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肖昀。我是一个二级拆书家,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如何让对方觉得被理解。
【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亲密的人,某些父母,孩子,爱人,朋友等等,我们希望能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走进他们的内心,爱他们,了解他们。可是,现实就像傍晚,我弟弟跟我视频,说他最近工作很多,很烦。我就很担心,仔细盘问他具体是什么事情遇到了困难,想着给他出主意,可是他没说几句就很不耐烦的说,说了你也不懂。我又追问了几句,他又找了个借口把电话挂了。
【提问】
这让我很郁闷,也很纳闷,话没有说完就停了,而且我明明是为了她好,她还一副不领情的样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我们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那想不想问题出在哪里,并且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影响】
为什么呢?因为,在,与关系亲密的人沟通时,双方的内心有两个预先的设定,倾诉的人想,爱我的人,一定是能够理解我的人。聆听的人想:我都是为了你好。因为有了这样的时间表,所以关系亲密的人之间的沟通,比普通人的沟通更容易出现偏差,,也更容易伤人。我们想象一下,当不被自己身边的人理解的时候,我们想的是什么?连你都不理解我!对不对?
【解决】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更好的理解我们爱的人,走进他们的心,让他们意识到爱和支持,从而使我们之间的关系更近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提出了解决方案。今天的片段来自于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我们的主题就是:如何更好的理解我爱的人?
【学习目标】
通过现场学习,学习者能够辨别(动作)出什么是移情聆听,并且能够运用移情聆听四步法(透明)与爱的人沟通,让对方觉得被理解,沟通能够顺利进行(界定)
现在,请伙伴们看今天片段,可以划出关键字,时间是1分钟。
摘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p182页
而作为聆听的最高层次,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立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相对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的理解对方。
移情聆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句子而已,在移情聆听的过程中,既要用眼晴去观察,还要用心灵去体会。
如此聆听效果显着,它能为你的行动提供最准确的信息。你不必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你所要了解的是对方的心灵世界。聆听是为了理解,是心和心的深刻交流。
【I】
看到伙伴们都已经看完了片段,进入我们的I两次,拆书家讲解。
Wh y:刚才我们说到,如何更好的理解我爱的人?理解的基础是沟通,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单方面的了解别人。那在沟通当中,聆听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通过听,达到才能走进对方内心的目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听都是聆听,的我们当中片段说移情聆听的英文聆听的最高层次,那我们能不能说一说,还有哪些低层次的聆听呢?
学习者记录:
孟佳。我听你说,倾听。
九月:你讲你的,我干我的。
考拉:以我的经验给你建议。
是的,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这些听的层次,都无法达到更好的理解对方的目的。
什么:而移情聆听,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我们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的理解对方。
【概念辨析】
为了让大家对移情聆听更多的了解,我们举几个例子
有一天,你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垂头丧气的看着一张图片,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你问他怎么了,他说看图写话好难,我不会写。你说:“哎呀,真的挺难的,怎么样这么小的孩子写这些,来先休息一会,乖。”这是不是移情聆听?(关键点1)
学习者记录:
淑霞:不叫。
孟佳:我觉得这个虽然不是移情聆听,但至少听的人会舒服一些。
对,这不是,虽然这里有对对方情感的回应,而是是同情,移情聆听要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而不是同情他们。
最近,你的妈妈跟你念叨了好几次,自己什么都记不住了。你说:“记不住东西真的很让人心烦,我有时侯也记不住,你可以写个便签,或者用手机备忘录。”这是不是移情?
理解双重要听到对方的意思,感受对方的心情,更要用心去体会背后的需求,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关键点2)
学习者记录:
大家一起:这个不算。
这个大家比较有共识。妈妈说自己记不住了,其实重点不在于想要知道记东西的方法,而是对于自己年华逝去,身体慢慢虚弱等等的一种担心和感慨,或者是想让别人多一些关注的期待。
你的好朋友跟你吐槽老公,说他成天在外面忙,陪自己陪的不够。你说:“我知道你需要人陪伴,不过男人就是要干事业的啊,他要是一分钱都挣不不回来,你肯定更烦。”这是不是移情聆听?
学习者记录:
孟佳:不算。
九月:我觉得这个算。
我发现大家有分歧,有人觉得算,有人觉得不算,我们来看一下。虽然你发现了她需要人陪伴,但是你并没有理解她的感受,或者把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加了上去。是你认为男人就需要干事业,不挣钱会使你心烦,而不是闺蜜,对吗?(关键点3)
经过上面的三个例子,我们发现移情聆听的三个关键点:1。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同情。2。用心体验,理解对方真正要表达的内容。3。不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强加给别人。
我认为最难的点是,不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强加给别人,我们真的很难做到不把自己代入 进去。那如何才能做到移情聆听?
