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拆书帮绍兴阳明分舵第25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喂,看你这么煎熬,想不想把不得不做的事,变得乐意做?

开场: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了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学会运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做,找到选择背后的需求,让做事更有意义。

【开场】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欢迎大家来到由樊登读书和拆书帮阳明分舵联合举办的大型学习类相亲活动,今天男生负责和颜如玉相亲、女生负责和黄金屋相亲。我是陈锋,本职律师,今天兼职媒公,不是湄公河的湄公,是媒公媒婆的媒公。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这位姑娘名字叫《我选择了你》。

主要分为4个部份。第一部份是图书介绍、第二部份是RIA的R环节,学习者,也就是你们,来阅读书中的一个拆页,第三部份是I环节,由拆书家,也就是我,来解读拆页,第四部份是A环节,大家会分成几个小组,来讲论怎样运用拆页的方法。

【技能点】FAB介绍法,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F: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 博士,他有50多年的非暴力沟通实践。书中提出非暴力沟通有四个核心要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A:这本书在豆瓣有3万多人的评价,评分8.4分;这本书其它沟通书籍的区别是,它特别强调从人类行为根本的需求出发去沟通,去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

B:这本书有什么好处?他适用以下场景:你有没有想要别人听你的,说了半天,别人无动于衷,自己却内伤?这本书可以让你正确地表达,让人容易接受。

你有没有很愤怒的时候,一腔怒火,却说不出来,反而造成自己内伤?这本书可以让你正确地表达愤怒。

还有别人找你诉苦,你在那听了半天,却GET不到点?这本书可以让你学会正确地倾听。

如果持续地实践,可以让你化解人际的冲突,摆脱消极思维,获得爱和幸福。

B2:而我们今天的拆页,可以让你对原来带着职责、义务,不得不做的事情,更深入了解你选择的动机,让那些事变得有兴趣,从而激发你对生活的热爱,找到快乐生活的方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我给大家发一篇这本书的一张拆页,请大家仔细阅读,阅读完毕之后,请举手示意我。时间为1.5分钟。

【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是因为我想要要那么做:“我选择做 是因为我想要 。”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时间到了,大家都看完了吧!好,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I:拆书家讲解引导】(7分钟)

what: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你觉得不想做,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想一定有。

那你做这个事情感觉如何?开心?不开心?我想一定是不爽的。

那为什么不开心,你还是做了?比如吃完饭,老公躺那里玩手机,你却在陪孩子写作业,你心里肯定碎碎念:”民法典不是说了男人也要做家务的吗,你不带娃是吧,哼,大不了以后离婚我多分点。”

你看,明明不开心还是要继续陪着。为什么?也许是职责,我是他妈,必须的;也许是离婚后的点多分的财产,虽然民法典是这样规定,离婚时,要补偿做家务的一方,但要说做家务的目的是这个,那是玩笑。

非暴力沟通认为,我们不想做,但不得不做有这些原因:一为了钱,很多人工作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谋生的手段;二逃避惩罚,比如有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你不想受伤;三、为了避免内疚,比如很久没见孩子了,你出于内疚给孩子买很多东西;四不想感到羞愧,别人给了我们礼物,我们不回礼会不好意思,比如一男一女,女的说你好帅哦,男的当然也只能商业互捧一下,你好漂亮哦;五为了得到赞同,是指为了迎合别人、得到他人认可的情况;六为了履行职责,比如我们认为必须做、应当做的事情,刚才我们提到的带孩子。这些原因,会让我们虽然不想做,但还是会去做。大家看,这些原因,并不太积极、正面。

非暴力沟通一个重要的理念,告诉我们:我们的任何行为都隐藏着我们的真正需求。也就是价值观层面的,简单地说:你认为什么是好的。

这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解释:需求可以分为,一生理需求,比如饿了要吃;二安全需求,我们出门逛街希望没有盗窃、抢劫;三爱的需求,包括爱自己和他人;四尊重的需求,包括自尊和他人的尊重,我们希望我们是有实力的、有价值的、有能力的;五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你给自己的定位,你认为自己是什么角色,就做会去什么事情,这样会让你有旺盛的使命感和创造力,摆脱职责和义务的束缚。我们对比两个图,再来转换一下:刚才的钱,可能是用来满足生存的需求的。而免于惩罚,刀架在脖子上了,可能是因为我们希望得到安全,出于内疚给孩子买东西,可能是因为想要给孩子爱的需求,而如果把出于应当、必须的职责去带孩子,转换为我想要当一个好妈妈的自我定位,就会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说:为了钱去做事,我也很开心啊。

但是,非暴力沟通认为:钱只是我们做事的一个工具、一种资源,而不是我们做事的真正目的。如果为了钱做事,最终我们将失去动力和快乐。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有了钱,你饿了,并不能吃钱,你想穿漂亮的衣服,你不会穿一件钱做的衣服出去,所以你之所以对钱感到快乐,是因为满足了你的生理需求或爱自己的需求。

现在我们来讲讲拆页,这个拆页讲了,如何用三步法来了解自己的选择,深入挖掘我们选择背后的动机,让你找到做事情的意义。

具体怎么做呢?

how:

1. 第一步,列清单:在纸上列出你不想做的事情

2. 第二步,我选择:告诉自己:做这些事情,不是因为我不得不做,而是我选择做,在不想做的事情前加上“我选择做”。

3. 第三步,我想要:写下我选择做某事,是因为我想要什么。

例子:

2020年10月,我就用了这个方法,首先,我列出我不太想做的事情,是做短视频;其次,我告诉自己,这是我选择做的;最后,我找出选择做的原因,锻炼演讲、写作、绘画等等各方面的技能、扩大影响力等等。这样,原来拖延的情绪,消散了不少,做事情有动力了。

why:可以让你寻找到你不想做的事情,背后真正的需求,让那些事情变得有趣。让你去正向地思考、更加地乐观积极。

where:适用于你不想做的事情,比如只是为了钱、职责或者不想感到羞愧、兴趣做的事情。如果用了这个方法,你还是没有找到你真正的需求、或者你找到这些负面的原因,你也可以考虑不做这件事情,就跟书中的马歇尔博士放弃医生的职业一样。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分组:根据大家坐的位置,两个两个一组。

【技能点】【A2】【催化应用(7分钟)

分步催化1: 好了,I环节结束。接下来到了请小伙伴想像一下。你最近一段时间里,在工作上或生活上,有没有你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快下班了,领导布置了一个任务,最糟糕的是这还不是你的职责;再比如同事们都外出了,恰好有一个无聊的会议,需要你们部门派人参加,而只有你在单位。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想一下。

分步催化2:接下来,我们把三步法用到刚才你想到的事情上。请大家用 2分钟在小组讨论一下,等下我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学员:第一步:我不想做的事情是参加今天的活动,第二步:我告诉自己我选择参加活动,第三步:我参加是因为,我原来很孤僻,现在不想这样,想让自己更开朗一点。

【强力总结】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相信大家一定有所收获。请大家记住积极思考三步走:列清单、我选择、我想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