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自控力》 所属活动: 9-12日【宝体三级专场】找动机& 讲故事 &获取和创造资源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找到自己目标背后的自发型动机

开场:

(事件场景)

先问一下过年时因为疫情的原因你们在家呆了多久呀?我在家是呆了整整两个月。得知延迟复工的消息时,我就在想难得有这么长的休息时间,不能浪费。我的年度目标中有一项是今年要过完拆书三级,就想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看书,提前写好预备提示表。然后兴冲冲的网上买书,结果书没看多久,就刷剧,玩手机,打游戏去了。一到晚上睡觉前就觉得自己意志力太差,就下定决心,明天要看书,但第二天却是以同样的方式渡过。。。

(提问)想问一下各位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影响)如果我们每次下定决心做事都没完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目标完不成,容易对自己没信心,甚至是破罐破摔,从此得过且过。

解决

今天给大家拆这本书叫《自控力》,作者是斯坦福大学非常受欢迎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书中运用了大量心理学实验做例证,非常的具有权威性;可以纠正我们很多在心理方面、在自控方面的认知误区。作者又是一名讲师,所以在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应用案例,读起来很好消化。

今天给大家分享内容来自书中“成长认知力”部分,拆解内容为:找到自己目标背后的自发型动机,助力自己更好的达成目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现场学习,学习者可以找到自己目标背后的自发型动机,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自发型的动机,从而坚持下去,助力自己更好的达成目标。

原书拆页:找到“自发型动机”:把目标变为现实

心理学家们花了很长时间,想要弄明白“为什么有的人能达成目标,而有的人则会中途放弃”。

其中,有研究者采用的方式是问这些人“为什么想要做出改变”。结果,从他们给出的回答中获得了重要的信息。

这里,我们就以“定期做运动”这样一个目标为例。也许这也是来参加意志力研讨会的学生们都曾设定过的一个目标。而很多人给出的理由是“想让自己多运动”。下面,我们就列出的这些理由进行思考。

①如果定期使用公司的健身房,就能获得公司发放的补贴或奖金(很多美国企业会尝试制定这样的激励政策)。

②对自己的体形缺乏自信,为了增强自尊心而想要减肥。

③觉得自己的外表非常重要,希望通过运动的方式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和称赞。

④很重视健康,希望通过运动让自己更加健康。

⑤特别崇拜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自己也想成为那样的人。希望通过严酷的训练,增强自己的体能。

⑥以前很喜欢运动(或者是舞蹈、瑜伽),现在想让自己再一次体会那种快乐。

真的是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啊!你觉得,哪一项才是想要做出改变的最有力的理由?换句话说,你认为最能帮助他们贯彻“想让自己多运动”这个目标的,是哪一种动机呢?反之,哪一种动机是最弱的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页中留了个疑问也问下各位小伙伴,你认为最能帮助他们完成目标的,是哪种动机呢?经过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回答④⑤⑥理由的人,要比回答①②③理由的人,更容易达成“定期运动”这样的目标。因为④⑤⑥这三种理由,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发型的动机”。

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缺乏意志力,而是我们的动机没找对,如果我们能找到“自发型的动机”,那么我们就能更容易达成目标。 “自发型的动机”它和普通型动机有什么区别呢?以我拆书这事举几个例子,大家判断下

1. 参加拆书帮活动大家自我介绍时都说自己是拆书家,所以我也就慢慢的加入了,就拆呗,读书总没坏处嘛。而且据说三级拆书家开拆书课还有钱赚,掌握这项技能我也算是斜杠青年了吧。

普通型动机。出发点来自外界因素,而非自己兴趣爱好。

2. 我们公司的领导,总是在说我们大家都不爱学习,不爱看书,我想我在拆书帮好好学习成长,证明你的说法是错的;我不止看了好多书,我还会拆书呢。

普通型动机。因为拆书这件事是因为他人的眼光我才来做。

3. 分舵三级拆书家Jennifer、茂林;我也想向他们一样在台上分享的时候神采奕奕,点评时一阵见血,我也想拥有这样的能力。

自发型动机。有愿景,内心反应了我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4. 每一次拆书现场看到大家在用知识点规划自己的运用,有伙伴反馈超有收获,这种成就感是金钱买不来的,我非常享受。