【明确步骤】根据原文片段,我总结了一个3 + 1的步骤
1.复述语言:复述对方的话
2.表达感受:表达对方的感受
3.理解确认:说出你的理解并询问对方,进行确认。
+1。给予支持:询问对方是否需要自己做些什么。
很多时候对方向我们倾诉,其实只是需要得到关注,理解,所以一般进行完第三步就已经达到目的了。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要不要询问第四步,为自己爱的人提供行动上的支持,某种需要你提供建议吗?还可以问对方打算做些什,从中判断自己能够给予支持。
一开始建议您按照步骤顺序使用,避免自己忘记某些步骤,当您熟悉了之后,就可以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说,这太麻烦了。我承认,移情聆听需要足够的耐心。但它能极大的改善你和身边的人的关系,让你们更加亲密,让彼此都能意识到爱与支持,你将会认为它麻烦吗?你会不愿意为了你爱的人付出一些时间和能量吗?
为了让大家更加的清晰这四步骤,我们用之前我自己的故事来看看如何使用。
弟弟:最近我工作很烦,很累。
我:怎么了,给姐说说。
弟弟:嗯,我们领导把防疫的事情都安排给我,我还有我自己的工作,都有些干不过来了。
我:你现在同时干着自己的职责内部的工作,还要承担单位的防疫工作吗?(复述语言)
弟弟:是的,有那么多东西要采购,那么多事情和人要安排,又累又烦。
我:听起来真的让人头大,你肯定觉得累,也很心烦。(表达感受)
弟弟:就是,我昨晚三点才睡。
我:你是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负担这种工作量或强度对吗?(理解确认)
弟弟:那倒不是,我以前也不是没这样加过班。
我:你是觉得领导安排工作不够合理吗?(理解确认)
弟弟:是,他好像他特别重视这事,但是又不给我足够的资源。
我:那你接下来打算做些什么吗?(给予支持)
弟弟:我跟他谈一谈,我至少需要两个人一起做这个事。
对话到此结束,大家感受一下,如果你是我的弟弟,这样的对话可以让您意识到支持和理解吗?
【适用边界】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如果有这样一种情况,比如说你的闺蜜失恋了,喝醉了酒,情绪激动的哭着说她不想活了,在房间里面砸东西,这种情况下适合使用移情聆听吗?对,大家都会认为不适合。移情聆听虽然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沟通方法,但是它不适合突发紧急情况下,不适合对方或者你自己情绪激动的时候。这一点需要大家在应用的时候注意。
A2学习者拆为己用:
【编剧本】
有一个关于学习的研究成果,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一遍。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模拟演练。今天的演练是各位小伙伴编写一个剧本,想象一下,未来一个月,这样的场景下你需要移情聆听?可能是父母和你唠叨,孩子和你闹腾,朋友和你诉苦。用你想到的场景编写一个小剧本。剧本要有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角色,起因经过结果),要有对话。是未来的场景,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移情聆听四步法。
时间是5分钟,等一下会请一个伙伴来分享。
有伙伴可能会说,这剧本到底怎么编?其实你只要想到案例,就可以编出剧本,我把我刚才自己的案例编成了一个剧本做范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学习者分享:
陈章:我有一个同事姐姐,经常跟我说起自己孩子的事情,最近他在纠结给孩子报班的事情,经常跟我倾诉。假设我未来一周要上班,同事姐姐又跟我说相关的事情。
同事:我还是想给儿子报班……儿子还是不高兴,怎么办。
我:你是怎么想的呢?
同事:现在的家长都是各种安排,给孩子不报,我觉得孩子不学习不行。但是我儿子性格内向,写作业什么的很慢,我给他报太多了孩子又压力大。
我:(复述语言)你之前也说,你儿子自己平常思考的比较多,喜欢跟自己玩。他写作业比较慢,你报班他会觉得压力大,是这个意思吗。
同事:是啊,但是不报也不行啊。
我:(理解确认+表达感受)你是觉得给孩子报班孩子压力大,不报又觉得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是因为你们的感受冲突了,所以你不开心,觉得担心对吗。
同事:是啊。
陈章:剧本就到这里。因为我也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他也知道我给不出什么建议可能只是想跟我说说,我就用上这些步骤,好好的倾听就可以了。所以我也没有用第四步,给与支持。
好的,谢谢陈章的分享,我们给她鼓掌吧!
【有力总结】
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是如何移情聆听。希望大家把复述内容,表达感受,理解确认,给予支持这四个步骤用到自己爱的人当中去,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更好的理解对方,真正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