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军翠,职业公务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性格简单,热爱生活。说一个励志的事,大学里的我,虚度时光,浑浑噩噩,后来逆袭考上专业领域很好的研究生学校,通过努力,我见证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高光时刻。这让我想到那句话:“一个人能做成任何事,只要他想做。”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1-2过级场,在接下来的拆书过程中,会有小组讨论的环节,所以首先我们进行一个分组,这边三位一组,那边三位一组。我今天拆解的片段来自于《正面管教》,这本书以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为基础,核心理念是对孩子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给孩子,其中很多理念也同样适用于成人。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大家都已经看完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拆页。
what:
这段文字讲述了当孩子有情绪时,具体该怎样做才能有效的和对方进行情感连接,并最终赢得合作解决问题。
why:
有句话说,如果你在育儿过程中感到心力交瘁,那一定是你教育的方法有问题。如果我们引导不当,很容易陷入和孩子的权力之争,最终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更谈不上合作二字。所以该怎么做呢,正面管教给出我们四步法。
how:
第一步:核实感受。
第二步:表达对孩子的理解。
第三步: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四步: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一天我陪晨晨在家写作业,有一道题老师上课讲过了,可是他有点似懂非懂,我就又讲了一遍,他还是不会,我又讲,他还是不会。因为后面的作业还有很多,我恶狠狠地对他说“你把这个念一百遍看看会不会”,结果他一边念一边哭,到最后这道题也还是没学会。
反思原因,当我和孩子陷入情绪的时候,第一没有核实孩子的感受;第二没有表达对孩子的理解;第三没有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光顾发泄情绪了;第四没有朝着解决问题的路走,而是任由负面情绪不断升级,互相激化。
如果此时,我能够使用刚才介绍的这四步,和孩子进行一下连接,就能打破情绪的恶性循环,比如:“你感到很无助很绝望,是吗?”(第一步核实感受);“作业很多很难,我能理解你压力很大”(第二步表达对孩子的理解);“看到你手足无措的样子,我很担心,我有点自责和后悔刚才对你发脾气,我很想帮助你”(第三步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呢?”(第四步解决问题)
where:
当孩子有情绪并且我们遇到需要一起合作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来引导孩子,当孩子感受到鼓励的氛围时,他便不再为关系和情绪所困扰,自动地去转而解决问题。
【A1】激活学习者经验
以上是我对片段的理解, 回顾我们的过去,大家在生活中是否遇到类似的场景?
【给学习者分组】
接下来我会带领大家演练一下,为了方便大家稍后练习演练,下边左边一组,右边一组(加手势),方便大家稍后在组内讨论。
大家可以分享一个自己关于合作的故事,给大家3分钟时间,稍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
现在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进行一个分享。
学习者记录: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有一次我给学生上课时,看到有一名同学在说话,他还是小组长,我心想小组长还不以身作则扰乱课堂纪律,有点着急,我大声吵了他,他当场就大哭。后来我才得知他是在提醒别的同学遵守课堂纪律。我很自责惭愧,这是曾经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故事。
好的,谢谢你分享的故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当你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尝试使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去看一看,看看会不会有什么不同的收获。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现在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设想规划一个目标或行动,把它写在便签纸上,最好有明确的做法、时限和可观测的预期结果。
......
好的,我看大家写的差不多了,我们请一个小伙伴进行简单的分享。
学习者记录:
我和孩子制定了一个暑假作业计划,但是孩子经常不按计划执行,我很愤怒。下次再遇到这个情况,我这样使用今天的这四步和她沟通:我会这样说,孩子,当你看到这么多作业时,你是不是觉得无聊和失落?我很理解你,我上一年级的时候,面对作业也会失落。经过我诚恳的表达感受和前面这几个步骤,她应该能听进去我和她说话了,然后我会询问她,问她觉得应该怎样规划时间才能完成作业,直到我们能够达成共识。
好的,谢谢你分享的故事,最后希望我们能够将这个“赢得合作”的工具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运用起来。通过刻意练习,去成长,去收获。
今天的拆页学习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