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超先森,来自石家庄梧桐分舵。我的三个标签是早起坚持者、运动健身爱好者、90后斜杠奶爸。目前在朝着三级拆书家冲刺。今天挑战的是TF3-3的过级。目前现场有3位小伙伴,我们分为一组,组长为张曼君
我今天要分享的书籍是《刻意练习》
【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情境: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场景,计划学习一项技能,比如演讲,于是报了相关的课程、请了教练,随着一定方法的练习,自己慢慢的有所进步,达到自己能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自己下意识的认为,再多“练习”几个月,一定可以更进一步甚至是可以达到TED演讲的水平,但是现实却是自己一直保持在这种“可接受”的水平,而没有什么进步。
提问:遇到这种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是不是没有考虑到有效的练习方法与突破瓶颈的之间的关系
影响:方法不对,努力白费,不掌握有效的练习方式,即使在某一领域或是某项技能上,及时投入的时间再长,可能比那些投入时间不如自己的人还差一些,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自信心,甚至会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啥也干不成。
解决:桎梏自己突破瓶颈的原因是没有掌握“有目的的练习”这种方法,《刻意练习》这本书告诉我们正确的训练和练习能够成就一个人,并介绍了具体的方法和大量的案例,相信这些方法会让你有全新的认识,解决问题的效果甚至比你想象的要好,我们今天选取的片段也是围绕“有目的的练习”探讨的。
(观察点一:学习者在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片段1学习目标】通过片段1,能够让学习者能够通过现场的拆解,能够按照有目的的练习5步法(澄清)完成(行为)一个用到“有目的的练习5步法”的情境的撰写(界定)。
【原文片段1】
请大家阅读手中的原文片段,阅读完成后请举手和我示意一下。
有目的的练习,其标志是你努力去做一些你无法做到的事情,去完成一些处在你的舒适区以外的任务,而且,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练习,着重关注到底可以怎么做好它,在哪方面还有缺陷,以及你可以怎样进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如我们的工作岗位、学习生活、兴趣爱好中,很少有机会进行这种专注的反复练习,因此,为了提高,我们必须自己创造机会。富兰克林用他的练习创造了提高写作水平的机会,每一个练习都侧重于写作的一个特定方面,优秀的导师或者教练很大程度上也是帮助你开发那种练习,他们专用于帮你提高你在那一时刻着重想要提高的特定技能。
阅读完拆页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好,看来大部分小伙伴都读完了,如果你没阅读完也没关系,可以听我接下来的详细讲解。
(观察点二:拆页不超过2页图书内页,不包括带how的内容)
【对比概念和案例】
我们常常把"有目的的练习"和"天真的练习"混淆在一起,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天真的练习"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理解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或是某个动作,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简单来说就是埋头干。
"有目的的练习"意味着要比这种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即要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明确不足,聚焦于某一特定方面,在此基础上专注的不断练习。
为了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1.小明是一个业余钢琴爱好者,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钢琴课,他经常练习,几年过去了,他现在仍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着那些同样的歌曲,请问这叫做有目的的练习么?不叫!因为虽然几年过去了,小明也不断在练习,但他并没有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相反他一直在用同样的方式弹奏同样的曲目,看起来,在那段时间里,他已经积累很长时间的“练习”,但却是天真的低效的练习。
2.小王为了能够在单位组织的长跑中跑进前三,决定每周练习跑步3次,每次30分钟,事实上每次跑步都很痛苦,跑的时候,腿都像灌了铅,呼吸跟不上,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于是他决定在练习中想着更加愉快的话题,或者听音乐的方式,让自己的思维从跑步训练的痛苦与紧张中转移出去。请问这叫不叫有目的的练习?很显然,也不是,对吧?虽然小王有了自己的目标,并且在挑战自己的舒适圈,但却没有关注自己的短板,相反只是转移了注意力,这并没有让他在其短板方面有所精进。
