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罗丽莎,非常开心和大家一起学习,我的三个标签:“阅读”、“写作”和“分享”。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鼓励式沟通”。
学习目标:
今天,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使用【行为】“询问、认可、期望”三个步骤【澄清】,鼓励他人建立学习和成长的信心,促进问题的解决【界定】。
图书介绍(2M)
【事件场景】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母亲因给儿子辅导作业,对儿子进行殴打,并导致儿子抢救无效死亡的事情,让人痛心不已。
【提问】为什么辅导作业会如此让母亲气急败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做作业磨蹭,面对做作业磨蹭的孩子,父母通常的做法都是百般催促,可是孩子充耳不闻,整个催促过程完全是父母上演单口相声。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做作业磨蹭呢?
【影响】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做作业磨蹭的根本原因,不解决孩子做作业慢的问题,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就会拉长,导致很晚入睡,休息不好,第二天无法专心上课……这样恶性循环,孩子的成绩就会下降,老师、父母、孩子就会更加焦虑。
【解决】那怎么了解根本原因、破解这个难题?今天我们拆解的这本书《正面管教》,讲述的是和善而坚定地抚养孩子,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选择的拆页是带给大家一种鼓励式沟通方式,帮助大家培养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信心,认可孩子的努力,才能提出期望,解决面临的问题。
阅读原文(2M)
在开始讲解之前,请大家先阅读手中的拆页,时间2分钟,阅读完了请举手示意一下。
乔伊丝——马克的幼儿园的院长——相信运用鼓励给于孩子发展主动性机会的重要性。她的员工会寻找每一个机会,通过花时间训练孩子,并在之后让孩子们做很多通常大人来为他们做的事情,让孩子们体验到他们多么能干。
在午餐时,孩子们自取食物。一个叫马特的小家伙总是拿太多食物。大约一周后,他的老师通过问他问题,帮助他探究这件事,老师问:“当你取太多食物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马特回答:“我吃不完,不得不扔掉一些。”
老师接着问:“如果你少取点食物,会出现什么情况?”
马特好像突然有了重大发现:“我就能全部吃掉了。”
老师说:“我确信你能。”接着,她又问:“如果你拿的食物少了,并且都吃完了,但还没有饱,你这时可以怎么做?”
马特笑着说:“我可以再拿一些?”
老师问:“你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做?”
马特高兴地说:“明天!”似乎都迫不及待了。
这又是爱和喜悦。你越了解什么是与孩子的发展相适应的、怎样强化孩子们成长的环境、学习能鼓励他们发挥全部潜能的新技能,并在犯错误时原谅自己,你就能轻松而愉悦地看着你的孩子们成长,知道他们正在学着信任自己的能力、相信他们生活中的大人们在给他们支持,并体验他们身边生活中的美妙。
I引导讲解(6M)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看完了,我先分享一下我对这个拆页的解读:
【WHAT】当我们跟孩子相处时,我们要通过鼓励给予孩子学习、成长的信心,让他们不受责备和羞辱地从错误中进行学习。
【WHY】因为当孩子犯了一个错误或伤害别人时,他们会感到自责。当大人通过启发式问题帮助孩子们探究自己选择所造成的后果,而不是将后果强加给孩子的时候,做父母的应给于孩子鼓励。
【概念对比强化讲解】在沟通过程中,我们非常容易混淆鼓励和表扬,而这两个表达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有必要区分这两个词语。
那什么是“鼓励”,什么又是“表扬”呢?
鼓励:是通过描述事实,让对方鼓起勇气;激励,促进。
表扬:是表达令人满意的判断;美化,尤其是将完美归因于被表扬的人;表示认可。
他们的本质区别是表扬针对的是人,是针对过去的事情,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事实,鼓励未来的事情。
我举一个例子:“宝贝,你干得真棒”。是鼓励还是表扬呢?是的,是表扬。对人的评价,美化和认可。
我再举两个例子:第一句:“我为你拿到第一名而骄傲”?大家觉得,这句话是鼓励吗?
学习者:不是。 是的,这句话表达的是令人满意的判断——也是表扬。
第二句:“因为你认真学习,所以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觉得,这句话是鼓励吗?
