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分享者威威,欢迎各位爱读书的小伙伴一起参加本次学习,我今天要过的2-1.
自我介绍:嗨,我是威威。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
我的第一个标签是,早期教育的家庭规划师,我的第二个标签是,我是一位超人妈妈,我的第三个标签,追随拆书帮成长精进的晋级会员。
分组:为了方便大家讨论分享,下面按照就近原则,左面从A……+B右边C……+D各为一组。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彼此出现冲突的时候,我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通过学习具体的代替惩罚步骤来解决问题。
图书介绍:
F: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本《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的书是由两位来自美国的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共同完成的。这两位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此书的核心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建立在平等互爱、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
A: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此书长踞家教类图书各大排行榜榜首,出版30年长销不衰。此书的侧重点在于“如何操作”,提供给家长们经验和方法,在家人自学这些技巧的同时,让他们(或者和朋友一起)按照自己的进度去实践,并提供给家长们可以借鉴的众多事例,以便他们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
B:用于引发兴趣。
B1:这本融合爱与沟通技巧的神奇之书,无论在什么文化环境中,都可以让父母学会用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
(过渡)那本次学习的相关片段,我将为大家带来。
B2:在我们深入了解惩罚的后果后,我们通过代替惩罚的方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R:阅读原文拆页】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P114
代替惩罚的方法
1.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
“我的新锯被扔在外面,都被雨淋得生锈了,我太生气了!”
2.表明你的期望
“我希望我的工具被借走以后,能完好无损地归还!”
3.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失误
“现在需要用钢丝球使劲把上面的锈擦掉。”
4.提供选择
“你要么借我的工具及时归还,要么以后再也不能借。你来决定。”
5.采取行动
孩子:爸爸,你的工具箱锁上了!
爸爸:没错。我希望我的工具放在哪儿,还能在那儿找到。
6.解决问题
“我们想个办法,既能让你继续用,又能让我用的时候也能找到。
【I:用自己的话描述原文拆页】
What:代替惩罚的方法是解决问题,影响孩子对自己进去深入思考的六个循序渐进的方法。
Why:我们对孩子的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而这个过程对孩子又是非常重要的。
How:如何做的解析
01:请我们的孩子帮忙
02:明确表达我们对孩子的某种行文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03:表明我们对孩子的期望。
04:提供两种选择。
05:告诉我们孩子弥补自己的失误的具体做法。
06:采取行动,帮助孩子拆解行动方案。
【事例】书中案例:
妈妈带孩子去超市,孩子各种乱拿东西,
妈妈:噢,等爸爸回来,有你好受的!(威胁的语气和很恨的表情)
看到孩子对母亲语言毫无反应时,
妈妈:你太鲁莽了。晚上不许看电视!(此时已加上指手画脚的动作)
孩子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比刚才更加坐立不安的状态。
妈妈:你再乱跑,我就要动手了!
结果可想而知,孩子被妈妈当众打了一顿。
【不这样做的坏处】以上的例子告诉我们,
家长面对惩罚孩子的一般做法会带来哪些坏处
01:越是惩罚孩子,易造成孩子面对问题时不知如何解决从而逃避问题和管教。
02:孩子在处理未来的家庭关系时,会认为惩罚是唯一理解的管教方法。
03:孩子容易对家长有怨恨感,又因怨恨升起罪恶感。
04:孩子会有挫败感,认为父母都是对的,我怎么做都是错的。
05:孩子会对父母的惩罚实施报复性行为,还会继续犯错,只要不被父母抓住。
【这样做的好处】通过学习了代替惩罚的方法,会带来哪些好处
01:建立与孩子相互良好的亲子关系
02: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差异。
03:我们代替惩罚的方法的运用,孩子也会这样通过模仿处理他的社交问题。
Where:无论身处困境,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将来复杂的社会中,这个方法都能让我们与孩子共同受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类似的童年经历,比如你有没有被父母惩罚的经历?惩罚后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比如父母让你去盛饭,结果你不小心打翻了碗筷,父母开始对你各种责骂,又比如,你想学舞蹈,父母为了节省开支,没给你报,你各种闹,父母用语言对你使用暴力,说你压根不是那块料,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敌意、仇恨,抗议、没有价值感?通过举例,那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童年的类似经历。
然后请大家想一下各自童年的相关经历,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是什么事情,结果如何。
那接下来,我们给大家每人一分钟的讨论,请我们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赵老师分享了童年里她唱歌,父亲听到她唱歌后很烦感,严厉惩罚她,以后不让她唱,说她五音不全,结果,赵老师长大至今再也不唱歌了,她当时的感受是委屈,想着为什么自己这样不行,她与父亲的关系因为这件事,她自己还是有埋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引导)如果时光倒流,再回到从前,结合刚刚从拆页中学习到的知识,家长怎样处理更合适呢,请写出具体的行动步骤。
(指令)
那接下来,给大家每人1-2分钟的时间,以组为讨论单位,谈论完毕我们请小伙伴们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赵老师结合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她是父母的话,她会这样做。父亲邀请赵老师帮忙分析为什么唱歌跑调,是刚学的缘故还是听歌听的少,父亲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表达对唱歌跑调的问题,父亲表明父亲对赵老师的期望,希望她可以尝试,大家一起分析主观和客观原因,父亲缓和的语气告诉赵老师,是需要父亲陪着练习还是自己多听音乐掌握节奏,通过赵老师选择第一种方式,父亲告诉她遇到问题了,要静下来,大家一起商量解决的方案,怎么样弥补唱歌跑调的问题,父亲帮助赵老师列出每日练习计划,帮助她找到唱歌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