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终身成长》 所属活动: 20200702珞珈分舵线下练级(光谷时光花房)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孩子受挫时,如何抓住时机培养成长型思维?

开场:

为了便于今天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先来分一下组。

各位小伙伴儿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付盈盈。今天我要拆解的片段选自《终身成长》这本书。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使用(行为)以成长型思维来面对挫折的3步骤(澄清),引导孩子走出低落情绪,调整策略去重新实现目标(界定)。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最近我女儿换了新的英语老师,这位新老师对学生们自我介绍的要求跟以前就不太一样:以前是……。现在多了两句话:我来自K80,我的老师是sephi.我女儿可能也没有一下子记住,过后也没有练习。上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她就按照原来的方式去介绍,班上有孩子起哄:这也太简单了,太短了。老师也提示他还有2句,但是她完全忘记了,在老师的启发下也没有说出那2句。我女儿就整堂课情绪不太好。下课后,她就跟我说妈妈,我不想跟他们一起上课了。我当时注意力在我自己的事情上,随口就说:哎呀,多大点事啊,妈妈觉得你也做的很好啊。然后,我女儿就跟我说:妈妈,可是就只有我的自我介绍是短短的!她本来只是有点沮丧,听了我说的话,还开始有点烦躁了。

提问: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的孩子或者是看到别人的孩子遭遇了一些挫折,情绪非常低落,父母告诉他们“哎呀,这多大点事啊,你已经很棒了。”说完以后才发现还不如不说呢。有这种经历吗?

影响: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种处理方式,看起来好像也是鼓励,但是不仅没有安慰到他们,而且对他们的处境也没有任何帮助。甚至还对你们的关系和他的情绪起到了反作用。

解决:怎么破呢?《终身成长》这本书可以帮到你。这本书通过对“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2种思维模式的对比呈现,改变我们的认知,即相信我们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认知的改变,不仅能够让我们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也能够影响到身边的人,比如今天的学习片段,我们可以在孩子受挫时,帮助他们用成长型思维,把失败当作成长的机会,来帮助他们重新实现目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第一个项目自由体操中,伊丽莎白第一个登场。尽管她表现得很不错,但在后来几个女孩出场之后,得分出现了变化,伊丽莎白输掉了比赛。在其他项目中,伊丽莎白同样表现得很好,但是依然没能赢得比赛。那天晚上比赛结束时,她一条彩带也没能得到,她感到很沮丧。

如果你是伊丽莎白的父母,你会怎么做?

1、告诉伊丽莎白,你认为她是最棒的。

2、告诉她是裁判的不公平让她丢掉了原本属于她的彩带。

3、安慰她说体操其实没那么重要。

4、告诉她她有足够的能力,下一次肯定能赢。

5、告诉她她本来就不该赢。

在当今社会中,对于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存在着一种强有力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护孩子们免遭失败!但是这种做法或许能够暂时防止孩子们失望,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有着很大的危害。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从思维模式的角度看看对刚才五句话的五种可能的反应.倾听其中传达的信息:

第一种(你认为她是最棒的):这种说法从根本上说并不是真心的。她并不是最好的--你知道这一点,她自己也清楚这一点,这对于她的恢复和进步一点帮助都没有。

第二种(她受到不公平待遇):这是责备他人的做法。当事实的真相是,问题的根本在她的表现而不在裁判时,难道你希望她以后变成喜欢将自己的不足归咎于他人的人吗?

第三种(安慰她体操其实没那么重要):这种说法会教给她,当她有什么事做不好时,贬低这些事情本身就对了。难道你真想告诉她这些吗?

第四种(她有能力):这可能是所有信息里最危险的一个。难道是能力自动带领你走向成功的吗?如果是这样,伊丽莎白这次没能赢为什么下一次就能赢呢?

第五种(告诉她她本来就不该赢):在这种情况下说这样的话的确有些无情。当然,你可以不用这么直白的方式表达,不过伊丽莎白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亲基本上就对她表达了这个意思。

下面是她父亲的原话:"伊丽莎白,我知道你的感受。你对比赛寄予了如此大的希望,而且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表现,但是依然没能赢,你一定感到很失望。但是你要知道,你并没有付出100%的努力。有很多女孩练习体操的时间都比你长,而且比你更努力。如果这是你真心想要的东西,那么你就要全身心地为此付出努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概念辨析】

在讨论教孩子用成长型思维来面对挫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即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这是底层信念。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勇于迎接挑战、重视努力过程、积极采取行动。