自发型动机。因为过程有价值,有乐趣

以上对比的结果,大家可以看下图,帮助更清晰理解自发型动机。


(HOW)有伙伴这时候可能会有疑问,我已经有目标了那我该如何找到它背后的自发型动机呢? 根据以上对比我们可提炼出以下几个步骤:

1. 这件事是我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真正感兴趣的吗?而不是为了其它。

2. 完成这件事能给我带来哪些积极的改变?

3. 能反映出你的内心“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吗?

4. 其本质上是让你觉得有价值、有乐趣的事情吗?

(预防异议)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有疑问,如果通过认真地自我剖析,仍找不到这种动机,那怎么办呢?

那就说明这也许不是一个正确的目标。所有值得投入时间与精力的目标,一定都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动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拆为己用

1. 请先回顾一下你在2020年有哪几个小目标?注意是要具体的、可衡量的、也是你能力范围内可以实现的。

2. 列举的目标中,你最最想突破完成的是哪一个?写下来。

3. 按以上步骤问问自己,设置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故事里有起因经过结果。

a) 这件事是我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真正感兴趣的吗?而不是为了其它。

b) 完成这件事能给自己状态带来哪些积极改变?

c) 能反映出你的内心“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吗?

d) 其本质上是让你觉得有价值、有乐趣的事情吗?

学习者A:

目标:年度规划中的第五个目标是每周至少写一篇文章在公众号发表,开始时间是2020年8月份。

朋友:今年你有哪些目标还没有完成的没?
我:每周在公众号上发表一篇自己的文章,写拆书系列的内容

朋友:哦?你对写东西这么感兴趣吗?是你自己喜欢的吗?而不是为了吸粉?

我:是的。因为喜欢,而不是其它。

朋友:如果你有一天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的话,你还会去做你现在做的事吗?

我:我想我应该会的,我做这件事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它有关于我的梦想。

朋友:如果你坚持做完了这件事的话,能给自己带来哪些积极的改变吗?

我:帮助我梳理清自己的人生轨迹,帮助我找到我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朋友: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和你做的这件事有关联吗?

我:我想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对自己也有用的人。

朋友:这件事完成过程中你能感受到乐趣和价值吗?

我:以前没想过,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很乐在其中的,我能感受到我的乐趣。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也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我很满足。

学习者B:

年度目标:未完成的三级拆书家、独立开拆书课、混沌大学助教、投资一个小项目。

最想突破完成:三级拆书家

内心问自己:拆书这件事是我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真正感兴趣的吗?

我的回答:非常是,我很乐于与其他人分享。

内心问自己:完成这件事给我自己带来了哪些更好的改变?

我的回答:对知识的积累与呈现,对知识的学习从输入到开始输出。

内心问自己:能反映自己内心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吗?

我的回答:成为一个领导力很强的人。

内心问自己:完成过程中你能感受到乐趣吗?

我的回答:我想是的,带领大家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成就的事情。

谢谢以上两位伙伴的分享,分享了自己最想完成的目标,也找到了目标背后的自发型动机,我们也给他们加个油,祝他们早日达成。

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都会有很多的目标,很多人说成功=目标*意志力。可以说目标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目标背后更有意义的动机,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自发型的动机,在快坚持不下去就快放弃的时候,想想自己做这件事的初心,再坚持一下,给自己加个油。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中间过渡: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行动了。接下来的拆页选自图书《目标感-28天养成卓越人士的思维和行动模式》;所以我们第二个拆页主要也是围绕行动来展开。

学习目标:通过第二个拆页的学习,现场学习者可以找到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关键动作,设置简单可持续性的落地行动;从而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自测题:

1.周围的朋友评价我的行动力很强。

2.我给自己制定的年度目标都会按时完成。

3.我每周做的事情中都会有和自己的目标相关的。

4.有难度有挑战的目标我总会有办法突破并实现。

5.我所计划要完成的每件事我会设定好的完成的标准。

解释自测题意义:

