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断舍离》 所属活动: 保定筹备分舵第10次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屋子乱的像垃圾场,不想收拾怎么办?“断舍离”,不收拾的收拾法,轻松还你一个清爽舒适的家

开场: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下午好,我叫张敏,二级拆书家,百家号、今日头条号情感领域创作者,非常开心跟大家相遇在拆书江湖,继续走在打怪升级的道路上。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理解“断舍离”中的收拾概念,能够运用断舍离收拾四步法,筛选出自己当下想用的物品,把非当下用,不喜欢用,用的不舒服的物品处理掉,只留下自己想用,且喜欢用的物品。

用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跟我一样痛苦的经历:打开衣橱,脑袋都大了一圈:衣柜里边边角角都塞满了衣物,左边一个小塑料袋,右边一个小塑料袋,最里面一个塑料袋,柜子里的包袱堆了又堆,最上面的那个摇摇欲坠,马上就要掉了下来,最底下的那个还不敢轻易往外拽,好不容易摞好的,怕“一拽”,全散了架子;找件衣服,趴在衣服堆里刨半天,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找着了,抬头一看,“哇塞”,身后成了垃圾场。

【提问】:请问,大家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当你处于这样的环境时,你是的心情怎样?你的感受又如何?你又是怎么处理的呢?是上网买收纳箱,把衣物分门别类的整理好,还是就这样吧,继续乱下去?

【影响】:如果你家的房子大,买更多的收纳箱,专门找个地方存起来,似乎也不成问题,毕竟你还有随便走动的地方,但是这些不用的东西占用了你的空间,想想没日没夜加班加点,辛辛苦苦攒下的票子,想想1万多一平米的房子,就是为了存这些破烂?

如果你家房子小,再多加几个收纳箱,你的活动空间就更小了,恐怕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在里面自由穿梭了,长久在这样的环境待下去,也影响心情,容易发脾气。

【解决】:那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的法子解决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日本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本书,提到一个方法就是断舍离收拾法。这个方法能让你不怎么收拾,就能告别以前屋子里的脏乱差,还你一个整洁、舒适、空气自由流淌的居住环境。相信听了我的介绍,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吧!好,我们现在就开始一起学习这种神奇的收拾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眼神示意,让我知道你已经阅读完毕了。

R:断舍离是一种不收拾的收拾法,一旦了解它的机制,你就能在瞬间燃起斗志,下定决心大干一场。因此,我非常有必要先说明断舍离的含义。

平时里,我们想把房间整理干净,一般会从那里下手呢?想到要整理房间,我们脑子里浮现的往往是整理、整顿、打扫(扫、擦、刷)这些词,需要注意一点,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收拾,和“整理、整顿”有一种微妙的差异。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能体会到两者之间的这种微妙差异。

在断舍离里,收拾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给出收拾的定义。

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不要物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和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大家基本上已经阅读完毕,我来用自己的语言来重述一下上面的片段。

这个片段讲述了一个概念“收拾”,那什么是收拾呢?在断舍离里,所谓收拾就是对物品进行筛选和取舍。需要考虑两个轴:一个是时间轴“当下”。另一个是关系轴“我和物品的关系”。筛选的时候,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1、这个物品的使用时间是“当下”吗?2、这个物品我要不要用呢?而不是“这个物品还能不能用?”

留下那些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如图所示两轴相交的对方)

(断舍离的两个思考维度)

这里的关键点是对物品的“筛选和取舍”,请注意,是“你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的按照物品的种类,一 一整理好放在收纳箱里。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收拾”,我们来对比一下跟它易混淆的概念“整理”。现在我提几个问题,大家只需要凭第一感觉快速回答:是整理还是收拾就好,不需要过度思考。

1、周末大扫除,我把扔在沙发上,凌乱的衣服叠好,并分成三堆:老公的、我的,娃的,然后分门别类的放进整理箱,这是收拾还是整理?

学习者:这是整理。

我回应:是的,这是整理。因为我只是把衣服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这是物品空间上的移动,并没有对其筛选和取舍。

2、我把当下能凑合着穿,但是不想穿,穿着磨脚的高跟鞋从鞋柜里放到了收纳箱,这属于收拾还是整理?

学习者:整理。

我回应:是的,这是整理。高跟鞋要说穿呢也能凑合着穿,但是穿着不舒服,不想穿,从鞋柜整理到收纳箱,我没有扔出去,这也是物体空间上的移动,没有取舍,也属于是整理。

3、我把孩子5岁时的小褥子(我家娃老二都6岁了,老大9岁)从衣柜里拽出来,叠好,打包,扔在了自家楼梯口,这是收拾还是整理?

学习者回答:整理。

我回应:是的,这也是整理,这些过去的不需要用的衣物,我只是扔到了自家的楼梯口,并没有扔出家门,万一哪一天自己舍不得了,又可以拿回来,实质上没有彻底切断物品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的“筛选”出去,这也是整理。

4、我把样式过时,不想穿的羽绒服整理出来,打包好,送给需要的人,是收拾还是整理?

