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組】0分鐘 (主持人開場已經分過組,這裡可以直接開始;)
現場分組:左手邊2人為一組,右手邊2人為一組
【圖書介紹】1分鐘
【簡要介紹自己和拆的書-书籍作者+书籍简介】
大家好,我是March! 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书籍是《時間都到哪裡去了?》,這是一本如何提高時間使用和应用方法,提高时间效率的書籍,這本書於2019年出版。作者史蒂芬·葛林芬斯是全美時間、生產力與效能領域的頂尖權威之一,他具有25年以上專業时间应用和分享的經驗。对於想好好規劃每一天,善用時間來發揮自身潛能的人,这本书一定必不可少。
今天選的拆頁主題是「被打斷後,迅速回復」三步驟法則,选自:P266-268。下面请各位用2分钟时间,阅读下拆页。
【R】閱讀原書拆頁 2分鐘
【讓大家閱讀原文拆頁】
影響人們的效能的最大盲點之一是,没有預備如何處理一天當中遇到干擾的狀況。干擾的發生,無可避免,我們全都知道:但是,你如何處理這些干擾狀況,很可能影響你的成敗。當干擾發生,導致偏離軌道時,有因應策略,將可確保你仍然一貫展現效能。
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總是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有常見的干擾,有一般的分心,還有重大危機。在我的教練指導工作中,我經常看到各種組織階層的個人,因為犯了一個關鍵錯誤,嚴重損及他們當天的生產力與效能·當偏離軌道時,他們沒有一套因應策略,幫助他們復歸高效能狀態。偏離軌道時,他們似乎驚訝,甚至震驚,藉口因為發生意料之外的事,導致他們沒有足夠時間,因此不能完成計畫中的事。
事實是,意外之事天天發生。當人們分心時·要不就是花太長時間才重返軌道,要不就是當天剩下的時間完全迷失,沒能再做有生產力的事。我們應該認知到,干擾與分心必然會發生,我們無須、也不可能阻止它們,務實的做法是有一套預先準備的策略幫助你復歸高效能狀態。
高效能人士懂得如何在偏離軌道時,快速重返軌道。
三步驟重新開始:覺察一補救一再投入
這一節介紹的三步驟,能夠幫助你快速重返正軌
步驟1:覺察
首先,當你偏離軌道、不再專注於你當天的計畫與行程安排時,你必須有所覺察。我從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的《極度專注力》(Hyperfocus)中學到了一種方法一設定他所謂的「覺察鐘」(awareness chime):在你的手機上設定鬧鐘,每隔一小時響一次·提醒你檢查過去一小時,你的注意力擺在何處。這是個非常有幫助的工具,藉由養成每小時檢查你的專注力的習慣 鍛鍊你的覺察心智肌肉。
例如,當鬧鐘響起,你進行檢查時,你覺察到原本計畫30分鐘的一場會議·竟然花了超過一小時·現在導致你當天安排的其他行程都落後了。
步驟2:補救
現在,你已經覺察你偏離軌道,你必須對這一天作出補救:評估你必須作出什麽調整或改變,以完成今天最重要的事務。評估之後,合適的補救做法可能是取消較不急迫的事項,或重新安排做這些事項的時間,把你的精力和專注力重新導向當天其餘的最重要事務。例如,你可能把午餐時間的健身安排到當天工作結束後,或是把一場不是很重要的團隊會議改到他日。
重點是,別試圖把你原先安排的事務壓縮至當天剩下的時間裡,例如,把原先安排需要三小時的事務壓縮成一小時。你作出的調整,必須支持你的生產力與效能,而不是減損它們。
步驟3:再投入
再投入指的是使你的身心回復你的最佳效能狀態,這可能需要你個別或結合使用下列方法,讓你復歸或重新聚焦:冥想、視覺化、頭一心一身正念法·478呼吸法、步行5分鐘、卓越圈(circle of excellence)等・這些方法後文中會介紹。
下列是三步驟重新開始策略的一個例子。你覺察你剛才花了30分鐘在線上瀏覽新車款,覺察到你已經偏離今天的時程安排後·你作出補救,取消你將前往附近咖啡店午餐30分鐘的行程。接著,你做一連串的4-7-8呼吸或是休息5分鐘,使你復歸你的最佳效能狀態,使你當天的其餘時間返回正軌。
【I】拆書家講解引導 4分鐘
【講解原文知識點】
【WHY】
忙碌生活中,總有超出我們意料之中的事情,這些事情會干擾我們的生活節奏,常見的干擾有一般的分心,也有重大危機。這些事情會中斷我們的思緒或工作,導致損害當天的生產力和效能。為了避免生產力和效能的耗損,我們需要一套能幫助你恢復高效能狀態的策略。
【WHAT】「被打斷後,迅速回復」三步驟法則是一套預先準備的因應策略,可以協助偏離軌道的你回復高效能狀態。
【HOW】
如何讓你在被打斷後,還能迅速回復,三步驟法則包括:
