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终身学习者小旭。今天很高心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进行我2-3的拆解。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用结论先行的方式先说出自己总结出的表达目的是什么,再进行内容的具体表达。
为方便我们的学习分享,首先我们分下组,两两作为一个小组:雅兰和田园为1组,蕾蕾和乐岳为2组,胡涛和黄鑫磊为3组。
【F】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麦肯锡公司头一位女咨询顾问——也是我的行业前辈,芭芭拉·明拓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这是一本训练思考能力,并使表达呈现出逻辑性的实用秘笈。本书通过表达、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演示这4个部分的逻辑来介绍了一种能清晰展示思路的高效方法。
【A】 《金字塔原理》畅销40年不衰,广受欢迎,被译成多种文字,数次再版,常年名列各国畅销书排行榜前茅。像IBM,可口可乐、沃尔玛等世界知名企业以及牛津、哈佛、北京、清华知名院校都用《金字塔原理》理念和方法培训全员。这本书也让我更高效地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
【B】 我们希望在表达(如:写作、沟通和培训)时,能在有限时间内说到关键点上,正面回答受众的问题,那么你是否知道如何搭建框架结构、组织语句的顺序,用最短时间讲清观点,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你是否想把别人半个小时也讲不明白的一件事,可以用两三句话就讲清楚? 那就来使用逻辑清晰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原理,特别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自上而下的表达技巧能将零散的观点有序组织起来,化繁为简,适合所有需要精进思考、分析、表达能力的读者。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花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书本上面的一个拆页,请在完成后,眼神或者举手示意我一下。
摘自《金字塔原理》第1篇第17-18页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最重要方式,而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你必须牢记。
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演讲者、培训讲师)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一句一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就会自动从中寻找共同点,将你所表达的思想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由于受众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难对你所表达的思想组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关系。退一步说,即使受众能够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你也增加了他们阅读的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你没有提前说明的逻辑关系。
下面我举例说明,除自上而下的顺序外,任何其他顺序都可能造成误解。假设我和你正在酒吧喝酒,突然我对你说:
“上个星期我去了趟苏黎世。你知道,苏黎世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城市。我们到一家露天餐馆吃饭,你知道吗?在15分钟里我至少见到了15个留长胡子的人。”
我说这番话是向你传递了一个信息,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你会主动地推测我向你传递这个信息的原因。也就是说,你会将我说的这番话看做是组还未表达出的思想的一部分,你会假设某种可能的原因,并据此调整你的思路,准备接着听后面的话。这种预期性的准备能够减轻大脑分析信息的负担,因为你没必要分析随后接收的每一个信息的所有特征,而只需寻找与前面信息相同的特征即可。
于是,你可能会认为,“她在谈论苏黎世已经变得不再保守”,或“她准备把苏黎世与其他城市作比较”,甚至“她很喜欢男人的长胡子”。无论你有什么反应,你的大脑都在等待以上话题进一步的信息,而不管后续实际的信息如何。我看到你一脸茫然,就接着说:
“而且,如果你在纽约的任何一座写字楼周围转一转,你会发现几乎没有不留长胡子或长头发的人。”
现在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似乎并不是在比较城市,倒像是在比较城市中的职场白领们;而且我想表达的似乎也不只是胡子,还包括各种面部毛发。这时你也许会认为,“也许她不喜欢男人留长胡子;也许她想比较不同职场白领留胡子的方式;也许她对正规机构如此容忍员工留胡子感到奇怪”不管怎样,你含混地嘟哝了几句,算是对我说的话的反应,于是我不得不接着说下去:
“当然,留长胡子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是伦敦街头的一景了。”
“噢,”你想,“我终于明白她想说什么了。她想说伦敦在这方面比其他城市更开放。”于是你把你理解的意思告诉了我。你的理解在逻辑上完全合理,但根本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我想表达的意思是:
你知道吗?我简直难以相信,在商业界,男人留长胡子或长头发已经这样普遍,这样被广泛接受:
在苏黎世……
在纽约……
还有,在伦敦……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案例中这样的情况,在你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忽然有个人一脸严肃地过来找你谈话,好像是非常紧急的事务,然而你放下手头的事情,耐心听他讲了足足五分钟,却发现自己一头雾水,你试图去理清他的意图,但是找不到逻辑结构做支持,根本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多糟心。
【What】【where】【how】
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当我们写作或者沟通时,如果面对时间比较紧张,信息内容比较多,而听者急需得到结论时,为避免出现以上的情况,只需要按照以下2步顺序,就可以把话说清,提高沟通效率,减少精力浪费。
第一步先说出自己总结性的信息内容;例如,我想跟你说的是什么什么,或者我需要你帮我做什么什么,或者培训时说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什么什么等总结性观点;
第二步再对上一步总结的内容,说出具体细节内容,可以是原因分析,事实例子等等。
【意译原文案例】
拆页中作者举的例子大家可能感觉比较遥远,好像雾里看花,那么我来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
昨天,同事跟我聊天说:“旭,我想跟你说件事。你知道吗?我什么时候来的武汉?”
我在想估计她应该是想跟我探讨她来武汉的时间:“什么时候呀?”
她说:“15年来的。时间过的好快呀!”我在想是想跟我感慨时间过得太快吧。“是呀,这都5年了。”
接着她说:“你知道当时我遇到了什么事情吗?”
我心想,这是要跟我探讨15年遇到了啥事吧。“你说?”
