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2020年合肥霸都分舵第7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如何有效倾听

开场: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刘丹。我是一名成长中的拆书家。 今天的拆书片段来自于经典的沟通类书籍《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沟通的艺术》历经 30 年时间现在已经出到第 15 版了。积累了超过 200 万的读 者粉丝。本书不仅介绍了大量的沟通的理论知识,还结合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案 例,给出了正确的沟通交流方法。

在生活中,夫妻之间因为了解不到对方的需求而争吵,教育孩子时,发现你 说了很多话,孩子却无动于衷,工作中,和上司沟通时,经常抓不住问题的关键 而被批评。如果你也遇到了上述问题,那我们接下来的拆页片段学会有效的倾听 正好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那接下来,我把在座的小伙伴分成两组为了方便接下来的学习,我们进行一 下分组,我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一组。大家可以用 2 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手中 的拆页原文,如果有阅读完的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应对有效倾听的挑战

读到此处你可能会觉得要做到良好的倾听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幸运的 是,如果拥有正确的态度和技巧,你也可以把倾听做得很棒。以下将提出一些具 体的做法。

少说话。季蒂昂的芝诺(Zeno of Citium,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 —编者)说得最简洁:“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 多听少说。”如果你的目的是要了解说话者的意思,那么你就要避免自私地抢夺说 话者的舞台或一味地转化话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当然,少说话并不表示你应该保 持绝对的沉默。给出反馈是你澄清理解和获取新信息的重要方式,问题是我们大 部分的人在真正需要倾听别人的时候仍然说了太多的话。在很多的文化中,其实 都认为倾听和说话是具有相等价值的。

摆脱注意力分散。有一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刺激来自于外在环境,包括电话铃 声、收音机和电视机、朋友的随时造访,等等;还有一些来自于内在的心理因 素,包括心思被其他事情所占据、肚子饿,等等。所以当你面对重要的信息时, 尽可能地消除哪些会让你分心的内在和外在的干扰是很有必要的。这可能意味着 关掉电视、关闭手机、换到安静的房间以使你不受电脑诱惑,不必牵挂桌上未完 成的工作,不再眷恋柜子上的食物等。

不要过早评断。很多人都知道在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之前不要过早下评断的道 理。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常识,却还是很容易会犯这样的错误。例如,武断地 批评别人,还没听完别人的话就先做评价等。当你不赞同别人的说法或是当别人 批评你的时候,反击回去的确是一个强有力的方式,但是当别人对你提出一些真 诚的忠告时,试着去了解这些忠告与事实其实对你更有利。再者,即使没有任何 批评和歧义,我们也倾向于根据第一印象去评估别人,作出完全不合理的仓促评 断。综合以上负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那就是第 一步先倾听,确定你真正了解所有的意思之后,再去评论。

寻找关键意思。我们很容易对一个夸夸其谈的说话者失去耐心,因为我们似乎抓 不到他说话的重点,或者说他可能根本就没有重点。无论如何,大部分人说话还 是有一个中心思想的。因此,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思考速度比对方的说话速度 更快的能力,这样或许你就可以从听到的一大堆言词中摘录出核心的意思。如果 你不能指出说话者想要传达的意思,你可以使用一些不会得罪对方的问话、解释 等反应技巧来澄清。接下来我们就要说明这个观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了,我看大家基本上都已经阅读完原文了。

【what 片段尝试解决的问题】

那刚才说到我们在亲密关系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有仔细倾听对方的说话吗?那这 个片段告诉我们有效倾听的方式,有效的倾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去听对方的说话 内容,还需要在谈话时保持专注,理解说话者的意思,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反馈。

【why 这个问题要解决的原因】

我们那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倾听呢? 在沟通过程中,一方面我们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轰炸,还有各种短视频的流行, 外界的环境使我们无法安心专注做到倾听。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只愿意接受对自 己重要的信息,自己比较懒,不愿意耗费脑力和精力去倾听。 如果没有做到有效倾听,两个人就会产生分歧,不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陷 入争吵的僵局中,长期以来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 如果我们可以进行有效倾听,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使得家庭更加和 谐,工作更加顺利。

【how 如何解决问题的详细步骤】

那我们该如何做到有效的倾听呢?请看以下原文告诉我们以下四个步骤

1. 保专注,是指在谈话过程中,我们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受到外界 的干扰,比如手机铃声以及各种杂音占用我们的精力。我们也要保持内 心的平静,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在焉。保持专注仔细听谈话的内容。

2. 少说话,少说话不是不说话。而是让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正确理解说话 者的意思。不抢夺对方的话语权。

3. 迟评论,倾听对方说话时,没有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前。不要随意打断 谈话去评论指责甚至提出反对的观点。

4. 抓关键,带着思考去倾听,在倾听过程中找到对方表达的中心信息,如果不能确定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问,反复确认自己理解是否清晰。

说了以上的步骤,那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上周,我和我朋友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朋友突然一本正经的和我说,我想 和你说件事情。我当时还在继续吃饭,就说,那你说呗。

我朋友说:我被老板辞退了

那我问她:为什么呀?

