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大连知行分舵2020第6拆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不带评判的表达观察

开场:

【自我介绍】

我是“斯媛”。我的三个标签是:新手拆书家、非暴力沟通学习实践者、终身学习实践者。

【分组】接下来会有讨论环节,为了方便角色扮演,请两位小伙伴一组,我们一共分三组。请各位找到自己的partner吧!

【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的拆页学习,学习者可以在与他人沟通中,学会避免主观评判,表达观察到的事实,来避免冲突。

用FAB法介绍图书:

今天我选择的拆页来自于《非暴力沟通》。

【F】:本书的作者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非暴力沟通又被称为爱的语言,书中围绕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深度挖掘语言背后的心理,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A】本书在豆瓣网评分8.4分,文中不仅展现了条理清晰的非暴力沟通步骤,还讲了大量的案例。该书中文版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

【B1(书)】:你有没有发现,在人际沟通中里,明明想表达爱和关心,可话说出口时却全是指责和批判?明明想就事论事却越说越激动;明明想表达感激结果却说不出口。如何才能讲出良言,大家一定要读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本书特别注重聚焦彼此的感受和需要,用正向的表达方式,采取积极的行动。

【B2(片段)】:在沟通中之所以容易语言刺伤他人,很多时候,是因为在沟通中无法做到“就事论事“,带着评判在沟通。今天的拆页会让你学习到,避免主观评判,表达观察到的事实,来避免冲突。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来阅读书原文拆页!这个拆页选自本书P29-30页,大家先花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如果阅读完毕,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论、指责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在为一个小学提供资讯服务时,我对此有深刻的体会。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于是,学区负责人请我协助双方的矛盾。我先和全体教师交谈后,然后请校长来参加讨论。

会谈一开始,我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他是个大嘴巴。”有人马上回答。我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校长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这位教师对校长的评价。

在我指出这一点后,第二位教师补充说:“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校长的话太多了!”这仍是一个评论---评论校长话多还是话少。随后,第三位教师说:“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我解释说,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不是一回事。最后,第四位教师也表明了看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当我说这也是猜测是,有两位教师脱口而出:“你的问题真难回答啊!”

接着,我们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起列出了校长的具体行为。例如,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导致会议超时20分钟。我问他们是否已向校长反映问题,他们说,他们试过,但从没有提及具体行为----例如校长在会议中会议往事。最后,他们同意,在校长参加讨论时,指出这些行为。

与校长的会谈结束后,我很快就发现教师们一直在说的事情。不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校长总是插话:“这让我想到……”然后,他就开始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我等着教师们说出他们的不快。然而,他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一些人滴溜溜的转着眼睛;另一些人故意打着哈欠;还有个人直盯着手表。

我忍耐着这痛苦的场面,过了一会,我问道:“没有人有话要说吗?”接着是些别扭的沉默。后来,在之前会谈中率先发言的那位教师鼓起勇气,冲着校长说:“你是个大嘴巴!”

可见,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最后,教师们终于告诉校长,他在做哪些事情时,他们会感到不安。校长听后抱怨说:“为什么没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认他有讲故事的习惯。然而,他接着就开始说与这个习惯有关的故事!这时,我提醒了他。会谈结束时,我们总结了几个方法。一旦教师们不想听校长回忆往事,就温和地提醒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中第一个要素就是不带评判的观察。观察是在特定时间和情境中进行的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的结果。如摄影机,如实地回放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说“他每周最少四天吃汉堡”而不是说“他太喜欢吃汉堡了!”

【why/why not】在沟通中,通过观察表达的就事论事,焦点放在事情的讨论上。而带着评判的表达,容易激发对方的防御心理,让沟通变成争“赢“的拉锯战,无法达到沟通的目的。

【where】希望心平气和的解决冲突,需要运用观察表达。

【how】

当我们沟通时,很容易将听到、看到的与自己的主观意识里的评判混在一起,如何做到用观察表达呢?我们来细化一下步骤:

第一: 避免评判。避免主观评判,提醒自己不要给人贴标签,避免说“你总是”“他经常”这样的词句,同时也要避免质问。可以先让自己冷静一下,比如做几次深呼吸后再沟通。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等方式提升自我觉察得能力。在我们的拆页片段中,通过作者的帮助来避免评判。

第二: 客观描述表达观察。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观察。列出对方的具体行为,就事论事的表达听到、看到的事实,还原当时的场景。可以说:“我看到……我听到……”。

第三:表达感受和影响。他在做那些事时,你的感受,如:不安、焦虑、担心、胸口发闷、手脚冰凉等。对你的影响,如:睡不着觉,睡得晚,上班迟到等。

【I】意译原书案例

书中提到的案例是教师们在作者的帮助下捋清如何对校长表达观察。作者协助向校长进言的场景国内并不多见,为了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看一个更典型常见的案例。

闺蜜向我吐槽小刚(她老公),下面是我和闺蜜的对话:

(帮助闺蜜避免主观评判)

闺蜜:小刚太自私了。

我:自私是你对他的评价。

闺蜜:一点儿也不关心这个家,什么都不做。整天都说自己忙,好像就他的工作重要,我就没有工作似的。

(客观描述表达观察)

我:这都是从你的角度看的。他都具体做啥了让你这么觉得?