回答者:是收拾。

我回答:对的,这是收拾。羽绒服这件物品还能穿,但是我主动不想穿了,我没有收纳在屋子里,而是送人,彻底切除了物品与我之间的关系,这是断舍离里的收拾。

看来大家对什么是收拾,什么是整理,都有了很好的理解。

总之呢,对物品进行了筛选和取舍,主语是“我”,问我要不要用,这是收拾;把物品从一个地点挪到另一个地点,保管起来,主语是“物品”,问物品“还能不能用”,是整理。

【HOW】:了解到收拾的关键点后,我们来看看究竟怎么做,才能对物品进行更好的选择,选择取舍的标准又是什么?

根据原文概念的诠释,我一共归纳总结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思维。摒弃心中的思维定式:东西不是越多越好,不是把家里塞满才心安。物品要用才有价值。不用的东西,可以赠人或者扔出去,认识到这是很正常的物品更新迭代的过程,不再心生“可惜、舍不得”的想法。比如扔出去还能用,但是不想用的刀,不再心疼。

第二步:聚焦当下。把时间轴锁定在现在,考虑现在要不要用它,而不是考虑未来和过去要不要用。

第三步:问物品与自己的关系。这个东西我喜欢吗?我要不要用?扔掉之后对我来说有什么影响?是变好了,还是更糟糕了?

第四步:开始行动,即扔东西。扔到什么程度呢?扔到只保留自己最喜欢的,当下想用的为止。

【举例子】:

如此说来,回到咱们一开始的场景,我准备收拾衣柜的第一步不是立刻分类规整,而是思维的转变。意识到东西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现在用起来才是最好的。告诉自己:不想用的物品扔掉、送人,不用内疚和自责,“物物更新、生生不息”,这是物品迭代很正常的事。

然后,把小塑料袋里破了洞的、单只的袜子和不穿的结婚礼服扔出去,因为从物品与我的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些物品已经跟自己没有了关系,我不再用它了。

把包袱里5年以后孩子才能穿的校服,我的穿着勒肉的,样子过时的衣服统统打包,扔到门口的衣服回收箱里。留下自己喜欢,当下想穿,穿着满意的衣服。

【预防异议】:可能有的小伙伴会问,筛选物品的时候,说要留下当下与自己有关的物品,那这个当下的尺度如何衡量?多久算是当下呢?是不是我今天不用,但是3个月以后再用,就要扔掉吗?

其实,这个当下并不是绝对的当下,而是一个时间范畴,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个人和每个人的“当下”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当下快,有的人当下慢,但是可以简单的用“物品使用周期”来衡量,有的物品每天都在用;有的一个星期用一次,有的一个季度用一次,还有的半年使用一次,只要是“在用”的状态,就算当下。如果超过一年都没有用过一次,这样的物品就要考虑扔出去了。

【适用边界】:断舍离收拾法适用于家里物品过多,积攒了大量自己不想用的物品;也适用于梳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筛选微信收藏夹里面的文件;收拾纸质版和电子版办公文件等等,但是如果你身处一个物资匮乏的地区,本来就缺衣少食,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个收拾法就不适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催化应用提问设计:相信大家已经对“收拾”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也知道如何进行断舍离了吧。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里可能发生的一次收拾的对话场景,把这次对话编写成一个小剧本。

要求是:关于收拾的部分,要用到四步法,可以是你给对方的建议,也可以是你传授给她的经验。写明这个剧本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对话经过建议写关键词。写在一张纸上。现在就开始写,5分钟之后,我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剧本。

好的,时间到,哪位小伙伴可以分享一下他编写的剧本啊?我们有请 ,时间为2分钟。

【学员案例】

时间:2020年8月29日

地点:小张家

人物:小张和小陈

事情的经过:小陈到小张家玩,看到小张家收拾的非常干净,家里又明亮又宽敞,对比自己家东西又多又乱,想收拾,又不知道如何收拾,于是像小张请教经验。

小陈:你家是怎么收拾的呀,把家收拾的又宽敞又明亮?

小张:我用了一种不一样的收拾法,“断舍离收拾法”。首先改变观念,东西不是越多越好,用才算好,把没用的扔出去,是物品在自我更新迭代,扔了没什么可惜的。收拾的时候,把现在不用的东西,比如过去的但是现在用不着的,将来以后才用的着东西,都扔出去或者赠送给被人,把自己现在想用的东西留下来,通过这样对物品筛选,家里留下的东西就少了,收拾起来也方便,而且留下来的东西,也是自己喜欢用的,用的舒坦,心情好。

小陈:你就是用这个方法做到的呀,谢谢你呀,回去我也试试,把家里彻底的收拾一下。

【拆书家反馈】非常感谢王姐的精彩分享,我相信小陈用了小张传授的独门收拾法,也能让自己的家变得整洁、宽敞,住着舒服。剧本编写的非常精彩,看来王姐已经掌握了断舍离收拾法的精髓了,我们掌声鼓励一下!

结语:为了准备本次断舍离的拆书内容,我先在自己家进行了一周的断舍离,扔出了很多不想用的东西,我认为作为一名拆书家,作为一名写作者,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我手写我心”,去践行去行动。所以也真切的希望大家学习完今天的内容之后,能够立刻践行,对自己的物品进行一次“断舍离”,用行动让自己变得更好。感谢大家20分钟的耐心陪伴与支持,我的拆书分享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