她继续说:“我当年快气死了。我老公那年生病了。”喔,原来是想跟我分享她老公生病的事情。“我老公那年被医院查出得了白血病,吓死我了。我当时不知道该不该跟父母说,后来我过了一晚上,还是决定给我妈妈打电话,我妈建议我说给我公公打电话说一下,要不然出了事,责任我承担不起,后来我又给公公打电话,结果最近航班赶不上了,就买了后面一点的航班,我先来武汉,陪我老公去拿最终的结果,我担心他一个人害怕。”
“确实,他那会肯定害怕坏了,那后来呢?”
“本来我走的时候天气挺好的,结果我来武汉后,下起了暴雨,我公公的那趟飞机要晚上7点多才到武汉。我老公的病历报告是5:30.等我去了小区门口,让我老公下来一起去拿结果的时候,我老公说他已经拿到了,说没什么事,我听他声音,心一下安定下来,嗯,肯定没事。”
“喔喔,你担心坏了吧。你是想跟我分享你来武汉的原因是吧?”
她立马回我说:“当然不是。其实我是想跟你说,生病找医生看病,一定要找专家看,找好的医院,别像我老公,刚开始去错了医院,被误诊了........”
12点左右跟我说的这件事,等说完我看了一眼时间,已经12:10分......
这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对话,如果用“结论先行”这项技能来演绎同事想跟我分享的事情的话,我想会是这样子的,首先同事先说出总结性的信息内容:“旭,这个看病呀,专业的医院和医生太重要了”。然后再说出具体细节内容:“想当年,我来武汉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老公生病没找对好医院好医生,被误诊为白血病,结果.....”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是不是每次沟通都需要这样表达。这么说吧,大家也看到,如果通过用结论先行的逻辑结构来表达,我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关键的信息,非常高效,所以,如果你希望短时间内向对方表达清楚你的观点就需要采用这个方式。如果不采用这个方法,就会像刚才原文片段和我分享的那个案例那么冗长和分散,听者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不自觉推测沟通的目的、逻辑和关联度等,可能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都没get到想要表达什么观点,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表达者都有金字塔这样的逻辑结构,从上往下表达,听者就会很容易找到方向,将后续的表达按照前面的整体框架和思路去理解,它就像指路明灯一样,避免我们走偏。提高听者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既然这个表达方式这么重要,接下来,我们就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应用一下刚刚学到的新技能吧。
场景:
你是一名企划部经理,本周末你要为公司策划一场总部开业典礼,董事长非常重视。今天董事长来到公司,刚巧碰到你,他想了解一下活动目前策划的情况和进度,需要提供什么支持等内容,但是由于,5分钟之后,约了重要的客户谈事,所以只能给你三分钟时间进行汇报。你如何将目前开业典礼的策划情况、活动进度还有所需要提供的支持等内容,精简的汇报给董事长,让他在短短的3分钟时间内了解到活动的主要情况,并对你的做事和表达能力给予肯定。
请大家用“结论先行”,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来一次最有效的对话吧。
要求小组成员确认各自的角色,设计对话,有需要可以记录关键词汇句子,整个小场景呈现用时不超过3分钟。
现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和编写你们的剧本。
请大家注意我们这次演练真正的目标不是解决场景中的实际问题,而是希望在现场学会运用刚才我们所学到的“结论先行”——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所以对于向董事长所汇报的内容不要求非常完美,表达大概的意思即可,无须太纠结。
......讨论时间
好的,讨论结束,接下来有哪组小伙伴愿意来进行场景的演绎?
学习者记录:
2组:董事长:雅兰 企划部经理:乐岳
乐岳:雅兰总,我跟您汇报一下关于开业典礼策划情况,我们基本流程上是没什么问题的,比如流程、经济预算等都没有问题,进度也完成了80%,现在有个关键问题是需要我跟您汇报的,看您这边有什么建议。(总)就是我们这次活动涉及到每个部门都要参加,像主持,就是销售那边的总监,像礼仪就是行政部的同事,我这边因为要牵头做这个是事情,我觉得这个事情在配合度上有点问题,可能每个部门都忙,本身压力也比较大,这个我也能理解,但是希望开业典礼能够顺利进行,我也是希望您跟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沟通一下关于时间配合问题,我希望他们的相关人员能够积极配合本次的策划安排,我这边关键节点就是剩下的20%,彩排呀,邀约嘉宾啊,我就跟您汇报这些情况。
雅兰董事长:好的,没问题,我尽快协调一下各部门负责人尽快安排时间支持你们的活动,会安排一个会议安排你们一起参加进行沟通。
1组:董事长:蕾蕾 企划部经理:田园
董事长(蕾蕾):田园,正好问问你,开业典礼活动策划的怎么样了?
企划部经理(田园):董事长,刚好想跟您汇报一下大致情况。目前流程基本上已经准备好了,提前两天彩排一下没问题就定稿了。那流程啊、物资啊都没有问题,预算也是根据公司的要求,现在有一个开场致辞的环节还是需要您精心准备一下,然后我们有一个关键嘉宾,也是您这边推荐的,虽然有对接这一块,但是感觉配合度不是特别的高,所以还是需要您再去点一下这个事情,其他方面没什么问题,您看还有什么指示?
董事长(蕾蕾):好的,刚刚听你这么汇报,感觉这个事情交给你去办,果然是让我非常放心的,那你刚才说的嘉宾的事情,我会让行政部加紧盯一下这个事情。致辞这边,你帮忙写个逐字稿。
企划部经理(田园):好的,我今晚写一下,明天早上发您审核一下。
谢谢这组小伙伴精彩的角色扮演,非常好的应用了“结论先行”这项表达技能,相信其它小伙伴也有所收获。希望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都能用“自上而下”的逻辑结构去表达内容,将片段技巧拆为己用,并进行刻意练习,让我们的沟通更加高效。我的分享就先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全勤投入和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