学习者:是。大家的回答很正确。这句话是鼓励,因为描述事实,承认对方的成绩。
看来大家已经能够区分这两个词语了。我们再强调一下,表扬是对人的评价,当孩子习惯了别人的评价,他会刻意的去追求别人的评价,而鼓励说的是事实,孩子从鼓励中学会自我肯定,建立信心。
【HOW】
既然鼓励如此重要,那我们如何去鼓励孩子,建立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信心呢?从拆页中,我总结了三个步骤:
1.询问。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采用启发式提问“当你取太多食物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2.认可。接纳对方当前的努力、想法。“我确信你能”。
3.期望。表达我们的想法,给予改进的期望。“你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做”。
这就是鼓励式沟通的三个步骤:询问、认可、期望。
【适用边界】
是不是所有的鼓励都需要这三个步骤呢?当然不是。只有一些复杂环境、情况不明朗的环境下,我们才需要这么做。并且,这三个步骤,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可以视当时的情况进行调整。这个鼓励式沟通不仅适合跟孩子进行沟通,也适合夫妻之间,公司同事,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举例】
接下来,我举一个跟孩子沟通的例子,给大家参考一下,如何使用这三个步骤。
上次,儿子进行了期末综合测评,我问他:“你这次考试考得如何?”儿子低头没看我。 我知道,这次可能没有考好,往常考好了,他都会兴高采烈的跟我说。
于是,我换了一种问法,仍旧心平气和、语速缓慢地问道:
“你这次考试是不是已经尽力了?”儿子抬头看了我,点了点头。
我说到:“我相信你已经尽力了。”我接着说:“如果你对这次考试成绩不满意,你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儿子说:“我会认真上课,努力复习,争取下次考好一点。”
我说到:“我相信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绩。”
于是,我跟儿子达成了共识。
儿子开始的不说话传递出的是害怕,是怕责备,我放弃了原本计划对儿子“成绩差”的指责,努力去启发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认可他的努力,鼓励他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并给予期望,帮助他建立信心。
在这个案例中,我通过【询问】了解了儿子考试的真实情况,并通过换位思考【认可】儿子的努力,然后给予【期望】帮助儿子建立信心努力争取获得好成绩。
A2:催化应用(8M)
好了,相信伙伴们通过我的讲解已经清楚了鼓励式沟通的三个步骤“询问、认可、期望”,下面我们做一个练习,加深对这三个步骤的理解和使用。请每个人编写一个小故事,要求:设想一个我们未来生活、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场景,比如男朋友或者老公回家不做家务,在家里葛优躺,如何鼓励他做家务;比如孩子成绩下滑,如何鼓励孩子提高成绩;比如同事销售业绩下降,如何鼓励他提高销售业绩等等,请大家在设想的场景里面,使用这三个步骤,去换位思考,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成长的信心。故事写在模板里需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起因、过程、对话、结果等等。时间6分钟。请组长负责掌控本小组的故事编写进度和方向。然后我们请1到2位伙伴分享一下自己写的故事。
【现场案例】
主题:鼓励女儿晚上练视力机能
时间:晚上
地点:家里
人物:妈妈,女儿
背景:女儿晚上练视力机能,有时候不想练。
起因:到时间了,女儿还没有进行视力机能练习。
过程:通过鼓励式沟通确定练习的时间安排。
对话:
妈妈【询问】:妈妈看到时间比较晚了,你还没有开始练视力机能,为什么呢?
女儿:妈妈,我累了。我今天不想练习了。
妈妈【询问】:那你想什么时候接着练呢。
女儿:我想明天练习。
妈妈【认可】:嗯,我相信你可以。【期望】那你怎么保证你明天有时间练习呢?
女儿:我会安排好时间。
结果:母女沟通好明天练习的时间计划。
【练习反馈】
非常感谢伙伴的分享。从她的分享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她已经运用了鼓励式沟通的方式,而且还进行了两次的询问,对知识点进行了活学活用。非常好,我们再次把掌声给到这位小伙伴。
结语: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使用“询问、认可、期望”三个步骤,去鼓励对方,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成长的信心,促进问题的解决。希望大家把这三个步骤用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沟通更愉快,生活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