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分享的拆书家大魔王,很高兴能够认识大家,接下来我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首先我是一名“粮油检验员”,我工作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和粮油质量打交道。其次我是一名“成长中的拆书家”,从17年6月第一次参加拆书帮线下活动,到18年1月参加便签训练营,再到10月正式成为拆书帮会员,现在正在拆书的路上打怪升级。再次我是一名“终身成长践行者”,我会不断将自己学到的关于个人成长,职场进阶和投资理财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精进自己,影响更多的人,期待以后和大家多多交流分享。
在拆书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拆书”?是不是将书拆成一页一页并读完就叫拆书?在没有接触拆书帮之前,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在读过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拆书是一种解决成年人学习联系实际不够,读完就忘问题的一种方法,最终目的是达到“拆为己用”的效果。
我们常用的个人拆书方法是“RIA便签读书法”。首先是阅读原文,R-(Reading)。其次是复述原文,也就是 I-(Interpretation);再次是应用规划,A-(Appropriation)。A又可以分为A1和A2两个部分:A1为面向过去,联系自己的经验,最好是失败经验;A2是面向未来,规划自己的行动。只有将片段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真正起到拆为己用的效果。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青年公益性学习社群,总舵在北京,目前在全国已有40多个城市分舵,还有30多个筹备分舵。拆书帮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图书简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拆书片段来自《逻辑表达:高效沟通的金字塔思维》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张巍。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沟通的一些难题。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下我从第3章中摘取的一个片段——用SCQA结构组织内容。
用SCQA结构组织内容
原文选自《逻辑表达:高效沟通的金字塔思维》 第3章:How 灵活建立金字塔结构
原文片段:
在书面表达中,文章的序言(前言、引言、导言)能起到概述全文要点的作用。
在口头表达中也是如此,演讲、汇报、主持的开场白都相当于文章的序言。
为了引起受众阅读或聆听的兴趣,序言不妨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
一般情况下,故事要与主题紧密相关,可以按照S(背景,situation)、C(冲突,complication)、Q(疑问,question)、A (回答,answer)的结构来组织内容。
可以首先介绍大家熟悉的“背景”,然后说明在该“背景”下发生了哪些“冲突”,并由此进一步引发读者的“疑问”,最后针对这些“疑问”给出“回答”。
以上组织序言的方式,我们简称为“SCQA结构”,其中:
S——背景,指与主题相关的一些公认的事实。如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人物等要素。
C——冲突,指某种不利的变化或者混乱,且这种变化或混乱能够促使受众产生疑问。在某种程度上,冲突是推动序言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SCQA结构中的四大要素Q——疑问,即根据之前的冲突和文章的核心论点设计疑问,通过明知故问的方式过渡到之后的答案。
A——回答,即给出之前问题的答案。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在序言中早早地给出答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先向受众传递答案,避免让他们在混乱的思考中摸索,可以使文章或者演讲报告更加简单易懂,使受众更容易接受表达者的思想。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一般在公司的年终总结会上,领导会肯定一年来公司的进步,也会指出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
利用“背景—冲突—疑问—回答”的结构,就可以将公司的进步作为S(背景),不足之处作为C(冲突),针对不足之处的改进方法可以对应为Q(疑问)和A(答案)。
例如:去年我们公司的销售额再创历史新高。[S(背景)]
但是我们公司的利润和员工奖金却下降了。[C(冲突)]
如何在销量提升的情况下,提升公司利润?[Q(疑问)]
我们需要积极推动高端产品。[A(回答)]
这样设计的序言或是开场白,会把受众的注意力聚焦在公司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上,从而激发员工的共鸣和认同感,提升大家的干劲。
【what片段尝试解决的问题】
生活或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自认为表达的很清楚或者很生动的内容,对方并没有抓住重点,更没有引起受众者的兴趣,这个片段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写文章序言或讲话开场白的语言组织的方法,让受众更容易接受表达者的思想,以抓住对方的注意力。
【why这个问题要解决的原因,好处和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够意识到,如果你写文章或表达没有逻辑,不能突出重点,就会给对方造成理解上压力,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下降,甚至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误解。而通过SCQA结构组织的内容就可以突出重点,让工作开展得更顺利,人际关系也会更和谐。
【where解决方案适合的场景】SCQA结构主要适用于需要组织语言内容或进行沟通的一些场景中,还可以用于结构思考和日常的反思。
【how如何解决问题的详细步骤】
当我们在设计文章序言或讲话开场白,如果想表达更有逻辑性,我们就可以通过“SCQA结构”来组织需要表达的内容:
1.首先是介绍“背景”:S——说明事情发生的时间、空间、人物等要素及与主题相关联的事实。
2.其次是说明“冲突”:C——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那些问题或者不好的变化。
3. 然后是设计“疑问”:Q——根据观察到的问题或想要表述的答案进行设计疑问,然后进行提问。
4.最后是给出“回答”:A——借此给出答案,表达出核心观点,让受众迅速了解说话的重点,从而提高沟通的效率。
A1: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但很多人经常会因汇报内容没有组织好,重点和逻辑不突出,需要很久时间才汇报完,或者汇报完,听众仍然是一头雾水。
举个例子:【具体事件】记得有一次我陪领导去外省进行调研一个项目,作为临时负责人,回来后要向项目小组进行汇报,时间还是很紧张的,我连夜准备了40多页PPT。可是在汇报的时候,刚讲到第三页,我就感觉到领导有点儿不耐烦了。讲到第五页的时候,领导直接就打断我说:“不要讲PPT了, 直接说重点内容。”我当场就懵了,杵在那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内心感受】后来我就反思,我发现是在做PPT的过程中,我没有梳理清楚汇报的重点内容,反而过分的关注项目的背景和进展,没有直接讲调研的成果,导致内容没有重点和逻辑性,做了很多无用功。
A2:
最近我们部门的小王工作不是很积极,总是迟到早退,那这周我要准备用SCQA的结构和他进行谈话,我计划按以下的步骤同他进行谈话:
1.介绍“背景”:小王,上周你迟到了2次,早退了1次,你的业绩也出现了下滑。
2.说明“冲突”:你这样的状态不仅会影响到你的业绩考核,同时还会影响到部门的整个氛围。
3. 设计“疑问”:你是不是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去调整自己的状态,以达到考核的标准呢?
4.给出“回答”:我觉得或许你可以尝试每天早到公司15分钟,同时列出你当天的工作计划,并跟踪执行的情况,状态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如何通过“SCQA结构”来组织需要表达的内容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所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