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郭永亮,纯粹的果子。
本次是我的TF1-1的拆书过级。
首先使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1. 一个父亲,有一个3岁的女儿。
2. IT工作者,目前在银行工作。
3. 读书,我希望能通过拆书帮提升自己读书的能力。
最后,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和大家一起共同精进,打怪升级。
接下来由我来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 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 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结构思考力》 微信读书版 第二章第三节 让表达更吸引人
初步设计:完善序言的基本要素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包含4个要素:S是情景、C是冲突、Q是疑问、A是回答(解决方案),为便于记忆称为SCQA。情景就是一个大背景,冲突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后的问题,疑问是如何在这个背景下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下面的练习就是一个特别标准的序言结构,它的四个要素分别对应如表2-6所示。
从我行实行企业业务专营模式以来,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小企业客户资金自身平衡问题成了制约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我行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我部计划面向客户推介×××产品,实现业务联动、多方共赢。
S(情景)需要让对方产生共鸣,必须让对方听完以后产生一种“对对,你说的没错”的反应。只有情景被认同了故事才能够继续发展。C (冲突)是打破开场时给对方的安全感,确认面临的问题。Q(疑问)是从对方的角度会关心的问题。A(回答)是基于这个问题我给你的回答。这就是序言结构的构成。
【I】 便签(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what】
先解释一个概念。
序言,我们接触到比较好理解的序言是在书里。一本书分为序言和正文两部分。一般来讲,正文就是书真正的内容部分,而序言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或者是一些针对书的评价。
我们这里的序言,指的我们在进行正式的沟通前,采用的一种吸引对方注意力的方式,目的是方便引导双方更好的进入沟通的状态。而后面真正的沟通内容,便相当于沟通的正文了。
原文中介绍了一种序言的讲故事结构,一种可以快速抓住对方吸引对方的开场方式,这种讲故事的结构,就是SCQA模型。SCQA模型是一个“结构化表达”工具,它起源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结构思考力》本书中做了更详细的表述。SCAQ结构包含的4要素:S情景,C冲突 Q疑问 A答案。
【why】
为什么采用SCQA的序言作为沟通前的开场呢?
当一个人接收信息之前,头脑中会有很多思绪和想法。举个常见的例子,我们有时候跟他人讨论问题的时候,讲了好几句的话了,对方忽然来一句:"不好意思,前面没听到,能不能重复一遍?"也就是说,前面刚开始的时候,对方脑子里可能想着别的事情呢,注意力不在你这里。这样的沟通是困难且没有效率的。而采用SCQA方式作为开场白,可以在正式沟通钱有效的吸引人的注意力,双方注意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后续的沟通会容易高效且有成果。
【how】
先举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文案:
得了灰指甲
一个传染俩
问我怎么办?
马上用亮甲!
这个文案内容简练,但是它描述了一个完整的SCQA的使用过程,通过描述背景、产生冲突、提出疑惑、给出解决方案四个步骤,一步一步的吸引人的注意力,最后给出答案,让人印象深刻,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加上SCQA的分析,那么这个文案是一下这样的:
得了灰指甲——陈述背景S
一个传染俩——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了冲突C
问我怎么办?——站在对方的角度,提出疑惑Q
马上用亮甲!——给出解决方案A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采用SCQA的方式的时候,可以按照下面的4个步骤来操作。
第一步,先交代事情发生的情景S,通过大家公认的事实,引起共鸣。举个例子: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们经常面临与向同事交流工作这样的场景。
第二步,引出出现的挑战或者冲突C,引起听众注意力。 就是提出前面描述的情景或事实中存在的冲突、问题点。比方说,我们在与同事交流的时候,会发生有些同事在沟通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反应过来,精神不集中,导致沟通过程不畅。
第三步,从听众的角度提出疑问Q,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呢? 比如:有没有方法解决和同事沟通,同事总是反应慢半拍,一开始精力不集中后面总是反复提问的情况呢?
