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目标: 学完后,学习者在面对他人不中听的话时,能够根据非暴力沟通对需要的定义(澄清)来辨认(行为)对方的需要,如对真诚、尊重、信任、理解等要素的需要(界定)。
【自我介绍和分组】 大家好,我叫小齐,我来自广西图书馆 非常荣幸今天有这么多小伙伴来参加拆书,在拆书之前我们先按照惯例分组,今天的讨论是两两一组,所以分组也是两人一组,请报数……好,1和2是一组,3和4是一组,以此类推……
【图书简介】分好组后,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拆书,首先我要给大家一个场景:【事件场景】有个女的开车回家,回家之后呢,发现车库门口有一辆车,她就很生气,因为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多次了,她就骂:谁的车,赶紧给我移走,正好这辆车的男车主就看到了,就赶紧跑下楼把车移走,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可是这个女的呢,正好也在情绪中出不来,还继续骂:你怎么搞的呀,车库门前不能停车你没看到吗?你怎么回事啊,眼瞎了吗?就巴拉巴拉各种人身攻击就出来了,【提问】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难听的话的时候,你会怎么反应呢?有的人会自责,向内攻击自己“确实是我不对,我怎么能这样啊”?有的人就会反唇相讥,攻击出去,骂回去。【影响】这个男的就选择骂回去了:“我已经主动来移车了你还想我怎么样啊,我就不移车,耽误你半天一天的时间你能把我怎么样,难道你把我的车炸了吗?”最后两位车主吵了起来,搞到叫了110。【解决】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自己会遇到很多很多这种冲突的时候,那么除了自责或者攻击之外,我们还有没有其他选择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这本书——《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第三个方案。我想说在座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本书吧,他是沟通界的经典之作,也是很多沟通书籍里或多或少会借鉴到的一本书。它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一位临床的心理学家,他用毕生的经历去开创和传播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当我们在面对不中听的话,难听的话时,能带上非暴力沟通的耳朵,把它们过滤为他们想表达的需要,当我们能认清他们想表达的需要,并倾听自己的需要,并能把需要反馈出来的时候,也许我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第三种方法。
【A1·量表自测】
可能讲到这里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具体的办法了,先不着急啊,先请大家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做一下大家手头上的这张量表测试。我要解释一下这个量表测试,它左边是一段描述,右边是分值,描述和你自己的情况做一下对比,如果情况和你的完全吻合,你就给自己打6分,完全不吻合的打1分,吻合程度越高,分数越高。最后把分数相加一下,看看大家最终能拿到几分。
【I】好,如果大家做完了测试,我要说一下,这份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大家能够从测试的结果深入地了解自己对自己需要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如果你的总分在18分以上,那么就说明你对你的需要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今天的课程就会比较适合你了。那我想看看有多少人的分数上了18分的?21,24……哈我发现今天的课程都非常适合大家哦。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带着对自己需要的疑问阅读一下下面这个拆页,我只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因为拆页不长,我们可以拿着笔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句子和点划一下。
根据我长期的经验,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是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以下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基本需要:
1. 自由选择(Autonomy)
选择梦想 / 目标 / 方向
自由制定计划来实现这些梦想、目标和方向
2. 庆祝(Celebration)
庆祝生命的创造力及梦想的实现
纪念人生的失落:亲人的去世或梦想的破灭等(表达悲伤)
3. 言行一致(Integrity)
真诚 创造 意义 自我肯定
4. 滋养身体(Physical Nurturance)
空气 食物 运动 休息 住所 水
触摸 免于病毒、细菌、昆虫及肉食动物的伤害
5. 玩耍(Play)
乐趣 玩笑
6. 情意相通(Spiritual Communion)
美 和谐 激励 秩序 平静
7. 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