10分以下:说明你在完成个人目标部分,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

10-25分:说明你在制定目标后,也会开始做计划执行,掌握一定的实现目标的方法,但计划到执行的部分仍有一部分提升空间;

25分以上:表明你在完成个人目标上已经做的非常好了,执行力也非常强,那么我想你一定是个闪闪发光又自信的人儿,也欢迎在课后分享自己的一些方法给大家;

【R】所选拆页

“总是三心二意,到底怎么才能专注起来?”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关注于带来结果的行动,把正确的事情做好。总有一天,梦想到达的地方,脚步也会到达。

行动必须指向结果

提问:如果睡莲的叶子上蹲着3只青蛙,一只决定跳走,还剩下几只?

还剩两只吗?

不。

还有3只。因为那只决定跳走的青蛙还没有行动呢。

永远记住,没有行动的愿景只是白日梦。

行动是关键。不一定是复杂的行动,甚至不需要很多行动。有时简单、持续的行动就能让你实现目标。但是行动必须指向结果,并聚焦于结果。

如果现在你跃跃欲试地想采取行动,很好。你的愿景和蓝图、你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才能的愿望以及那些令人敬畏的特殊使命,都会推动你开始行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思考下,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情况,有了目标后也会采取行动,很努力很忙碌,可最终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然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目标本身等等。你们有过这样的时候吗?

学习者们:有、经常有。

【反面案例】

哈哈,大家都有过这种情况,我自己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惑举个例子因为我的工作是咨询公司销售岗,所以也会有业绩目标嘛。在去年我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就觉得我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于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自己学习写PPT方案写标书等等。过程虽辛苦,但也学到了很多技能,内心也是满足的。可几个月后发现,咦,我的业绩并没有起色。大家觉得是为啥?

学习者:时间周期短,效果还没显现。所做事情和销售本身无关。

大家说的都对,我也是读了这个拆页我才找到真正的问题,是我的行动没有指向结果。所以如何让行动更有针对性的指向结果呢?根据原文内容,我们可提炼出以下几个步骤:

【how】

1. 找到影响结果的最关键动作(具体的行动)

例:马拉松=跑步,演奏钢琴=谈钢琴,写作=写的动作,销售=联系客户、拜访次数……

2. 设置简单可持续的行动计划。

例:每天一万步。(对很多人来说够简单、但不易持续)

3. 高质量完成:规定时间内只聚精会神专注这一件事。

例:写作过程精力要专注,前期做好充分准备,不要在写的过程中准备。

4. 持续坚持行动;完成之前不要停下来,避免前功尽弃

【正面案例】

如果说我的目标是完成业绩,根据以上步骤,我该如何做呢?

1. 关键动作:持续联系新老客户,打电话的动作。

2. 简单可持续,有风险预案:每天用一小时来做这事15:00-16:00.(每周三天即可)

3. 专注高效:这个时间段我只用来联系客户,不处理其它事,联系客户前,花时间为我们交流的内容做好准备。

4. 持续行动:完成业绩目标前绝对不停止联系客户的这个动作。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不太适用呢?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更适用,这是前提,没有目标这些都是空谈。什么样才算是明确的目标,符合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有时间期限。

【回应式反馈】以上讲解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梦想到达的地方,脚步也会到达。可是梦想不符合smart原则呀。

回应:所以你提出的问题是?

学习者A:我的梦想很大,还没有细化到目标。可以用这个方法吗?

回应:大家觉得呢?有梦想但是还没具体,可以用这个方法吗?

学习者A:可以先行动呀,做着做着就发现目标了。

学习者B:可是执行过程中,梦想是A,行动是B,结果是C。

回应:所以结果还没达到你自己目标是吗?

学习者B:也不能算完全没达到,但是在这过程中是我变更成熟了。

回应:我们是基于什么条件应用这个步骤的呢?可以看看第一步。

影响结果的最关键动作

回应:所以有一个大前提是什么?

