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搞定》 所属活动: 2020年合肥霸都分舵第7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时间四标准法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维尼,很荣幸再次跟上大家的步伐,开启我的一级拆书之旅。我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第一就是我的拆书帮花名维尼,因为之前我胖胖的,性格也比较温和,同学们就觉得我很像小熊维尼,所以这个外号也沿用到拆书帮中。

第二我是一名财会专业学习者,目前依旧在财会专业考证的路上不断努力。

第三我是一名成长中的拆书家,希望在拆书帮的升级打怪过程中,不断去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期待以后和大家多多交流分享,共同成长。

拆书帮介绍

在开始内容之前首先向大家介绍下什么是拆书?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

其次介绍拆书法,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学习法,(R-reading-阅读拆页 ,I-interpretation-讲解引导,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拆书法的适用边界是致用类书籍,所以我们阅读过程中,强调的是选择阅读致用类书籍拆页。

然后接下来我们会用三种不同颜色的便签做笔记(I,A1,A2)。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语言写下相关知识,也可以是总结自己启发、有价值的提醒。在A1便签上写下自己的相关经验,A2便签是规划到今后的应用,目标以及达到目标应实施的行动,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拆书家现场拆书课,也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

[书籍介绍]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拆书片段来自《搞定》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美国的戴维·艾伦。下面,请大家阅读我从本书中摘取的一个片段,阅读完之后大家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确定某一时刻具体行动的"四标准法"。在星期三下午3点22分时,你如何选择下一步行动呢?这个时候,你可以按顺序采用下面4个标准:情境、有多少时间、有多少精力和重要性。前3个标准描述了你每次采取行动的制约因素,第四个标准则是评估行动的价值大小。

情景;每时每刻,你都会受限于自己的行动能力。只有很少一部分事情对地点没有特别要求(像拿一支钢笔和一张纸就可起草对一个项目的想法),但是,大多数事情都只能在特定的地点完成(在家或办公室),或者需要借助某些特定的工具(如一部电话、一部电脑),而这正是限制我们行动选择的首要因素。

有多少时间;你所能支配的时间长短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如果5分钟后你必须去开会,你现在就不可能去执行那些耗时更久的行动。

有多少精力;你有多少精力呢?某些事情需要你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富于创造力,而另一些只要求你具备充沛的体力。还有一些事情则对这两方面都没有特别要求。

重要性;当你考虑了情境、时间、精力这3个条件后,最后你就要判断哪个行动选项会给你最高的回报了。现在你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你坐在办公室里守着电脑和电话,你的精力指数为7.3,你应该做些什么呢?给客户回个电话,考虑一下新的提案,处理一下语音信箱里的留言和电子邮件,或者联系一下你的朋友,看一看他今天过得怎么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家都举手示意阅读完,谢谢大家的配合!

小伙伴们可以回想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对有很多事情的时候,在接下来的这一刻,你们是怎么选择该做什么事情的呢?是随意选择还是有经过刻意思考?选择的事情完成的效率怎么样呢?

【WHAT】 通过这个片段,我们可以通过这四种判断标准(情境、时间、精力和重要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标准法来制定接下来的行动。这四标准中有3大因素限制:我们当下所处的环境、我们所拥有的有限时间和我们的精力,而我们最终选择的标准是根据事情的重要性原则。

【WHY】“四标准法”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最合适的行动,如果行动前不采取规划,很可能因为环境、时间等原因打断行动,半途而废。

1环境;我们通常是在特定的地点做特定的事。因为物质条件会是限制我们行动的首要因素。

2时间;你所能支配的时间长短也是重要的限制因素。这牵扯到当下做的事情会不会受下一件事情的影响。

3精力;做有些事情需要我们精力充沛,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富于创造力。而另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具备充沛的体力。所以当身体疲惫时,并不适合做这些高强度的事情,此时应该选择对这两方面都没有特别要求的事情下手。

4重要性; 三大限制性因素考虑完毕,最后的取舍在于最高的回报率上。 我们通过使用四标准法,可以提高我们行动的有效性,简单快速的判断出接下来时间内最适合做的事情。

【WHERE】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当有额外空闲时制定恰当的行动计划,如和朋友约好逛街,朋友发信息晚到半个小时,给这个时间安排最合适的事情,也可以用于任何我们做计划时将合适的事情放入合适的时间和场合。

【How】该怎么用呢?具体的步骤是:

1. 看情境:现在自身相处的环境,接下来我做的事情需要适合当前环境具备的条件;

2. 算时间:多少时间可以支配,再根据完成事情的时长进行落实;

3. 比精力:根据此时自己的精力状态,选择做什么样的事情;

4. 重要性:衡量选择哪个行动能自己带来最高的回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分享过去的经历

看了原文,让我想起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 上周五晚上,在回家的公交上,同事临时发给我帮领导完成进行继续教育的任务。

因为领导只是下达了一个工作任务,对于如何做,怎么做,同事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自己当时在公交上,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很烦躁,着急想把整个的工作流程了解清楚,但是同事也没有提供领导的基本信息,后期也一直没有回复我的信息。用手机登录网站进入因为屏幕太小,也不是很方便看网站上的信息,自己就在公众号上搜了一大堆的公告,但是各个地方的公告也不一样,直到下公交前还是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做。

现在回想上周五的情况,毕竟公交上没有安静的环境,使用电脑也不是很方便。而且对于这件新接手的任务,肯定需要将近一周的时间完成,下班回家的时间也比较仓促。其次,下班后也比较疲惫,对于新事物的了解以及处理很容易出错。根据当时在公交车上的情境,应该把这件事情的沟通放在当天晚上的计划中,而不是在公交车上去处理这件事情。

A2:未来的目标或者计划

行动:那么,接下来我会通过四标准法(当下的情景、有多少时间、有多少精力、重要性原则)判断和规划我下周会计专业课的复习计划,符合下列4个条件时,我会优先选择学习专业课,那么四标准法我计划按以下内容执行:

1.看情境:在家里书桌前,电脑,笔记本纸笔都齐全。

2.算时间:相对充足的整块时间,至少30分钟整块时间。

3.比精力:相对充足,精神状态好,不饿不困,在一天开始或者下班吃完饭后

4.重要性:比较其他任务,如果当天会计专业复习更重要,会优先选择会计专业课复习。

相信我会在最合适的时间里和场景复习,顺利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希望各位小伙伴在未来的生活里也可以多用“四标准法”(情景、时间、精力、重要性)去确定接下来的行动,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提高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效率。本次拆书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