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了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大家学会使用苏格拉底提问方法,走出单一思考角度,建立一个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框架。
【开场】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首先感谢各位小伙伴儿抽出时间陪我拆书晋级,我是本次的晋级拆书家李敏,我是一位二宝妈妈,软件测试工程师,亲子沟通的学习者。
【技能点】FAB介绍法,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F: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拆解的片段选自《提问力》这本书。《提问力》的作者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和李真老师、邱恩华老师。本书的特点是分析工作、生活的真实场景中所遇到的沟通问题,讲解多个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
A:《提问力》在豆瓣的评分是8.5分。和同类提问书籍相比,本书以RIA便签法的形式呈现,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实用性强,案例直白清晰易懂。
B1:当在给别人提建议时对方听不进去或者帮助别人做选择时,没考虑到别人背后的原因。可以找到提问的方法技巧,阅读本书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提问背后的逻辑,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问题的深度,在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更快速地实现自我提升,增强人际关系。
B2:学习完今天的片段可以帮助学习者,当遇到别人咨询或有疑惑时,用苏格拉底提问来帮助对方,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效果。
拆书之前,我先给小伙伴们分一下组,便于稍后的讨论。左手边的小伙伴一组,右手边的小伙伴一组,两两一组,四个小伙伴。
接下来给大家每人2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下我刚才发到大家手里的原文片段,看完请举手示意我。原文片段选自P33-34:
(两千四百多年前的雅典,苏格拉底问他的学生尤苏戴莫斯,什么是正义。学生说不虚伪就是正义。)
苏格拉底说:“如果他在作战期间欺骗敌人,怎么样呢?”
这也是正义的。”尤苏戴莫斯回答
“既然我们已经这样做了,我们就应该再给它划个界线:这一类的事做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但做在朋友身上,却是非正义的,对
待
朋友必须绝对忠诚坦白,你同意吗?”苏格拉底问。
“完全同意。”尤苏戴莫斯回答
苏格拉底又问道:“如果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快要来了,因此,就制止了士气的消沉,我们应
该把这种欺骗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尤苏戴莫斯回答
“又如一个孩子需要服药,却不肯服,父亲就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而由于用了这欺骗的方法竟使儿子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
的行为又应该放在哪边呢?
“我看这也应该放在同一边。”尤苏戴莫斯回答
苏格拉底又问道:“你是说,就连对于朋友也不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坦率行事的?”
“的确不是,”尤苏戴莫斯回答,“如果你准许,我宁愿收回我已经说过的话。”
注意到苏格拉底的做法了吗?提问,连续、深入的提问,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为了促使对方把问题思考的更深入,更全面。
英国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在管理学界被公认为和彼得德鲁克齐名的大师级的人物,查尔斯汉迪曾经在牛津大学读哲学,汉迪自己说,他从苏格拉底那里学到了提问技巧,他说:我们不提供建议,只是不停地问为什么,这有助于人们澄清自己的观点,这是我从苏格拉底那儿学到的。
好,我看大家都看完了!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What)苏格拉底是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苏格拉底提问法说的是不直接给出建议,而是双方通过对话问答的方式,让被提问者通过理性思考,发现错误,获得启发,得出结论。
(Why)沟通比较最难的就是把自己的想法灌输到别人的脑袋里,所以说直接给人提建议并让对方接收是很难的。一般来说,碰到问题给出建议,但是因为对方已经有自己的观念了,给的建议不容易接受。因为真正的知识来源于人的内心,而不是来自别人的传授。如果用提问的方式让对方进行思考,得出结论,这样下来容易接受。如果不通过提问,就是强迫对方接受建议,对方可能会反感甚至有了对抗的心思。
(How)
那么如何使用“苏格拉底提问法”呢?分为三步:
第一步:克制表达。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喜欢提建议。但是如果提建议不一定能提到对方认可和接受,更难让对方找到事情本来的原因和规律。所以要克服本能,不能提建议。
第二步:连续提问:探索对方还没明白的标准、没考虑到的情况进行假设。通过向对方不断的提问,引导对方全方位、多角度的去思考。
第三步:得出结论:通过连续提问,对方能逐步清晰思路,明确概念,找到自己认可或更全面的结论。
(意译案例)便于大家理解,我分享一个我身边与同事沟通的案例:
有一次我和同事小刘谈论择偶标准,他是一个颜值控单身,我问他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媳妇,他说,找媳妇必须找长得漂亮的。
我本想给他建议会说这样说话太绝对,但是一想对方不容易接受,就换了方式。(克制表达)
然后针对是不是漂亮这个问题,我围绕这个主题提了问题。
我问:你是说只有长的漂亮的女孩才能给你介绍吗?