她很气愤的说:因为老板觉得我业务水平不够,不能帮他解决问题,可是我 一个小小的财务,又不是总经理,你公司亏本,和我又没关系。

她正要说公司亏本的原因,我打断了她,并很快的反驳她的观点

我说:你明明就是专业能力不行,不能帮老板解决问题,这也是你自己的问 题,你也不要推卸责任。

我朋友立马就火起来了,然后扭头就走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后来想到就是没有学会有效倾听,导致我和朋友不欢而 散。 如果我当时使用今天学到的四个步骤,我可能会进行以下操作:

第一, 保专注。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她很正式的说了这个事情,我是比较三心二意还在吃饭。没有保持专注去倾听她说这件事。

当她开始严肃地和 我说话时,我应该停下来吃饭,专注听她说。

第二, 少说话,在她向我诉说事情的原委时,我就打断了她,没有做到少说话,我不应该打断她,而是耐心听她说。

第三, 迟评论,没有做到迟评论,我在她说完后,我不应该立刻又反驳了她 的观点,而我应该听她说完应该思考朋友说这些话的意图是什么。

第四, 抓关键,没有抓住她想表达的中心点,当朋友向我倾诉时,我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境做出判断,看看朋友真实的需求。也可能她可能只是想 向我诉说一下,她被炒鱿鱼这件事情,并不是让我帮她分析原因。 而我却擅自指责了她。

相信通过以上四步,我和朋友能够 愉快地吃完饭,同时也可以增进我们的感情。

【where 解决方案适合的场景】

有效的倾听比较适合自己认为和很重要的人在一起沟通,这四个步骤没有先后顺序之分,每次有效倾听时,也会只用到其中的一两个步骤。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提问设计:

那下面给大家 2分钟的时间想一想在过去一周或者一个月内,有没有和亲人或者 朋友发生争执,比如,你老公或者男朋友在说一件事情时,你却在玩手机,根本没有听他说话,或者孩子放学回家和你诉说他在学校受到了表扬或者欺负,而你却没有仔细倾听。你当时是怎么做的?结合我们刚才讲的有效倾听的四个步骤, 你是不是犯了其中的 错误呢?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分享,然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 用一分钟时间分享他的例子。

好了,那我们邀请这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案例

喵哥的分享实录

我们公司是做项目的,昨天上班的时候一个组员拿着项目报表来请教我说,喵哥,你看这个项目我有些地方不明白,我能请教一下你吗,我当时正在查看邮件,就瞄了他手里的文件,很不在乎的说,这东西这么简单,你自己搞不定吗?我同事就悻悻的离开了。

后来我想了这件事情,我当时不应该这样没有仔细听他把话说完,如果用今天学到的学会有效倾听的4步法,我应该就会这样来做

1、保专注,在组员来和我说问题时,我就应该停止看邮件

2、少说话,当他说话时,我不应该反问他,应该让他把话说完

3、迟评论,我不该打断他,应该了解他在哪里遇到问题了

4、抓关键,同事来问我项目问题的时候,也是为了项目可以正常运转,而我却忽略了这个重要的中心。我应该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也可以提高效率。项目也会正常运转

[A2]催化应用提问设计:

我想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可以通过“四步法”学会有效倾听,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和谐,那么,请大家想一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比如下一周,你和家人沟通时,或者在工作中,和同事交流重要的事情,你将如何使用有效倾听的方法,更好的促进沟通或者完成工作。那么请用今天学到的有效倾听的4步法,写下你的行动计划,不能只表达决心,还需要包含具体的做法哦,要有明确的时限和可衡量或可观测的预期结果。给大家1-2分钟的时间来写便签。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我作为人事经理,下个星期一将约见一个同事谈调部门的事情,我将用今天的学会有效倾听的方式来做这件事情

1、保专注,我和同事约在会议室,不会被打扰。保持有个安静的谈话环境

2、少说话,在谈话过程中,我会先听同事把话说完

3、迟评论,了解到他的需求后,再做评论。

4、抓关键,在倾听过程中重点了解他对于调部门还有哪些顾虑,然后再一一帮助他解答。

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邀请大家一一做展示了,那么我们今天的拆书学习就到这里。希望大家以 后可以将有效倾听的四个步骤:1.保专注 2.少说话 3.迟评论 4.抓关键,应用在自己 的生活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