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邹燕妮,我的三个标签是精进中的葡萄酒品酒师、未来的拆书家、在路上的终身学习者。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书是《12个工作的基本》。
【分组】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大家分组讨论,因为今天来的人数比较少,我们就一起讨论吧。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复述养成持续学习习惯的五个关键,以后遇到需要长期学习的时候,能够采用“养成持续学习习惯的五个关键”来制定行动方案,并在筹备分舵群里实时分享。
【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
大久保幸夫,瑞可利职业研究所所长。本书是他写给职场人士的工作哲学。作者并没有事无巨细地针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而是引导读者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对工作的正确认知,并逐步养成对职业生涯至关重要的12种基本能力,包括反应力、乐观力、目标发现力、持续学习力、专业构筑力等等。
[A优势]
(大众比较)《12个工作的基本》被誉为“畅销日本十年的经典工作术”,在“豆瓣”评分也有7.8分之高,受到很多专家、企业家和职场人士的赞誉。
(个人比较)书中的内容基于作者本人不断积累的经验,以及人事、雇佣、职业等方面的专业研究成果,采用了平实易懂的语言风格,很少使用专业术语,以确保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一口气读完。所讲述的内容虽然简明易懂,却比人际沟通、时间管理、自控与抗压等常见的话题更本质,是足以让职场人“受用一生”的工作手册。
[B利益]
[B1]工作在人生中占有重要位置,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生是否幸福。你对工作的认知正确吗?你想要获得的能力,真的是工作中需要的吗?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你都具备了吗?关于如何工作,有太多似是而非的技巧和说法,常常让人不知如何判断和选择,在困惑和彷徨中错失一个又一个机遇。有了大久保幸夫写的这些基本能力,就能在此基础上自如地演化出针对人际沟通、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等各种具体问题的工作方法论,进而从容不迫地应对职业生涯中可能遭遇的种种困境。
[B2]面对工作变动、考试比赛的时候,你会因为学习力不足而不敢迎接挑战吗?学习课程时你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吗?学完今天的拆书片段后,你就会知道如何养成持续的学习力了,应用起来,你就不会总是半途而废啦。
我们现在有两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后,请小伙伴们举手示意我。
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有几个关键。
1. 精力集中。从一开始就应该集中精力学习,做好知识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框架。这个过程就像在头脑里创建知识的抽屉一样,如果不能下定决心开始,就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随着年龄的增大,竭尽全力将变得越发困难,所以应该趁年轻时去做。如果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不妨从决定要读多少书开始。
2. 确定近期目标。短时间内很难切实体会到学习成果,容易遭受挫折,所以应该将目标的设定细化,并向别人宣布,这样就不会轻易放弃了。还可以在备忘录上记录学习进度,或者像我一样在日历上记录,督促自己每天持续学习。
3. 记住就立刻说出来。记住的知识如果不立刻重现,就容易忘掉,所以应该尽量在24小时内说出来。即使在工作中找不到立刻活用的场合,也可以对家人、朋友或同事说,每天都把自己记住的东西讲给他们听。这样做也许会给别人造成麻烦,但你所讲的内容如果能让对方怀着敬意去听,这件事就会变得很有意义。把记住的知识亲口说出来,并加以灵活运用,就能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若能像这样掌握从学习到知识固化的过程,学习效果就能得到显著提高。
4. 确定是否习惯化。就算不用备忘录记录学习进度,也应该养成确认自己是否每天都在学习的习惯。如何挤出学习时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个性。学习的习惯在生活中一旦扎根,应该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式,例如乘车上班的时间一定会学习,或者早晨起床后一定会学习30分钟,等等。
5. 灵活运用,收获成果。学到的东西应该灵活运用到工作中,使你不断收获成果。如果能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持续学习的习惯就算彻底养成了。
持续学习的习惯一旦养成,将成为你一生的财富。是进入完全不学习的81.2%的人群,还是进入另外18.8%的学习人群,两者的人生将有天壤之别。
《12个工作的基本》P90—91
伙伴们都读完了拆页,现在我们对拆页进行解读。
【what】
在这个片断中,大久保幸夫提出“养成持续学习习惯的五个关键”,能够帮助人们识别并做到这五个关键因素,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继而开阔思维、提升技能、为意外做好准备、与时俱进又有创造力。