3.小李想要练习写作,每周持续输出3次,这期间也报了很多写作课,积累了不少词汇、金句,但是写出的文章却总是平平,效果一般。请问这是不是有目的的练习?当然也不是,有目的的练习,需要我们将每一个练习侧重于某一具体的特定方面,比如如何提现需要的多样性,如何对文章进行布局等,这使得小李在练习时,受力均匀,没有实现单点突破的效果。
综上,我们发现,有目的的练习需要以下几步
第一步,确定现有水平。要搞清楚自己的现有水平是什么,明确自己的舒适圈范围。
第二步,聚焦具体目标。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具体的目标。
第三步,找到差距不足。明确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第四步,确定练习方向。一项技能的某个特定方面,或者是某一重要方面的重要技巧,确定该如何去做。
第五步,专注反复练习。投注时间,进行专注的反复练习,慢慢掌握方法。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不能掌握好的练习方法,不去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很可能会让我们陷入简单的重复操作,而这种天真的练习对于我们如何不断精进的作用并不大
【案例】
6月份,我决定要挑战长跑。于是对自己的现有状况进行了评估,自己平时也就能跑个2公里左右,没有长跑经验。(确定现有水平)
根据我的情况,我做出了2个月挑战5公里的长跑目标,平均配速5分钟左右。(聚焦具体目标)
在试跑了一次5公里以后,发现自己在跑步方面存在着2个短板,一是因为身高的原因,步幅大,特别耗体力,后面基本跟不上。二是心肺能力不能适应长跑,调整不好呼吸就容易跑到岔气,最后不得不停下来。(找到差距与不足)
于是我确定了练习方向,一方面在步幅上,自己调整为原来的一半,但是增加频率,这样可以提高肌肉的缓冲,保持体力。另一方面针对呼吸,自己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并且"两步一吸两呼"的节奏,使得自己不至于岔气。(确定练习方向)
经过7、8月份2个月20多次室外+健身房的跑步训练,自己跑5公里非常轻松,最高评论配速在4分半左右。(专注反复练习)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问,有时不清楚自己的短板怎么办?可以请专业的老师或者有经验的小伙伴请教,让其分析,然后明确,在此基础上确定练习某一特定方面。当然在取得一定进步后,还会有新的挑战,需要发现新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动态的对待短板和不足。
【适用边界】
进行有目的的练习,适用于很多场景,比如可以是提升自己在跑步、瑜伽、跳绳等某项运动的能力;可以是提升自己写作、演讲、制作PPT等某项技能的能力;有可以是提高自己在人际沟通中如何表达、如何倾听的能力;或者是运用到过级中去。当然,如果只是为了简单的学习了解,比如只是为了学会弹奏一首曲子,那么普通的练习就够了。
(观察点三:在未包含how拆页的I环节,涵盖了三级讲解引导的技巧:1)给出清晰的how;2)通过对比概念和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边界等。)
【A2催化应用——剧本】
【指令】在未来一周,或半个月内,大家有没有可能遇到一个场景会用到5步法呢?如果有,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请大家根据今天学习到的“有目的的练习5步法“,写出关键词,最好能将整个过程串起来,如果有对话就更好了,情境中要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情节变化,大家自由发挥,3分钟时间,大家可以把自己剧本摘要写在纸上,稍后,我会邀请一名小伙伴上台向大家介绍。
【学习者案例记录】
曼君
时间:9月份
地点: 微信
人物: 师父
对话:
我: 师父好,最近我学习了刻意练习5步法,觉得非常对我在提高 过级水平 方面很有帮助。但是在有些步骤的分析上还拿不准,您在这方面比较专业,所以想听听您的建议。
师父:客气了, 你说吧。
第一步,确定现有水平。
我:我现在的大概情况是语言表达还算ok,技能点整体理解上也还可以,也独立完成拆书预备表,这是我现在的舒适圈。
第二步,聚焦具体目标。
我:根据我的具体情况,我自己设定的目标是 12月底前过完2-4 。
师父:目标设定的很好啊,你有什么打算?
第三步,找到差距不足。
我:我觉得要实现目标,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逻辑不够清晰,有时自己听懂了别人听不懂的感觉,但是为了更加客观,您觉得我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克服?
师父:我觉得你在技能点细节的把握上要加强一下,这对拆书家的过级以及之后的成长很重要。
我:确实对你说的这方面考虑少了,那结合你刚刚提醒我的,我觉得我的的短板主要是结合刚才看到的2点,一个是我自己看到的逻辑不清晰,另一个就是您指导的技能点的细节的把握。
第四步,确定练习方向。
师父:那你打算怎么做呢?
