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TF1-1《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逐字稿
——宿智峰
TF1-1准备表
【自我介绍】 1分钟
大家好,很荣幸与大家在拆书帮的活动现场相聚,我是本次晋级拆书家的宿智峰,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第一个标签:阅读,希望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认知,通过阅读我能够结识更多的朋友,通过阅读完善自我。第二个标签:重塑,是我自己的要求,通过对自己高标准的要求,使自己更加优秀。第三个标签:未来的培训师。我相信这些在拆书帮都能实现。
【拆书帮介绍】2分钟
首先向大家介绍下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它的目的是以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成人学习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拆不是拆成碎片,而是指知识进行内化。
拆书具体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
针对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拆书法。就是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找出对自己有启发、有价值的片段拆为己用。这里R是指原文片段,I是指学习者对片段的理解;A有两个部分,分别是关联经验和实践应用。
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呢,是由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学习者把知识拆为己用,其效果等同于一场培训。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形式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比如说我们的呼和浩特敕勒川筹备分舵。拆书帮分舵是一种公益性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也欢迎更多爱学习、爱读书的小伙伴们加入拆书帮,我们一起拆书晋级。
【R】阅读原书拆页 5分钟
现在让我们看看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具体步骤。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我们只能静静的体会自己。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例如,无意中听到某人的谈话后,我们认为由于种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这时,我们体会着愤怒,并留意脑海中盘旋的想法:“这太不公平了!她这是种族歧视!”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想法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的表达。于是,接下来,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如果我把某个人当作种族歧视者,我需要的也许是被接纳、平等、尊重或联系。
为了充分的表达自己,我们需要张开嘴,说出我们的愤怒—怒火此时已经转化为需要以及需要联系的情感。然而,表达此时的感受也许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我来说,生气并冲着人们嚷“你们这时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甚至还会觉得高兴。但是,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很可能引发不安。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也许会对那个人说:“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服,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会怎么样?
【分享I便签】 4 分钟
这个选段向我们揭示了:人处于愤怒的情绪时,很难区分事实与感觉,从而走入指责与批判的境地。每个情绪背后都有一个渴望关注的需求,不充分的表达只见表象不见内里,别人无法理解你的内心,反而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使人际关系却变得糟糕。
书中的步骤,可以帮助我们透过情绪的表象觉察内心,将批判指责转化为关注情感需求的表达。适用于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
通过作者讲述,我用自己的理解进行重述总结,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第1步:按下暂停键。当你感觉到某个人或某件事让你生气时,先安静的待一会,除了体会自己的情绪,什么都不要想,都暂停下来。
第2步:觉察。回想一下,刚才发生的事,具体的哪个细节让我这样生气?或者对方说了什么让我生气? 我做了什么?又指责自己和对方了吗?
第3步:了解真实需求。找出愤怒的背后,我们真实的需求的词语。
第4步:表达感受及需求。当完成前三步骤后,开诚布公的向对方表达情绪原因及需求。但是要基于:客观地复述事件的经过,观察到的现象。
总结一下这 4个步骤:按下暂停键、觉察、了解真实需求、表达愤怒和需求。通过重述过程,这个拆页的知识用我的理解被提炼出来,但依然很理论和干瘪。
这四个步骤可以怎么用呢?它可以引导自己或引导他人关注需求,通过情绪链接真实的情感需求。比如:亲子沟通过程中,“熊孩子”无理取闹,迫切需要得到配合时。
【分享A1便签】 4 分钟
A1便签:
这让我想起今年10月21日,我和孩子因为写作业拖延发生的事。孩子写作业拖延,多次催促让我有些不耐烦,回家吃完晚饭已经7点40分了,仍然不写作业,趴在沙发上看漫画书,时间又过去了20分钟,我的火气已经呼之欲出了。开始大声的吼他:为什么不早点写作业,每天都这样,你是想把全家人的精力都耗干吗?这还不够解气,接着我说他:你再看看你的作业,写的字越来越潦草,老师都给爸爸打电话了,就不能改改吗?我给你两分钟立刻,立刻写作业。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很差。
事后反思,一个词反复闪现:“一叶障目”。愤怒情绪就是那片叶子,挡住眼睛和心,让我们走入批判,陷入情绪漩涡,此时说出的话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可想而知,粗暴的发泄,不恰当的方式,影响的不仅仅是双方,甚至会更多。
总结反思这个例子是没有充分的表达需求的失败案例。我的感情需求到底是什么呢?孩子看到的表象是一个情绪失控的爸爸,却不了解背后是关爱,希望他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空出时间早点休息,亦或能够玩一会儿。
【分享A2便签】 1.5 分钟
A2便签
通过这个拆页,我学到充分表达的方式。于是,我打算用它来应对另一个困扰:上个星期老师和我沟通,说孩子最近经常和同桌起冲突,有时课堂上影响到老师的教学。这段时间,孩子回家后情绪低落,影响学习,甚至经常哭泣,我问原因是同桌总拿走他的文具不还。所以,我计划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找机会与孩子沟通。
第一,看到孩子的情绪低落,导致愤怒情绪开始涌动时,我先在内心提醒自己:1分钟内不说话,开始默数“1.2.3.4......",冷却情绪。
第二,站在一旁先进行觉察行动。我要去感受孩子情绪低落时我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具体在身体的哪个部位,这种情绪像一种什么状态,比如:脑袋里出现嗡嗡声。自己是不是又走入的指责的怪圈。
第三,告诉自己,想一想现在除建议他调整情绪,还有什么需求?