学习者们:结果。

回应:动作直接关联结果,如果不知道结果在哪里,可能就不太好找到关键动作。当然,有了梦想我觉得先去尝试做一做也不是什么坏事,做的过程中说不定就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结果了呢。

【预防异议】

有人说能量是逼出来的,我不用简单持续的去做,到了截止时间,我总会想方设法完成目标的,我知道我有这个实力。

举例:你觉得一位作家每天写作10分钟坚持两年,另一位作家每两年写作两天,你觉得哪一位作家写出来的质量更高,更能享受写作带来的快乐呢?如果我们经常临时抱佛脚,有哪些坏处?

容易心存侥幸,盲目自信,经常祈盼奇迹的出现,对个人成长非常有害。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微行动学习

【引导提出问题】

步骤提问:以上哪一步实施起来最难?

首先确认下是不是大家认为找到影响结果的最关键动作实施起来最难?

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投票后可立即确定)是的,一致认为,全票通过。

【引导分组讨论问题的本质】

讨论主题是: 为什么找到影响结果的关键动作最难?我们分步讨论哈。

a) 你没有找到影响结果的关键动作的,导致我自己没完成目标的,是哪件事?举一个自己真实的事组内分享。(3-4分钟)

b) 针对刚刚举的例子,当时你为什么没有找到关键动作?没有找到关键动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组内讨论。(4-5分钟)

PS:各组选一名记录员,记录下大家的各种原因。

提醒:各组都归纳了我们没有找到关键动作的根本原因,我们把这个原因也叫做造成这个问题的本质。这时候可能有小伙伴疑问,如何判断这个原因是本质原因呢?我们可以反过来想,如果说我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我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找到关键动作的问题。

c) 各组都记录了很多原因,接下来请小组内投票,票选出2个你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2分钟)

各组发言:

1. 有外部因素的影响,目标和其他人有关,其他人的行动会影响你的绝对,不可控。

2. 做这件事自身动力不足。

3. 认为是关键动作,反馈太慢,不会辨析这个是否是正确的关键动作。

4. 受制于认知,认知有局限,不清晰什么是关键动作,没有这个概念。

【明确本质问题】

所以以上几个本质问题,由于时间问题我们今天先解决一个,所以请大家投票选出一个具有共性的,你觉得最有价值值得讨论的。

票选最终问题:如何能够辨析出影响结果的最正确的关键动作。

【引导讨论解决方案】

因为时间有限,那今天我们就先讨论这一个本质。

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辨析出影响结果的最正确的关键动作。

我们小组用5-7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各小组形成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小组推选一位代表来发言。

【每组派代表讲本组讨论成果】

1.首先要行动、做起来尝试一下

2.不断的反馈、回顾自己目标

3.去找有成功经验的人请教,这个人和自己目标相关

4.快速试错

A2 布置作业-特定任务

好方法越用才能越熟练,现在到了布置作业的时间了。

请大家按照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1. 请各位学习者写出一个你未来要完成的具体目标

2. 写出影响结果最关键的行动

3. 最后写出你如何计划行动

4. 反馈调整

请大家各自在便签上写下来

学习者A:

具体目标:2020年每周一篇文章

关键行动:每周看书的动作

简单可持续行动计划:每天用手机写100字。

反馈调整:发表后问其它伙伴拿反馈、反馈后找到身边认识的公众号文章写的好的伙伴、修正后继续坚持写下去。

学习者B:

具体目标:参加2020年考研,考试380以上

关键行动:找考研通过的人请教经验,为自己规划具体的行动方案,定期总结,找考研相关社群互相督促。

行动计划:每周用固定的时间看书,做试题。(固定时间需不断试验调整)

结语:从目标到行动,还有很长一段的距离要走。有句话说的好:成功者不是做了更多的正确的事,而是完成了更多的事情。那么专注你的关键动作,持之以恒的去完成它。拆书的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完成自己的一个又一个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愿望,更好的做自己。最后也祝今晚在场学习的各位伙伴,愿你生活的每一天,都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