接纳 欣赏 亲密关系 社区 体贴 成长 安全感 倾听 诚实(诚实能够认识和超越自己的局限性) 爱 信心 尊重 支持 信任 理解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好,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还没有阅读完的可以继续阅读,我在这里呢也想对这个拆页进行一个讲解:这个拆页是关于非暴力沟通的一个需要的表格,他把觉得很重要的需要列出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需要有什么特点呢?作者给我们列出了一份人类共有的基本需要,我想请问大家,你们看这个列表里,有没有觉得里面所列出的要素是自己不需要的?我们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定义需要的权力,我有我的需要,你有你的需要,我们的需要是可以不一样的。那么为什么非暴力沟通要这样去列需要呢?原因就是他要遵循一个特点:它必须是人类共有的,不分种族,国籍,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受教育的程度,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需要才能列进非暴力沟通的这个需要列表里来。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呢?这是在于当我们要去表达需要的时候,如果我说出来的需要你也有,那就更加容易产生链接,更容易理解。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举例】比如两夫妇,老公经常回家很晚,妻子就很受不了了,她要跟他沟通,两种表达方式,第一种妻子生气地说:你还懂得回来啊,你把我们家当什么了,当旅馆啊?干脆以后你别回来了,把钱打到我的账户上,以后你爱回来不回来,好,这是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是用非暴力沟通表达需要的方式:老公,这一星期七天,有六天你12点以后才回来,还有一天你干脆就不回来了,你看我们的孩子还小,才7岁(之前自我介绍环节大部分学习者都有个7岁的孩子,这里拆书家故意说七岁,现场大家都笑了),孩子都不认得你了,你看我们的孩子都需要父爱,需要陪伴,如果你长期不会来这个问题就很严重,我想跟你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互动】OK,两种表达方式,哪一种更好呢?我们现场采访一下7岁孩子的爸爸。学习者A:肯定是第二种。(拆书家:你觉得第二种更好一点!即便你可能还是不能保证早回来,但至少这种表达方式不会让大家吵起来,对吗?)嗯,我老婆经常是第一种(拆书家:哈哈,她现在不在哦,但是我们有录音,不要让她听见),这就是我们表达需要能够容易跟别人产生链接的方法。
【解决方案·HOW】那可能有些小伙伴会有疑问,那是不是我就得把这张表里的需要都背下来呢?这样我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才能用上啦。其实不需要这么复杂,只要我们遵循两个条件,我们就能找到共同的需要了,那是哪两个条件呢?就藏在我们拆页的最后一段话里,大家可以找一下,【互动】我找小伙伴帮我总结一下。(学习者A:是否有利于我们生命健康的成长;学习者B:不是具体的某个行动。)非常好,只要我们遵循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就能找到共同的需要。这里我展开地讲一下:“有助于生命健康的成长”这个很好理解,包括阳光啊,水啊,以及拆页里所列的需要都是有助于我们生命健康成长的,但毒品啊,烟,酒,包括奶茶啊,对我们生命健康都不是特别有益,所以这些就不是我们共同的需要了。这里有个难点,钱是不是有益身心的呢?看上去我们都需要钱。我看到有人摇头有人点头啊,其实钱是我们获得需要的媒介,钱本身对我们生命健康成长是没有用的,我们只是用钱去换取我们想要的东西,如果我们把钱当成是我们的需要的话,可能就会误入歧途。【举例】最近有个贪官叫赖小民,贪了18亿,他可能就认为钱是他的需要,可是他都没怎么花这些钱就被抓起来了,他可能认为钱是他的需要,但其实可能是钱给他带来的安全感啊,成就感啊才是他真正的需要,他需要看到的是这个。第二个条件: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行为。这个怎么理解呢?【举例】举个例子大家就理解了:比如在座的有没有人不游泳或很少游泳的?举个手——几个小伙伴举手——游泳就是一个具体的行为。但是我说:在座的都需要运动吗?有人不需要运动的吗?大家都需要运动对吧,所以你就能理解,一个具体的行为,像游泳,就不是我们共同的需要,但是我们上升一下,变成一个抽象的概念“运动”的时候,就是我们共同的需要了。所以当你说你要去“游泳”,可能人家不理解(游泳有什么好玩),但是你说你要运动,人家就能理解你,产生链接了。这就是今天的拆页给到大家的知识点。
【A3】光说不练假把式。接下来我们就把时间交给大家,刚才不是分好组了吗,两两为一组,一起把拆页翻过来看到后面的练习,这是一个很具体的场景:某日凌晨,南宁一狗主人带着宠物狗到医院急诊科,要求值班医生救治他的宠物狗,被拒绝后,男子情绪激动,扬言要大闹医院,给值班医生一点“颜色”,冲突持续二十多分钟,当时正常就医的其他急诊病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延误医治。
狗主人:我的狗生病受伤了,真的需要救治,它就是我的家人,我们一起生活了很多年,我真的很着急,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我可以挂号,我可以花钱,现在是凌晨,我上哪里找宠物医院去,我这不是没办法么?为什么你们就不能帮帮忙呢?你们制度是不是太过僵化了啊!一上来就骂人,态度极其恶劣!