闺蜜:吃完饭不收婉;衣服到处乱丢;用完浴室从来不收拾。

(表达感受)

我:那你看到他这样做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呢?

闺蜜:我觉得特别烦,心里特别堵得慌,感觉我欠他的似的,有时候觉得特别委屈。

我建议闺蜜,和小刚说说近期的具体表现,看到这些表现的感受和影响。也许问题就解决了。她答应试试。

过两周我再和闺蜜见面,闺蜜告诉我她和小刚深谈了一次,列举了小刚不做家务给闺蜜带来的困扰,小刚表示他真没想到自己让媳妇这么难过。还答应以后多注意。最近小刚在很多生活细节上都很注意,也能主动帮闺蜜做一些家务了。

【预防异议】

有人一定会说,天呐,这样沟通,太麻烦了,我恐怕很难控制的了自己的脾气。

但我们来想一想,噼里啪啦的一顿评判,是爽了自己的嘴了,泄了自己的气了,但是结果呢?当你无法控制自己去选择用观察表达,你直接评论,对方的第一反应是你在针对他,大脑里总是想着如何反驳你,证明自己是对的,所有谈话、沟通就会变成争吵、辩论,更无法达到沟通的效果。按步骤做,开始是比较困难的,以后形成习惯了,你会发现自己都变化了很多,身边的人也会因为你的变化而带来变化。

【举个例子】

比如上周四,孩子写作业到8点多,写完还要我检查作业签字。我一边检查作业,一边数落孩子:今天又是这么晚写完作业,你说说你每天都几点写完作业的,你怎么总是拖拉,作业这么简单你还写这么长时间。做事总是这么拖拖拉拉的,上了高中怎么办。孩子很委屈说:今天老师把这两周的卷子都发下来要写,我回家一直写啊!还哭了起来。

如果未来再遇到这种情况,运用观察表达我可以这样沟通:

第一步和孩子沟通前可以先让自己冷静一下,提醒自己不要给孩子贴标签,避免说“你总是”“他经常”这样的词句,同时也要避免质问。(避免评判)。

第二步回顾在刚刚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孩子都做了什么,然后和孩子说:今天的作业是3张试卷,你用了3个半小时写完。老师的要求是每张试卷40分钟,你现在的用时超出要求时间的一倍。妈妈看到你写试卷时才去找圆规和草纸,圆规还找了5分钟。(客观描述表达观察)

第三步继续说:这样写作业,妈妈担心你在考试的时候也超时。看到你没准备好学习用品妈妈也会着急。你睡得晚我也会睡得晚。(表达感受和影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参与促动提问设计:

我们刚刚学习了用观察表达三步骤来进行观察。现在我们来一起做个演练。

(给出具体场景)

这次疫情过后,线上教育成了现在很多家庭的选择。小张也为儿子选择了网课。上网课期间,孩子一直对着平板电脑,眼睛离屏幕特别近。不拿书也不记笔记。手里还总是拿着橡皮小尺摆弄。坐在椅子上也不老实,动来动去。小张很苦恼,每次上课都会让他生气,会狠狠的批评孩子,说:“你每次都是这样,这个状态能学好吗?”

给到大家的练习是:通过今天所学到的,为小张设计出通过观察表达沟通孩子上网课的问题,避免用评判的语言与孩子沟通。

1、 想办法避免评判

2、用表达观察的方法和孩子沟通

3、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影响

(角色扮演)

一会儿我们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一位伙伴扮演小张和另一位伙伴扮演孩子,大家讨论时可以把场景和对话写成剧本,方便一会儿展示。

(小组讨论)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讨论,然后我们请一组来展示。

学员分享记录:

请贾哥这一组来分享吧。

他们的角色分工是:贾哥扮演孩子,K姐扮演小张。

接下来是这个小组的演练剧本。

(避免评判)

小张在心里提醒自己,孩子都是好孩子,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要质问孩子。做了两次深呼吸,再和孩子沟通。

(客观描述表达观察)

小张:我看到你刚刚上网课的时候吃了一袋干脆面,又出来上了两次厕所,出来喝了两次水。

孩子:喝水是因为我渴了呀,我上厕所总不能让我憋着呀!

(表达感受和影响)

小张:看到你这样,我感到有些担心,怕你没听见老师讲的重要内容,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听不懂。

孩子:放心吧,妈。网课有录屏,我都设置好了,可以回看。而且是做完题,老师等其他同学的时候,我才去喝水的,没耽误课。

小张:妈妈还是希望你上课别来回跑,等下课再活动。妈妈相信你,加油哦!

孩子:ok

结束语:

好,今天非常开心能够在周末的时间和大家分享这评论与观察这个主题,愿我们在生活里多讲事实,少讲评判,让关系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