1.覺察-你可以每小時檢查你的專注力。你可以用設定「覺察鐘」的方式,設定鬧鐘,每隔一小時響一次·提醒你檢查過去一小時,你的注意力擺在何處。
2.補救-當你覺察你偏離軌道後,需要評估並決定如何調整或改變,以支持你的生產力與效能,以便將精力和專注力重新導回完成最重要事務。
3.再投入-將你的身心回復你的最佳效能狀態,可以利用冥想、視覺化、呼吸法、步行5分鐘、等方法來協助你復歸。
【WHERE】
「被打斷後,迅速回復」三步驟法則適用於遭遇分心或意外之事而導致迷失時間,生產力下降,想要回復高效能狀態之情況。
【舉個例子】
在這裡和各位分享一個我自己的一個案例
起因:平常的我在時間管理及任務執行的能力都不太好,常常會因為其他事情分心而中斷工作,導致工作延宕。
10月28日星期三晚上7點,我在練習將一本書籍的重點擷取製作成PPT圖卡,這是10月份的重要任務。
我在製卡過程中,接了通話,又分心看LINE和WECHAT訊息,過了1小時後,我的製卡還沒完成。當下我發現我應該要更專注於製卡,为了高效完成自己的任务,我做了如下调整:
首先我利用手機設定時間,1小時後(8點)我回顧過去製卡進度,發現進度仍然落後,只完成書籍重點的摘錄,但未開始圖卡設計(覺察)。然後,我取消了晚上看影集,將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來繼續圖卡設計 (補救)。最後,在9點多時我感覺開始有點疲累,我花了5分鐘時間,去廚房倒杯水喝並休息一下,讓精力恢復些,之後回到書桌繼續圖卡製作,最後也順利的在9:30前完成任務 (再投入) 。
【A1】啟動經驗6分鐘
【小組內分享各自過往經驗】
拆書家提問設計(逐字稿):
1.我们读过这个拆页,了解我們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干擾我們時,可以運用被「打斷後迅速回復」三步驟來解決這個干擾。現在請各位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在生活中经历过或見過类似情境?有没有过相关的经验?或者有沒有哪一天你原訂的計畫或任務被突然而來的事情中斷,導致你的生活或工作的節奏產生混亂?
2.给大家30秒的时间思考一下;然后开始在小组内討論並分享,时间3分钟。
3.时间到,接下來请小组内选出一位小伙伴,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时间1分钟。
學習者案例紀錄:(現場紀錄案例背景)
學習者Carol分享:
1.時間:上週五
2.地點:辦公室
3.人物:自己、同事
4.事件(過程):構思工作內容時,因同事進辦公室請教問題,導致自己思考中斷。處理完同事事情後,再重拾工作需重新啟動,花了更多的時間、生產力下降、情緒也受影響。
5.反思:今日學到這個方法,覺得很好,可以讓自己迅速恢復。
我們時間還充裕,我們再請另一組選一位小夥伴分享
學習者孩兒分享:
1.時間:上週一
2.地點:家中
3.人物:自己
4.事件(過程):晚上準備演講稿時,被電話、孩子、鄰居接二連三的干擾中斷,思緒被打亂,整晚事情未做,導致隔晚熬夜才完成講稿。
5.反思:今日學到這個拆頁,會按步驟試試看將被打斷的時間補救回來。
拆書家:謝謝兩位小夥伴的案例分享。
【A2】催化應用1分鐘
【寫下各自的應用或行動步驟】
拆書家提問設計(逐字稿):
假如下一週,你已有排定好計畫或任務,你會如何運用今天學習到的方法來幫助你因應干擾,回復高效能狀態?請依据今天所学方法,在便條紙上寫出你具體的行動目標和行動步驟。
提醒大家,你的應用过程要对应HOW步驟。行動目標、步驟不能僅是決心,要有具體做法、有明確時限及可衡量或觀測的結果,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方式來寫:1.時間 2.地點 3.人物 4.內容 5.可衡量結果(目標、行動) 6.獎懲
給大家1-2分鐘的時間書寫~
大家都寫好了,因為今天時間有限,就不邀請小夥伴分享了!
待會結束後,再請小夥伴將寫的便條紙傳給我。
結束語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往後遇到干擾時,能利用今天所學的「三步驟法則」迅速回復你的軌道,展現效能。謝謝大家!
學習者Carol案例紀錄(便條紙)
行動目標:
運用今天學到的方法,下週一工作的時候,如果遇到同事進辦公室請教問題,我可以應用今日學到的三步驟來回應
A.覺察-每小時定時提醒自己工作進度,
B.補救-受打擾時,可工作告一段落後再處理,
C.再投入-回復工作前,透過冥想、呼吸調整自己狀態。透過這三個步驟讓自己回復高效能狀態。
獎懲
成功:咖啡一杯
失敗:中午不能睡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