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战胜拖延症》 所属活动: 石家庄梧桐分舵11月第7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如何战胜拖延症

开场:

【开场介绍】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学习现场,我是拆书分享者Reta,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一是一名钢琴学习者,学习三年半,目前中级水平;二是一名原创作者,运营有自己的个人公众号;三是社群活动的爱好者,原来担任石家庄十点读书会会长、罗友霸王课演讲主持。现在是一名进阶中的新晋拆书家,目标是成为三级拆书家。

【分组】

好,在今天的学习开始之前,为了便于中间的分组讨论,我们把现场学习者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组,那现场一共有4个人,就分1组吧+手势示意。

好,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拆书学习。

【图书介绍】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拆解书籍,所选的片段来源于《战胜拖延症》这本书,作者是加拿大的蒂莫西·A·皮切尔博士,总结了他历时18年研究拖延症的最新成果,也就是我手中这本。

它作为拖延类书籍的权威经典,被很多业内人士推崇,并引用于自己的书籍之中。它用清晰的结构和扎实的学理,简明总结了摆脱拖延症的实用关键策略。

小伙伴们有没有制定计划之后迟迟不肯实施,等到发觉虚度时光才后悔莫及?有没有拖沓任务直到最后一刻才仓促完成,熬夜着急之后发誓下次要早点开始?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如此,伤身体又坏心情。而这本书提供了如何能拒绝和改变拖延的有效策略,建议你读一下。

我们今天要拆解的是本书新版第55-56页的一个关于预先决策的片段,如果你曾经制定计划却没有实施、目标明确却一再拖延、预知障碍却不想克服……导致想做的事情没有如期做成。那么你可以用今天的所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帮你拒绝拖延,马上行动起来。

那么原文拆页已经打印出来发给大家了,人手一张,没有的举手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现在请大家用大约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一会儿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也可以看PPT。

【原文片段】

我在前面几章已经讲过这些执行意图是以“一旦……就”的表述形式呈现的。这个“一旦”部分就呈现出了刺激行动的因子,“就”这个部分描述了行动本身。这就相当于一个预先决策,我们试着不通过有意识的决定,就将我们开始行动的控制力转移到了一个特定情况下。

一旦我对自己说类似“我更想待会儿再做”或“我现在没有心思做”的话,我立刻开始做部分任务。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家都读完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片段。

Why:

很多人都有不想做事的拖延念头或经历,但这是为什么呢?是目标太过远大,是计划太过不切实际吗?还是事情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让你心烦意乱,所以望而却步?阻碍目标启动和继续的,也许只是我们的想象和感觉,其实根本没那么不好解决。尝试用一个决策机制来思考破局,就可以轻松推倒障碍,然后继续前进。

what:

作者利用了执行意图来刺激行动,用一个预先决策机制将拖延扼杀在萌芽之中,保证了我们行动的顺利实施。这个应对未知的预先决策机制就是,“一旦……就……”。

how:

具体运用呢,是这样的:

第一步,拖延念头产生的时候,想一想到底是什么阻碍了行动,并用“一旦……”开头的句子表述它。比如,在跑步出现懈怠的时候,察觉到障碍可能是劳累,那么可以表述为“一旦我觉得劳累……”;

第二步,然后马上灵活地变通一下,将计划及时拯救。比如上面的例子,因为劳累而不想跑步,那么可以说“我就马上改跑步为走路!”

Where:

片段所讲的方法适用于,执行工作或者生活目标和计划时,出现的偷懒、逃避和拖延念头的时候。它可以拯救我们的低效率和挫败感,保证目标计划如期实施。

【举例】

举个我的失败例子吧,我是月光族,今年打算先试试每月攒一千。但是每次买东西都会想着“以后再攒吧,这个事比较重要,钱必须花”,所以一月买年货,二月发压岁钱,三月交车险,四月交装修款,五月随份子,六月交钢琴年费,八月买新手机,九月交车辆违章费,十月添新冬衣,现在十一月了,我还没攒下一千,京东白条还欠了点。我的天,我感觉我已经很省了,为什么一有事就花没了?钱咋那么不禁花呢?咋就攒不下?

那运用今天学的方法反思一下,我该怎么做?

第一步,拖延念头产生的时候,想一想到底是什么阻碍了行动,并用“一旦……”开头的句子表述它。我存钱这件事的停顿点是购物、随份子、学习等自以为必须花钱的事情。如果运用“一旦”开头的语句表达,应该是“一旦遇到必须提取存款的事情”;

第二步,马上灵活地变通一下,将计划及时拯救。用上“就……”来将意外的花钱行动转回存钱正轨。“一旦遇到必须提取存款的事情”,我能怎么样呢?对了!“我就马上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比如,可以在商家搞活动时再购物,并且货比三家;开车注意遵守交规;钢琴可以选择周期短一些的形式缴费;外地同学结婚,视情况选择不去现场……等等,这些性价比比较高的方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那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用决策机制中的执行意图帮助我们开始任务,不再拖延。那么请大家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经历过或见过类似的例子,比如年终考核资料堆积如山,你头疼的想明天再做;比如家里大扫除工作实在太庞杂,你扫了扫地就不想再弄了;再比如拆书升级费时费力太磨人,过了两级就搁置了……等等。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都是可以的。

按照之前的分组,现在大家小组内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几分钟后,我们请一个学习者进行实例分享。

好,我们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学习者案例记录

慧姐:比如周五下午,我在单位做完当天的OA系统转账报销工作,正在休息。突然有个同事过来说还有个款项需要转一下账,因为做完以后不想再想这个事儿了,所以就想着能拖延多久就拖延多久,甚至怼他说“今天不行,明天再弄”。直到快下班了,客户那边将要受到影响,同事催我口干舌燥了,拖到不得不转的最后一刻,我才把这个账转了。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那么我们再想一想,以后我们可能会需要用它来解决什么问题呢?最近一周或者一个月内,生活或者工作中,什么事情或者目标可以应用这个方法,来避免产生拖延呢?比如你一旦想要明天再复习职称考试,一旦想要下周再打扫卫生,一旦想以后再开始参加读书会,你就可以马上开始做一点什么任务,来拒绝拖延呢?

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想一想近期最可能用到这一方法的事情的情况,在便签上写下你的行动步骤。还要提醒一下大家,写出来的计划不能只是表决心,必须有具体的时间、人物、地点、做法,结果也必须是可衡量和可观测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慧姐:明天下午就用一下今天的方法,拯救我在单位工作报销时候的拖延,那就是“一旦我在单位工作时想要延迟报销,我就马上打开电脑先登录进去OA系统”。这样就能行动起来了。

好,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谢谢大家的陪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