第四,对他说出我的情绪和需求。我会说:”爸爸看到你情绪非常低落,像一只受了气的小熊。我很担心你,希望你能用语言告诉我你的需求,让我更好的了解你,更好的帮助你。你能理解吗?
我想这样,我的亲子关系不会变得剑拔弩张,不会总是陷入断裂、修复的循环中。不管是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社会关系,诚实、清晰、完整地表达,不仅让语言变得更柔和,也让彼此更了解,关系更紧密。
感谢大家的陪伴,今天的两部分内容:第一,了解拆书法,是将知识拆为己用,升级学习的一种成人学习法。第二,体验RIA拆书法,通过重述知识,反思和规划行动过程,将充分表达愤怒的步骤运用到生活中。以上,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
谢谢!
现在让我们看看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具体步骤。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我们只能静静的体会自己。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例如,无意中听到某人的谈话后,我们认为由于种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这时,我们体会着愤怒,并留意脑海中盘旋的想法:“这太不公平了!她这是种族歧视!”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想法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的表达。于是,接下来,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如果我把某个人当作种族歧视者,我需要的也许是被接纳、平等、尊重或联系。
为了充分的表达自己,我们需要张开嘴,说出我们的愤怒—怒火此时已经转化为需要以及需要联系的情感。然而,表达此时的感受也许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我来说,生气并冲着人们嚷“你们这时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甚至还会觉得高兴。但是,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很可能引发不安。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也许会对那个人说:“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服,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会怎么样?
这个选段向我们揭示了:人处于愤怒的情绪时,很难区分事实与感觉,从而走入指责与批判的境地。每个情绪背后都有一个渴望关注的需求,不充分的表达只见表象不见内里,别人无法理解你的内心,反而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使人际关系却变得糟糕。
书中的步骤,可以帮助我们透过情绪的表象觉察内心,将批判指责转化为关注情感需求的表达。适用于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
通过作者讲述,我用自己的理解进行重述总结,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第1步:按下暂停键。当你感觉到某个人或某件事让你生气时,先安静的待一会,除了体会自己的情绪,什么都不要想,都暂停下来。
第2步:觉察。回想一下,刚才发生的事,具体的哪个细节让我这样生气?或者对方说了什么让我生气? 我做了什么?又指责自己和对方了吗?
第3步:了解真实需求。找出愤怒的背后,我们真实的需求的词语。
第4步:表达感受及需求。当完成前三步骤后,开诚布公的向对方表达情绪原因及需求。但是要基于:客观地复述事件的经过,观察到的现象。
总结一下这 4个步骤:按下暂停键、觉察、了解真实需求、表达愤怒和需求。通过重述过程,这个拆页的知识用我的理解被提炼出来,但依然很理论和干瘪。
这四个步骤可以怎么用呢?它可以引导自己或引导他人关注需求,通过情绪链接真实的情感需求。比如:亲子沟通过程中,“熊孩子”无理取闹,迫切需要得到配合时。
【分享A1便签】 4 分钟
A1便签:
这让我想起今年10月21日,我和孩子因为写作业拖延发生的事。孩子写作业拖延,多次催促让我有些不耐烦,回家吃完晚饭已经7点40分了,仍然不写作业,趴在沙发上看漫画书,时间又过去了20分钟,我的火气已经呼之欲出了。开始大声的吼他:为什么不早点写作业,每天都这样,你是想把全家人的精力都耗干吗?这还不够解气,接着我说他:你再看看你的作业,写的字越来越潦草,老师都给爸爸打电话了,就不能改改吗?我给你两分钟立刻,立刻写作业。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很差。
事后反思,一个词反复闪现:“一叶障目”。愤怒情绪就是那片叶子,挡住眼睛和心,让我们走入批判,陷入情绪漩涡,此时说出的话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可想而知,粗暴的发泄,不恰当的方式,影响的不仅仅是双方,甚至会更多。
总结反思这个例子是没有充分的表达需求的失败案例。我的感情需求到底是什么呢?孩子看到的表象是一个情绪失控的爸爸,却不了解背后是关爱,希望他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空出时间早点休息,亦或能够玩一会儿。
【分享A2便签】 1.5 分钟
A2便签
通过这个拆页,我学到充分表达的方式。于是,我打算用它来应对另一个困扰:上个星期老师和我沟通,说孩子最近经常和同桌起冲突,有时课堂上影响到老师的教学。这段时间,孩子回家后情绪低落,影响学习,甚至经常哭泣,我问原因是同桌总拿走他的文具不还。所以,我计划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找机会与孩子沟通。
第一,看到孩子的情绪低落,导致愤怒情绪开始涌动时,我先在内心提醒自己:1分钟内不说话,开始默数“1.2.3.4......",冷却情绪。
第二,站在一旁先进行觉察行动。我要去感受孩子情绪低落时我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具体在身体的哪个部位,这种情绪像一种什么状态,比如:脑袋里出现嗡嗡声。自己是不是又走入的指责的怪圈。
第三,告诉自己,想一想现在除建议他调整情绪,还有什么需求?
第四,对他说出我的情绪和需求。我会说:”爸爸看到你情绪非常低落,像一只受了气的小熊。我很担心你,希望你能用语言告诉我你的需求,让我更好的了解你,更好的帮助你。你能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