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亲爱的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林子,如果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第一,我的职业是一名HRBP,希望可以和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同行朋友一起交流;第二,我是羽毛球爱好达人,希望在这里也能找到球友可以一起打打球;第三,我是一位新手拆书家,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成长,升级打怪。
【介绍拆书及拆书帮】
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的拆书活动,我是去年8月份了解到拆书帮的,也是那时候第一次听说“拆书”一词,那么什么是拆书?什么是拆书帮呢?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主要以提升个人能力,解决问题为学习目的,和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方法不同,拆书是把知识带入到实际的场景中,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拆书有三个步骤,简称RIA便签法,r-reading:阅读原文,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引导重述原文 A-approptiation:分为A1和A2,A1:联系自己过往经验,A2: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未来计划中。
拆书帮就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是一个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而且“拆书帮”一词注册过商标,未经允许是不能随意作为营利用途。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我们的分舵,正式分舵有52家,筹备分舵18家,会员有两千多人,深圳这边有三家分舵,宝安智荟分舵,龙岗智成分舵,我们这边是智行分舵,这边一般在每周三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有拆书分享,拆书帮的使命就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拆为己用,陪伴赋能,一起共同成长。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拆书片段来自《非暴力沟通》,下面请大家先用一分钟的时间阅读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请抬头示意
我们行为的动机反映了我们是否爱惜自己。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有个练习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和欣喜,使我从此很少感到沮丧、内疚和惭愧。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what)这个拆页是教我们转换思维,运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做”的3个步骤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转变心态,找到行动力,从中体会到做这件事的意义和乐趣。
(why)仔细想想,我们身边有许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比如工作日要早起,又不得不要上班,比如临近下班时间点,突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不得不加班,打破自己原有的计划;比如下班回家很累,又不得不做饭忙家务等,看似我们身边又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让我们身不由己,如果一直以“不得不”的心态做事情,就容易对生活充满抱怨,丧气满满,提不起劲做事,反之,如果转变心态,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从中挖掘做这件事的驱动力,化被动为主动,就能从中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即时是面对很困难的事情也会充满斗志和乐趣。
(how)那么如何运用这三个步骤呢?
1、 首先列清单,把自己觉得不得不做的事情写在清单上,这些事情让你觉得不开心或者没意思,比如不得不早起上班
2、 向自己坦白,做这些事情是你自己选择了做,而不是因为不得不做
了解目的,当你承认自己的行为选择后,就要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我选择早起上班时因为要赶班车,有一个舒适的通勤环境。
【A1】
通过学习这个片段,我联想到自己最近生活的一个小片段,我妈妈最近来深圳跟我生活一段时间,我每天习惯熬夜,她每天总是念叨我要早睡,看到我房间灯一直亮着,就一直念叨,还跑到我房间关灯,强制我要休息。刚开始那段时间,特别不适应,有点反感,但是运用了这个方法后,我尝试着转变心态
1、 列清单,让我有点反感的是每天不得不早睡
2、 向自己坦白,早睡这个行为是我自己选择的,是我选择早睡不熬夜,而不是不得不做
3、 了解目的,我选择早睡是为了让妈妈不要太操心,同时保证明天有一个良好的状态
运用这个方法之后,心态变了,对自己做的事情也更加认同了,更有动力了
【A2】
这个方法同样适应于未来的规划应用
就好比如我现在要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从现在开始到拆书帮年会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至少要成为二级拆书家,但是我贪玩又懒,很难静下来来找拆页,写拆书稿,如果要升级打怪,就不得不每周花一些时间去写稿子。
运用这个方法的话
1、 我将列出清单,写出我畏惧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每周要写拆书稿,而且有可能会不断被打回重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不断打磨稿子
2、 向自己坦白,是我选择要做拆书这件事,所以要写拆书稿,而不是不得不做
3、 了解目的,我选择拆书,写拆书稿,成为拆书家,是因为这能够帮助我学习成长,不断精进,同时可以认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
运用这种方法的话,我将更有动力去升级通关。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拆书分享,最后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拆书是源于生活感悟,也运用与生活场景里,我们生活中充满着琐碎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陈屿说过一句话:“生活中的鸡零狗碎,会消磨一个人的光彩”,其实是因为生活的这些琐碎让我们忘记了做事的初衷,把很多难事琐事归咎于外界因素,“不得不”是一种外界强制性的暗示,如果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正强调了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找回我们的初衷,找到那个驱动力,就能转变心态,换个心情看世界!
我的分享到此就结束啦,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