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2分钟
学习主题:手写笔记-加深巩固需要记忆的知识。
自我介绍+分组: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小鱼。为了我们能够充分的讨论和应用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分成两组。今天的拆页主题是:手写笔记-加深巩固需要记忆的知识。
图书介绍:(1分钟)用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拆页选自《学会如何学习》这本书。书中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描绘大脑运作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帮助学习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A优势:与同类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籍相较,是由三位作者共同完成。他们都有深厚的神经科学根基,立足于有据可查的科学研究和发现,提供简单有效的学习策略。
B1利益:这是一本为青少年写的书,可以帮助孩子的学习,于我们成年人,充满新颖而实用的理念,读者可以提前使用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B2:比如怎么记笔记才能加深巩固记忆?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实用的方法。
学习目标:
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跟随我完成本场拆书,当你为想记忆的知识做笔记的时候,会用手写笔记的方法,记录并记忆知识。
这里我们用两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拆页。
R阅读原书拆页:2分钟
选自《学会如何学习》P299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学习的惊喜。人们通常认为记笔记的最佳方式是把它们打出来。毕竟,打字可能比手写更快,而且笔记会更整洁。但是不对。手写笔记效果更好,哪怕你的字写得很烂。记住,你需要为重要知识建立一个大脑链接组。令人惊讶的是,如果你只是键入你所听到的信息,那么在这些词语被打到页面上的同时你不会创建链接组。信息进入耳朵,再从手中输出,这中间没有发生深层次的脑力工作。如果你手写的话,就必须对写在纸上的内容做一些思考,这有助于大脑链接组的形成。这时你的树突棘将开始生长,如果你在睡前最后复习一次笔记的话,还可以让树突棘在你睡觉时长得更好!
记笔记的一个好方法是在页面的一边画一条线,距离页边大约纸张宽度的三分之一。把最初的笔记写在比较宽的一侧,然后,当你复习它们的时候,在比较窄的一侧写出更简洁的要点。接着,不要看笔记,试着回忆那些要点,自测一下,练习调取那些链接!
记笔记并没有神奇的准则。它的主旨是提炼要点,这样你就可以复习它们,巩固你的大脑链接。
I拆书家讲解引导(2分钟)
What:从神经性科学的角度谈学习方法,手写笔记的方法可以加深和巩固记忆。
Why:
一般做法:为想要记忆的知识记笔记,我们会更倾向整理成文档然,这样看起来更高效。
一般做法的坏处:通过电脑整理文档,不符合大脑的工作规律,没有发生深层次的脑力工作,很难记住,也很难快速的从头脑中提取。
How:怎样做笔记能够加深巩固记忆,把知识从头脑中提取出来呢?手写笔记法。
1.分区。把笔记页面分成左右两侧。左侧占2/3,右侧占1/3。
2.手写。把需要记忆的知识手写在左侧2/3处。
3.提炼。把知识要点提炼出来写在右侧1/3处。
4.回忆。根据要点,回忆或复述需要记忆的内容。
Where:新概念,考试复习,备课等需要记忆的知识,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巩固一天内的学习内容,或阶段性的复习。
举个例子: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想记住“心理舒适区”这个概念。我把概念整理成文档,读了很多遍,也理解了。当我分享的时候并不能把概念全面的讲述清楚。我可以用手写笔记来完成这个概念的记忆。1.在笔记本上做好区分。2.把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所带来的控制感,应对方式有行为和情绪两个层面等写在右侧。3.提炼出“应对方式”这个要点,4.根据应对方式回忆并复述全部内容。
预防学习者可能出现的异议:
大家听着会觉得步骤挺简单,但是手写和提炼费时又费脑。恰是这两部分才将我们的记忆变得深刻和牢固。
A拆为己用(10分钟)
A2(分步催化1)
请大家思考一下,在下周或者下个月,你有个考试?要参加演讲?要去讲课?记住一些概念?我们用3分钟的时间,写下你想到的未来的场景,在组内互相分享一下。只需要分享你想到的未来的场景即可。3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和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
白雪:我在做沟通主题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下个星期我整理构架下的基本概念,我需要记忆关于沟通的理念。
刘阳:我在读一本书,作者的理念是“情绪是构建起来的”。下个星期我读完书要做笔记,要记忆书中作者提到的重要概念。
我:谢谢白雪和刘阳的分享。
A2(分步催化2)
请将你刚才想到的未来场景,加工成一个具体例子,如何用手写笔记的方法来加深巩固需要记忆的知识。
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在便签上写下来,在小组内分享。5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和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
刘阳:下个星期用手写笔记的方法记住作者提到的重要概念。
我会先把笔记本准备好,做好区分。然后我把概念写在左侧的2/3处。之后我一天内,再把概念提炼总结一下,写在右侧的1/3处。最后我根据提炼的内容,去回忆所记录的概念,我可以简单的复述一下。
我:谢谢刘阳的分享。
结束语:
工作、学习、生活中,有哪些需要记住的重要知识?不妨选用手写笔记,让知识在用的时候,从头脑中自然提取出来。谢谢大家的聆听与支持。