我:在逻辑清晰度方面,我要逐条的列出我要表意思,同时梳理它们的内部关系;在技能点的理解上,我们会有很多优秀的拆书过级实录案例,达的还有爱拆书的东哥对技能点的讲解,同时我还要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技能点呈现出来,这样梳理起来会更清晰,把握起来更加准确。
师父:我觉得思路很清晰,尤其是思维导图方面可以让你把握的更准。
第五步,专注反复练习。
师父:你打算按照怎样的方式和频率去练习呢?
我:我打算每月过级2次,准备前,逻辑清晰度方面,罗列要意思表达,找3人倾听反馈;一周记录日常表达,锻炼使用常用逻辑词;用Xmind绘制思维导图;3-5篇优秀过级案例;1小时学习东哥技能点解读
师父:很棒,很期待,也希望你能成功
我:谢谢,我会努力的
【拆书家反馈】
非常好,曼君的对话案例很符合5个步骤的要求。特别是在关注差距和不足方面,能够找师父给比较专业的建议,这点非常棒,建议小伙伴们为曼君鼓掌。
(观察点四:使用【A2】技能点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1)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有对话的故事;2)学习者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过渡句】
刚刚我们学了如何通过有目的的练习5步法进行练习。但是我们知道做到有目的的练习不容易,特别是如何长时间有效的坚持练习,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不断练习、不断前进呢?这就是我们在第二个片段中要学习的。
【片段二学习目标】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能够让学习者认识到长期保持有目的的练习的原因是什么,并通过介绍保持动机的四个建议及与方法(澄清),引导学习者提出(行为)难点问题并进行讨论学习,提炼出解决方案(界定)
接下来请阅读原文片段,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时间1分钟
【原文片段2】
对于那些长期保持有目的训练或刻意练习的人们,有一件事情与之相似。他们通常培养了各种习惯,帮助自己继续前行。我觉得,所有希望提高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中的技能水平的人,应当每天花1个小时或更多的时间,专心练习那些需要全神贯注投入才能做好的事情。这是一条经验法则。
保持这种推行此类体制运行下去的动机,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继续前行的理由和停下脚步的理由。你不再做自己当初想做的事情,是因为停下脚步的理由最终战胜了继续前行的理由。因此,你要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成功地保持动机,通常包括这两个方面。
(观察点六:拆页不超过2页图书内页,不包括带how的内容)
【互动】通过原文片段,我们发现长期保持有目的的练习的因素中的关键词有哪些?
【学习者答案】习惯、动机、专注…
【互动】在这些关键词中,最重要的是哪个?
【学习者答案】动机,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我们是养成习惯还是对事情保持专注,都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动机
【why】
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开始信誓旦旦的制定目标,比如健身、学一门乐器,想象着自己的身材有所改变或是掌握一项技能,这样的结果让自己兴奋不已,然而坚持了一段时间,没有自己想象的进步速度,或是遇到一些困难,或是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或是所谓的没时间、没精力…然后现实无情打脸,原本信誓旦旦想达到目标的决心开始衰退,到最后,你完全停了下来,不再重新开始了。或者有的人仍然坚持,每个星期依然花很多时间健身、练习乐器,但却难以保持专注和努力,因此,到最后不再能推动自己前进,而且不再进步。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what】
其实不能坚持持续有目的的练习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持续的保持动机。每个人做事情都有着自己的动机,而动机包括继续前行的理由和停下脚步的理由,而有些人之所以不能长期的保持有目的的练习是因为停下脚步的理由最终战胜了继续前行的理由,那么,了解了动机的要素,我们该如何运用这些去推动我们去保持有目的的练习呢?
【how】
那么该如何保持动机呢?给大家几个建议
第一个,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其实就是不断强化自己的渴望,我们要找出强化这种渴望的各种因素,比如得到别人的认可,分解设置小目标。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想想,还有哪些方法呢?
学习者徐徐:找人监督我们
拆书家互动:你的意思是找人、找圈子相互监督,对么?