有人说,这不就是积极思维嘛。成长型思维的人确实很多时候体现出积极的特质,比如拥抱变化,采取行动。但是它的核心是对能力的态度,是相对于固定型思维而言的。而积极思维是相对于消极思维而言的,强调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式。一个积极思维的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不会被失败打垮,但是他也是很有可能认为我这方面的能力是没办法改变的。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子1:我月考数学只考了60分,没关系啊,我数学不行,但是我语文还是挺好的。这是成长型思维还是积极思维?(积极思维)

例子2:我月考数学只考了60分,我确实这几个章节的知识点掌握的不好,我需要花点时间去把那些知识点弄明白。这是成长型思维还是积极思维?(成长型思维)

例子3:我月考数学只考了60分,考试的时候我正好身体不舒服状态不好,而且刚好考察的内容是我掌握的不太好的部分,考60分是个偶然啦,不代表我数学不行。这是成长型思维还是积极思维?(积极思维)

例子4:我月考数学只考了60分,虽然我很难过,但是这确实是对我前段时间学习成果的检验,我需要去找找原因,把没掌握的知识补起来。这是成长型思维还是积极思维?(成长型思维)

通过刚才的几个例子,我们知道了成长型思维区别于其他概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认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拥有这种思维的人,能够持续努力精进,所以它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指向成长的。

也就是因为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培养出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胜不骄败不馁”是需要背后的思维模式来支撑的。但是思维模式这个东西,没办法直接从我们的脑子到孩子的脑子,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而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契机。那么如何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培养他的成长型思维呢?

【引出How】

在原文中,作者给出了具有一个成长型思维的父亲的示范。

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4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安抚情绪:共情+直面现实(原文我知道你的感受,输了比赛你一定很失望)对孩子的情绪和处境表示理解,但是要面对现实。共情其实不直接体现成长型思维,但是学过沟通的都懂,为了保障后面的效果,这个餐前甜点不能少。

第二步,肯定努力:根据事实,肯定孩子在过程中值得发扬的行为、品质。(原文中:你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表现)这里的努力,并不是仅仅是指付出了汗水,同时也包括在过程中的尝试新策略,听取他人意见等等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行为。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省略这一步,但是不能说瞎话。

第三步,引导行动:(有很多女孩练习体操的时间都比你长,如果这是你真心想要的东西,拿你就要全身心地为此付出努力)仅仅有高目标高标准是不够的,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找到改进的方法,并且尽可能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举例】比如说,在前面我讲到我女儿的例子,后来我发现随口的“你已经很棒了”没有用,然后我就跟她说:

(第一步,安抚情绪)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刚刚课堂表现不好,所以说不想跟Amy他们一起上课啦?

(第二步,肯定努力)她点了点头,然后我接着说:你刚刚虽然自我介绍不完整,但还是积极参与后面的互动,挺好的。

(第三步,引导行动)我说那我们多练习几次就好啦,Amy他们课后复习了,所以就可以很流畅地自我介绍。我们也来练习吧。

然后我就带她一起念了10遍,她自己又练习了几次,现在自我介绍又信心满满了。

【where】但是也要注意,成长型思维强调个人持续的努力,但是现实生活中孩子遭遇挫折,确实有很多种原因的,比如裁判不公平、身体状况、目标设置不合理等等。那我们可能需要其他的方法来消除外界因素对孩子的影响。以上面对挫折的3步骤,不仅仅适用于家长教育孩子,只要在当时的情境中,我们暂时扮演老师、教练的角色,都是适用的。比如老师教育学生、上级培养下属。甚至在你自己遭遇挫折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自我对话。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OK,为了实践我们刚刚学习的“面对挫折的3步骤”,我们来现场编一个小剧本。剧本的背景可能是未来你会遇到的一个场景,比如孩子考试考差了,下属工作失误了等。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稍后我会请一组小伙伴来表演一下。

【学习者案例】

【点评回应】 感谢小雪的分享,从小雪的分享中我们听到了对孩子努力的肯定,行为的引导,虽然没有演示具体如何安抚,但已经有这个意识,知道要去做,我们活动结束后可以将这部分再进行细化。很好!

结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在孩子遭遇挫折时,如何运用成长抗挫3步骤(安抚情绪,肯定努力,采取行动)找到方法,持续付出努力去实现目标。每一次挫折,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不仅仅是对孩子,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样。决定我们成长的第一步,不是我们是否努力,而是我们是否相信努力!

OK,以上就是我要拆解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