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常程,目前是燕郊筹备分舵的一名新手拆书家。很高兴能在周末的时间和各位小伙伴一起拆书学习,一起进步。本次拆页片段选自《了不起的我》一书,拆页级别TF2-1,这是我的线下第二次拆书晋级,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北漂青年,一名韩企白领,一名微信公众号小编。
【学习目标】
通过RIA现场学习,学习者在与他人产生矛盾时,能够从关系的语言看角色的期待,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
【分组】
今天参加线下拆书活动的小伙伴有点少,现场有2名小伙伴,那么大家自动配对成组,等下我们拆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将按组进行。
【图书介绍】
F 特征(Feature):这是一本自我发展心理学的畅销书,《了不起的我》一书,作者浙大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该书从行为,思维,关系,瓶颈和人生地图五个层次帮助读者找到内心真实的自己。
A 优势( Advantage):豆瓣评分8.8分。书中有例举了很多自我发展的心理学真实案例,提出了很多深入人心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值得大家反复研读和学习实践。
B1本书利益(Benefit): 你还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苦苦探索而不知方向吗?你一直对自己生活现状不满意,却还是一筹莫展吗?不妨翻开这本书,在路的前方去做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B2 选段利益:和他人发生矛盾时,你和对方争执半天还不知道矛盾在哪,而胡乱猜疑吗?本次拆页选段内容就是在双方发生争论时,帮助双方从关系的语言看角色的期待,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
大家都已经拿到了今天的拆页片段,先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R】阅读原文拆页
如何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
从关系的语言来看角色的期待,我们就能了解,无论人们表面上在争论什么,哪怕是一个很 大的主题,他们都希 望能在角色期待上达成共识。那么,怎么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呢?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关系的矛盾是很激烈的,里面有我们最深层的爱和怕。所以,人会本能地回避直接讨论关系,而要通过沟通各种表面上的内容来做隐晦的表达。可是,关系是躲不开的,关系的沟通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只要两个人有接触,那他们之间就一定有关系。只要有关系,就一定存在关系的沟通。只要熟悉关系的语言,我们就能从两个人的只言片语中读出谁在支持谁、谁在反对谁、谁在贬低谁、谁在生谁的气....就算不讨论关系,就算沉默,就算转移话题,内容的讨论也会变成关系的一面镜子。矛盾不仅没有被回避,反而会进一一步被激化,误解会加深,我们甚至会失去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机会。
第二,在了解了关系的语言后,我们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当妻子说“你怎么老把我们家的钱借给别人”的时候,如果丈夫知道她顾虑的是关系,也许就可以说:“老婆,不是这样的,我很想告诉你,但是有些担心你不同意,我会没面子。”这就是对关系的回应。
第三,在讨论事情之前,要先思考怎样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如果我们感受到一段关系出现了紧张的气息,那么可以组织关系中的人一.起展开讨论,努力去就每个人的角色达成共识。即使最后没有形成共识,这样的讨论也是有益的,因为我们会知道矛盾出在哪里,而不必再为胡乱的猜疑痛苦。
好的,看到各位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原文片段,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拆解一下今天的拆页片段。
【What】
关系的语言是对人不对事,作者阐述了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的三步法,在角色期待上达成共识。
【Why】
我们也经常说,要对事不对人,人会本能地回避直接讨论关系,而是通过沟通各种表面上的内容来做隐晦表达。比如一些公司努力培养“对事不对人”的氛围,但如果没有领导和员工平等,相互配合的关系的共识,即便是领导说多少次“希望大家表达真实的想法,希望多提意见。”员工也只会配合他演一个开明领导的角色,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关系在沟通中是躲不开的,内容的讨论也会变成关系的一面镜子,如果跳开关系,有些矛盾不仅没有被回避,反而进一步被激化,甚至失去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机会,陷入一种冷战对峙的状态。
比如,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孩子的爸爸妈妈可能会在孩子的饮食问题上,发生矛盾。遇到上面问题大多数可能从内容层面上出发,避开关系不谈,爷爷奶奶会更多满足于孩子的要求,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任由孩子的性子发展。孩子的爸爸妈妈会更多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会对孩子在饮食上对孩子做出一些要求,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从关系语言上看,他们其实好像都在说,我比你更懂孩子,你应该听我的。反而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加深了彼此的误会。
【How】
从关系的语言的角度,怎样解决双方的矛盾呢?原文提到了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三步法。
第一, 直面关系,讨论关系。你们是孩子的奶奶,我们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咱都是孩子的亲人。
第二, 从关系的角度回应别人的话。理解对方表达的意图,作出关系对应的回应,避免矛盾升级。咱们都是爱孩子的,都渴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对饮食的欲望,从小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也知道爷爷奶奶舍不得让咱家孩子受苦,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 找出矛盾的根源。通过关系中的人讨论,努力在角色上达成共识。爷爷奶奶如果狠不下心来,那么这个角色由我们爸爸妈妈来担当,那时候希望爷爷奶奶不要护着孩子,每周固定的时间段爷爷奶奶也可以带着孩子去吃孩子喜欢的喜欢的食物,满足孩子的要求。
【Where】
选段内容适用于自己和朋友,同事,家人之间产生矛盾,可以尝试用关系的语言找到矛盾根源,达成角色共识。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有没有和自己的爱人,朋友,同事之间因没办法达成共识而产生矛盾吗?比如,在子女教育方面,在子女兴趣培养方面,在子女生活习惯等方面出现过类似的经历,请写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并在小组内和分享,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
阿风分享记录:昨天,我和朋友在线下拆书问题上产生了矛盾,没有达成今天一起线下拆书的共识。虽然当下疫情会影响我们,但是我认为疫情没有之前发展的那么严重,只是小范围的疫情,如做好防范还是可以参加拆书的。朋友因为疫情,根本不想参加线下拆书活动,间接地也影响到了其他拆书小伙伴参加线下拆书的积极性。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当再出现上述问题时,试着从关系的语言角度,结合拆页给出的行动建议,你会怎么解决呢?请大家再思考一下,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
白宇分享记录:
场景:我和我的爱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挺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关于孩子写作的问题上,我觉得孩子晚上写作业有点慢,因为孩子边写边玩花费的时间有点长,所以我想孩子的作业没有必要全部都做,只是把重点,难点的作业做完即可,而且有一些作业还是妈妈单独留给孩子的。但是妈妈始终主张按部就班地陪着孩子写作业,要提高作业的速度,我们在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试着从关系的语言角度,来这样和我的爱人沟通,解决我们之间在角色期待上的矛盾。
第一, 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我们都是孩子的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快点完成做成作业,还能有休息和玩的时间。
第二, 从关系的角度回应别人的话。我们让孩子写作业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知识,而不是故意增加孩子的负担。可以试着把孩子的作业做一下区分和整理,做一下合理的规划。
第三, 找出矛盾的根源。我们是对孩子完成作业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可以尝试和爱人最后达成共识:妈妈在陪伴孩子做作业的时间,我可以做一些其他力所能及家务,帮助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劳动;在辅导孩子作业上也和妈妈做一下分工,也帮助妈妈减轻一些负担,比如,我辅导孩子的数学,妈妈辅导孩子的语文。
【总结】
好的,感谢白宇同学的分享。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但又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希望通过今天的拆书学习,大家能意识到语言中关系的重要性,根据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三步法,找出双方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小伙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