学习者徐徐:是的
拆书家互动:好,非常棒,还有么?
学习者曼君:给自己一个比较大的奖励
拆书家互动:非常棒,所以根据大家提供的建议,我们总结下小方法。
1.得到别人认可
2.找圈子相互监督
3.设置分解目标
4.给自己设置奖励
第二个建议,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这一步我们要尽可能的不受其他义务和分心的事情所干扰,弱化各种受影响因素的影响,比如调整身体状态以便更容易保持练习的专注,设定练习时长,大家想想,还有哪些方法呢?
学习者曼君:定时定点的做一件事。
拆书家互动:非常好,看到大家都在努力的想,时间关系,我们等会儿再讨论,这个因素中我们总结了3个方法,分别是:
1.调整自己状态
2.设定练习时长
3.定时定点去练
那如果我们找到继续前行的理由、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后,还是不能保持动机,该怎么办呢?这就是给大家的第三个建议,我们可以找一个专业的老师,他可以给我们有针对性的指导,会让我们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如果自己做错了会给自己及时反馈。
第四个建议,将练习培养成习惯。就像吃饭、呼吸一样,以我们确定好的目标为前提,将练习培养成习惯,这会让我们更容易长期坚持,而不是一阵风。
【预防异议】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保持长期有目的的练习难道和意志力、天赋没关系不大么?事实上,意志力和天赋,都是人们在事实发生了之后再赋予某个人的优点。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我们体内存在某种决定意志力强弱的单个基因,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很强的意志力,但并不意味他的意志力通用各种情景。同样,也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我们体内存在某种决定某项技能取得成功所必备的基因,因此保持有目的的练习和这两个因素的关系度并不大,相反,如果我们一直持有这种思维,会容易让我们深陷"自己没有意志力,没有天分"的泥沼之中。
【案例】
今年给自己定了运动健身150次的目标,但是在6月份的时候只完成50次,内心非常沮丧,有点要坚持不下去。在看了刻意练习的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保持持续有目的的练习原来是需要方法的。于是6月底在月度总结时,我开始分析并制定保持动机的方法,以便让自己能够有目的的练习下去。
在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方面。运动健身能够让自己的体脂率、肌肉量等各项指标保持在合格的范围内,让自己慢慢拥有好身材。为了强化这份渴望,我在7月初组建了自己的运动打卡群,和10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探讨交流。同时8次通过微博、直播、微信群分享、为周围人提供减肥建议等方式获得他人的认可。精心设置了月度目标,并且自己完成后给自己准备了皮带、护腕礼品。
在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方面。我分析了,影响我停下来的因素主要有加班、出差、课程学习、手机等,于是在对7月份的必要活动时间进行标注后,我将自己运动的时间固定在晚上11点,每周2次健身房的时间固定在晚上7点,这样减少自己的挣扎。同时保证睡眠质量,调整自己的状态,将练习时间确定为25分钟(自己运动)和40分钟(健身房)两个等次。
找专业的老师方面。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坚持,我还找了私教郭老师,让他对我的状态进行评估。并制定了为期6个月的减脂增肌计划书。通过每次私教课的指导,让我在器械调整、核心肌群训练、抠动作,细节方面,能够得到指导和及时反馈。
将练习培养成习惯。随着练习频率的增加,经过7月份20次的练习,hit燃脂跳、腹肌撕裂、私教增肌课程的训练内容已经慢慢成了自己的运动习惯,8月份轻松完成20次训练,而且自己对于每个动作的把握也更加标准。
(观察点七:有体现I环节的互动,且拆书家能精准掌控)
【A1】量表自测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进行一次量表自测,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 1-6 分的标准打分, 1 代表完全不符合, 6 代表完全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给大家1分钟时间
【自测表解释】
总分为30分,分数越高,越说明你对促进有目的的练习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拆书家讲解:请问得10分以下的请举手
看来没有,那我等会儿讲解这个得分的解释
请问11-20分的请举手
好的,就1个,那我解释下,这个分值间的小伙伴,其实对保持有目的的练习的推动原因,有了一些了解,但对自
测题中的某些因素仍有较大程度的主观倾向或者说执念,通过今天的学习会改变你的看法。
请问20分以上的请举手
有3个,看来大家集体中招啊,我解释一下哈,20分以上的小伙伴,这说明你对推动持续有目的的练习的原因往往
聚焦在意志力、天赋、完成度、现实因素干扰以及一段时间的努力上,如果认为这些是推动持续有目的的练习的主
要因素的话,会容易让自己产生借口,比如自己意志力不足、没有天赋、工作太忙等等,也会容易让自己陷入"天真
的练习"陷阱,只注重量而忽略质的情况。不过没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会让你知道推动有目的的练习的本质原因
是什么,以及相关的方法。
我再对10分以下的解释下,得这个分值区间的小伙伴,说明已经意识到推动我们持续不断有目的的练习的深层原因
和意志力、天赋的关系并不大,也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和作者的观点基本一致,超级赞。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
会让你有更加系统的理解。为什么呢?请听我后面的讲解。
(观察点五:使用A1技能点环节的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通过以上的讲解,根据我们给的建议以及讨论出来的方法,大家有觉得哪些点是比较难的么?
