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上午好!
我是孔鹏举,我个人的三个标签是:正念学习者、办公软件达人、家庭保险规划能手。为了使后面的拆书学习更精彩,我们先来分下组。按照“就近原则”,这边的2位小伙伴一组,这边的3位小伙伴一组。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片段来自《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这本书的作者是戴维•伯恩斯,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医学博士,心理学家。这本书全球销量超过500万册,被翻译成20多个国家的语言出版,是美国、加拿大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学家最常推荐的一本书,曾被人民日报评为“100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本书的核心内容来源于认知疗法,强调通过改变认知来帮助我们摆脱消极、焦虑、抑郁等坏情绪。
希望本次拆书学习之后,大家能够灵活运用“反驳‘但是’法”,来有效克服拖延症,提升行动力。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来阅读手上的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向我举手示意。
[片段来源]:《伯恩斯新情绪疗法》,P95-96
如何摆脱“但是”——反驳“但是”
“但是”可能是积极行动的最大障碍。你正在考虑积极地做某件事,突然你就用“但是”给自己找了许多借口。比如,“我今天可以出去跑步,但是......”
(1)我真的好累;(2)我本来就是个懒鬼;(3)我没心情。诸如此类。
还有另外一个“我应该戒烟,但是……”的例子:
(1)我没那种自制力;(2)我不喜欢突然就戒掉,也许应该慢慢来,这样痛苦也少些;(3)我最近压力很大。
如果你真的想给自己一点动力,你得学会摆脱“但是”。有一种办法可以帮助你,这就是表5-6的“反驳‘但是’法”。假设现在是星期六,你准备今天修剪草坪。这件事你已经拖了3个星期,现在杂草丛生,乱的不成样子。你告诉自己:“我真的应该修剪一下了,但是我现在没心情。”在“但是”栏中记下这一想法,然后在“反驳‘但是’”栏中予以反击:“只要一开始动手我就会慢慢有心情了。等把事情做完,那种成就感太棒了。”接下来,你很可能会出于条件反射,又继续编造新的反对现由:“但是现在草长得太高了,一辈子都剪不完。”现在用新的反驳论点来反击(如表5-6中所示),然后一直继续,直到没有借口可找为止。
表5-6 “反驳‘但是’法”
以下Z型箭头跟踪的是你针对头脑中的问题逐一反驳时的思维模式。
“但是”栏 “反驳‘但是’”栏
我真的应该修剪一下了,但是我现在没心情。————只要一开始动手我就会慢慢有心情了。等把事情做完,那种成就感太棒了。
但是现在草长得太高了,一辈子都剪不完。————有割草机不会花很长时间的。我现在总可以只割一部分吧。
但是我好累了。————只需做一点点,等会儿再休息吧。
但是我现在想休息一会儿,或者看电视也行。————当然可以,不过老惦念着这件事没做完,心里总会堵得慌。
但是我太懒了,今天肯定做不了。————这是说法不对——我过去已经做了无数次了。
好,我看大部分小伙伴已经读完了。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宏大的想法,如果不去实践,也只能是个空想。比如:看到别人工作升职加薪,看到别人家庭和睦、母慈子孝,看到别人孩子三岁背唐诗、四岁说英语,经常“羡慕的不要不要的”。可是一旦要落实到行动上,就开始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推拖,比如:“但是,我最近有点忙,没时间”“但是,我今天有点累了,缓几天再说吧”“但是,现在也还说的过去,先将就将就吧”。结果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拖延症又犯了。【why: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片断】
如何解决这种拖延症呢?原文片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驳‘但是’法”,通过将所有不愿意行动的“但是”想法一一驳倒,从而有效解决积极行动之前思想上的最大障碍。【what:这个片断提供的是什么方法】
具体而言,“反驳‘但是’法”的使用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画表格,做准备。在纸上画出一个两列多行的表格,在表格第一行的左边写上“但是”栏,右边写上“反驳‘但是’”栏。
