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杨转福,一个终身学习者,教练技术践行者,模型思维深度研究者,坚持不可一日不读书,不可一周不跑步,很高兴认识大家。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里边的一个片段,希望通过本次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在早起、阅读、健身和减肥等存在行动困难的场景中,运用 “如果……就……”的句式,提高自己行动力和目标完成率。(学习目标)
下面介绍一下我今天带来的书籍和片段。
【F】《成功,动机与目标》作者格兰特·霍尔沃森,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本书的内容来源成百上千篇学术报告,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如何制定目标、如何认识目标和如何落实行动。
【A】本书是研究动机与目标的上乘之作,世界顶级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为其作序推荐。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操作性强--不需要复杂的理论,简单粗暴的按着作者说的去做,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B】这本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你经常兴致勃勃地写下月初目标,但又对自己毫无所获地度过一个月感到丧气;如果你对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标,以及如何有效地执行自己的目标毫无头绪,本书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学习这个片段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如果你在戒烟、减肥上经常反复,如果你在早起、健身和坚持阅读等方面有行动困难症,如果你工作上经常拖到最后一刻才交付任务,那么学习完本片段,你会提高自己的行动力。
分组:那么在正式开始前,我们先来分个组。在座的各位,我们以2个人为一个小组,以方便后续的练习。
下面跟随我一起来学习吧。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我给大家提前准备的原书拆页。
“如果……就……”的力量
这些计划的美好在于简单。你找到一个想去实现的目标,说清达成它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式。比如,就拿之前的减肥目标举例。第一步,应该把“少吃”改为“每天摄入热量不超过1500卡路里”;第二步,“多运动”应该变成“每周一、三、五上班前去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戈尔维策把这类计划叫做“建立执行意图”,听上去挺拗口,实际就是指一种“如果……就……”的计划方式:如果已经吃了1500卡路里的食物,我就不能再吃了;如果现在是星期一早晨,我就要上班前先去运动。
在听到圣诞作文这个例子的几年后,我有幸与彼得和他的妻子——纽约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加布里埃尔·奥丁根一起工作。参与研究的还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安杰拉·达克沃思。我们想对“执行意图”进行彻底测试。我们用了出名的缺乏纪律和自制力的人群进行实验——正在放暑假的十年级1学生。这些学生在即将开始的学期里都将面对“学业能力倾向初步测验”(PSAT)2的考验,而他们每个人的目标都是在暑假里为测验做准备。5月时,我们给了每个学生一本模考题——其中有10套题,让他们在暑假中完成,9月份开学时上交。我们让一半学生决定了暑假做题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平日早餐后,在我的屋子里”)。学生们在暑假期间没有得到任何提醒,那些写下了时间地点的人也把纸片上交了,自己没有留底。9月份我们把习题收回来时发现,没有做时间地点计划的学生平均完成了100道习题,而做了计划的学生平均完成了250道题!我们再次看到了成倍的效应,尽管过程持续了一整个暑假。而这成效仅仅来自我们的干预实验占用学生的一点点时间。
【What】我看大部分小伙伴都读完了。该片段讲述的是,针对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如何制订简单有效的计划,以完成目标。
【Why Not】回顾我们过去制定目标的情况,我们常常遇到的困难是:经常无法正确评估实现目标的困难,过于乐观,喜欢思考为什么,可行性这方面考虑不够,于是导致了常常目标定得很漂亮,完成起来极其困难,最终拖延完成或完成不足。
我们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都能被简单的“如果……就……”计划解决,安排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地点、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成完成目标的概率。
【Where】这个片段方法适用于实现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的长短期目标,但不适用于具有重大的外部或者内部障碍目标。
【How】具体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明确目标。这个目标是你想要达成的,并且应该是清晰、精确的目标,我们要避免制订模糊不清的目标。拿减肥来举例,“少吃点”“多运动”就是模糊不清的目标,而应该转化为“每天步行一万步”“每天摄入不超过2000大卡能量”。