学习者曼君:精心设置分解目标就很难,怎么能让它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拆书家引导【明确问题】
关于这位小伙伴的提问,大家是否也深有体会呢?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引导:好,看来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那我明确一下,曼君你提出的问题是:在立下目标之后,如何精心的设置分解目标,以便能够更好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是比较难的,对吗?
学习者曼君:是的
拆书家引导:如果小目标我们设置的不到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完不成,进而受挫,也会和大目标渐行渐远,大家觉得这个问题重要么?
学习者:重要
拆书家引导: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就尝试着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讨论问题本质】
拆书家指令:接下来,请以我们的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注意我们的问题是:设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小目标很难。在小组讨论中,请大家注意要结合自己的经验,追问问题的本质。
时间暂定为5分钟,请大家把答案写在便签上。然后小组成员组内发言,达成一致意见后,选出一人在分享环节作为本组代表进行发言
学习者reta:我认为是对自己的状态把握的不是很好,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有什么样的问题
拆书家反馈:感谢reta 的分享
学习者徐徐:我认为是大目标没有定清楚,导致实现路径比较模糊,比如减肥,其实是一个很宏大的概念,那是减肥还是塑性呢,这其实是两个方向,所以如果大目标没有定具体,那么自然不知道怎么拆解。
拆书家反馈:你的意思是小目标之所以分解不清楚,是因为大目标不清晰所导致的,是这样的么?
学习者徐徐:是的
拆书家反馈:好的,那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其他人还有不同看法么
学习者曼君:目标定得不够小,还是太大了
拆书家反馈:把小目标定得过大,好的,感谢。曼君的看法,其实和第一位小伙的看法是类似的,都是不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水平所致。
拆书家引导:大家讨论的很热烈,都很有表达欲望,我们的小伙伴通过组内发言,共提炼出了2个本质,A是大目标没有设置清楚,导致小目标不好分解;B在设定小目标时,对自己的真实情况不准确,或高估或低估了自己。现场时间有限,我们需要对上述2个“问题本质”进行一轮投票,选出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拆书家:选A的请举手
学习者:(无)
拆书家:选B的请举手
学习者:(全举手)
拆书家:好,根据大家的投票,现在大家提出的第2个问题本质得到的票数最多,也就是B选项,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再深入探讨这条,那让我们的队长代表小组发言总结下,经过投票后,我们对“设置小目标难”的问题,讨论出来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者曼君:是对自己水平的认知不到位
拆书家反馈:很棒,感谢曼君的发言,用一句话总结这个问题的本质。大家都同意吧?
学习者:同意
【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我们现在就这个问题的本质,结合自己的相关经验,小组内讨论出如何解决的行动步骤。每一个小伙伴都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将步骤写在一纸上。3分钟计时开始。
拆书家引导:大家都写完了么?谁来和我们分享下,好,徐徐
学习者徐徐:1.明确界定真正的问题,因为有时候我们找的都是伪问题;2.找路径,通过专业书籍;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拆书家反馈:好的,感谢徐徐,我归纳下,第一步,明问题,定目标;第二步,找路径,寻方法;第三步定策略,去执行。是这几点吧?
