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2020年11月14日:蜀汉分舵线下晋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开场: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岳兴彦,在微信群中昵称叫小胖是我。用3个标签介绍我自己:人力资源/妈妈/学习坚持者。首先是人力资源,是我的工作,已经有7年的从业经验了,主要负责薪酬绩效;第二个标签妈妈,有个3岁的女儿,养育孩子就是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其中充满了酸甜苦辣,这些心路历程在我今后的拆书晋级中逐渐与大家分享;第三个标签学习坚持者,今年有个取证考试,我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每天都在看书备考,通过这场备考,我对“坚持学习”这个事情本身的信心变强了,希望能和来参加拆书活动的小伙伴们在拆书的路上共同前进、坚持。今天我的分享有2个部分:第一个是介绍拆书和拆书帮;第二个是分享我自己的学习便签。

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一部分,介绍拆书和拆书帮。说到“拆书”很多人会立即类推为“房屋拆迁”的拆,也就是把书拆开。实际上,“拆书帮”的“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就是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到学习者的过往经验并规划未来具体的运用。拆书学习法有2种形式,包括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法,R即阅读拆页,I即复述原文,A催化运用,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以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今天我们来到的就是拆书帮蜀汉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选自于《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第一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P27

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哦... ...嗯......原来是这样......”
3.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期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拆段是用来指导我们如何去接纳孩子的感受并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WHY)如果孩子在哭,他就是伤心吗?经验告诉我,也有可能是生气。可是孩子分不清楚伤心与生气的区别,只知道用哭来表达。如果孩子在伤心或者生气的时候,我们还一味的去指责说,这么点小事哭什么或者给出建议,比如不要哭了,坚强些,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孩子哭得更大声或者与家长发生争执。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的时候,他会感到更加愤怒,因为这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也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如果想要孩子更快的平复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意识到大人了解并回应他的感受,不会说他是无理取闹或乱发脾气。
(HOW)要怎么去做呢?我从拆页中提炼了4个步骤:
第一步:安静倾听。孩子在愿意表达与感受有关的事情时,我们最好能放下手边事,轻轻抱着他或专注地看着他,这样孩子才感觉大人是在听他说话,受到重视了。
第二步:简单回应。用“嗯”、“啊”或点头的方式表达自己接收到了孩子表达的信息,并且鼓励他说下去。切忌做评论或问“为什么”,因为这样做会影响孩子表达的连贯性。
第三步:描述感受。通过孩子对事情的描述,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的感受,如,“你感觉有点难过。”
第四步:幻想游戏。可以借用孩子喜欢的影视形象来帮助完成,比如:送快递的超级飞侠乐迪,有神奇画笔的熊小米,有魔法的爱莎公主。总之,让自己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发挥想象。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我的过往经验
周六晚上,晚餐即将做好,孩子说她要吃饼干。以往的话,若是出现了这种情况,为了保证她的饭量,这个要求肯定是会被拒绝的,并会跟她讲道理:马上就可以吃饭了,不能吃饼干了,吃了饼干就吃不下饭,会长不高的,巴拉巴拉。被拒绝后,她极可能会吵闹、大哭、不吃饭等等,甚至弄得我们都吃不好。
这天我正好学习了这4步骤,我就用了起来。
娃:妈妈,我想吃饼干。
我把她抱起来:哦。(安静倾听、简单回应)
娃:妈妈你去给我拿饼干。
我:哦,面面现在特别特别想吃饼干了(描述感受)。
我:真希望我有熊小米的神奇画笔,给你画出真正的饼干来。(幻想游戏)。

娃一听,立即说妈妈那你给我画个奥利奥饼干吧。拿来纸笔我们就开始画画了直到开饭。

反思:在这个事件中,我觉得四步骤能成功是因为她觉得妈妈是理解她想要吃饼干的感受,她就不用花费很大的精神去强调自己的需求,所以才把更多注意力放到了后面的“幻想游戏”上。
不过,这样的游戏,不是次次都能成功的,需要观察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情绪。比如,在她很饿的时候,还用幻想画出真正饼干的游戏,就行不通,还会惹怒她。

A2:我未来的规划运用是这样的:
场景背景:玩具,还是别人的好!小朋友看到别人的玩具,就特别想要占为己有,你跟她讲爱分享、别人的玩具不要抢这种道理基本是行不通的。

我的目标是:周末下午带孩子到公园玩,球场上有小朋友在玩球,用4步骤避免争抢的发生。
我的行动计划是:
娃:妈妈,我也要打球。
我:哦,面面觉得打球很有趣。(认真倾听、简单回应、描述感受)
娃:嗯。妈妈你去给我拿个球吧。(她会指着别人的球,要求我去拿)
我:哦,好吧。那我给超级飞侠打个电话,让她把家里的足球快递给我们,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呼叫总部吧!(幻想游戏)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4步骤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安静倾听、简单回应、描述感受、幻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