2.决定时间和地点。决定做每个步骤的时间和地点。请尽可能做到详细。这可以帮助你的大脑探测并抓住行动时机。这个时间和地点就是行动的触发基准,心理学上说是心锚,只要触发了,就自动采取行动。比如说我一直想养成做仰卧起做的习惯没有养成,我就设定了一个时间地点,如果我晚上躺在床上准备睡觉了,我就做20个仰卧起坐。
3.找出可能的障碍。这一步在片段里没有体现,是我结合上下文语境补充的。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个障碍可以是内心的障碍,如一种情绪,一个并非合理的想法,或者一个坏习惯。也可以是外部的障碍、实现目标的外部干扰。
4. 整理出“如果……就……”计划。设想在预计的时间和地点,或者预想的障碍发生时,你会怎么做。即
“如果时间X到了/抵达X地点,那么我就采取行动Y”。
“如果障碍X出现了,那么我就采取行动Y”。
举个片段中相关的例子:
现在是放暑假时间,我表妹今年高二,马上进入高三和参加高考了。放暑假前,英语班主任老师要求班上所有同学要在假期内完成10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题,以便在高三的时候取得好成绩。
刚好我和她分享了“如果…就…”计划这个方法,她马上用到了她的学习上。
第一步,明确目标。要在9月1号开学前,完成10套重庆市2009-2019年的英语高考题 。
第二步,决定时间和地点。要完成这个目标,今年只有不到1个月假期,每周要做三套左右,每套做题和对答案要做3小时左右。所以做题的时间和地点,可以决定为:每周一三五,下午3:00-6:00,在家里书房做题。
第三步,找出可能的障碍。仔细想想,最大的障碍可能是朋友约逛街、看电影或者打球等,导致不能完成计划。
第四步,整理出“如果……就……”计划。可以整理的计划是:
“如果到了每周一三五下午三点,就去书房做英语高考题”
“如果做题时间朋友找我逛街或者玩儿,就和他说改天再约”
【预防异议】大家对这个片段的理解有什么困惑没?可能会有小伙伴问,为什么要加上第三步?第三步的障碍有什么限制条件没?第三步是结合上下文语境做的添加,如果没有第三步,第四步的计划范围就会很受限制,我们既需要时间和地点触发我们的行为,也需要提前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前制订行动计划。这里所说的障碍,包括内心和外部环境障碍,但是这些障碍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果你找出的是一个超大的障碍,那就把他拆成小的障碍。
【A3: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
【A3】之场景设计
我们刚刚学习了用“如果……就……”来制订计划,提高行动力,提高目标的完成率。我们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小明一直想养成早起的习惯,这样他就可以利用早上的时间来看书和健身了,这个目标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小明觉得只有早上的时间才能掌控自己,早上读书和健身对他一天的状态很重要。小明立了很多次目标,但由于各种原因就是没有长久坚持下来,会出现各种情况导致不能早起,如头天晚上加班太晚、下雨了心情不好、晚上没睡好、想赖床、天气太热或太冷等等,总是有各种原因干扰小明早起目标的实现。
小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黄老师诉苦,黄老师是目标管理方面的专家,刚好最近也在看《成就,动机与目标》这本书,对书里面的“如果……就……”方法论有很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A3】之小组讨论
现在,请每两个人一组,在组内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明,早起困扰者,你主动找黄老师寻求建议,说明你遇到的问题或困境,你可以丰富更多细节;一个人扮演黄老师,目标管理专家,你要在听完小明的困扰后,应用今天的学到的“如果…就…”方法,帮他梳理他的目标,提高他的行动力和目标完成率。
演练时间3分钟,现在开始。3分钟后,我会选一位“小明”和一位“黄老师”,大家一起听听他们是怎么应用“如果……就……”方法的。
【A3】之角色扮演(现场完整案例)
乙(黄老师):小明好,接下来的几分钟,你最想探讨的话题是什么呢?
甲(小明):我想养成早起的习惯,把早上的时间用来看书和健身。
乙(黄老师):你谈到的早起,每天几点起来算是早起呢?
甲(小明):我理解的每天早上6:30之前就可以算早起
乙(黄老师):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这样做呢?
甲(小明):我打算从明天早上开始尝试。
乙(黄老师):非常好的执行力。那你每天早上6:30起来,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呢?
甲(小明):目前想到的障碍是头天晚上睡的太晚,第二天起不来,如刷抖音视频刷的太晚,或者加班比较晚回家。
乙(黄老师):还有哪些可能的障碍呢?
甲(小明):还有就是如果天气比较冷,也不太想起来。
乙(黄老师):还有吗?
甲(小明):还想到一点,可能自己会想赖床。
乙(黄老师):好的,那我们刚刚学习了“如果…就…的”力量这个片段,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养成早起这个习惯,假如说你刚刚设想的这些障碍发生了,你会怎制定什么样的“如果……就”计划呢?
甲(小明):我想想……我能想到的如下:
如果过了11点我还在用刷手机视频,就把手机放下来,去刷牙洗漱。
如果头天晚上加班到很晚还没回家,就告诉自己早点回去,工作可以第二天早上起来做。
如果内心出现了想赖床的想法,就马上起床洗个冷水脸。
乙(黄老师):特别好,能看出小明想要养成早起习惯的决心。你现在困扰减轻了一点了吗?
甲(小明):减轻了一些,谢谢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