第四步,抛出你的答案A,也就是你即将要讲的内容的要点。比方说,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SCQA结构的使用,就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这个与同事沟通效率不高的问题。
用一句话来概括上面的四个步骤就是:在一个大背景S下发生了冲突或挑战C,从而引出的问题Q和解决方案A,而A则是后续的沟通内容的要点,后续的沟通内容开始从A开始展开,使整个沟通顺利进行下去。
SCQA结构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场合的开场白,比如你要发言、演讲、做工作汇报,SCQA都可以快速的组织内容,吸引听众注意力。
【A1】 便签(自己的相关经验)
在上个月的一次线上团队会议上,会议在下午4点开始,我第一个发言。
时间一到,我就开始了我的讲话内容。我说:“大家好,现在4点了,大家都到到齐了吧,我们开始开会。我这边主要讲下面几个内容,第一个是人员问题,现在只有1个人参与研发,希望尽快能够有新的同事参与。第二个是跨中心的人员沟通效率很低,很多事情不清楚联络人,出了问题,通过缺陷管理工具分配出去之后就不再关心了,还有 … …“,我一开始便快速的表达了我的会议发言。
在我讲了将近一半的时候,一位同事忽然发言:“不好意思,打断一下,刚才想别的事情了,你能重复一下第一个事情么,没有太注意内容。我感觉跟我的工作内容有关,非常不好意思,我需要确认一下。”
我只能重复一遍前面的内容。
类似的相似的打断发生了4次,每次我都需要耐心回答,造成了开会讨论过程很拖沓,明明20分钟可以搞定的事情,需要花3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浪费了很多时间。
事后总结一下,会议一开始我就立刻直接讲述我的解决方案,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没有进入状态,注意力不在我这里,我没有描述背景(S),也没有说出来冲突(C),更没有提出疑问(Q),自然也没有答案(A),所以我没有创造条件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导致后面沟通被打断的事情不停发生。
现在了解了SCQA的结构工具,我觉得我如果在开会前使用SCQA的结构做一个开场白会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后再提出自己的工作上的内容,沟通效率会提高很多。
【A2】 便签(规划自己的运用[1] )
本月末有一个团队会议,开会我会报告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容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我准备采用SCQA的方式设计一个开场白来吸引大家注意力,然后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提高讨论问题的效率。
第一步,我会说:“在过去的两周内,我们团队经过努力,完成了5个需求的研发工作,整体工作进度不错,大家辛苦了。”(这一步先交代事情发生的情景S,通过大家公认的事实,引起共鸣。)
第二步, 我会说:“但是我们研发的功能提交测试后,出现了数量较多的缺陷,缺陷的解决速度有点慢,存在多个10天以上未解决的缺陷,引起了领导的关注。”(引出出现的挑战或者冲突C,引起听众注意力。)
第三步,我会说:“我们怎样才能提高解决缺陷的效率呢?”(从听众的角度提出疑问Q。)
第四步,我这里制定了2个内容来改善现在的状况,第一个,未来2周我们选择小陈作为专员,每天专门来跟着这个缺陷列表,跟踪解决进度,第二个我们每天下午5点进行一个碰面会,每个人说出当前进度,统一协调资源集中精力解决缺陷,加快缺陷的解决进度。(这里是讲解完具体的解决方案A。)
非常感谢大家听我的分享,我再总结一下我刚才的讲话内容,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解决缺陷效率低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专人对接,定时沟通的解决方案,在这里我先提前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希望项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按计划完工。谢谢大家。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学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了SCQA工具胡使用,这个工具可以用于交谈沟通、汇报工作有情情景下,使用的时候,我们需要分四步来操作,首先先描述背景,然后提出冲突点,然后再提出疑问,紧接着最后一步就是提出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可以有效的吸引对方的注意,所以我们后面就可以围绕着解决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从而顺利完成我们自己的发言,达到提高沟通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