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简要介绍自己及今天拆的书(1mins)
大家晚上好,我叫郑毅,目前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儿童阅读推广人,因为经常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所以大小朋友们都叫我喜阅老师(也就是喜欢阅读的老师) 。我有三个标签:童书爱好者|儿童阅读引导者|终身学习实践者。
今天我们将通过RIA拆书法来学习如何有效回应孩子的提问,帮助他提升学习能力。这个片段来自于我们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的书《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笼统的讲解书该怎么读,而是强调把书本中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能力。也就是重点陈述怎么应用RIA便签学习法帮助我们成为高级学习者或学习促进者。
二,分组
现在为了方便大家稍后练习演练,我们来分一下组:
左边一组,右边一组+手势(3个人一组)
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阅读手中的原文片段,阅读完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
【R:原文片段】节选自《这样读书就够了》 (1-2mins)
厨房里,岩岩问妈妈:“水为什么会流啊?”妈妈一边为三岁半的宝宝能问出这么有洞察力的问题而感到惊喜,一边犹豫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楞了几秒,妈妈说,“去问你爸爸”。一分钟后,岩岩从书房回来,大声地告诉妈妈:“爸爸说因为水是液体!”
这个答案没错,但岩岩得不偿失:得到一个对自己没有意义的正确答案,却丧失了原本可以继续探究的学习机会。……..(P86)
如果你为人父母,想知道孩子再问那些宝贵的问题同时(当问题来的时候,你总是毫无准备),应该怎样回应才能帮助他提升学习能力,那你也需要准备一点儿学习促进者的技巧:
1,可以先称赞他的提问:“你这个问题问得很细致啊!”
2,可以让他自己尝试回答:“你认为是为什么呢?”“对啊,为什么石头不会流呢?”
3,可以启发他自己寻找答案:“这个问题爸爸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把它搞清楚。我们去网上搜一下好吗?”“爸爸有一位朋友是流体力学专家,我们一起给他打个电话号吗?”
4,可以挑战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延续他的问题,问出更多,更好玩的或更深刻的问题:“水变成冰还会不会流啊?”“除了水还有什么会流啊?”
5,可以和他讨论,在讨论中有意识地联系他过去的经验,帮他规划可以怎样用上这个新知识,逐步塑造他大脑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突破初级学习者的认知习惯,锻炼成为高级学习者和学习促进者,这样我们的下属,孩子就会知道,比答案本身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问,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尽力消化和应用学到的知识。(P91-92)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4-5mins)
【What】这个片段讲的是如何有效回应孩子的提问,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他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提升他的学习能力。
【Why】对于孩子的提问, 如果父母不直接给出正确答案的回应,而是有意识地协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不光是帮助孩子提升了他不断思考和追问的能力,而且对自己的发散思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如果直接给出正确答案(事实性知识),孩子就会死记硬背,那么孩子对世界认识的好奇心逐渐丧失。
【Where】为了提高提问者的学习能力,这个方法适用于父母回应孩子的提问,或老师回应学生的问题,或管理者回应下属的提问。
【How】那么我们具体要如何做呢?下面有5个步骤可以帮助到大家
1,认同孩子的提问,让他觉得问问题问得好,是值得表扬的行为
2,尝试让孩子自己回答,启发他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先不评价对与错
3,帮助孩子寻找答案,引导他从网上,从长辈,从专业人员那里寻找答案
4,延续孩子的问题,问出更多探索世界的问题,呵护他的好奇心
5,和孩子讨论:有意地让孩子把问题和以前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帮助他明白该怎么用上这个新知识,慢慢提高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我的A1:在生活中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今年冬日的一个午后,我把我家垂耳兔的笼子拎到小区花园里晒太阳,几个小孩好奇地围着它转来转去看,觉得太可爱啦。有个小孩忽然问我,它的嘴怎么一直在动呀?我楞了半天,养兔子一年多的时间还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学习了这个回应法后,就可以这样回应他: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先认同他的提问);那你觉得兔子的嘴为什么一直动呢?(尝试让孩子自己先回答出自己的想法);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要不我们去问问养过兔子的奶奶?要不我们一起上网查查吧!(帮助他找答案, 从长辈或者网上找答案);是兔子的嘴在一直动呢?还是它的鼻子一直在动呢?(延续孩子的问题,问出更多的问题);我们的嘴什么时候才会动呢?(和孩子讨论,联系他的生活经验)
【A1】激活学习者经验 (4-6mins)
刚才我们读过的这个拆页,了解到为了提高提问者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用启发引导的方法来有效回应孩子的提问, 那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 以前是怎么回应别人的提问的?如果是父母怎么回应孩子的提问?如果是老师的则可以回想以前是如何回应学生的问题?还没有孩子的学习者呢,就想想曾经在工作中是怎么回应下属的提问?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经历。
请大家按分组在小组内讨论,每人1分钟, 4分钟后我请1位朋友给我们分享下他的经历。
好的,时间到了,哪位小伙伴想分享一下。
学习者*雪的分享:
以前孩子经常向我问问题时,没有想到过用启发的方法去回应她,比如她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上班呀?”我也就只是简单回应一下”因为要挣钱啊!“。看到她是懂非懂的表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她。今天学习了这个拆页,我才知道当孩子提出那些问题时,启发引导的回应方式可以让她有更多的继续探寻为什么的学习机会,这比直接告诉她答案更重要。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1min)
通过前面的阅读原文片段及讲解,小组讨论和小伙伴的分享,相信大家对今天所分享的有效回应孩子提问的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接下来请用今天学到的“启发引导”的回应提问方法做一个应用规划吧。
你会怎么应用呢?请大家在便签纸上写下这一周内应用这个方法的计划,越具体越好,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目标、有完成期限,有可衡量的预期结果,这样你的计划会更容易实施哦。那么开始吧。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写在便签上。
(根据学习者分享和事后讨论整理完成)
学习者小船的分享:
今天参加拆书活动学习的这个“启发引导”回应提问的方法,非常实用有效。在以后的工作中,为了提升我的下属的学习能力,我回应他们的提问时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他问我“客户不愿意配合工作该怎么办?“ 我就可以运用今天的技巧,分为五步去回应下属的提问:
1, 先表扬他的提问:“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及时呀!”
2, 可以尝试让他自己思考:“你觉得客户不愿意配合的原因是什么呢?”
3, 可以启发他寻找答案:“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明白,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把它弄清楚,还可以问问团队里的伙伴,客户拒绝的原因会有哪些呢?”
4, 可以延续他的问题,启发他提出更多的更深入的问题:“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呢?”
5, 可以和他讨论,联系下属以前的工作经验,帮他策划怎么用上和客户配合的这个新方法,慢慢地提高他思考问题的能力。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有效回应孩子/下属的提问,接下来也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个小技巧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从而提高提问者的学习能力,谢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