小刘:是的
我说:每个人对审美的要求不一样,我也不确定你指的漂亮定义是什么,但我愿意与你继续交流。
我又问:那这个女孩是整容整出来的漂亮,你愿意接受吗?(连续提问)
小刘:我见到她的时候是漂亮的,那我就接受。
我就继续问:卸妆后没并有那么好看,但每次见你时都是化妆了很精致的妆容,这样的女孩子你喜欢吗?
小刘:她能化妆化的很好看,也可以算漂亮。我也认可。
我问:她很漂亮,每次约会都迟到,让你等很长的时间,这样的女孩子你觉得如何?
小刘:偶尔还行,经常的迟到的话,需要考虑。
我接着问:如果她为了美,把所有的工资都用来买化妆品和衣服,还欠了不少信用卡,你觉得这样的女孩子适合做媳妇吗?
小刘:我觉得我得重新考虑,看来漂亮不是择偶唯一标准。(得出结论)
通过与同事小刘的对话,用苏格拉底提问法,使被提问者小刘进行理性思考,帮助他多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
(Where)
当对方咨询问题或者自己想要说服对方的时候,发现对方的观点比较单一情景下,适合本方法来引导对方。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技能点】【A3】【促进学习者现场演练】
我们刚刚学习了苏格拉底提问的方法,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小张大学刚毕业,想找一个工资高的工作,认为是工资高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但是又担心自己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就找小李帮忙,并让小李出主意。小李刚好学习了苏格拉底提问法,小李决定用这个方法帮小张梳理思路。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张,主动找小李沟通,说出工资高的工作是好工作的观点,另一个人则扮演小李,记得提问时要运用苏格拉底提问法三个步骤表达对小张的提问。
演练时间3分钟,现在开始,5分钟后我会选一位“小张”和一位“小李”,大家来一起听一听他们的苏格拉底提问法是怎么说的。(当讨论出现偏差时)我们演练的真正目的不是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因为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此问题。大家一定要应用刚刚学习的苏格拉底提问法的这个新技能。
好,经过这么激烈的讨论,我请两位小伙伴跟大家现场演练一下刚才的谈论。
(分享者:晁儿扮演小张,常程扮演小李)
小张:我想找一个工资高的好工作,我认为高工资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好找吗?
小李:你是想找工资高的工作,还是想找工资比较低点与专业比较符合的?
(克制表达---不提建议)
小张:想找专业对口,工资又高的工作。
小李:如果目前有一个专业对口,工资没有达到理想工资,会选择这样的工作吗?
(连续提问---未考虑到或不明白的层面)
小张:多长时间可以达到要求?
小李:如果一年之内没有达到你的要求,会考虑这个工作吗?
小张:不会
小李:专业不同的工作岗位,但工资高会接收吗?
小张:应该不会,不对口做不了。
小李:如果公司能满足你一开始的工资,后期发展空间不大,会考虑吗?
小张:晋升空间这个没考虑过。
小李:工资可以达到你的期望,但工作量会增加,可以接收吗?
小张:那我再重新考虑一下这个好工作的标准吧,专业方面和发展空间也需要考虑。
我再重新考虑下。
(得出结论---认可的观点)
【总结】
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儿的角色扮演,他们的扮演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场景,非常有画面感。小李对小张的提问,帮助小张思维进行了梳理。大家为他们鼓掌。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发现了没有,苏格拉底提问法针对的就是观念上的一种固执,如果你陷入了一个钻牛角尖的状态,被一个观念紧紧地圈住的时候,用这样一个思维框架来上梳理的话,可以帮助你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得出的结论还是当初的结论,那么你会坚定信念,如果你得出的结论和一开始不一样,说明你有了更成熟的想法。
现场的小伙伴们是不是更好的了解了苏格拉底提问法的步骤呢?
我们要记住这三个步骤:一起重复一下,第一克制表达、第二连续提问、第三得出结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可以运用到,为大家了解真实情况提供帮助,达到更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我今天的带拆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