值班医生:太荒谬了,我们这里是公立医院,是看人的医院,动物的用药和人的用药完全不同,现在医院里有不少需要马上处理的危重病人,他这样闹简直是!无语了!对于这样的医闹,坚决轰走,再不走就要叫警察了。
请组员A(扮演值班医生)觉察狗主人的需要,并将觉察到的内容反馈给组员B:
请组员B(扮演狗主人)觉察值班医生的需要,并将觉察到的内容反馈给组员A: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并记录下来,待会儿我请一组小伙伴分享他们讨论的结果。
其中一组小伙伴的讨论结果:组员A扮演值班医生,他察觉到狗主人的需要是“狗狗是家人,它给了你许多陪伴和爱,与你一起玩耍,给了你很多乐趣,如果狗狗不幸生病离世的话,你会感到悲伤。”组员B扮演狗主人,去察觉值班医生的需要是“这是治疗人的医院,人和动物的用药是不一样的,值班医生现在最重要的是去治人。”(拆书家补充:他需要的是秩序对吧)
好感谢两位的分享,还有人补充吗?学习者补充:他希望他的狗能得到治疗;希望医生能告诉他,他的狗是否需要用药和治疗(拆书家补充:就是他希望他的家人得到健康,对家人的关心和爱对吧)
【总结】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其实从大家的练习中大家能够感受到,当我们遇到冲突和不中听的话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戴着非暴力沟通的耳朵去倾听他人有什么样的需要,也倾听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然后试着反馈出去,也许这样的沟通能够化解彼此之间的不理解和矛盾,从而做出一个有效的沟通。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分享。
【A2】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我们说如果知识学了不用,就不能转换成能力,这也是我们拆书帮的学习重点之一,学了一定要用出来,否则学了只是来听了,回去还是老样子哦,我这个任务就是:未来一、两周,也许你会跟你的家人、同事或朋友产生冲突,或者其他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试着去觉察一下对方有什么需要,你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并记录下来,也许我们还是不能讲出来但我们可以试着记录一下,并把记录的结果分享到群里。这样的记录也是一种实践的方式。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的参与。
【A2反馈结果】学习者A:我回到家发现兄弟两人在打架,过去我可能会忍不住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比如两个孩子被我各抽几下屁股,或者用停发零用钱等方式惩罚他们。但这次我有意识地觉察了我的需要和两个孩子各自的需要,我发现我需要:家庭和睦和谐,我需要管理时间,我需要孩子身体健康(互相殴打可能会伤到身体);而哥哥的需要是:尊重,他不能接受弟弟随便拿他的东西;弟弟的需要是:分享,玩乐,他希望能有人跟他分享玩具。于是我跟哥哥沟通的时候肯定了哥哥的需要,要求弟弟以后拿别人的东西需要经过同意,而得到理解的哥哥也认同弟弟想玩他玩具的要求,愿意有条件(拿其他玩具交换)地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弟弟。两个人不再打架,也满足了我对他们和睦相处,身体健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