学习者徐徐:是
【回应式反馈】:非常棒,感谢徐徐的分享,大家为她鼓掌。
拆书家引导:还有要分享的么?好,reta
学习者reta:我考虑到的是要找专业的老师去咨询,结合刚刚讨论中,大家提出的一些点,比如寻找主要问题,定准方向,我考虑的是在实际行动中,根据情况,微调
【回应式反馈】:你的意思是首先要定准确目标,然后再找外部指导,最后在过程中微调,是这样么?
学习者reta:是的
【回应式反馈】:好的,感谢reta,我们为她鼓掌
拆书家引导:我们的组长曼君也来说下吧
学习者曼君:好的,我想到的是:第一步,找专业人士定自己的目标;第二步,定期收集小目标完成的反馈、指导;第三步,定时定期养成固定的习惯;第四步,完成小目标给奖励
【回应式反馈】:非常棒,曼君讲到,完成小目标后给自己奖励,会激励自己去完成其他的小目标,这就形成一个闭环了,非常棒。让我们为她鼓掌。
【拆书家反馈】谢谢大家的分享。大家给出的解决方案都很赞,我把刚才大家讲的再归纳一下,就针对制定小目标时,对自己水平认知不到位的问题 。大家的解决方案:
第1步:明确定准大目标
第2步:找专业路径指导、设置小目标,包含专业老师和专业书籍
第3步:对小目标定期收集反馈
第4步:设定小目标完成奖励
【拆书家引导】我再问一下,案主对这个答案,同意吗?是否能解决你的问题?
学习者曼君:同意,可以帮助我解决问题
【互动】谢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其实,我们只要抓住一个问题的本质,从这一点深入的去挖掘,就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今天我们的微行动学习就到这里了。
(观察点八:在未包含how拆页的A3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在拆书家主持的微行动学习环节,讨论出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观察点九:对学习者的分享和提问,有体现通过向学习者提问来进行回应式反馈)
【A2】特定任务
【拆书家引导】
我们学习、讨论了“如何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小目标”,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了进一步练习,请大家在未来一周,运用我们刚刚讨论的方法,对设置某一小目标方面进行分析并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
【学习者案例】
1.学习者徐徐:我来说下未来一周我会运用的场景
第1步:明确定准大目标。我的大目标就是运营公众号
第2步:找专业路径指导、设置小目标。因为公众号运营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我觉得运营产出是第一方面,所以我分解的一个小目标就是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让自己先有产出,路径方面,就是找到一个写作训练营
第3步:对小目标定期收集反馈。训练营每天都会有反馈,会有专业的点评和指导
第4步:设定小目标完成奖励。完成训练营高质量作业任务,奖励自己一个小礼物。
2.学习者曼君
因为我是做早教这块,去年12月份入的这行,正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只有10个会员
第1步:明确定准大目标。所以我的大目标是一年内要有50个会员。
第2步:找专业路径指导、设置小目标。那我分解出的最近的小目标是,1个月内把关于早教的知识体系和整体介绍吃透,做到烂熟于心,形成自己的语言介绍风格,能够更好的向非会员朋友听懂。
第3步:对小目标定期收集反馈。我会根据自己小目标的设定,找总部的老师进行反馈,同时每周我也会和我的合伙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会找通过介绍的5名非会员朋友进行反馈。
第4步:设定小目标完成奖励。如果这个小目标完成的话,我会奖励自己一次短期旅行。
(观察点十:使用【A2】技能点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1)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有对话的故事;2)学习者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强有力的结束语】
最后,我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首先,我们学习了保持有目的的练习的5个步骤。分别是:第一步,确定现有水平;第二步,聚焦具体目标;第三步,找到差距不足;第四步,确定练习方向;第五步,专注反复练习。然后我们又清楚的了解了,保持有目的的练习的具体方法。最后我们对“设置分解符合实际的小目标困难”这一问题经过讨论,得出本质并总结出具体的方法
都说“知道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道理光知道没有用,关键要做到。希望大家在这次分享结束后能够保持有目的的练习,有问题我们再私下交流。
这次的拆书分享我们就到这里,我是超先森,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