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荣轩,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
(1)一名轨道交通从业者,目前在建设太原地铁2号线,今年年底即将通车,为太原人民早日坐上地铁而努力;
(2)一级拆书家。(3)一个双胞胎奶爸。现在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两岁半,努力工作为他们赚奶粉钱。
下面开始我的此次拆书活动,我们此次拆书课程中有一个演练互动环节。为了便于我们后面的学习互动,我们先进行分组,可以两个小伙伴一组,左边小伙伴一组,右边小伙伴一组。
下面开始我们的拆书之旅,我们今天讲的是“消除误会的三个步骤
”
一、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此次学习后,大家在遇到误解时候,可以用“消除误会的三步法”,化解误会,更好的沟通。
二、图书介绍(1-2分钟)
目标:用FAB法介绍图书。要求:清晰辨别出F、A、B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下面我向各位介绍一下我手中的这本《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沟通类书籍,书中详细讲解了沟通方面的常见误区,并介绍了各种沟通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豆瓣评分8.1分。与其他沟通类书籍相比,这本书中对话模型来自于作者团队20多年对10万多人的跟踪研究,通过总结提炼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关键对话方法。这本书可以说是沟通高手的实战大总结,因此一经问世,就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销售榜的首位,被重印300万册之多。
B1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是否遇在职场中遇到领导、同事的横加指责,自己为了息事宁人,选择隐忍不发,而对方得寸进尺。是否在家庭中与爱人意见不同时候,愤怒回怼或冷战对待,结果两人关系越来越糟糕。面对不同观点时,你变得情绪暴躁、缺乏耐心,大家对你敬而远之。你虽然希望改变现状,但是找不到方法。这边《关键对话》将帮你分析造成对话困局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帮助大家轻松应对关键对话,成为沟通高手。
B2利益
今天我们分享片段的是“消除误会的三个步骤。”帮你面对误会时,消除误解,保持安全、和谐的沟通氛围。
《关键对话》的P74-75页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原文片段,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解读。
【What】
这个拆页告诉我们面对误解时的一个沟通技巧,“对比法消除误会”,帮助我们化解误会,建立安全的沟通氛围。
【Why】
大家回想一下,是否有在沟通中经常会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手势,让对方有不尊重、被强迫或威胁的误解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对方会误解你的真实想法,产生抵触情绪,沟通无法正常进行下去。此时采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可以帮助你建立安全的沟通氛围,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
【how】
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1、暂停对话。当对方误解我们的时候,特别是沟通气氛变得有一些紧张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停下来,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想一想是不是对方认为某方面的原因误解了我们。
1、澄清误解。对于对方误解我们的时候,气氛变得有一些紧张,我们可以采用否定的的方式来告诉对方,消除误会。可以采用例如“我不希望你认为....”、“不是你认为的....”的句子。
2、肯定对方。肯定你对于对方的尊重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安全感。
3、表明目的。我们可以采用“我这么做事为了....”说明自己的真正目的。
【适用边界】
在职场或家庭中,遇到被误会时,随时能引发争吵的紧张场景。
【举例】
举个我个人的例子,今年8月中旬,我们两岁半的双胞胎女儿从老家回来和我们一起住。回来后发现,孩子喜欢乱扔东西,而且还说服教育之后,根本不听,还更加乱扔的厉害。我晚上和老婆说:“不能让孩子乱扔东西了,这样真的不行,如果再扔东西的话,我就得打她屁屁,让她们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当时我老婆就生气了:“打就是办法么,你这种方法只会让孩子更加的讨厌你、不喜欢你。”,我当时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就让他们这样随便乱扔东西不管,以后好习惯更难养成,谁还管得住!”结果我们就吵了起来,还冷战了好几天,这个事情最后也不了了之,我们的关系也有些糟糕。
【A1+】反思
现在回想起来。我应该用今天所学的【对比法消除误会】。
我应该先思考一下,什么是老婆引起误会的原因,然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会说:“老婆,我不希望你认为我的方法只是在打孩子,是在恐吓孩子。(澄清误解)我知道你也是希望更好方式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好的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肯定对方)我刚才那么说,更多的意思是让找的一个惩戒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可能当时说“打屁屁”是我打的比方。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如何什么是更好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她这么做是错的,养成更好的习惯。(表明目的)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问:你这样做能解决完全解决误会吗?
我认为,可能这样做有时候也不能完全消除对方的误会,但是可以很好的缓解当时的紧张气氛。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能是你澄清错误或者表明目的没有说的非常清晰。你可以尝试多次使用达到效果。
好了,我们刚刚学习了消除误解的三步法,澄清误解、肯定对方、表明目的。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根据刚才的分组,现在来做个场景演练。
大家是否遇到过:父母帮忙做饭,但是饭量较大,需要每个人多分担一些的情况,这时候可能我们都会有一些情绪。我们就以这个场景为例子,做一个演练。
我来具体描述一下:
晚上吃饭,妈妈做饭又做多了,现在妈妈让我多吃点,我挺不乐意的,就说道:“就不能少做点么,吃不了还得吃”。妈妈说:“每天吃做好的饭,还挑三拣四的,有本事你自己做去。”我回怼道:“大不了我到外面吃,真的是。”
【小组讨论】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子女,你会如何应用所学的消除误会三个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注意哦!咱们本次讨论的目标,不是非得解决这场冲突,重点在于要在这个场景中运用消除误会4步骤。
大家可以按我刚刚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把你们的解决方案具体写在便签上。时间4分钟
【邀请分享】下面我们请两位小伙伴来分享
,第一组出一人扮演妈妈,第二组出一人扮演子女,运用消除误解三步法:澄清误解、肯定对方、表明目的、来消除误解,营造一个安全的对话环境。
【角色扮演】
【妈妈】:回来了,来,洗洗手来吃饭吧,我都摆好了。
【女儿】:又做这么多,做这么多干嘛呀,又吃不完,每次都得剩下。
【妈妈】:你这还挑三拣四的,我都给你端过来了,我都成保姆了,你还不满意。
【女儿】:我哪里敢不满意呀,我不是说你做饭不好,就是做的有点多,你每天那么辛苦,大家吃饭都挺好的,我就是希望以后这个饭量少一点。现在不是流行光盘行动吗,别老吃剩饭,前几天的新闻,就因为吃剩饭,一家子的人都没有了。少吃点剩饭,对于健康也好。
【妈妈】:说是这么说,做少了你们天天都忙,午饭都是凑合,晚上吃不好,吃不饱,这怎么行。
【女儿】:我每天给你报量,吃几碗提前告诉你,
【妈妈】:行吧,我们都讲究点方式方法。
【女儿】:好的。
谢谢两位的演绎,大家先掌声鼓励一下。
那现在采访一下妈妈的扮演者,你感觉这次对话和我之前的描述有差别吗,感觉怎么样,后面的对话有什么样的感觉?
【妈妈】后面的一种对话让我感觉,是建立在相关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话,不是不理解的态度对话,缓和了双方的沟通气氛。
【拆书家】你觉得今天的这个片段是否对你有帮助的,无论是在职场或者家庭中?
【妈妈】有帮助,可以少吵架,即使吵架也知道怎么进行缓和。
那看来今天的片段对大家还是有帮助的,再次感谢这位妈妈的扮演者。
看来大家今天已经能运用消除误会的三个步骤,澄清误解、肯定对方、表明目的。也希望大家可以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可以使用,最后提醒一下,沟通的技巧非常多,消除误会的三个骤不是一个万能步骤,但可以帮助你建议一个安全和谐的沟通氛围,至少让被误会的人 有澄清自己的机会。好的,谢谢大家。
今天我的拆书课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