【where】
我们在学习一项技能、养成或读书或健身等的习惯时,都可以按照这五个关键来做,大人孩子都适用。
【why】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时代在变、科技在变、理念在变,我们的生活环境、工作范围、人际关系也在不断变化,而很多人是如何应对变化的呢?常常是温水煮青蛙,连谁偷了自己的奶酪都不知道,其结果是止步不前,无法应对变化,逐渐被时代淘汰,比如高速路的收费员、景区的售票员、流水线上的工人等等。应对变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学习提高技能,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
[举例说明]
2018年,看了一个讲座,介绍弹钢琴可以陶冶情操,调节心情,舒缓情绪,自己很受启发,而自己感觉近几年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解压,我报了一个钢琴学习班,开始的三个月,我能每周坚持上课,坚持练琴,训练自己的指法,并且有了技术的底子,可以弹出一些简单的曲子了,但随着难度的加大,又很难顾及音乐性与技术性,并且长时间练琴感觉特别枯燥,我越来越有畏难心理,练琴变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年后彻底放弃。
学钢琴为什么会失败,因为没有养成持续的学习习惯,如何养成呢?五个步骤:
【how】
1.下定决心。年龄越大竭尽全力就越困难,我们越早下定决心学习越好,做足知识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框架,如同在头脑中创建知识抽屉一样。
2.细化目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体会成果,为防止感到挫折而放弃,可以将目标细化,并告知他人,还可以每天记录进度。
3.即时输出。知识学会了就尽量在24小时内讲出来,否则很容易忘掉,找不到活用的场合也可以对亲友说。从输入到输出,知识得到了固化,学习效果能显著提高。
4.习惯固化。坚持每天挤出固定时间用来学习,形成模式,比如上班路上、起床后一段时间。
5.活学活用。学习是为了应用,应用能检验学习效果。如果学到的东西能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持续学习的习惯就算彻底养成了。
【反例变正例】
以刚才我学钢琴的故事为例,如果我按照拆页中的五个步骤,我会怎么做呢?
第一步:下定决心。坚定信念,战胜惰性,全力以赴地学琴。
第二步:细化目标。把练琴的目标分解,变成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并且可以量化,按目标推进。
第三步:即时输出。我学会一个小片段就弹给家人听,给他们讲解要注意的节奏、指法的问题,
第四步:习惯固化。每天早晨或晚上练琴半小时以上,养成习惯。
第五步:活学活用。等在聚会或者演出时,我要抓住机会展示,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提升。
【A1:指令】
【显像提问】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人推荐一门课程,句句讲到你的心坎上,这门课程又是自己所需要的,学完了就能让你某项能力提升一大截,于是你心动买下来,开始几天,能按照课程的进度进行学习,但没学几天,就因为朋友聚会、加班、想偷懒等理由,中断了学习,后来就彻底放弃了。
请大家回忆一下,你在养成持续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掉过哪些坑。时间是两分钟,然后请两位伙伴给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孙梅:前几天,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只要当天上白班就早上跑步的目标,但有一次晚上辅导孩子写作业,11点多才睡觉,第二天没有早起,中断了跑步,然后接下来几天就再也没跑。
【A1+:反思】
感谢孙梅的分享,因为因为没细化目标,没对外宣布,这个跑步的计划暂时失败了。
接下来请想一想,你最近一次下决心要持续学习的技能是什么,你是怎样坚持的,如果运用今天的“养成持续学习习惯的五个关键”你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写下来,时间3分钟,然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晨晨:我打算提高自己写小短篇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每天做一个美篇,但断断续续没有坚持下来。运用今天的方法,我会这样做:
1. 下定决心:接下来半年,我要提高写小短篇的能力,克服困难,全力以赴。
2. 细化目标:每天做一个美篇,篇幅不用太长,但要每天都发。
3. 即时输出:在我们的拆书群里宣布我的目标,做完美篇就到群里,希望大家监督并提宝贵意见。
4. 习惯固化:每天睡前写,并发到群里。
5. 活学活用:多看别人做的美篇,借鉴长处,自己也用起来。
感谢晨晨的精彩分享。
各位伙伴,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养成学习习惯的五个关键,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五个关键分别是下定决心、细化目标、即时输出、习惯固化和活学活用。拆书的目的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希望大家都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起来并且真正受益!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