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林子。
我的三个标签:我的职业是HRBP,羽毛球爱好达人、在路上的拆书家,终身学习者。
首先在开始之前为了方便进行讨论,我们先完成分组,左边的小伙伴为一组,右边的小伙伴为一组。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来自《结构思考力》p30页,分享的主题是《一分钟正确表达观点,提高沟通效率》。
《结构思考力》这本书核心理念源自美国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内容以金字塔原理这一工具的应用为主框架,运用更符合中国企业及中国人的特点进行诠释,新增了作者的观点并侧重于从“结构思考”的角度以更通俗的方式传递结构思考力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理念和方法,是金字塔原理的通俗版和本土版。
简而言之,这本书就是教大家想得明白,说得清楚,结构性表达
不管在争分夺秒的市场环境里亦或是快节奏的职场环境里,结构性思维是一项必备技能,运用结构思考力做到思考清晰、表达有力,让生活与工作变得更加高品质、高效率!
今天分享的这个片段来自于《结构思考力》p30页,这个片段强调的“结论先行”的步骤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方法,能够在一分钟内快速准确表达观点,提高沟通效率
学习完这个片段,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会结构化表达,从“结论先行”开始,会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精准、更加高效。
请大家用1分钟左右时间阅读拆页片段,读完后抬头示意。
片段主题:《你有一个不耐烦的上司吗》
片段选自:《结构思考力》p30 页。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我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是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尤其是年底了,谈年度总结,谈绩效,谈明年安排,又将和老板进行一场“恶战”。
怎么办?教你消灭上司的“不耐烦”!
真的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吗?
我每年都会给特别多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上课,经常听到他们我抱怨说:“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我汇报工作时他总是会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经常有很多企业的高管跟我抱怨说:“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找我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大家会发现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掌握你的观点。
消灭上司“不耐烦”从“1分钟”发言开始
成功的“1分钟发言”只需三个步骤:
(1)结论先行,表明你的观点;
(2)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3)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与大家分享这个片段的内容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结论先行”的步骤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方法,能做到清晰表达观点,并且让听众可以很快get到你讲话的要点。
【Where】
这种成功的一分钟发言方式
适用场景:在商务沟通中、特别是工作汇报或总结的时候,学会结构化表达,从“结论先行”开始,会让我们的表达更精准、高效。
适用边界:很随意状态下的亲密关系中(取决于沟通习惯与场景,拿捏度使用)。
在男女关系中吵架中,回想一下是不是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
都说感情里没有道理可言,但是如果就事论事的谈一谈的话,吵架也可以用这种结论先行的三部曲方式,有理有据说服对方,说不定还可以增加吵赢的胜算,不再让对方觉得自己无理取闹。
【Why】
言归正传,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如果没有第一时间表达你的重点,没有清楚把你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对方没有办法理解到你的讲的核心内容。这样不仅耽误对方的时间,还影响你的工作效率,达不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在商界流传甚广的麦肯锡公司的“30秒钟电梯理论”也是讲究结论先行,在30秒内在电梯里和领导汇报工作,直奔主题,直奔结果,才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
【How】
要消灭上司这样的“不耐烦”,要从“结论先行”开始,具体分三个步骤:
第一:结论先行G:开篇就亮明观点,不藏着掖着,也不拐弯抹角
第二:要点支撑: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要点:A-B-C
第三:总结观点:再次总结你的观点。
在学习结构性思考力这本书之前,我在和领导汇报工作时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刚毕业时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让我协调定一个活动场地,我和领导汇报的时候是这样说:“领导,我找了很多活动场地,A场地地方太偏了,B场地费用太贵了,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合适的C场地,又被提前预定好了,恐怕是找不到场地了,要么时间延迟?”当时,领导听到这样的反应有些恼怒,甚至会觉得我办事无力, 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在和领导汇报工作进度或者遇到困难时,先解释自己做了哪些工作,遇到了什么困难,最后才是说出问题重点,如果长期这样,久而久之,会消磨领导的耐心,让他对你的能力大打折扣,甚至你还会畏惧和领导沟通。
如果运用结构先行的方法,这样来说,效果可能会更好点。“领导,我建议活动时间改期,因为我找遍了这个片区所有的活动场地,只有C在位置和费用上最合适,但是时间不赶巧被别人预定了,你看活动改期可以么?”这样效果是不是更好?
【A1】
现在请各位小伙伴们设想一下,在过去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场景?比如说这样的场景,在某一个会议上,你突然被领导抓起来要求你用1分钟的时间汇报下你所负责的项目的基本情况,你的大脑可能会一片蒙圈,可能脑中没有条理,所以有可能会絮絮叨叨的说一些零散的信息。
那个场景也可能是领导突然来到你的座位旁边、你被点名要求就某件事情发个言等等。
下面请大家小组间进行讨论,给大家2分钟时间把你曾经经历过的相关经验在小组里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地点:在头马俱乐部里
故事:俱乐部里有个即兴演讲的环节,主持人随机点名叫人上台演讲,这很适合运用拆页的方法内容,不至于让自己头脑一片空白
适用边界的思考:有些场合也许不适用
【A2】
学习完这个片段,请大家想一想,在未来生活中如何运用?将如何运用“结论先行”的步骤,要点支撑(3个),总结观点,你会怎么表达呢?请大家写下未来可能遇到的场景及运用步骤,要符合stmart原则,具体的,可衡量的,有时间限制的,可观测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故事背景:儿子是高三学生,数学成绩不太好,与儿子商量换数学老师
应用规划:
“儿子,我觉得你应该要换一个英语老师,第一,因为现在的数学老师跟了一年,但是你的成绩还是没有提升,效果不显著;第二,我现在推荐的这个数学老师很优秀,辅导的学生成绩不错;第三,你现在的时间很紧张,时间不等人,要尽快提升成绩。”
相信运用这样的方法的话,孩子听了也更乐于接受观点。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