必要刻意练习。
Why:每个人都有想做好做精的领域,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就像朗朗就是通过刻意练习四部曲成为钢琴界的翘楚,而赢得各种荣誉。如何不去做大量的刻意练习,也许就只能成为钢琴演奏员或者钢琴爱好者。
(反例变正例)像刚才回顾拆书训练营的这个例子,用刻意练习的四部曲就可以这样做:
1:设定目标:通过21天的训练营可以达到读写的逻辑清晰。在规定时间内把一件事情整理清楚并说写明白。
2:专注:学习优秀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专注的去练习不断修改作业,做到逻辑思维明确。言简意赅。
3:有效反馈:每次写完作业以后先自查修改,再找其他朋友帮忙找茬修改,找到优秀的地方加强,找到不足的地方改进。反复修改来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读写能力。
4:走出舒适区:在完成当天作业的同时再提升一些难度挑战不熟悉的片段,以锻炼逻辑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读写领域。
假如再参加类似锻炼读写训练营,我计划这样来做:
目标:首先确定想要达到读写能力强的对焦人物和作品。标准是最少达到四星以上或者五星作品。(说明五星精选最高)
行动:1:线上线下拆书课程争取都参与,每天专注的写一篇简单清楚的文章。
2:找各位长老师兄师姐们给有效的反馈信息,寻找各种机会如微信群分享等,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果:这样我可以每周都做一个小节,找到不足的地方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目标没达成的真正原因,同时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避免下一个目标制定和实施的失败。以上就是我对原文拆页刻意练习四部曲的解读。
【A1】【技能点】【A1】显像提问法:
我一年前和朋友一起学习古琴,她目前都能弹三四个完整的曲子了,我却因为各种原因到现在一首单曲也弹不下来。我还和姐姐一起学习过蒸馒头,她现在通过刻意练习能蒸出各种色香味俱全的馒头,而我还在买馒头吃。那么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经历吗?
你最近一次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失败经历?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请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失败场景每人约1分钟。
现在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我们请晁儿来分享一下。
晁儿分享:
我最近一周内都打算早起,写拆页逐字稿。因为现在孩子老大每天早上7:10-7:20要上学,我6:50起床,想着每天早起一个小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结果也没有早起一个小时,因为家里老二早上起床的总闹,让我每次都拖延,最后只能早起30分钟,刚找到写稿子的感觉,老大又要上学了,又没有心思写稿子了,最后还是失败了。
【A1+】反思加工:
好,非常感谢师姐的分享,如果回到你刚刚分享的那个场景。请结合今天学习片段的四个步骤,1制定明确目标,2专注目标实施,3有效反馈,4走出舒适区。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的达到预期效果。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和组内的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做法,尽量每个人都表达一下并把关键词写在a1+便签上。稍后我请一位小伙伴跟大家分享。
大程案例分享:
失败案例: 上周答应师父完成2-3的拆页,在周末之前交给师父。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没有完成,假如再给我一次这样的机会,能回到过去的话,我会用到今天学习的刻意练习四步骤:
1.明确目标:每天拿出1个小时时间写拆页逐字稿,在周末前完成师父交给的完成2-3拆页逐字稿,并交给师父
2.专注目标实施:在拆页过程中,不要玩手机,或者想其他一些不相关的事,集中注意力拆书
3.反馈:定期向师父反馈拆页进度,及时修改不足
4.走出舒适区:每天增加一点写拆页的时间,原定每天1小时,可以适量增加难度,增加15分钟或者30分钟。
总结:非常感谢大程的精彩的分享。通过今天学习的片段,伙伴们是不是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的确没有什么不可能,只不过是没有找到一定要达到的明确目标。没有专注去练习,还有就是不断找反馈信息和给自己一点难度和压力的狠劲来走出舒适区。相信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都可以应用上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