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2020年7月15日:蜀汉分舵线下晋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区分观察与评论

开场:

开场: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叫邹海琳,关于我的名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只小船漂浮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小船里装满了琳琅满目的珠宝,是不是很美好?对了,这就是我的名字,邹海琳。关于我自己,我有两个最显眼的标签就是旺盛的好奇心和真实的自己。什么是旺盛的好奇心呢?就是对于新鲜的技能都有想去掺和一下的冲动,比如我从头马学习演讲转到了拆书帮学习学以致用。那什么是真实呢?就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听从内心声音的结果,这里面即不掺杂父母的意愿,也不是为了讨好谁而勉强为之,你只是想做,并且非常享受的做了。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真实。

拆书帮介绍:2分钟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 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 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 分舵是非营利青年自发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阅读原文:【R】2分钟

下面我给大家1-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临近时间时再次提醒)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摘自《非暴力沟通》第三章-区分观察与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

并清楚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

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与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

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同时,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

的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

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我看安迪打了几次电话,每次都打至少半小时。

*我不记得你曾写信给我

“每次”“曾”等词语在以上句子中表达的是观察结果

*你总是很忙。

*在需要她的时候,她从不出现

“总是、从不”等词语在以上句子中表达的是评论

*你很少配合我

*他经常过来

“经常、很少“这样的词语也可能混淆观察与评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4-5分钟

WHAT:这个拆页告诉我们日常沟通中区分观察与评论的重要性,观察是指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感触到的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评论则是一种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判断、结论。

WHY:我举个例子:小明月收入7000元,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对吧,所以我们称它为观察,而对于一线城市生活的人来说,他可能会说:小明收入好低,而对于三四线城市的人来说,他可能会说:小明收入好高。所以你有没有发现,当我说第一句话的时候,不太会引起情绪的波动,这就好象说今天出太阳一样,因为它是一个没什么好争辩的事实,而后面的两句评论,它明显 的带有褒贬,都是基于说话人本身的价值观、人生经历、思维模式而作出的一种主观判断,它明显带有个人立场,而正因为和我们的立场、角度、价值观的不同,所以我们会被激起生气委屈这些情绪,于是我们会做出进一步的行动,我们会争辨会澄清。科学研究显示我们每个人每天平均会评论2万次,很多时候评论是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自动发生的,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是不自知的,所以有些时候我们陷入了对抗和争辩可能我们自己还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

HOW: 那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首先需要区分观察与评论。其次,我们不回应对方的评论,再次,我们使用观察进行沟通,这样可以降低激起对方对抗情绪的机率,从而避免让自己陷入争辩、对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A1】便签 2分钟

评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话说今年疫情期间,我所在的头马演讲俱乐部因为无法开展线下活动,全部转为线上,由于会员不适应小小黑黑的摄像头,线上会议参加人数不多,备稿演讲也不积极,会议办得很艰难,作为组织者也觉得非常疲累,于是我们暂停了一次,一位关心俱乐部发展的老会员跟我说:“你暂停例会是不对的。”我回答说:“暂停例会的并不止我们一家。”他回答说:“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总要给自己做坏事找一个理由。”当时我很生气,因为我觉得情有可原,所以我的反应是:什么叫总是?你看,他从一开始就根据结果做出了他的判断:暂停是一件坏事,我之后的话被他当成了辩解,所以他继续他的思路:你是在给自己找理由,你们看,这仍然是判断,对吧?这引起了我的不适,我当然不服气呀,所以我怼回去了:什么叫总是?你们看,人际的冲突和矛盾是不是就形成了?

分享【A2】便签 2分钟

目标:所以当我学习了这个技能之后,我的目标是在未来的两个月内,有意识地用观察与他人沟通至少100次,并每天晚上回顾总结自己的运用情况,反思收获与提升的空间

行动:那我要怎么去运用到我的沟通中呢?如果今后再遇到疫情期间那样的状况时,我与前面那位老会员之间的画风可能是这样的:“你暂停例会是不对的。”这是一个他的主观评价对吧,我区分出这是一个评论,它带有对方的主观性,与我的想法不符很正常(区分观察与评论),我并没有对他的评论进行回应(不回应对方的评论),而是回到了观察事实的层面上,我会这样回答他:你是基于什么样的事实认为这是不对的呢(使用观察进行沟通),他可能就会跟我说吧啦吧啦的事实了,那我们后面的对话就转而去谈论事实了,由于这些是没有争议的客观存在,所以我们的对话中就会少了那种因为评论而剑拨努张的氛围了,是不是让谈话更高效了呢?

这个技能让我学习如何在沟通中更好的理解他人,不让沟通流于冰冷的技能,而是更有温度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