二是填想法,做反驳。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在表格左边“但是”栏填上“你不行动的各种理由和借口”,在右边“反驳‘但是’”栏填上对左边理由或借口的反驳。每行填写1个借口,1个反驳,一行一行顺着往下写,就象“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将自己想到的各种不行动借口驳倒,最终实现有效行动。
去年参加我们分舵线下活动,听拆书家讲解亲子沟通,当时很心动,觉得对提升自己和4岁女儿的关系很有帮助,就决定回头好好学学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回到家后,就不想干了,于是我就用“反驳‘但是’法”反驳了一番。“虽然学习亲子沟通可以提升和孩子的关系,但是,看书太费脑子了,还是算了吧”,于是自己就反驳说“可以去网上看视频教程啊”;又找借口“但是,这段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个先放一放吧”,于是反驳说“之前许多事情就是‘一放就放凉’了,所以既然想做,那就现在开始吧”;又找借口“但是,现在父女关系还可以,等等再学吧”,于是反驳说“等关系差到不可接受的地步,再学习就晚了”……最后,通过这种方式,成功说服自己,在网上买了一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并开始坚持每天一小节的阅读学习。【how:这个方法需要按照什么步骤去做】
“反驳‘但是’法”主要适用于“有想法,没行动”的部分拖延情况,这部分拖延情况是“客观上具备行动条件,但主观上不想开展行动”。这时候通过“反驳‘但是’法”,就可以有效解决行动前思想上的障碍,推动及早行动。【Where:这个方法适合用在哪里】
以上就是“反驳‘但是’法”的相关内容,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自己有没有遇到过:明明知道一件事情很重要、做了对自己有好处,或者明明一件事情已经比较紧急了,但就是找各种借口不去做。比如:5月份单位体检,我的BMI指数已经达到24了(超过24就是“胖”了),可是自己还在找各种借口不控制饮食、不开始锻炼。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如果有的话,可以写在便签纸上,并在小组内分享。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时间结束后,我们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下他/她的经历。
下面把时间交给大家。
……
好的,时间到。看大家刚才讨论的都很热烈,下面我们就用1分钟时间,请一位小伙伴出来做下分享,有请小燃。
—————
分享者:小燃
分享内容:我之前办过一张健身卡,想着是去健身房减脂塑型、增强体能,但是每次要去的时候,就给自己找各种借口不去,我记得我当时说,“但是今天事情这么多,到晚上都做不完,哪有时间再去健身房啊”“但是去了也不知道去练什么,还是在家里面想好了再去吧”“但是今天突然有点不舒服,改天再去吧”。结果是健身卡都过期了,也没有去锻炼几次。
—————
好,谢谢小燃的分享,下面请大家试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内,当你的拖延症又犯的话,你会如何使用刚学到的“反驳‘但是’法”来应对。
下面给大家1分钟时间,请大家在便签上写出具体的应用场景,类似我们之前提到的“希望升职加薪却不开始行动”。同时,根据这个场景,利用我们讲的“反驳‘但是’法”,写出相应的行动步骤。提醒大家一下的是,这个行动步骤要有具体的目标、时间和操作流程。好,现在开始。
……
好,时间到。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反驳‘但是’法”的两个步骤:一是画表格,做准备。二是填想法,做反驳。希望“反驳‘但是’法”能在解决拖延症上面,给大家以后的工作生活带去一些帮助。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者:小燃
分享内容:我想锻炼但一直没有行动,我的目标是要在下周之内开始锻炼。根据今天学习的方法,我的计划是,对自己之后可能会找的借口进行反驳,将所有的借口都给否决掉后开始行动。我会先画一个表格,然后在左边列出各种借口,在右边反驳这些借口。比如:
但是:我没时间——反驳:挤时间总会有的
但是:我不知道如何锻炼——反驳:我可以找教练问问
但是:我经常会临时有事去不了——反驳:我可以做一个日程清单,好好规划下时间
……
这样采用今天学的方法之后,我觉得我下周就有很大可能会开始锻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