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习惯的力量》 所属活动: 保定筹备分舵第13次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改变习惯的方法

开场:

小伙伴们晚上好,下面开始我的分享,我叫谢翀。我有三个标签:一我是一名项目规划师;二我是拆书帮保定分舵的发起人;三我是一个爱运动爱读书爱折腾的斜杠青年。今天我在这里进行2-4练级,等下会有讨论的环节,所以要进行分组,我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两个片段,都选自《习惯的力量》这本书。

学习总目标:

希望学习者在跟随我学习本次RIA现场学习之后,能够学会改变习惯的方法,并通过核心习惯带动其他习惯,在对自己的习惯进行改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找到正确的方法。

在跟随我完成第1个拆页的RIA现场学习后,能够让你对改变一个习惯不再焦虑。当你想改变一个习惯时,能够快速找到改变这个习惯的方法,做出正确的行动。

在跟随我完成第2个拆页的RIA现场学习后,能够找到众多想改变习惯中的核心习惯,并做出优先正确的决策。

图书介绍:

用FAB法介绍图书:

F:《习惯的力量》这本书的作者是查尔斯·杜希格,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他撰写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报道。这本书告诉我们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励,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

A:本书作者综合了近20年科学家与商业对于“习惯学”的研究,包括数百篇学术研究、300多位科学家与企业管理者的访谈,以及数十家企业的实践研究成果,分三个部分探讨了个人的习惯、成功组织的习惯以及社会群体的习惯。和其他习惯类图书相比,它的理论更科学,实践性更强,更接地气,操作性也更强。

B1: 本书可以让你学习到“习惯回路”,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个人、企业,还是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让你的人生与事业焕然一新。

B2:

能够让你掌握改变一个习惯的方法。当你为了戒烟、减肥或者想去掉一个坏习惯而发愁时,你将收获:学会应用片段给出的方法,一步步的将坏习惯变成好习惯。

在改变自己习惯的同时,通过一切方法找到自己的核心习惯,将这个最重要的习惯改变后,也会驱动其他的习惯一起改变。

下面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大家读一下原文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背景信息:

书中提到了习惯的形成原理,第一步有一个暗示,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然后一种惯常行为出现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励的回路越来越自动化,习惯就诞生了。

(正文)

习惯是怎么改变的呢?

可惜,并没有一套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习惯是不能被

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当使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时,习惯最具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但这还不够,为了保持这个习惯,人们还得相信改变是可能的。而大多数时候,只有在团体的助力下,才能形成信仰。

如果你想戒烟,就应培养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使它提供满足香烟在人身上产生的渴求感。然后,找一个可以提供帮助的团体,比如说一群戒烟的人,或者有助于你相信自己能远离尼古丁的团体。当你觉得自己要忍不住了,就去寻求他们的帮助。

如果你想减肥,就应了解自己的习惯,看看为什么每天休息时,自己都会离开办公桌去吃点心?然后,每到休息时,就找朋友去散步,或到他们办公桌那里闲聊,而不是去咖啡厅,或者加入一个跟踪减肥过程的小组,还可以找一个跟你一样,想在手边放一些苹果而不是薯片的伙伴。

事实一目了然: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你必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替代。而且当你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改变的成功性会大大提高。信仰也是必要的,而且它是在群体中培养出来的,即使群体只有两个人,结果也是一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段中提出,习惯时不能被消除的,只能被替代。文中给出了替代习惯的方法,就是在暗示和奖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惯常行为,并通过群体的力量让习惯变成信仰。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只有遵循习惯的黄金法则,习惯才能运转起来,在这个基础上,习惯才能改变。为了得到奖励,只有在暗示的情况下改变惯常行为,才能帮助你将坏习惯变成好习惯。为了坚持好习惯,只有加入一个群体一起努力,好习惯才能坚持下来。

那具体怎么做呢?

咱们知道了文中介绍了两个步骤:1、改变惯常行为。2、加入圈子

我把步骤细化了一下:

1、 发掘出旧习惯的暗示。比如你想养成每天8点在家看书的习惯,改掉看电视的习惯,每天8点在家就是一个暗示。

2、 寻找到惯常行为。你的惯常行为就是每天8点在家看电视。

3、 体会行为后带来的奖赏。看电视能让自己心情愉悦。

4、 改变旧的惯常行为。前提是暗示和奖赏不变,想想在每天8点在家看什么书可以让心情愉悦呢?可以先看一些喜欢的书或者看完书给自己一些好吃的奖励。

5、 加入读书的圈子。比如拆书帮啊,樊登读书会当地的分会等等。

不那么做的坏处:

那人们通常想改变一个习惯时是怎样的呢?只是把惯常行为改变了,不考虑暗示和奖赏的问题,更不会加入同一个圈子,所以只是改变了行为,没几天就会回到原状,不会形成习惯。所以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如果不遵循习惯的黄金法则,不在暗示、行为、奖赏的习惯回路下想到将旧习惯变成新习惯,是不可能的。另外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没有周围圈子群体的相互激励,习惯也是不能持久的。

反例:

我去年办了一张游泳的两年卡,就是想通过游泳改变贪吃的坏习惯。开始的几天,我天天去游,每天晚上8点-9点,游1000米或者1500米,但是没过多久,新鲜感一过,就不想去了。觉得每天游泳完了更饿了,吃的更多。而且只有我一个人去,也觉得没意思,索性就不怎么去了。本来想改掉贪吃的习惯,结果吃的更多了。

(反思)我当时就没有用到文中的方法,找到习惯回路,并加入圈子。所以习惯没有成功改变。

反例变为正例:

如果我用到文中的方法,我应该:

1、 发掘出旧习惯的暗示。每天晚上8点无聊时

2、 寻找到惯常行为。惯常行为就是每天8点在家吃零食。

3、 体会行为后的奖赏。零食让自己心情愉悦。

4、 改变旧的惯常行为。前提是暗示和奖赏不变,用游泳代替吃零食。游完后,每坚持一周,奖励自己一部电影和一本书。

5、 加入游泳的圈子。找一个小伙伴跟着一起游泳。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改变一个长期的习惯,如果你想改变一个短期的行为,或者增加一个什么行为,是不适用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问题)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曾经你有过哪些习惯没有改变的案例。是下定决心减肥,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坚持下去;还是想改掉不读书的习惯,但是书是光买不看,或者看了几页就翻不下去了;还是想改变贪睡的习惯,坚持了两天,早起的闹铃就悄悄的把时间改了,等等……

请你试着去想象一下类似情景,并把它简要地写在刚才发下来的纸上,小组内讨论一下。时间是3分钟。强调一下分享的是你曾经发生想要改变但是没有成功的习惯。

我看到小伙伴们大多都已经分享完了,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自己的经历。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颖:我来回答一下:我之前是加班长期不运动了,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每天到家都是晚上吃一些零食,不想动。所以我想改变这个坏习惯。我想每天下了班运动半小时,不再吃零食了。刚开始的时候几天,每天吃完晚饭1小时后,开始在家里跑步机上跑步,跑完步做做简单的瑜伽,大概坚持了3天,就开始断断续续的运动了,每两天锻炼一次,3天锻炼一次,最后就不运动了。我也很苦恼,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了这个片段,我知道没有改变坏习惯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找到习惯回路,然后去改变行为。

反馈简短重述

感谢小颖的分享。刚才小颖讲了,每天吃零食让她感觉身体越来越差。她很想改掉旧的吃零食的习惯,变成运动健身的习惯,但是最后没有改变成功对吗?

【A1+】(反思加工)

接下来请大家继续思考,如果你有一台时光穿梭机,再回到过去这样的情况,你会用如何使用今天学到的五步法来改变一个习惯。大家可以继续写在表格上,只写下关键字就好。

提示一下五步骤,它们是找暗示,找惯常行为,找奖赏,改变惯常行为,加入圈子。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时间是3分钟,有完成的小组可以举手向我示意。

时间到,谁还来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颖:我继续说,如果我想改变我的旧习惯,变成运动的习惯的话,我会运用改变习惯的五步法去改变我吃零食的习惯。

如果我用到文中的方法,我应该:

1、 发掘出旧习惯的暗示。每天晚上8点在家吃完晚饭一小时后。

2、 寻找到惯常行为。惯常行为就是每天8点在家吃零食。

3、 体会行为后的奖赏。零食让自己心情愉悦,减轻压力。

4、 改变旧的惯常行为。前提是暗示和奖赏不变,用运动代替吃零食。每次运动完看两集电视剧。

5、 加入每天锻炼的圈子。找几个小伙伴每天运动完在群里打卡,如果不打卡的,发10块钱红包。

这是我想说的,谢谢大家。

反馈真诚赞美:

听了小颖第二次分享,我觉得她这么做的话非常棒。她找到了习惯的回路,暗示、行为、奖赏。然后呢,试着创造暗示和奖赏不变的条件,然后去改变行为。最后还加入一个运动的圈子激励自己。说的非常好,我觉得她的习惯一定会改变的。

【两个片段的衔接】

【第1个片段结束语】通过片段1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需要做什么,改变什么,只要按照片段中的方法,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将一个旧习惯变成一个新习惯。但是大家又要想了,我身上有这么多习惯需要改变,我要先改变哪一个呢?片段二就会告诉你,要先改变你的核心习惯。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个片段2,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给我眼神示意,让我知道你已经阅读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